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世界睡眠日’從全國失眠城市排行榜來滲透失眠的那點事

中國線民失眠行為調研結果顯示: 近80%參與者曾有失眠經歷, 其中上海、廣州比例最高, 長沙、北京、深圳緊隨其後。

“失眠知多少?——失眠行為網路大調查”調研結果暨《2017年中國線民失眠地圖》16日在北京發佈。

此項調研歷時一個月, 共收集了來自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 362個城市, 8567份有效問卷, 就大眾對失眠的經歷、其危害的認知以及對治療的態度進行了調研。

所謂失眠, 是指非常想睡覺, 但上床後睡不著或夜裡容易驚醒, 睡眠品質下降、總睡眠時間減少(少於6小時)及早晨醒後身體無恢復感, 最重要的是伴有日間功能障礙, 感到疲勞或全身不適。 調研參與者中, 就有31.84%的線民表示會有短時間出現白天昏昏沉沉沒精神, 晚上卻又精神奕奕睡不著。

調研結果顯示:近80%參與者曾有失眠經歷, 其中上海、廣州比例最高, 長沙、北京、深圳緊隨其後。

從失眠城市排行榜來看, 北上廣再次“中招”,

不過, 長沙意外“殺進”前三, 小編也很意外。 上海以87.76%的比例“一舉奪魁”, 廣州(79.37%)、長沙(79.16%)、北京(77.27%)、深圳(76%)緊隨其後, 但從具體數值來看, 這五個城市的失眠情況差距並不大, 小編很慶倖生活在大天津, 還是要先心疼一下這些城市的小夥伴們滴, 希望大家還是能睡得安穩, 睡得踏實, 睡得充分!

失眠城市排行

失眠還涉及到了各行各業

再看具體表現, 在有失眠經歷的人群中, 入睡困難是最主要的失眠表現, 66.77%的受訪線民表示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

當然, 失眠也涉及各行各業, 此次受訪人群的職業相對分散, 但依然能看出,

從事部分行業的小夥伴們的睡眠問題很突出。 IT行業首當其衝, 以7%的失眠率居首, 當然, 還有不少職業也不讓人省心, 廣告公關(5%)、公務員(4%)、學生(4%)、醫務人員(3%)、教師(3%)、企業家、創業者(3%)這些行業也表現“搶眼”!

話說, 媒體行業竟然沒有入圍, 深諳失眠後症狀表現的小編表示, 自己可能看了一份假調查!

白天昏昏沉沉, 晚上精神抖擻

失眠是指非常想睡覺, 但上床後睡不著或夜裡容易驚醒, 睡眠品質下降、總睡眠時間減少(少於6小時)以及早晨醒後身體無恢復感, 最重要的是伴有日間功能障礙, 感到疲勞或全身不適。

調研參與者中有31.84%的線民表示會有短時間出現白天昏昏沉沉沒精神, 晚上卻又精神睡不著。

解答:

天津聖安醫院洪磊專家解釋說, 實際上這是偶發性失眠的表現。 偶發性失眠屬於急性失眠, 會導致次日注意力下降、容易激動、疲勞乏力等症狀, 有可能增加交通意外, 工傷等情況的發生。

半數以上線民不能全面瞭解失眠的危害

雖然有超過80%的線民受到過失眠問題的困擾,但半數以上線民不能全面瞭解失眠的危害。調查發現 許多人不知道失眠與某些癌症高發有關,不瞭解失眠會使糖尿病,高血壓或肥胖等風險增加,也不知道失眠可能導致抑鬱等精神問題。

解答:

天津聖安醫院洪磊專家介紹說:“如果急性、偶發性失眠不及時治療,有可能發展成亞急性或慢性失眠進而出現軀體疾病,研究顯示: 失眠與肥胖,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等疾病的發生有直接關係,甚至有可能導致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癌症發病率增高。此外,失眠還有可能引發焦慮症、抑鬱症等精神障礙等疾病。因此,當出現失眠問題時,應該儘早就醫。”

僅4.5%認為出現失眠應該馬上治療

此次調研發現有失眠經歷的人群中超過57%表示堅決不吃藥,僅4.5%認為出現失眠應該馬上治療。《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指出:對於已經診斷為失眠的患者應該積極治療;對於急性、偶發性失眠應儘早採用藥物治療。

解答:

天津聖安醫院洪磊專家表示:“很多失眠患者之所以不願意去醫院進行規範化診治除了不瞭解失眠的危害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擔心服用安眠藥的副作用。 實際上,採用適當的治療方案對於阻斷失眠的惡性循環可起到良好作用。”

晚上不想睡,早上起不來

好像進入惡性循環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我們有睡眠障礙呢?

