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建黨96周年,黨參君的這份“禮物”,你滿意麼?

1921-2017

今天, 是建黨96周年紀念日, 中組部特別發出通知, 向全國共產黨員和黨務工作者致以節日問候!(見上圖)

今天, 黨參君也給大家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黨參君收集梳理了來自宜昌、浠水、雲夢、來鳳、京山等地的多名共產黨員的入黨記憶, 讓我們一起品讀, 共同重溫自己的入黨誓詞。

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

那一刻, 我永生難忘

文/楊繼(宜昌)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 我永遠都會銘記入黨宣誓的一刻,

且將永遠留存在心底。

黨員, 這兩個字, 在我初中時期就對她產生了好感。

父親是一名80年代初的退伍軍人, 在部隊期間就加入了共產黨。 從我上中學起, 父親就經常告誡我:“長大了, 要向黨組織靠攏, 爭取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永遠跟著共產黨走。 ”他常說:“入黨不是為了當官發財, 不是為了索取什麼, 而是為了更好地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 ”在父親的薰陶下, 入黨的萌芽悄悄地紮根在我心中。

為了能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成為一名共產主義戰士。 進入大學以後, 我第一時間就向學校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堅持每學期寫兩篇思想彙報, 每月定期向黨組織和培養人報告思想、學習、生活等情況。 細算了一下,

大學四年我一共向學校黨組織撰寫個人思想彙報17份, 口頭向黨組織和培養人彙報思想、學習、生活等3餘次。 從入黨積極分子到預備黨員, 再到正式黨員, 每一個環節、每一次談話, 都使我從思想上、行動上、學習上汲取到精華, 實現了思想上成熟、言行上一致、學習上進步。

那一天、那一刻, 我永生難忘。 2007年6月22日, 正值仲夏時節, 烈日炎炎, 暑氣薰蒸。 我和同學們站在鮮紅的黨旗面前, 在領誓人的帶領下, 緊握著微微冒汗的拳頭, 用鏗鏘有力的聲音向黨宣誓:“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 擁護黨的綱領, 遵守党的章程, 履行黨員義務, 執行黨的決定, 嚴守黨的紀律, 保守黨的秘密, 對党忠誠, 積極工作, 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 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永不叛黨。 ”宣誓儀式後, 我內心如大海般地洶湧澎湃, 久久不能平靜。 感恩党的教育和培養, 讓我早日投入到了組織的懷抱中, 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共產黨人。

從入黨的那一天起, 我就深刻認識到“黨員”這個稱號帶給我的, 除了光榮的使命和責任, 更有戰勝困難、敢於擔當的勇氣和力量。 我時時問自己“為什麼入黨”、“入黨幹什麼”, 是否真正從思想上行動上入黨?

現在, 每次和父親談論黨內生活時, 他都會說:“要牢記共產黨員的使命, 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這麼多年來, 我內心始終感念父親的諄諄教誨, 深深地印在腦裡, 刻在心裡。

九年來, 我始終忘不了面對鮮紅黨旗莊嚴宣誓的情景, 至今歷歷在目, 令人難以忘懷。

永遠忘不了那個心潮澎湃、滿腔熱血的時刻, 讓這一刻永遠鐫刻在鮮豔的黨徽和紅色的黨旗上。

作者單位:宜昌新區建設推進辦公室

記得那時的心動

文/肖元玲(雲夢)

2016年7月, 我光榮地被雲夢縣委、縣政府表彰為“全縣優秀共產黨員”。 披上紅綬帶那一刻, 我內心心潮澎湃, 想起了16年前神聖莊嚴的宣誓, 也想起了我的入黨過程。

我的入黨過程, 是一場艱苦的持久戰。

舅父是一名軍人, 母親說, 他是部隊入的黨, 是國家器重的人才。 母親的話, 在我幼小的心靈裡, 播下了光明的種子:我長大後, 要成為像黨員舅父那樣帶給家族榮耀的人。

1991年, 剛滿18歲的我, 向學校黨組織遞交了第一份入黨申請書。 加入中國共產黨, 是我們那一代年輕人共同的精神追求。 我也知道,在校學生入黨名額極少,在那種的情況下,實現入黨的願望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我連續寫了兩年的入黨申請書。我對自己說,組織上不吸收我入黨,是因為還在考驗我,我要以水滴石穿的恒心,向黨組織表明我的忠心與渴望!

