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陳虎點兵:世界水面艦艇的未來發展趨勢

中國之聲《國防時空》6月30日電(李琳)有句話說, 沒有強大海軍的國家永遠不是一個強國。 在世界海軍建設發展的浪潮中, 中國海軍也在不斷地追趕和超越。 軍迷網友常常用“下餃子”來形容人民海軍新型艦艇的陸續入列。

問題:

水面艦艇的未來發展趨勢究竟是什麼?

我們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啟示呢?

陳虎:

想想看, 當年我們在海軍的水面艦艇作戰裝備上, 和國外可以說是差距巨大。 剛上學的時候, 當時有從部隊艦隊來的同學, 他們拿出來近距離拍攝的蘇聯的“明斯克”號航母, 可以說是還有一點炫耀的味道。

在跟大家講, 如何乘坐偵察船在近距離上拍攝下“明斯克”號, 而且應該說是在極端困難的海況和雙方噸位差距極大的情況下, 在幾百米的近距離下, 拍下的這樣一個清晰的照片。 那個時候, 感覺確實我們和人家的差距巨大, 應該說用“望塵莫及”這樣的一個詞相當的合適。

112艦(資料圖)

113艦(資料圖)

後來到了112、113艦, 我們的驅逐艦裝備有了一個重大的跨越。 那個時候, 我們講我們的狀態已經由望塵莫及變成瞭望其項背, 但是那個時候, 112、113艦很多還是大量採用引進的技術和進口的設備, 當時大家戲稱叫“八國聯軍”。


170艦(資料圖)

一直到170、171, 也就是052C和後來的052D出現的時候, 這個時候可以說我們驅逐艦的水準已經從之前的望塵莫及、望其項背, 發展到了一個並駕齊驅的一個狀態了。 但是很多人在私下議論的時候, 會講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就是為什麼像170、171, 它沒有一個全新的型號,

而是仍然沿用052這樣的一個型號序列, 只是加一個尾碼, 包括後來的052D。 私下大家開玩笑的時候講, 說這個東西對我們來說, 仍然不是最終的目標。 在中國的軍艦建造的圈子裡, 有一個常用的詞叫目標艦, 其實從112、113艦開始, 我們就一直瞄準了世界的先進水準在追趕, 有了112、113它不是目標艦, 有了052B、052C、052D, 仍然可以說還不是理想的目標艦。

171艦(資料圖)

今天, 我們從望塵莫及、望其項背、並駕齊驅, 終於發展到了一個創新超越這樣的一個階段。

問題

水面艦艇大型化成為一種發展趨勢。

而除了大型化、多功能化, 未來大型水面艦艇最核心的東西, 還有什麼呢?

陳虎:

從排水量上來說, 從數千噸到萬噸, 這是一個量變, 那麼從火力系統, 數量和能力上來說, 更多的也是處在一個量變的東西, 當然有些東西是有質變的, 比如說像反導, 這恐怕就是一個質變的東西了, 但是最核心的東西是什麼呢?資訊集成這可以說是一個最關鍵的東西。

遼寧號(資料圖)

我們講海軍的水面艦艇,不管是從航母、巡洋艦、驅逐艦,那麼它的最核心的戰鬥力,體現在什麼地方?大家可能會說看看誰打得遠,誰打得准,誰的火力更猛,沒錯。但是其實在中型水面艦艇的設計理念當中,西方有一個通行的標準,就是它的資訊系統,說直白了一點,就是它的雷達。我們看到戰略艦時代,一個戰艦的設計是圍繞著它的主炮來設計的,你要用多大的炮,用幾連裝的,多少座炮塔決定了你的排水量,然後根據這個級別,再去決定你的防護能力。

美國“宙斯盾”戰艦(資料圖)

到了後來,我們看基本上二戰之後,這個設計理念已經迅速發生了一個變化,特別是從上個世紀的70年代開始,國際上開始流行一種什麼呢?圍繞著艦載的主要雷達來設計艦艇,這樣的一個理念。我們看到從最早英國的“謝菲爾德”級驅逐艦,美國的“宙斯盾”戰艦,它的整個的設計,是圍繞著它的先進的雷達,防空系統、作戰指揮系統,來構建這樣的一個作戰平臺。

DDG-1000“朱姆沃爾特”(資料圖)

所以說,一個艦艇的資訊集成能力,成了衡量這一型艦艇,作戰能力和先進能力最核心的一個指標。不妨就拿美國的這個DDG-1000“朱姆沃爾特”舉例,儘管我們說“朱姆沃爾特”上先進的東西不少,但是最核心的技術,最值得炫耀的東西,實際上在實踐上都沒能實現。比如說它的電磁炮系統,並沒有裝艦,最初設計上的雙波段相控陣雷達實際上也沒有落實。

問題

為什麼說資訊集成能力是衡量一型艦艇作戰能力和先進性的重要指標,資訊將從何種程度上影響未來海戰的勝負結果呢?

