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達爾文曾在環球旅行中登陸過奇怪的“魔幻島”

達爾文的魔幻島

在達爾文的環球航行旅途中, 曾經抵達過一片重要的島嶼:位於南美洲以西、太平洋中赤道附近的加拉帕格斯群島。

差別微小的地雀、身形龐大的陸龜、獨一無二的熱帶企鵝、形如小型恐龍的鬣蜥……達爾文在這片群島上找到了進化論 的堅實證據, 而加拉帕格斯也因為達爾文而揚名。 在《物種起源》出版150周年之際, 讓我們追尋著達爾文的足跡, 踏上加 拉帕格斯群島, 尋找那裡的獨特生物。


陸龜堡壘

體型龐大的陸龜是加拉帕戈斯動物中的“大明星”, 它們最大能長到1. 5米長, 體重接近半噸, 是全世界最大的陸龜。 最早到達這裡的西班牙航海家把這裡的巨龜稱作“加拉帕戈斯”後來乾脆把整片群島也用這個名字稱呼。


想要支撐沉重的身體並不容易, 這些大陸龜生有大象一樣粗壯的四肢, 它們會像升降機一樣慢慢站立, 站穩後, 才會緩 慢地向前邁步。 它們經常走幾步就要停一下, 抬起頭看看四周, 或者乾脆趴下休息一會兒。 達爾文曾經測試過巨龜的速度, 它們每小時只能走300米, 扣除吃飯睡覺的時間, 巨龜每天只能走兩三公里遠。

達爾文很喜歡這些溫順的大陸龜, 有時候甚至跟它們開開玩笑。 巨龜的聽力不好, 不易察覺到身後的事物, 達爾文卻偏 偏從它們身後悄悄接近, 然後猛地跳到巨龜前, 嚇得它趕緊趴在地上, 腦袋儘量往龜殼裡縮。 年輕的達爾文跳到它的背上, 跺跺腳, 巨龜就會起身繼續向前。 達爾文在他的筆記裡說,

想站在龜背上保持平衡並不容易。

吃素的“活恐龍”

海邊上黝黑的礁石突然活動了!它向前移動了幾步, 然後“噗通” 一聲跳進水中。 細長的身體, 短小的四肢, 長長的尾 巴既是槳、又是舵, 左右擺動, 在水中游得很靈活輕鬆。

海鬣蜥是一種獨特的蜥蜴, 達爾文稱它們更像“小型鱷魚”。 每天早晨, 海鬣蜥成群結隊趴在海岸的礁石上, 一動不動 地曬太陽, 等到身體暖和了, 它們就跳進水裡, 潛到海底吃岩石上的海藻。 海鬣蜥的潛水技術很棒, 它們一次下水, 能在海裡 呆40分鐘之久, 可以算是高手了。

達爾文並不太喜歡海鬣蜥, 稱它們外貌兇惡、皮膚骯髒, 但他依舊對海鬣蜥做了觀察和研究一一達爾文稱海鬣蜥從不 做出要咬人的動作, 當受到驚嚇時, 它們會從鼻孔中滴出一點兒液體來, 而不是跳入水中逃命。 潛水的行為, 只是為了進食, 這是達爾文為海鬣蜥下的結論。 通過解剖海鬣蜥的胃, 達爾文發現, 這些難看的爬行動物, 只吃水草和海藻, 與它們的陸生 食肉近親相比, 海鬣蜥的消化系統更為粗糙寬大。

進化論博物館

加拉帕戈斯群島的陸地上,生活著海鬣蜥的親戚一一陸鬣蜥。陸鬣蜥能長到1米多,也許是登山爬坡更需要力氣吧,它 們的身形要比海鬣蜥粗壯不少,體重能到10多千克。達爾文為陸鬣蜥的生活總結了兩大特徵:鑽洞和食草。陸鬣蜥通常不 會遠離自己的洞穴,而它們的食物,也多以植物為主。有時能看到陸鬣蜥笨拙地爬上仙人掌,去吃鮮嫩多汁的葉片,它們粗 糙的皮肉,使得仙人掌自衛用的尖剌根本派不上用場。

達爾文認為,加拉帕戈斯的神奇之處,在於海鬣蜥、陸鬣蜥和各種龜類極大豐富,它們佔據了主要空間。世界上沒有其 他地方,爬行動物如此離奇地取代了食草的哺乳動物一一這是達爾文對島上爬行類重要性的評價。

現代科學家利用血紅蛋白中的氨基酸作對比,發現加拉帕戈斯的海鬣蜥和陸鬣蜥有著共同的祖先:來自南美洲大陸的 綠鬣蜥。科學家推斷,在大約500萬~700萬年前,曾經有過巨大的風暴,南美洲大陸上的大批樹木被摧毀,它們落入海裡,隨 波逐流地漂到加拉帕戈斯群島。在這些樹木上,藏著陸龜、綠鬣蜥等很多動物。