1992年,我畢業分配參加了工作。作為職場新人,我不忘初心,以火熱的激情投身到工作中去,心底依然渴望加入中國共產黨。

每年兩次,我殷切地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一年又一年過去了,我所工作的單位入黨名額還是太少,少到有時候一年也沒有一個入黨指標。即使偶爾有一個入黨指標,也是推薦給了更優秀的老同志。

時光如梭,我嫁人了,為人母了。柴米油鹽醬醋茶,公婆丈夫和娃娃,我充實地生活著,忙碌地工作著。

時光流逝,我入黨的初衷從未改變。我依然每年遞交入黨申請書。在業餘時間裡,我主動充電,努力學習和工作有關的知識。那些年,我幾乎每天早晨都是第一個來到辦公室,下班後,我總是最後一個離開。工作上,任勞任怨,一人承擔多人的工作量,從無怨言。加入黨組織已經不是我嘴邊的目標,而是融入血液中的動力和源泉。

參加工作六年後,命運發生了轉機。時任縣委組織部幹部科科長關正榮同志到我們單位檢查黨建和人事工作。後來據同行檢查組人員說,我整理的資料是他們檢查的單位中最好的。關科長離開時,回過頭問我,你是不是黨員?我的臉漲紅了。單位人事科長說:“她還不是黨員,她渴望進步,可是我們局裡一直沒有入黨指標。”“有這樣的事?好,我知道了。”說完他就走了。

過了幾天,人事科長給我一張空白表,是入黨積極分子培養表。科長說,組織部特批了一個指標給我們局,局裡決定培養我。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幸運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我想起了這句話。

2000年11月,我27歲了。我永遠記著這個日子。在寫第一份入黨申請書後的第9年,我終於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我的心中充滿了幸福、感激、感恩之情。對黨的組織、党的領導、党的機關給予我的培養、教育、待遇心懷感激。

對我來說,入黨的過程,是成長的過程、要求政治進步的過程、思想純潔純淨的過程。入黨的經歷,使一名懵懂少女、職場新人,成長為最好的自己,她幹練,低調,成熟,想全心全意做個好人,做一個給別人帶來幸福和快樂的人。

作者單位:雲夢縣委宣傳部

淡泊名利 不忘艱苦奮鬥本色

文/肖曉洪(浠水)

時間能消除煩惱,時間也能讓人清醒明白許多問題。

看了單位幾名年輕黨員的入黨記憶文章,感慨頗多。回憶自己入黨前後的那段日子,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1986年6月,我在某區委辦公室工作。按習慣,每年“七一”建黨節前夕,要討論納新一批新黨員。由於白天工作忙,區機關黨支部定在晚上開會。我想,我參加工作快2年了,工作能力、表現大家都認同;加之又兼任區委秘書,長期陪同在區委書記身邊,耳聞目染,進步很快;區的幹部入黨,又不受指標限制,可謂條件得天獨厚。

然而,會議結束後,支部書記及時找到我,記不清當時的許多鼓勵語,只記得再考驗的兩條理由:一是抗旱時期穿絲光襪;二是參加工作時間不長,戴名牌手錶(上海牌)。這與一名共產黨員艱苦奮鬥的要求相比還有距離,要從嚴要求。

那天晚上下著零星小雨,但我倍感燥熱、羞愧。我一個人在中學的操場上走了近兩個小時。後來才知道,給我提意見的正是平時關心我、器重我的一位老領導,我高中同學的父親;後來才知道,那天晚上,辦公室的老秘書一直等著,沒關機關大門;後來才知道,書記對幾位關心留意我的人說,讓他自己走走想想吧!說實話,當時面子上掛不住,還有些想不開,認為這是小題大做,不是入黨的根本性條件。第一次入黨就這樣以一夜無眠而告終。

時間能消除煩惱,時間也能讓人清醒明白許多問題。經過反思和溝通,我深刻認識到自己參加工作不到2年,就托人買一塊100多元的手錶,花了兩個半月工資,是有些奢侈,艱苦樸素意識差,虛榮心作怪;下鄉穿絲光襪,怕曬,不務實、不接地氣,窮講究。與農村工作環境、性質而言,與一名共產黨員要求相比,與一名區委培養的幹部相比,在思想上還存在很大差距,要求嚴是應該的。按現在的話講,是及時地紅紅臉、出出汗、扯扯衣袖,讓我至今受益匪淺。