調查發現,90%的人睡前都在玩手機

很多‘睡不好’的患者,他們說就是晚上不想睡。不想睡,在做什麼? 超過90%的患者回答,在玩手機。

根據對睡眠障礙患者的調查, “睡前玩手機”已經成為患者們睡眠障礙的第一大原因。

案例:

這個孩子很可惜,前後在醫院看門診兩個多月,孩子不肯吃藥。

已經失眠快半年了,真怕他最後會患上更加嚴重的情緒疾病。即使孩子不來醫院,媽媽還是要定期來醫院配藥,說服孩子配合治療。

寥寥是一所重點高中的高二學生,去年期末,寥寥考試發揮出色,從普通班考入了重點班。

一家人很開心,爸媽獎勵寥寥給他買了一部最新的智慧手機,說好暑假裡,寥寥可以自由玩,開學後玩手機要受控制。

暑假裡,寥寥手機不離手,吃飯也擱在桌子上。爸爸罵他,甚至奪了手機,寥寥憋著不和大家說話,媽媽求情,寥寥又拿到了手機。

“寥寥怕爸爸,白天不敢玩,就在晚上玩。他自己一個房間,我半夜上廁所,看他有沒有睡,被子掀開,他縮著玩手機呢……”

開學後情況更嚴重。寥寥老師給媽媽打電話,“寥寥上課完全不認真,總是躲在書後面睡覺,上午睡,下午也睡。”

媽媽留心了一個星期,發現寥寥晚上不睡覺,躲著玩手機,一點沒有睡,兩三點也沒有睡。

爸爸搶走手機,寥寥就摔東西,大叫,“大半夜的,大家都折騰死了。”

後來,媽媽找寥寥談心,寥寥說,他也控制不了自己,知道玩手機不好,知道要早點睡覺,可是一玩就很晚。

就算不玩手機,也很難睡著。白天昏昏沉沉,話也不想說。

寥寥說他快三個月沒有好好睡覺了。媽媽帶他去醫院看病,經過評估,寥寥的“睡眠障礙”屬於中重度,需要服藥治療。

“ 根據他媽媽的描述,寥寥經常在家裡摔東西,大吵大鬧,不排除有抑鬱或焦慮傾向。”

可能很多人和寥寥一樣,晚上控制不住的想玩手機,睡得很晚,睡眠品質也不好。

手機的確會讓人不想睡覺

人為什麼想睡覺?人體視網膜上的光敏感神經節細胞偵測到黑暗,將資訊傳送到松果體,刺激褪黑激素分泌,這種荷爾蒙會讓人產生睡意。

而總是處於明亮的環境中,細胞偵測到光線後,人體大腦負責控制晝夜節律的“下視丘”認為這時是白天,讓松果體不用分泌褪黑素,所以,人體就睡不著了。

電腦、手機和平板螢幕所射出來的短波藍光對人體視網膜刺激最為強烈。睡前暴露在這種光線下幾個小時,將導致褪黑激素分泌被抑制,讓人變得非常難以入睡。

不少患者說,睡的越來越晚,睡眠品質越來越差。天津聖安醫院洪磊專家首先建議他們, 睡前不要玩手機。讓人體自然釋放‘睡眠信號’。

案例:

前不久,一名20歲的年輕小夥子小劉(化名)到天津聖安醫院就診。

他說自己失眠已經有了1個多月了, 晚上睡不著,白天沒精神,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而且情緒低落,經常無端發脾氣。

“我們初步診斷可能是晚上該睡覺時玩手機,加上學習壓力大等方面的因素所導致。”天津聖安醫院洪磊專家說,“給他開了些幫助改善睡眠的藥。”

但是,吃了兩個月的藥後,小劉的睡眠狀況仍沒有得到改善。醫院就利用儀器給小劉做了檢查。

“沒想到,他竟然有腦萎縮症狀,要知道,這種病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才會有的。”洪磊專家說。

