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阻礙你職場發展的三句話

這不是我的職責

曾經有這樣不好的經歷, 因為業務找到外部門的A同事溝通, 然後得到的答覆是“我不知道, 這不是我的職責”,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尷尬的對話。

也有遇到相反的經歷, 同樣的開頭不一樣的結尾, 找到的B同事雖然不懂我說的業務, 但卻主動找部門同事幫忙尋求解決辦法, 打電話或查資料, 總之, 最後是愉快的解決了。 小感動了一把。

之後的職場經歷中, 我幾乎再也沒有找過A, 卻和B成為了朋友, 並願意鼎力相助。 再之後B晉升了, A還在原地。

其實部門內部,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職責, 這毋庸置疑, 但是對待外部們同事, 每個人都代表著本部門, 別人看到的不僅是你的素質, 還有你們部門的素質。 部門品牌和個人品牌都在與外部們切磋時盡顯淋漓精緻。

部門內部溝通和上下級溝通也要避免這樣說, 一弄不好就是態度不端正的問題了。 所以,

在別人尋求你幫助或問題諮詢時, 最好盡力而為, 即使能力有限, 也請給個建議、指個方向, 否則, 你的那份不敢擔當終將成為你前路的絆腳石。

以前一直就是這樣做的啊

記得剛升職不久就曾對領導的幾次批評巨不服氣, 當時沒想通的是為什麼同一個事情同樣一種處理方式, 前任就可以風平浪靜, 到我就是不按規則、把關不嚴、天理不容了。

不過很快, 這個道理就想通了。

有年年初離職潮中, 我們部門並沒有倖免於難, 於是新老員工交替時節, 我自然會較多關注新員工的每項工作。 聚焦下, 果然能發現一些問題, 當詢問員工為什麼這樣做, 是否知道這樣是不對的時, 該員工一臉蒙圈的回答:“我不是很清楚, 以前都是這樣做的啊,

之前上任同事也是這麼教的”。

同樣的經歷, 不同的角度, 看到了問題的本質。 工作中我們需要思考的是, 以前一直這麼做的就一定是對的嗎?

這樣的話說多了, 會延伸出工作態度和用心程度的問題。 畢竟人和機器在工作上最大的區別就是人會思考, 而機器才是按部就班、無限迴圈的運作下去。

給我多少錢, 我幹多少事

殊不知事物都是相互作用、因果關聯的, 公司給的錢少, 你做的事少, 你做的事少, 工資自然給的少。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想要晉升, 必定付出多於他人的功勞與苦勞。 想想那些我們崇拜的成功人士, 哪一個不是歷經前期的夜以繼日、廢寢忘食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這是個為自己打拼的時代, 需看清,

辛苦, 不為別人, 不為公司, 都是為了自己, 如果你想活的更好, 獲得更多, 那請你先提升你自己的價值。

其實想要有所發展, 責任心、上進心、積極樂觀的心態與打不死的小強精神都非常重要。 願君成功!

作者:妲曉

來源連結:http://www.jianshu.com/p/7f328fc818a5#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