自此次後,我針對不足,沉下身心,加強黨性鍛煉,積極努力工作。在之後的一年裡,我跑遍了全區四鄉一鎮44個村,熟悉了道路田園,熟悉了每個村的基本發展情況,熟悉了每個村的主職幹部、家庭位址,熟悉了每村的種養大戶和企業帶頭人;我堅持每月二十天下鄉,每週兩次去農戶家勞動,割穀、插秧、挑草頭、犁地、薅田、起溝,樣樣俱到;在機關,熬夜起草文件,寫講話稿是常態,自己刻鋼板、油印,曬乾、分發,舞文弄墨的不亦樂乎。一年四季,下鄉更多的是涼鞋、解放鞋、草帽、自行車的身影。正所謂苦著、累著、快樂著。回城二十多年了,至今仍留念著那段信念堅定、意氣風發、艱苦奮鬥、幸福快樂的日子。

1987年的“七一”節,我光榮地入黨了,同志們全是溢美之詞。儘管人瘦了、黑了,但自信心、榮譽感更強了。

光陰荏苒,加入黨組織正好三十個春秋。在經濟迅速發展,社會不斷進步,改革全面進行的新形勢下,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要告誡自己:任何時刻都要淡泊名利,踏實工作,不能丟掉艱苦奮鬥的本色。

作者單位:浠水縣法院

我為什麼要入黨?

文/匿名“90後”(浠水)

今天,我匿名寫下這篇文章,不是為了“討巧”或是走“捷徑”能被組織部門看到,給我一個“機會”早日入黨,而是想說說自己的心裡話。

90後的我為什麼要入黨?這句話,我已自問過無數遍!想當官?不是,我只是一名非常普通的農村退伍兵,很難進入體制之內!想發財?不是,入黨和發財沒有半毛錢的關係!想混點什麼“資本”?也不是,入黨只會讓自己付出得更多,不僅撈不到什麼“資本”,有的時候還要“折本”!那麼,作為一名90後,我為什麼要入黨?

2017年6月14日,我很榮幸能夠參加浠水縣散花鎮組織的“2017年度入黨積極分子暨預備黨員集中培訓大會”,這對於我來說有著十分特殊的意義。

在培訓大會上,縣委組織部組織科科長楊昌明在講授黨課時,給我們提了一個問題:如果回到上世紀30年代的大革命時期,你是一名被捕的中國共產黨員,在嚴刑拷打的折磨之下,擺在面前只有三條路,一條是義無反顧選擇犧牲;一條是受盡折磨之後選擇投降;第三條是“假裝投降”,先出去再說。你們會怎麼選擇?

在我看來,如果現在發生這樣的情況,或許我們當天參加培訓的很多學員會選擇投降,我或許也會作出同樣的選擇。這決不是對大家偏見,也不是對自己沒信心,而是我們不知道當嚴刑拷打、威逼利誘,甚至死亡時如何去選擇?但,我們的先輩劉國誌做到了,可以選擇生時,他卻選擇了死,甚至於其長兄帶重金賄賂國民黨特務頭子,只需“假裝投降”,便可從死牢中走出時,也不改初衷。這是什麼?這是用生命的籌碼,鑄就而成的共產黨人真正的信仰!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靠黨。我真的願意成為其中光榮的一員。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組織、有紀律、講奉獻的團體,並非是隨便進出的“菜市場”。黨員的身份、黨員的形象,就是對自身的一種有利的約束,對自身價值的一種提高。黨員就是要一眼就能看得出來,不管在什麼地方,什麼崗位,都能愛崗敬業,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生活過好。想別人多一點,想自己少一點;付出多一點,索取少一點,這就是共產黨員!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我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紅色記憶入我心

文/張小燕(來鳳)

“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党慶工農。”嘉興南湖的湖心島邊,那艘小遊船在煙雨飄搖中悠悠駛來,它是中國共產黨的“母親船”。經歷了90多年的芳華,中國共產黨轉眼已奮鬥了近一個世紀。轉眼回望,自己從懵懂、成長到不斷走向成熟,與之相關的紅色記憶始終伴隨其中,一點一滴都離不開她早已深植心扉。

