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河南幹河陳村與湖南韶山村締結“友好村”

大河報·大河用戶端首席記者 劉廣超 通訊員 陳良 文圖

今日是七一建黨節。 今日上午, 湖南韶山村雖然大雨磅礴, 卻阻擋不住河南漯河市幹河陳村200多名黨員幹部和村民、員工代表的熱情。 當天上午, 河南漯河幹河陳村與湖南韶山村現場簽訂了締結友好村協議, 開啟了兩村跨地域交流合作、共贏發展之路。

【締結協定 攜手共進 升級發展】

幹河陳村地處河南腹地, 韶山村地處湖南湘潭, 一北一南, 如何跨越地域限制締結友好, 共謀發展?

記者瞭解到, 韶山村是聞名遐邇的紅色旅遊聖地, 圍繞紅色文化大力發展旅遊業、生態農業等, 形成了集餐飲、住宿、導遊、紀念品銷售為一體的產業網路, 集體經濟蓬勃發展, 成為中國新農村建設的典型代表。

幹河陳村本是農業大省河南一個籍籍無名的城郊村, 搶抓新型城鎮化發展機遇, 退一產、轉二產、興三產, 成立村集體全資企業——開源集團,

市場化培育房地產、旅遊、商業、生態農業等三產服務業集群, 就地實現了“村莊變社區、社區變景區、農民變市民、市民更幸福”, 嬗變為中國城鎮化示範村、中國幸福村……

兩個村雖隔省而居, 卻有著諸多相似、相通之處:不甘於貧窮, 有著強烈的發展願望, 摒棄“溫飽即安, 守土為本”的小農經濟意識, 搶抓機遇搞活新農村建設;以“發展為了村民, 發展成果由村民共用”為出發點, 大力發展集體經濟, 走共同富裕之路;按照市場經濟規律, 發展旅遊業、生態農業等三產服務業, 以業興村;有著建設“美麗鄉村、富裕鄉村”的宏大夢想……

在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的牽線搭橋下, 雙方締結為友好村莊也就水到渠成。 此次,

兩村就產業對接、創新黨建、新型農村社區及旅遊景區建設管理、旅遊產品開發、生態農業等多領域達成合作意向, 通過資源分享、優勢互補, 促進兩地經濟繁榮、社會進步, 實現“共贏”。

“我們將以締結友好村為契機, 借力‘外腦’取‘真經’, 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地開展交流合作, 催動幹河陳村‘中原村集體經濟發展引領者、河南全域旅遊示範者、中國城鎮化示範村’的戰略目標加速落地, 實現二次創業路上的奮飛, 圓夢美麗鄉村建設。 ”在談到未來打算時, 幹河陳村黨委書記林東風信心滿懷地說。

【瞻仰聖地 涵養精神 砥礪奮進】

大河報·大河用戶端記者看到, 簽約儀式結束後, 幹河陳村200多名黨員幹部、村民、員工代表齊聚毛澤東廣場, 向主席銅像敬獻花籃、莊嚴宣誓,

隨後, 興致勃勃地參觀了毛澤東故居。

“作為一名老黨員, 在建黨節這一天, 參觀紅色革命聖地, 緬懷革命先烈, 是對自己的教育再學習, 意義非凡;走進這裡, 處處透著莊嚴、神聖, 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不管時代如何變, 都要繼承發揚革命先烈精神, 把我黨的優良傳統傳承下去。 ”記者看到, 參觀過程中許多村民不時發出感慨。

談及參觀活動, 幹河陳村黨委書記林東風意味深長地說:“我們選在建黨節赴革命聖地瞻仰, 除了致敬外, 更重要的是進行一場深刻的精神洗禮, 汲取革命先烈們為了信仰不怕犧牲、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的精神, 砥礪奮進, 再創輝煌。 ”

“幹河陳村從污水橫流、雜亂無章的破舊村莊到規劃統一、配套完善的現代新城;從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的溫飽窮村到人人是股東,

年年享分紅, 養老、就醫、殘疾有保障的幸福新村……靠的就是敢為人先、艱苦奮鬥的精神。 ”林東風告訴記者, 踏上二次創業的新征程, 新問題、新挑戰迎面而來, 唯有不斷涵養精神, 用好“精神利器”, 才能迎刃而解, 在“集體經濟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高歌猛進。

編輯:熊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