這一指標又將怎樣影響未來各國艦艇的研發方向呢?

陳虎:

其實,講到資訊這個對海戰的影響的話,它的需求應該說也是在不斷變化的。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針對艦載機、反艦導彈這樣的威脅,美國推出了“宙斯盾”,艦載“宙斯盾”系統,應該說為了應對當時的威脅,提供了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但是這樣的一個方案,在今天是否還完美呢?我們講顯然應該已經不完美了,因為威脅在發生著變化,最直接的東西彈道導彈,隱身的飛機和飛行器。我們看到美國人現在在“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上,拼命地在推增它的反導能力,但是對反隱身這個東西,現在我們還沒有看到全世界哪一型大中型戰艦,拿出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

“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資料圖)

作為目前或者說當前世界海軍防空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我們開始在大中型水面艦艇上,實現了創新超越這樣的一個目標。但是我想這僅僅還只是一個開始,將來我相信更多的這樣具有創新超越水準的新的作戰平臺,特別是大型的作戰平臺,還會不斷地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應該說今天的軍民網友們有福了,接下來他們的節日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密集。

(《國防時空》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軍事新聞綜合類節目,播出時間:週一至週五6:00-6:30 週六日6:15-6:30 ;播出頻率:中國之聲北京地區FM106.1;新聞郵箱:gfsk@cnr.cn和guofangshikong@qq.com)

遼寧號(資料圖)

我們講海軍的水面艦艇,不管是從航母、巡洋艦、驅逐艦,那麼它的最核心的戰鬥力,體現在什麼地方?大家可能會說看看誰打得遠,誰打得准,誰的火力更猛,沒錯。但是其實在中型水面艦艇的設計理念當中,西方有一個通行的標準,就是它的資訊系統,說直白了一點,就是它的雷達。我們看到戰略艦時代,一個戰艦的設計是圍繞著它的主炮來設計的,你要用多大的炮,用幾連裝的,多少座炮塔決定了你的排水量,然後根據這個級別,再去決定你的防護能力。

美國“宙斯盾”戰艦(資料圖)

到了後來,我們看基本上二戰之後,這個設計理念已經迅速發生了一個變化,特別是從上個世紀的70年代開始,國際上開始流行一種什麼呢?圍繞著艦載的主要雷達來設計艦艇,這樣的一個理念。我們看到從最早英國的“謝菲爾德”級驅逐艦,美國的“宙斯盾”戰艦,它的整個的設計,是圍繞著它的先進的雷達,防空系統、作戰指揮系統,來構建這樣的一個作戰平臺。

DDG-1000“朱姆沃爾特”(資料圖)

所以說,一個艦艇的資訊集成能力,成了衡量這一型艦艇,作戰能力和先進能力最核心的一個指標。不妨就拿美國的這個DDG-1000“朱姆沃爾特”舉例,儘管我們說“朱姆沃爾特”上先進的東西不少,但是最核心的技術,最值得炫耀的東西,實際上在實踐上都沒能實現。比如說它的電磁炮系統,並沒有裝艦,最初設計上的雙波段相控陣雷達實際上也沒有落實。

問題

為什麼說資訊集成能力是衡量一型艦艇作戰能力和先進性的重要指標,資訊將從何種程度上影響未來海戰的勝負結果呢?

這一指標又將怎樣影響未來各國艦艇的研發方向呢?

陳虎:

其實,講到資訊這個對海戰的影響的話,它的需求應該說也是在不斷變化的。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針對艦載機、反艦導彈這樣的威脅,美國推出了“宙斯盾”,艦載“宙斯盾”系統,應該說為了應對當時的威脅,提供了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但是這樣的一個方案,在今天是否還完美呢?我們講顯然應該已經不完美了,因為威脅在發生著變化,最直接的東西彈道導彈,隱身的飛機和飛行器。我們看到美國人現在在“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上,拼命地在推增它的反導能力,但是對反隱身這個東西,現在我們還沒有看到全世界哪一型大中型戰艦,拿出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

“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資料圖)

作為目前或者說當前世界海軍防空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我們開始在大中型水面艦艇上,實現了創新超越這樣的一個目標。但是我想這僅僅還只是一個開始,將來我相信更多的這樣具有創新超越水準的新的作戰平臺,特別是大型的作戰平臺,還會不斷地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應該說今天的軍民網友們有福了,接下來他們的節日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密集。

(《國防時空》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軍事新聞綜合類節目,播出時間:週一至週五6:00-6:30 週六日6:15-6:30 ;播出頻率:中國之聲北京地區FM106.1;新聞郵箱:gfsk@cnr.cn和guofangshikong@qq.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