1998年7月17日早上6點20分,這是我永遠無法忘懷的一刻。受連降暴雨的影響,長江發生了全流域性大洪水,一夜之間我家被洪水侵蝕,早上起床發現鞋子不見了蹤跡,踏足水中,洪水已快淹沒至膝蓋,不遠處母親正在將搜羅起來的貴重物品往至高處騰挪。

就在這時,屋外走進來三四位穿著軍裝的叔叔阿姨,與母親寒暄幾句後便揮鍬鏟土,將屋內的積水引致不遠處的河溝,我見狀也拿著小鐵鍬去幫忙,一俯一起間我分明看到了那奪目的黨徽。幾個小時後屋內的積水便引流了出去,叔叔阿姨連一口水都沒趕上喝就離開了。事後問起母親,母親道:“他們是新時期的雷鋒,感恩知恩,你以後也要做個樂於助人的好同志。”那奪目的黨徽是我第一次對黨員最直觀、最形象、最現實的啟蒙。,=

初中到大學,我走過了懵懂的童年時期,通過學習歷史,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學生時期那些品學兼優的同學大多都是共青團員、共產黨員。學習上他們勤奮刻苦,創辦英語角、開展“一幫一”交流討論;業餘時他們組建義務教育隊赴偏遠鄉村支教;他們積極向上、樂於奉獻,他們也是精英、佼佼者的代名詞,我崇拜他們,並以他們為榜樣。

大二下學期,我向黨組織提交了第一份入黨申請書,那時候的我還很稚嫩,沒有被批准,我的內心十分沮喪。輔導員找到我,措辭嚴厲地說:“不能因為一時的失意而放棄自我,要端正入黨動機,不棄不餒!”輔導員語重心長的一段話讓我幡然醒悟,重拾信心的我奮起直追,我的努力終於得到了認可,當我再次申請加入共產黨的時候,黨組織批准了,我的心情萬分激動。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2011年6月,已參加工作的我在當時的縣廣播電影電視局黨員活動室內宣讀入黨誓詞,那一刻的神聖與幸福感,那一刻的忐忑和心潮澎湃,事隔今日仍然是記憶猶新。那一聲聲發自內心深處的火熱激情和對党的一片赤誠,時隔今日仍然在耳邊迴響。從那一刻起,我有了一個新的身份——中國共產黨黨員。

那是一種莊嚴肅穆的紅,那是一種熱烈豪放的紅,那亦是一種和藹溫暖的紅。回想自己從一名少先隊員成為一名共青團員時,從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成為一名正式黨員時,共產主義就已經在我的心中慢慢生根發芽,紅色記憶就已深植心中。在全體支部黨員一齊舉手通過我成為正式黨員時,共產主義成為了我一生的信仰,我將和她同榮辱、共命運。

作者系來鳳縣電視臺外宣部主任

母親是我的入黨介紹人

文/倪霞(京山)

在我很小的時候,母親就用自己的信仰與行動在我的心裡種下了一粒革命的種子。

母親是一名供銷社退休幹部,也是一名老黨員。記憶中,她總是很忙,忙著下鄉,忙著檢查,忙著開會……爸爸因為在外地工作,也難得回趟家,所以我和弟弟就成了“野孩子”。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深夜趴在她的肩頭回家。那時她白天忙完工作,晚上還經常開會。我和弟弟就在會場附近玩,玩累了,靠著一個桌子或凳子就睡著了,迷迷糊糊中知道是趴在她或鄰家阿姨的肩頭,感受著她們深一腳淺一腳的步伐,周圍,夜色如墨,涼意襲人……有時,我也會抱怨,母親則會愧疚地把我摟在懷裡,告訴我:“媽媽是黨員。”知道我不懂,她又補充:“媽媽是孤兒,是党養育了我,給了我一份工作,所以我要做好它。”雖然那時不知道黨是什麼,為什麼比我和弟弟重要,但我知道,我們家的一切,都是黨給的,知恩要圖報。