在進一步的調查問診中,小劉告訴醫生,他是兩年前開始接觸智慧手機的,“ 兩年多來,差不多每天晚上吃完飯、洗漱完,從9點來鐘躺到床上玩手機,一直到淩晨兩三點才睡覺,早上7點就起來上學。”小劉告訴醫生,“開始還沒什麼,後來就慢慢覺得沒精神、失眠。”小劉說。

“這種沒有節制地玩手機,加上又是在晚上最應該讓大腦休息的時候,是造成他腦萎縮的重要原因。”洪磊專家說。

睡前玩手機的危害有4個

1、在黑暗環境下,睡前玩手機或平板等發光電子產品,由於螢幕和周圍環境亮度對比很大,會對眼睛造成持續刺激,眼睛更容易疲勞。若手機強光直射眼睛30分鐘以上,會引起眼睛黃斑部病變導致視力極度惡化。初期會引發乾眼症, 嚴重則是白內障、甚至失明。

2、玩遊戲時,手機螢幕上不斷閃爍的光影會對眼睛造成持續的刺激,當眼睛不停地捕捉這些光影時,會感到特別疲勞。同時,注意力太過集中,自然眨眼次數大大減少, 對眼球表面的淚膜層造成損害,從而加劇眼睛的疲勞和乾澀、刺癢等感覺,甚至出現眼睛刺痛、流淚、畏光等不適症狀,發生乾眼症。若長此以往很容易誘發近視眼,特別是18歲以下處於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近距離使用手機,螢幕產生的熱效應也會對眼睛的健康造成威脅。

3、除了影響眼睛,睡前玩手機還會 影響交感神經系統和腎上腺激素分泌,打亂生理週期降低睡眠品質。

4、長期躺著玩電子產品,還會 誘發頸椎、腰椎等疾病。

三個方法讓你一覺好眠

睡不著時,想的最多的一件事可能就是

只能睡6個小時了……

只能睡5個小時了……

只能睡4個小時了……

坑爹啊,還有3個小時就要去公司搬磚了

1、環境催眠法

2、這個方法比上一個正經

第一步:洗澡時間

洗個熱水澡,可提高體溫,加強困意,更容易讓人進入睡眠,然後再降低室內溫度。暖暖的身體和涼爽的房間是讓你快速入睡的絕佳組合。

第二步:煩惱去除時間

情緒因素、壞境因素、身體因素等,一天下來煩心事多,讀書、寫日記可以減少壓力,放鬆身心。選擇一本你喜歡的書,或者把你一天的所見所聞以及所擔心或焦慮的事從你的腦子裡清理出來,全寫在紙上。

第三步:放鬆時間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了一個478呼吸技巧,說有助於放鬆身心,使人快速入睡。

即用鼻子吸氣4秒、屏氣7秒再吐氣8秒,重複4次就會讓人睡著。小編試了一下之後發現果然有效,睡意全無……

建議在睡前的15~30分鐘內,放慢呼吸,這樣能放慢你的思緒和血液流速,讓肌肉和身體更加放鬆。

第四步:床的時間

把一切交付給床,拒絕光源,關閉所有電子設備。夜晚,身體會分泌激素加重疲憊感,以便入睡,這個時候使用電腦、手機、平板或是看電視玩遊戲都會阻止激素分泌。所以睡前至少一個小時都不要接觸這些發光的電子設備。

衡量睡眠情況通常有幾個方面的標準——

1、睡眠數量(時長):通常20-40歲的人群每天睡6-8小時即可;

2、睡眠品質,有些人可能平均每天只睡4-5個小時,仍然保持精力充沛、不易疲倦等,這也是一種正常現象。

所以,小編覺得,沒有必要刻意追求保持6-8小時的睡眠,並非睡得越久,疲勞越容易得到緩解,因為後者與深睡眠時間相關,並非睡眠時長。另外,午覺儘量保持在半個小時左右,睡得太長會影響晚上睡眠。

雖然有超過80%的線民受到過失眠問題的困擾,但半數以上線民不能全面瞭解失眠的危害。調查發現 許多人不知道失眠與某些癌症高發有關,不瞭解失眠會使糖尿病,高血壓或肥胖等風險增加,也不知道失眠可能導致抑鬱等精神問題。

解答:

天津聖安醫院洪磊專家介紹說:“如果急性、偶發性失眠不及時治療,有可能發展成亞急性或慢性失眠進而出現軀體疾病,研究顯示: 失眠與肥胖,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等疾病的發生有直接關係,甚至有可能導致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癌症發病率增高。此外,失眠還有可能引發焦慮症、抑鬱症等精神障礙等疾病。因此,當出現失眠問題時,應該儘早就醫。”