在之後的生活中,一些綠鬣蜥定居在海邊,苦練游泳技術,逐漸適應了 “海陸兩栖”的生活,進化成現在的海鬣蜥;而有 些綠鬣蜥則爬上高山,以仙人掌等植物為食,成為現在的陸鬣蜥。正是這些獨立進化的特異物種的存在,又一次為進化論提 供了確鑿證據,加拉帕戈斯群島也被評價為“活的生物進化博物館”。

飛越世界的大鳥


當達爾文登上一座座小島時,鋪天蓋地的鳥兒給他很深刻的印象。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體型龐大的軍艦鳥。軍艦鳥翼展 長達3米,因為喜歡跟隨遠航的軍艦飛行而得名,它們是世界上最善於飛行的鳥類之一,可以飛到離家1600公里遠的地方去 找食物。

這種可以在海面上長途飛行的鳥,還有許多引人關注的特殊行為。軍艦鳥最著名的特點,就是在繁殖季節,雄鳥會把喉 囊充氣,鼓成一個鮮紅色的“氣球”,



它們用這種辦法吸引雌鳥的注意。此外,軍艦鳥還有一種不良嗜好:攔路搶劫。當其 他海鳥抓到魚,正想飛回島上吃掉時,軍艦鳥可以在空中發動襲擊。海鳥受到驚嚇,嘴一松,魚從嘴裡掉下來,軍艦鳥能立刻 飛到下方接住。

時常成為軍艦鳥欺負對象的就是鰹鳥了。鰹鳥體型略小,為了應對軍艦鳥的惡行,它們往往一大群集體出動,遇到敵人 時,大家一起大叫,足以把對方嚇跑。

赤道上的企鵝


在加拉帕戈斯群島的鳥類中,最獨特、最可愛的就是企鵝了。企鵝?沒錯,這裡有世界獨一無二的、生活在赤道地區的 企鵝一一加拉帕戈斯企鵝。

在人們的印象中,企鵝通常是與冰天雪地的南極聯繫在一起的,但是地處熱帶海洋的加拉帕戈斯確實生活著一種特有 的企鵝。它們身高不到半米,身披標誌性的黑白兩色“外衣”,是企鵝家族中體型小巧的種類。

加拉帕戈斯企鵝能夠來到熱帶島嶼要歸功於洋流。企鵝們隨著秘魯寒流等洋流北上,並最終停留在了加拉帕戈斯群 島,而後逐漸適應了當地的環境,在島上安家落戶。與遠在寒冷地區的親戚相比,加拉帕戈斯企鵝沒有那麼胖,它們不需要 厚厚的脂肪來抵禦嚴寒。它們也不像南極的企鵝那樣,為了相互取暖,一大群擠在一起。這裡的小企鵝通常單獨出沒,顯得 有點孤獨。從身材到習性,這些熱帶企鵝又是一例環境改造物種的典型。

達爾文的困惑

當達爾文踏上加拉帕戈斯群島,真正的困惑並非來自外形奇特的生物,而是來自一些不大起眼的小鳥,它們是一類叫“ 地雀”的小鳥。由於體型嬌小,不可能在大海上連續飛行上千公里,因此地雀們的活動空間僅限於島上。


不同種類的地雀,在形態上具有細小差別,這些差別也只能是在長期的島嶼生活中慢慢演變而來的。捕捉小蟲的地雀 嘴更加短而粗壯,以便捕食時可以一下子殺死獵物;以花卉、果實為食的地雀,嘴要小巧秀氣一些,這利於伸入花叢或枝條 中,挑選適宜的食物。地雀飛羽的長短則與它們生活的區域有關,風大或食物匱乏的地區,需要更強的飛行能力,這裡的地 雀翅膀也就更強健一些。

食物和生存環境,造就了不同種類地雀的外形差別。這是一個令達爾文不安而興奮的結論。通過對這些小鳥的研究, 進化論中最重要的觀點在達爾文腦中形成:並不是上帝創造了這些動物,它們的“創造者”就是這些島嶼本身,對環境的適 應是產生新物種的力量。

進化論博物館

加拉帕戈斯群島的陸地上,生活著海鬣蜥的親戚一一陸鬣蜥。陸鬣蜥能長到1米多,也許是登山爬坡更需要力氣吧,它 們的身形要比海鬣蜥粗壯不少,體重能到10多千克。達爾文為陸鬣蜥的生活總結了兩大特徵:鑽洞和食草。陸鬣蜥通常不 會遠離自己的洞穴,而它們的食物,也多以植物為主。有時能看到陸鬣蜥笨拙地爬上仙人掌,去吃鮮嫩多汁的葉片,它們粗 糙的皮肉,使得仙人掌自衛用的尖剌根本派不上用場。