再大些,入了學,在填家庭關係表格時,在母親政治面貌這一欄,我填上了“中共黨員”,看看鄰桌這一欄,空空如也,我感到了一絲得意:我母親是中國共產黨黨員,我是党的孩子。再後來,從書本上學到了雷鋒、焦裕祿、孔繁森,再看看母親每年拿回來的鮮紅獎狀,我更加為母親感到驕傲,也更加認同了母親的信仰。同時,在我幼小的心靈裡許下了一份小小的願望:長大後我也要入黨,做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

大學畢業後,我成了一名教師。剛走上講臺,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撰寫教學心得,忙得團團轉。工作順手後,又開始談朋友,忙著花前月下。入黨的事,也漸漸忘了。有一天與母親聊天,她忽然很鄭重地問我:“你在學校是不是犯了什麼錯?”“沒有啊!”我一頭霧水。“那你工作是不是不認真、不努力?”“還好啊,我剛被評為先進工作者,還是縣高考先進個人呢!”“那你怎麼沒入黨?肯定是工作做得還不夠!”怪不得她這幾天一直心神不定,有幾次還欲言又止。原來在她心裡,能否入黨,是檢驗一個人工作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看著她擔憂的眼神,小時候的一幕幕在眼前閃過,心裡那幼小的願望也開始發芽。“好,明年我就加入中國共產黨!”回到單位,我懷著虔誠的心工工整整地寫了一份入黨申請書。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更加努力。

終於,第二年,我成了一名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接著,我成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在宣誓的那一刻,我的淚流了下來。母親,我和你一樣,我也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了,我是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了,而你,則是我的引路人。

有一次,和兒子聊天,不知怎麼就聊到了中國共產黨。“媽媽是一名黨員。”“什麼,你是黨員?哇,媽媽你好厲害!”兒子眼裡滿是崇拜。“媽媽,我長大了也要入黨。”看著他渴望的眼神,我知道,我在他心裡也種了一粒種子,一如我母親當年一樣。

作者系京山縣一中教師

END

來源 | 綜合 共產黨員網、浠水黨建雲、雲夢黨建、來鳳黨建、京山黨建

我也知道,在校學生入黨名額極少,在那種的情況下,實現入黨的願望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我連續寫了兩年的入黨申請書。我對自己說,組織上不吸收我入黨,是因為還在考驗我,我要以水滴石穿的恒心,向黨組織表明我的忠心與渴望!

1992年,我畢業分配參加了工作。作為職場新人,我不忘初心,以火熱的激情投身到工作中去,心底依然渴望加入中國共產黨。

每年兩次,我殷切地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一年又一年過去了,我所工作的單位入黨名額還是太少,少到有時候一年也沒有一個入黨指標。即使偶爾有一個入黨指標,也是推薦給了更優秀的老同志。

時光如梭,我嫁人了,為人母了。柴米油鹽醬醋茶,公婆丈夫和娃娃,我充實地生活著,忙碌地工作著。

時光流逝,我入黨的初衷從未改變。我依然每年遞交入黨申請書。在業餘時間裡,我主動充電,努力學習和工作有關的知識。那些年,我幾乎每天早晨都是第一個來到辦公室,下班後,我總是最後一個離開。工作上,任勞任怨,一人承擔多人的工作量,從無怨言。加入黨組織已經不是我嘴邊的目標,而是融入血液中的動力和源泉。

參加工作六年後,命運發生了轉機。時任縣委組織部幹部科科長關正榮同志到我們單位檢查黨建和人事工作。後來據同行檢查組人員說,我整理的資料是他們檢查的單位中最好的。關科長離開時,回過頭問我,你是不是黨員?我的臉漲紅了。單位人事科長說:“她還不是黨員,她渴望進步,可是我們局裡一直沒有入黨指標。”“有這樣的事?好,我知道了。”說完他就走了。

過了幾天,人事科長給我一張空白表,是入黨積極分子培養表。科長說,組織部特批了一個指標給我們局,局裡決定培養我。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幸運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我想起了這句話。

2000年11月,我27歲了。我永遠記著這個日子。在寫第一份入黨申請書後的第9年,我終於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我的心中充滿了幸福、感激、感恩之情。對黨的組織、党的領導、党的機關給予我的培養、教育、待遇心懷感激。