僅4.5%認為出現失眠應該馬上治療

此次調研發現有失眠經歷的人群中超過57%表示堅決不吃藥,僅4.5%認為出現失眠應該馬上治療。《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指出:對於已經診斷為失眠的患者應該積極治療;對於急性、偶發性失眠應儘早採用藥物治療。

解答:

天津聖安醫院洪磊專家表示:“很多失眠患者之所以不願意去醫院進行規範化診治除了不瞭解失眠的危害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擔心服用安眠藥的副作用。 實際上,採用適當的治療方案對於阻斷失眠的惡性循環可起到良好作用。”

晚上不想睡,早上起不來

好像進入惡性循環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我們有睡眠障礙呢?

調查發現,90%的人睡前都在玩手機

很多‘睡不好’的患者,他們說就是晚上不想睡。不想睡,在做什麼? 超過90%的患者回答,在玩手機。

根據對睡眠障礙患者的調查, “睡前玩手機”已經成為患者們睡眠障礙的第一大原因。

案例:

這個孩子很可惜,前後在醫院看門診兩個多月,孩子不肯吃藥。

已經失眠快半年了,真怕他最後會患上更加嚴重的情緒疾病。即使孩子不來醫院,媽媽還是要定期來醫院配藥,說服孩子配合治療。

寥寥是一所重點高中的高二學生,去年期末,寥寥考試發揮出色,從普通班考入了重點班。

一家人很開心,爸媽獎勵寥寥給他買了一部最新的智慧手機,說好暑假裡,寥寥可以自由玩,開學後玩手機要受控制。

暑假裡,寥寥手機不離手,吃飯也擱在桌子上。爸爸罵他,甚至奪了手機,寥寥憋著不和大家說話,媽媽求情,寥寥又拿到了手機。

“寥寥怕爸爸,白天不敢玩,就在晚上玩。他自己一個房間,我半夜上廁所,看他有沒有睡,被子掀開,他縮著玩手機呢……”

開學後情況更嚴重。寥寥老師給媽媽打電話,“寥寥上課完全不認真,總是躲在書後面睡覺,上午睡,下午也睡。”

媽媽留心了一個星期,發現寥寥晚上不睡覺,躲著玩手機,一點沒有睡,兩三點也沒有睡。

爸爸搶走手機,寥寥就摔東西,大叫,“大半夜的,大家都折騰死了。”

後來,媽媽找寥寥談心,寥寥說,他也控制不了自己,知道玩手機不好,知道要早點睡覺,可是一玩就很晚。

就算不玩手機,也很難睡著。白天昏昏沉沉,話也不想說。

寥寥說他快三個月沒有好好睡覺了。媽媽帶他去醫院看病,經過評估,寥寥的“睡眠障礙”屬於中重度,需要服藥治療。

“ 根據他媽媽的描述,寥寥經常在家裡摔東西,大吵大鬧,不排除有抑鬱或焦慮傾向。”

可能很多人和寥寥一樣,晚上控制不住的想玩手機,睡得很晚,睡眠品質也不好。

手機的確會讓人不想睡覺

人為什麼想睡覺?人體視網膜上的光敏感神經節細胞偵測到黑暗,將資訊傳送到松果體,刺激褪黑激素分泌,這種荷爾蒙會讓人產生睡意。

而總是處於明亮的環境中,細胞偵測到光線後,人體大腦負責控制晝夜節律的“下視丘”認為這時是白天,讓松果體不用分泌褪黑素,所以,人體就睡不著了。

電腦、手機和平板螢幕所射出來的短波藍光對人體視網膜刺激最為強烈。睡前暴露在這種光線下幾個小時,將導致褪黑激素分泌被抑制,讓人變得非常難以入睡。

不少患者說,睡的越來越晚,睡眠品質越來越差。天津聖安醫院洪磊專家首先建議他們, 睡前不要玩手機。讓人體自然釋放‘睡眠信號’。

案例:

前不久,一名20歲的年輕小夥子小劉(化名)到天津聖安醫院就診。

他說自己失眠已經有了1個多月了, 晚上睡不著,白天沒精神,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而且情緒低落,經常無端發脾氣。

