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羅馬尼亞白求恩式醫生圖片展在布加勒斯特開幕

展會現場

國際線上消息:為紀念中國人民全面抗戰爆發80周年(1937年7月7日),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羅馬尼亞友好協會和上海宋慶齡陵園管理處共同主辦的羅馬尼亞白求恩式醫生事蹟圖片展《銘記:中羅友誼史上的鋪路人 – 柯列然夫婦和揚庫》於2017年6月30日在羅馬尼亞國家歷史博物館開幕。

羅馬尼亞文化部副國務秘書奧普良、羅馬尼亞總檢察長奥古斯丁、羅中之家副主席、前駐華大使敦卡, 羅馬尼亞國家歷史博物館館長特爾諾維亞努、中國駐羅大使徐飛洪,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宋敬武,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宗明, 中羅友協副會長駱東泉等出席開幕式。 宋敬武、徐飛洪、羅中之家副主席敦卡, 上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趙永峰以及揚庫醫生女兒達妮婭先後發表講話。

宋敬武副會長在講話中指出, “在中國人民為爭取自由和解放浴血奮戰的艱難歲月裡,

一大批國際主義戰士來到中國, 幫助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 在這些仁人志士當中, 就包括今天展覽的主角柯列然醫生夫婦和揚庫醫生。 1939年, 他們與來自德國、奧地利、波蘭、保加利亞、捷克、匈牙利、立陶宛等國的20多名醫生一起, 組成國際援華醫療隊, 他們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 全心全意奉獻自己的醫術和青春, 為中國人民抗戰勝利作出重要貢獻。 其間, 柯列然醫生的結髮妻子柯芝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柯列然醫生後與中國姑娘趙婧璞喜結伉儷, 成為中羅傳統友誼的一段佳話。 ”

趙永峰局長在講話中說, “柯列然醫生和他的中國夫人柯婧璞去世後先後安葬於上海宋慶齡陵園外籍友人墓區。

柯列然夫婦的墓距離宋慶齡墓只有二十多米。 在外籍友人墓園中, 還安葬了很多為中國人民作出過重大貢獻的各國人士, 這是我們傳承宋慶齡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銘記各國人民的深情厚意的舉措, 是我們推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友好往來的重要資源。 ”

棟卡副主席和徐飛洪大使在講話中指出, 舉辦此展覽就是要讓中羅兩國人民, 特別是年輕人瞭解他們, 緬懷他們, 為加強中羅兩國人民相互瞭解和友好合作而不斷努力, 讓中羅兩國傳統友誼世代相傳。

塔妮婭女士說, “今年7月7日是盧溝橋事變-中國人民全面抗戰80周年紀念日。 為此而舉辦的這個展覽是中國人民不忘在艱難歲月曾經幫助過自己的老朋友的一個例證。

”她感謝前來參加展覽開幕的佳賓, 感謝組織者的精心策劃, 感謝發言者對這些醫生的崇高評價, 讓更多人緬懷他們。

柯列然醫生的外甥特魯克曼先生為圖片展開幕, 從以色列發來感謝信。

開幕前, 宋敬武副會長, 徐飛洪大使親切會見了揚庫醫生的女兒達妮婭女士, 感謝她為舉辦展覽提供了許多珍貴圖片和豐富史料。

圖片展得到了《羅中之家》和羅馬尼亞國家歷史博物館的大力支持。

參加開幕式的還有羅中友協主席、原駐華大使弗·杜米特雷斯庫, 漢學家、原駐華大使羅明, 羅中工商會主席, 國際台羅馬尼亞聽眾俱樂部負責人, 羅馬尼亞各界友好人士, 以及中羅兩國媒體代表。 展覽將於7月16日閉幕, 然後移到羅馬尼亞康斯坦察等城市進行巡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