對我來說,入黨的過程,是成長的過程、要求政治進步的過程、思想純潔純淨的過程。入黨的經歷,使一名懵懂少女、職場新人,成長為最好的自己,她幹練,低調,成熟,想全心全意做個好人,做一個給別人帶來幸福和快樂的人。

作者單位:雲夢縣委宣傳部

淡泊名利 不忘艱苦奮鬥本色

文/肖曉洪(浠水)

時間能消除煩惱,時間也能讓人清醒明白許多問題。

看了單位幾名年輕黨員的入黨記憶文章,感慨頗多。回憶自己入黨前後的那段日子,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1986年6月,我在某區委辦公室工作。按習慣,每年“七一”建黨節前夕,要討論納新一批新黨員。由於白天工作忙,區機關黨支部定在晚上開會。我想,我參加工作快2年了,工作能力、表現大家都認同;加之又兼任區委秘書,長期陪同在區委書記身邊,耳聞目染,進步很快;區的幹部入黨,又不受指標限制,可謂條件得天獨厚。

然而,會議結束後,支部書記及時找到我,記不清當時的許多鼓勵語,只記得再考驗的兩條理由:一是抗旱時期穿絲光襪;二是參加工作時間不長,戴名牌手錶(上海牌)。這與一名共產黨員艱苦奮鬥的要求相比還有距離,要從嚴要求。

那天晚上下著零星小雨,但我倍感燥熱、羞愧。我一個人在中學的操場上走了近兩個小時。後來才知道,給我提意見的正是平時關心我、器重我的一位老領導,我高中同學的父親;後來才知道,那天晚上,辦公室的老秘書一直等著,沒關機關大門;後來才知道,書記對幾位關心留意我的人說,讓他自己走走想想吧!說實話,當時面子上掛不住,還有些想不開,認為這是小題大做,不是入黨的根本性條件。第一次入黨就這樣以一夜無眠而告終。

時間能消除煩惱,時間也能讓人清醒明白許多問題。經過反思和溝通,我深刻認識到自己參加工作不到2年,就托人買一塊100多元的手錶,花了兩個半月工資,是有些奢侈,艱苦樸素意識差,虛榮心作怪;下鄉穿絲光襪,怕曬,不務實、不接地氣,窮講究。與農村工作環境、性質而言,與一名共產黨員要求相比,與一名區委培養的幹部相比,在思想上還存在很大差距,要求嚴是應該的。按現在的話講,是及時地紅紅臉、出出汗、扯扯衣袖,讓我至今受益匪淺。

自此次後,我針對不足,沉下身心,加強黨性鍛煉,積極努力工作。在之後的一年裡,我跑遍了全區四鄉一鎮44個村,熟悉了道路田園,熟悉了每個村的基本發展情況,熟悉了每個村的主職幹部、家庭位址,熟悉了每村的種養大戶和企業帶頭人;我堅持每月二十天下鄉,每週兩次去農戶家勞動,割穀、插秧、挑草頭、犁地、薅田、起溝,樣樣俱到;在機關,熬夜起草文件,寫講話稿是常態,自己刻鋼板、油印,曬乾、分發,舞文弄墨的不亦樂乎。一年四季,下鄉更多的是涼鞋、解放鞋、草帽、自行車的身影。正所謂苦著、累著、快樂著。回城二十多年了,至今仍留念著那段信念堅定、意氣風發、艱苦奮鬥、幸福快樂的日子。

1987年的“七一”節,我光榮地入黨了,同志們全是溢美之詞。儘管人瘦了、黑了,但自信心、榮譽感更強了。

光陰荏苒,加入黨組織正好三十個春秋。在經濟迅速發展,社會不斷進步,改革全面進行的新形勢下,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要告誡自己:任何時刻都要淡泊名利,踏實工作,不能丟掉艱苦奮鬥的本色。

作者單位:浠水縣法院

我為什麼要入黨?

文/匿名“90後”(浠水)

今天,我匿名寫下這篇文章,不是為了“討巧”或是走“捷徑”能被組織部門看到,給我一個“機會”早日入黨,而是想說說自己的心裡話。

90後的我為什麼要入黨?這句話,我已自問過無數遍!想當官?不是,我只是一名非常普通的農村退伍兵,很難進入體制之內!想發財?不是,入黨和發財沒有半毛錢的關係!想混點什麼“資本”?也不是,入黨只會讓自己付出得更多,不僅撈不到什麼“資本”,有的時候還要“折本”!那麼,作為一名90後,我為什麼要入黨?