“我們初步診斷可能是晚上該睡覺時玩手機,加上學習壓力大等方面的因素所導致。”天津聖安醫院洪磊專家說,“給他開了些幫助改善睡眠的藥。”

但是,吃了兩個月的藥後,小劉的睡眠狀況仍沒有得到改善。醫院就利用儀器給小劉做了檢查。

“沒想到,他竟然有腦萎縮症狀,要知道,這種病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才會有的。”洪磊專家說。

在進一步的調查問診中,小劉告訴醫生,他是兩年前開始接觸智慧手機的,“ 兩年多來,差不多每天晚上吃完飯、洗漱完,從9點來鐘躺到床上玩手機,一直到淩晨兩三點才睡覺,早上7點就起來上學。”小劉告訴醫生,“開始還沒什麼,後來就慢慢覺得沒精神、失眠。”小劉說。

“這種沒有節制地玩手機,加上又是在晚上最應該讓大腦休息的時候,是造成他腦萎縮的重要原因。”洪磊專家說。

睡前玩手機的危害有4個

1、在黑暗環境下,睡前玩手機或平板等發光電子產品,由於螢幕和周圍環境亮度對比很大,會對眼睛造成持續刺激,眼睛更容易疲勞。若手機強光直射眼睛30分鐘以上,會引起眼睛黃斑部病變導致視力極度惡化。初期會引發乾眼症, 嚴重則是白內障、甚至失明。

2、玩遊戲時,手機螢幕上不斷閃爍的光影會對眼睛造成持續的刺激,當眼睛不停地捕捉這些光影時,會感到特別疲勞。同時,注意力太過集中,自然眨眼次數大大減少, 對眼球表面的淚膜層造成損害,從而加劇眼睛的疲勞和乾澀、刺癢等感覺,甚至出現眼睛刺痛、流淚、畏光等不適症狀,發生乾眼症。若長此以往很容易誘發近視眼,特別是18歲以下處於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近距離使用手機,螢幕產生的熱效應也會對眼睛的健康造成威脅。

3、除了影響眼睛,睡前玩手機還會 影響交感神經系統和腎上腺激素分泌,打亂生理週期降低睡眠品質。

4、長期躺著玩電子產品,還會 誘發頸椎、腰椎等疾病。

三個方法讓你一覺好眠

睡不著時,想的最多的一件事可能就是

只能睡6個小時了……

只能睡5個小時了……

只能睡4個小時了……

坑爹啊,還有3個小時就要去公司搬磚了

1、環境催眠法

2、這個方法比上一個正經

第一步:洗澡時間

洗個熱水澡,可提高體溫,加強困意,更容易讓人進入睡眠,然後再降低室內溫度。暖暖的身體和涼爽的房間是讓你快速入睡的絕佳組合。

第二步:煩惱去除時間

情緒因素、壞境因素、身體因素等,一天下來煩心事多,讀書、寫日記可以減少壓力,放鬆身心。選擇一本你喜歡的書,或者把你一天的所見所聞以及所擔心或焦慮的事從你的腦子裡清理出來,全寫在紙上。

第三步:放鬆時間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了一個478呼吸技巧,說有助於放鬆身心,使人快速入睡。

即用鼻子吸氣4秒、屏氣7秒再吐氣8秒,重複4次就會讓人睡著。小編試了一下之後發現果然有效,睡意全無……

建議在睡前的15~30分鐘內,放慢呼吸,這樣能放慢你的思緒和血液流速,讓肌肉和身體更加放鬆。

第四步:床的時間

把一切交付給床,拒絕光源,關閉所有電子設備。夜晚,身體會分泌激素加重疲憊感,以便入睡,這個時候使用電腦、手機、平板或是看電視玩遊戲都會阻止激素分泌。所以睡前至少一個小時都不要接觸這些發光的電子設備。

衡量睡眠情況通常有幾個方面的標準——

1、睡眠數量(時長):通常20-40歲的人群每天睡6-8小時即可;

2、睡眠品質,有些人可能平均每天只睡4-5個小時,仍然保持精力充沛、不易疲倦等,這也是一種正常現象。

所以,小編覺得,沒有必要刻意追求保持6-8小時的睡眠,並非睡得越久,疲勞越容易得到緩解,因為後者與深睡眠時間相關,並非睡眠時長。另外,午覺儘量保持在半個小時左右,睡得太長會影響晚上睡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