達爾文認為,加拉帕戈斯的神奇之處,在於海鬣蜥、陸鬣蜥和各種龜類極大豐富,它們佔據了主要空間。世界上沒有其 他地方,爬行動物如此離奇地取代了食草的哺乳動物一一這是達爾文對島上爬行類重要性的評價。

現代科學家利用血紅蛋白中的氨基酸作對比,發現加拉帕戈斯的海鬣蜥和陸鬣蜥有著共同的祖先:來自南美洲大陸的 綠鬣蜥。科學家推斷,在大約500萬~700萬年前,曾經有過巨大的風暴,南美洲大陸上的大批樹木被摧毀,它們落入海裡,隨 波逐流地漂到加拉帕戈斯群島。在這些樹木上,藏著陸龜、綠鬣蜥等很多動物。


在之後的生活中,一些綠鬣蜥定居在海邊,苦練游泳技術,逐漸適應了 “海陸兩栖”的生活,進化成現在的海鬣蜥;而有 些綠鬣蜥則爬上高山,以仙人掌等植物為食,成為現在的陸鬣蜥。正是這些獨立進化的特異物種的存在,又一次為進化論提 供了確鑿證據,加拉帕戈斯群島也被評價為“活的生物進化博物館”。

飛越世界的大鳥


當達爾文登上一座座小島時,鋪天蓋地的鳥兒給他很深刻的印象。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體型龐大的軍艦鳥。軍艦鳥翼展 長達3米,因為喜歡跟隨遠航的軍艦飛行而得名,它們是世界上最善於飛行的鳥類之一,可以飛到離家1600公里遠的地方去 找食物。

這種可以在海面上長途飛行的鳥,還有許多引人關注的特殊行為。軍艦鳥最著名的特點,就是在繁殖季節,雄鳥會把喉 囊充氣,鼓成一個鮮紅色的“氣球”,



它們用這種辦法吸引雌鳥的注意。此外,軍艦鳥還有一種不良嗜好:攔路搶劫。當其 他海鳥抓到魚,正想飛回島上吃掉時,軍艦鳥可以在空中發動襲擊。海鳥受到驚嚇,嘴一松,魚從嘴裡掉下來,軍艦鳥能立刻 飛到下方接住。

時常成為軍艦鳥欺負對象的就是鰹鳥了。鰹鳥體型略小,為了應對軍艦鳥的惡行,它們往往一大群集體出動,遇到敵人 時,大家一起大叫,足以把對方嚇跑。

赤道上的企鵝


在加拉帕戈斯群島的鳥類中,最獨特、最可愛的就是企鵝了。企鵝?沒錯,這裡有世界獨一無二的、生活在赤道地區的 企鵝一一加拉帕戈斯企鵝。

在人們的印象中,企鵝通常是與冰天雪地的南極聯繫在一起的,但是地處熱帶海洋的加拉帕戈斯確實生活著一種特有 的企鵝。它們身高不到半米,身披標誌性的黑白兩色“外衣”,是企鵝家族中體型小巧的種類。

加拉帕戈斯企鵝能夠來到熱帶島嶼要歸功於洋流。企鵝們隨著秘魯寒流等洋流北上,並最終停留在了加拉帕戈斯群 島,而後逐漸適應了當地的環境,在島上安家落戶。與遠在寒冷地區的親戚相比,加拉帕戈斯企鵝沒有那麼胖,它們不需要 厚厚的脂肪來抵禦嚴寒。它們也不像南極的企鵝那樣,為了相互取暖,一大群擠在一起。這裡的小企鵝通常單獨出沒,顯得 有點孤獨。從身材到習性,這些熱帶企鵝又是一例環境改造物種的典型。

達爾文的困惑

當達爾文踏上加拉帕戈斯群島,真正的困惑並非來自外形奇特的生物,而是來自一些不大起眼的小鳥,它們是一類叫“ 地雀”的小鳥。由於體型嬌小,不可能在大海上連續飛行上千公里,因此地雀們的活動空間僅限於島上。


不同種類的地雀,在形態上具有細小差別,這些差別也只能是在長期的島嶼生活中慢慢演變而來的。捕捉小蟲的地雀 嘴更加短而粗壯,以便捕食時可以一下子殺死獵物;以花卉、果實為食的地雀,嘴要小巧秀氣一些,這利於伸入花叢或枝條 中,挑選適宜的食物。地雀飛羽的長短則與它們生活的區域有關,風大或食物匱乏的地區,需要更強的飛行能力,這裡的地 雀翅膀也就更強健一些。

食物和生存環境,造就了不同種類地雀的外形差別。這是一個令達爾文不安而興奮的結論。通過對這些小鳥的研究, 進化論中最重要的觀點在達爾文腦中形成:並不是上帝創造了這些動物,它們的“創造者”就是這些島嶼本身,對環境的適 應是產生新物種的力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