2017年6月14日,我很榮幸能夠參加浠水縣散花鎮組織的“2017年度入黨積極分子暨預備黨員集中培訓大會”,這對於我來說有著十分特殊的意義。

在培訓大會上,縣委組織部組織科科長楊昌明在講授黨課時,給我們提了一個問題:如果回到上世紀30年代的大革命時期,你是一名被捕的中國共產黨員,在嚴刑拷打的折磨之下,擺在面前只有三條路,一條是義無反顧選擇犧牲;一條是受盡折磨之後選擇投降;第三條是“假裝投降”,先出去再說。你們會怎麼選擇?

在我看來,如果現在發生這樣的情況,或許我們當天參加培訓的很多學員會選擇投降,我或許也會作出同樣的選擇。這決不是對大家偏見,也不是對自己沒信心,而是我們不知道當嚴刑拷打、威逼利誘,甚至死亡時如何去選擇?但,我們的先輩劉國誌做到了,可以選擇生時,他卻選擇了死,甚至於其長兄帶重金賄賂國民黨特務頭子,只需“假裝投降”,便可從死牢中走出時,也不改初衷。這是什麼?這是用生命的籌碼,鑄就而成的共產黨人真正的信仰!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靠黨。我真的願意成為其中光榮的一員。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組織、有紀律、講奉獻的團體,並非是隨便進出的“菜市場”。黨員的身份、黨員的形象,就是對自身的一種有利的約束,對自身價值的一種提高。黨員就是要一眼就能看得出來,不管在什麼地方,什麼崗位,都能愛崗敬業,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生活過好。想別人多一點,想自己少一點;付出多一點,索取少一點,這就是共產黨員!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我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紅色記憶入我心

文/張小燕(來鳳)

“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党慶工農。”嘉興南湖的湖心島邊,那艘小遊船在煙雨飄搖中悠悠駛來,它是中國共產黨的“母親船”。經歷了90多年的芳華,中國共產黨轉眼已奮鬥了近一個世紀。轉眼回望,自己從懵懂、成長到不斷走向成熟,與之相關的紅色記憶始終伴隨其中,一點一滴都離不開她早已深植心扉。

1998年7月17日早上6點20分,這是我永遠無法忘懷的一刻。受連降暴雨的影響,長江發生了全流域性大洪水,一夜之間我家被洪水侵蝕,早上起床發現鞋子不見了蹤跡,踏足水中,洪水已快淹沒至膝蓋,不遠處母親正在將搜羅起來的貴重物品往至高處騰挪。

就在這時,屋外走進來三四位穿著軍裝的叔叔阿姨,與母親寒暄幾句後便揮鍬鏟土,將屋內的積水引致不遠處的河溝,我見狀也拿著小鐵鍬去幫忙,一俯一起間我分明看到了那奪目的黨徽。幾個小時後屋內的積水便引流了出去,叔叔阿姨連一口水都沒趕上喝就離開了。事後問起母親,母親道:“他們是新時期的雷鋒,感恩知恩,你以後也要做個樂於助人的好同志。”那奪目的黨徽是我第一次對黨員最直觀、最形象、最現實的啟蒙。,=

初中到大學,我走過了懵懂的童年時期,通過學習歷史,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學生時期那些品學兼優的同學大多都是共青團員、共產黨員。學習上他們勤奮刻苦,創辦英語角、開展“一幫一”交流討論;業餘時他們組建義務教育隊赴偏遠鄉村支教;他們積極向上、樂於奉獻,他們也是精英、佼佼者的代名詞,我崇拜他們,並以他們為榜樣。

