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張明敏:我的中國心一生不變 青年要多去內地看看

張明敏

張明敏在春晚演唱時

1984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 一曲《我的中國心》傳遍大江南北, 也讓香港歌手張明敏名揚九州。

這首《我的中國心》, 最初正是在張明敏的堅定愛國信念下推出的, 30多年來, 他自己也數不清唱了多少遍。 1997年香港回歸以來, 張明敏不僅感受到了“一國兩制”的優越性, 香港依舊保持著繁榮穩定。 2012年, 他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讓香港青年瞭解他們的祖國”, 成了他的工作重心。

香港回歸二十周年, 張明敏將參加一系列慶祝活動, 屆時, 《我的中國心》將繼續唱響。

張明敏祖籍福建晉江, 1956年生於香港, 母親是印尼華僑, 父親是菲律賓華僑。 1979年, 張明敏以普通話歌曲奪得香港業餘比賽冠軍, 簽約唱片公司從而開始歌唱事業。

1984年第一次亮相春晚, 張明敏的普通話仍不標準。 有趣的是, 唱到“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其實張明敏還沒去過這些地方, “好像作詞的黃霑先生也沒去過。 ”聊到此處, 張明敏不禁呵呵笑了起來。 後來做了全國人大代表, 張明敏才有機會走遍祖國, “去了才知道, 什麼叫長江, 什麼叫黃河, 不是一句歌詞能想像出來的。 那種氣魄, 假如當年我去了, 我就不敢唱了!我覺得自己太渺小了!”

長江黃河太壯美了

廣州日報:你是第一位來內地演唱的香港歌手, 來內地是怎樣的心情?

張明敏:我只是心裡知道自己是黃皮膚的中國人, 來內地是以貴賓身份受到邀請, 一路綠燈, 很順利。

廣州日報:1997年香港回歸, 你是什麼身份?

張明敏:回歸的時候, 我也在香港會展中心, 是400名推選委員會成員之一。 看著國旗緩緩地升起, 作為平民百姓、青年代表, 我覺得很幸運能見證香港的回歸。

過去在香港, 因為翻唱了很多臺灣的校園民歌, 還出了《我是一個中國人》、《中華民族》等唱片, 我被稱為“民族歌手”, 在內地我是“愛國歌手”。

廣州日報:作為全國人大代表, 你比較關注哪些議題?

張明敏:我做過兩屆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委員。

參與政協和人大, 最大的好處是可以主動瞭解祖國。 全國人大代表的責任更重。 回歸20年了, 香港要配合祖國的發展, 我們今天取得的成就, 包括香港依然是國際大都市的地位, 是要感謝祖國的。

我擔任人大代表的時候提出, 建議國家能給香港年輕人參軍的權利, 希望國家能夠考慮到這些。 我的人大代表任期到2018年就結束了。 會不會再次參加競選, 我會認真考慮 。

青年要多去內地看看

廣州日報:你作為歌手, 怎樣推進香港年輕人與內地的交流?

張明敏:兩地的交流我們其實很早就在推進了。 中國正在全世界崛起, 今天的香港的青年天生就有一顆中國心, 很清楚自己是中國人。 但是他們在成長中能否透徹地瞭解今天的中國呢?這是個問題。

改革開放後, 內地經濟發展很快。 自由行之後, 內地人來香港很方便, 大城市裡實行電子簽證, 很快就搞定了。 內地人對香港的瞭解也比較深了。 反過來, 香港年輕人的工作和時間都比較緊張, 平時只是去深圳比較多。 所以我建議他們應該多去內地看看, 那裡有很多美麗的風光。 我建議特區政府給予更好的環境和條件去發展和引導香港青年赴內地交流, 向他們好好介紹祖國。 就個人來說, 我只能多唱幾回《我的中國心》了。

這首歌帶給我責任心

廣州日報:回過頭來看這30多年, 《我的中國心》這首歌給你帶來了什麼?

張明敏:這首歌曲給了我一個警醒, 就是要有責任心。 從自身來講, 最直接的就是家庭:做好一個父親、丈夫、男子漢。 對於國家,還要做一個很好的中國人。這首歌給我帶來的社會責任感,奠定了我人生最重要的時刻。

廣州日報:現在的自己會對34年前的張明敏說什麼?

張明敏:我會和當時的張明敏說,你的決定沒有錯。我也要跟今天的年輕人說,要看到祖國的未來,香港才有未來。

記者手記

愛國歌曲繼續唱下去

準備對張明敏的採訪,是一個不斷驚喜的過程。

原來,張明敏和《我的中國心》,還有那麼多精彩的故事版本。心目中那位身著中山裝、戴圓框鏡、溫文爾雅的張明敏,原來還有許多不同的身份。

採訪以普通話進行。張明敏的語速很慢,顯然,比起34年前還有些廣東腔的普通話,張明敏如今說得更加熟練和標準了。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張明敏與內地的交往更多了。對香港回歸20年來的變化,他也都用親身經歷說出了實在的看法。

採訪快結束的時候,張明敏的兒子張頌華探頭進來。他對父親接受採訪已經很熟悉,他靜靜地坐在一旁聆聽。隨著《我的中國夢》《父子》《一帶一路》等歌曲的推出,張明敏的愛國歌曲還會繼續唱下去,繼續感染著今天的祖國人民。

文、圖 |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逸男

編 | 廣州日報全媒體

對於國家,還要做一個很好的中國人。這首歌給我帶來的社會責任感,奠定了我人生最重要的時刻。

廣州日報:現在的自己會對34年前的張明敏說什麼?

張明敏:我會和當時的張明敏說,你的決定沒有錯。我也要跟今天的年輕人說,要看到祖國的未來,香港才有未來。

記者手記

愛國歌曲繼續唱下去

準備對張明敏的採訪,是一個不斷驚喜的過程。

原來,張明敏和《我的中國心》,還有那麼多精彩的故事版本。心目中那位身著中山裝、戴圓框鏡、溫文爾雅的張明敏,原來還有許多不同的身份。

採訪以普通話進行。張明敏的語速很慢,顯然,比起34年前還有些廣東腔的普通話,張明敏如今說得更加熟練和標準了。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張明敏與內地的交往更多了。對香港回歸20年來的變化,他也都用親身經歷說出了實在的看法。

採訪快結束的時候,張明敏的兒子張頌華探頭進來。他對父親接受採訪已經很熟悉,他靜靜地坐在一旁聆聽。隨著《我的中國夢》《父子》《一帶一路》等歌曲的推出,張明敏的愛國歌曲還會繼續唱下去,繼續感染著今天的祖國人民。

文、圖 |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逸男

編 | 廣州日報全媒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