大二下學期,我向黨組織提交了第一份入黨申請書,那時候的我還很稚嫩,沒有被批准,我的內心十分沮喪。輔導員找到我,措辭嚴厲地說:“不能因為一時的失意而放棄自我,要端正入黨動機,不棄不餒!”輔導員語重心長的一段話讓我幡然醒悟,重拾信心的我奮起直追,我的努力終於得到了認可,當我再次申請加入共產黨的時候,黨組織批准了,我的心情萬分激動。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2011年6月,已參加工作的我在當時的縣廣播電影電視局黨員活動室內宣讀入黨誓詞,那一刻的神聖與幸福感,那一刻的忐忑和心潮澎湃,事隔今日仍然是記憶猶新。那一聲聲發自內心深處的火熱激情和對党的一片赤誠,時隔今日仍然在耳邊迴響。從那一刻起,我有了一個新的身份——中國共產黨黨員。

那是一種莊嚴肅穆的紅,那是一種熱烈豪放的紅,那亦是一種和藹溫暖的紅。回想自己從一名少先隊員成為一名共青團員時,從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成為一名正式黨員時,共產主義就已經在我的心中慢慢生根發芽,紅色記憶就已深植心中。在全體支部黨員一齊舉手通過我成為正式黨員時,共產主義成為了我一生的信仰,我將和她同榮辱、共命運。

作者系來鳳縣電視臺外宣部主任

母親是我的入黨介紹人

文/倪霞(京山)

在我很小的時候,母親就用自己的信仰與行動在我的心裡種下了一粒革命的種子。

母親是一名供銷社退休幹部,也是一名老黨員。記憶中,她總是很忙,忙著下鄉,忙著檢查,忙著開會……爸爸因為在外地工作,也難得回趟家,所以我和弟弟就成了“野孩子”。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深夜趴在她的肩頭回家。那時她白天忙完工作,晚上還經常開會。我和弟弟就在會場附近玩,玩累了,靠著一個桌子或凳子就睡著了,迷迷糊糊中知道是趴在她或鄰家阿姨的肩頭,感受著她們深一腳淺一腳的步伐,周圍,夜色如墨,涼意襲人……有時,我也會抱怨,母親則會愧疚地把我摟在懷裡,告訴我:“媽媽是黨員。”知道我不懂,她又補充:“媽媽是孤兒,是党養育了我,給了我一份工作,所以我要做好它。”雖然那時不知道黨是什麼,為什麼比我和弟弟重要,但我知道,我們家的一切,都是黨給的,知恩要圖報。

再大些,入了學,在填家庭關係表格時,在母親政治面貌這一欄,我填上了“中共黨員”,看看鄰桌這一欄,空空如也,我感到了一絲得意:我母親是中國共產黨黨員,我是党的孩子。再後來,從書本上學到了雷鋒、焦裕祿、孔繁森,再看看母親每年拿回來的鮮紅獎狀,我更加為母親感到驕傲,也更加認同了母親的信仰。同時,在我幼小的心靈裡許下了一份小小的願望:長大後我也要入黨,做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

大學畢業後,我成了一名教師。剛走上講臺,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撰寫教學心得,忙得團團轉。工作順手後,又開始談朋友,忙著花前月下。入黨的事,也漸漸忘了。有一天與母親聊天,她忽然很鄭重地問我:“你在學校是不是犯了什麼錯?”“沒有啊!”我一頭霧水。“那你工作是不是不認真、不努力?”“還好啊,我剛被評為先進工作者,還是縣高考先進個人呢!”“那你怎麼沒入黨?肯定是工作做得還不夠!”怪不得她這幾天一直心神不定,有幾次還欲言又止。原來在她心裡,能否入黨,是檢驗一個人工作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看著她擔憂的眼神,小時候的一幕幕在眼前閃過,心裡那幼小的願望也開始發芽。“好,明年我就加入中國共產黨!”回到單位,我懷著虔誠的心工工整整地寫了一份入黨申請書。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更加努力。

終於,第二年,我成了一名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接著,我成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在宣誓的那一刻,我的淚流了下來。母親,我和你一樣,我也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了,我是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了,而你,則是我的引路人。

有一次,和兒子聊天,不知怎麼就聊到了中國共產黨。“媽媽是一名黨員。”“什麼,你是黨員?哇,媽媽你好厲害!”兒子眼裡滿是崇拜。“媽媽,我長大了也要入黨。”看著他渴望的眼神,我知道,我在他心裡也種了一粒種子,一如我母親當年一樣。

作者系京山縣一中教師

END

來源 | 綜合 共產黨員網、浠水黨建雲、雲夢黨建、來鳳黨建、京山黨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