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讓人恐懼的“新巫術”安慰劑效應!

讓人恐懼的“新巫術”

人們可能以為這種事情越來越少見了, 而且只會在古老的部落裡面才會發生。 但是根據田納西州納什威爾的範德比爾 特大學的醫生克裡夫頓•米德的研究, 詛咒依舊以全新的形式存在著, 他本人就曾經歷過與範德斯類似的病例。


薩姆•舒曼在1970年代被診斷為肺癌晚期, 只剩數月之命。 幾個月後舒曼果然去世了, 但是屍檢報告卻顯示, 醫生的判 斷是錯誤的。 他肺部的腫瘤很小, 且並沒有擴散。 “他不是由於癌症而病死的, 而是因為以為自己得了癌症而擔心死的。

”米德說, “如果周圍的人都相信你快死了, 你很快也會相信自己離死不遠了。 你身體的每個部分也都開始奔向衰亡。 ”

相信自己患病就會真的得病的說法聽上去有點牽強, 但至少嚴格的試驗已經確實證明這種說法的反命題是成立的, 即: 積極的建議會促進健康。 這就是眾所周知的安慰劑效應。 它雖不能產生奇跡, 但確實能產生可量化的身體反應。

安慰劑效應有一個邪惡的雙胞胎一一反安慰劑效應, 這種效應使假藥片和壞消息產生有害的影響。 反安慰劑這個詞的 拉丁語原意就是“我將作惡”。 這個詞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才出現,

但是針對這種現象的研究卻遠遠比針對安慰劑效應 的研究要少。 畢竟, 要想設計令人消沉的研究很難通過倫理審核。

我們已經確知反安慰劑的影響十分廣泛。 “如果巫術致死的事情確實存在的話, 它可能是反安慰劑現象的一種極端表 現形式。

”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人類學家羅伯特•哈恩說道。 他的主要研究領域就是反安慰劑效應。

在醫學臨床試驗中被故意施以無效診療的對照組內, 大約有四分之一的病患感到有害的副作用, 且嚴重程度有時跟真 正的藥物所引起的副作用相當。 對涉及數千病患的15次試驗的回溯研究顯示, 服用乙型阻斷劑的實驗組和沒有受到有效治 療的對照組都表現出水準相當的副作用, 如疲勞、抑鬱症狀和性功能障礙等。 這些人中的大多數不得不因此退出了研究。


有時這些副作用會危及生命。 “信念和期望不僅僅是意識和邏輯現象, 它們還能產生生理作用。 ”哈恩說。

“心理作用”

德雷克•亞當斯與女友分手後傷心欲絕, 把所有的藥片都吞下了肚……但他馬上就後悔了。 他怕自己就此死掉, 趕緊 讓鄰居把自己送到醫院, 可一到那兒他就虛脫了。 渾身發抖、面色蒼白、昏昏欲睡、血壓下降、呼吸急促。

然而化驗結果和藥物檢測報告卻沒有發現異常。 亞當斯在四小時內打了六升點滴,還是毫無起色。

這時來了一位抗抑鬱藥臨床試驗組的醫生。亞當斯一個月前加入了這項研究,並且情緒有所好轉,但與前女友爭吵後, 他自暴自棄地吞下了剩下的29片藥丸。

這位醫生告訴亞當斯他是對照組的,所以他自以為“過量服用”的藥片其實並無任何危害。亞當斯聽完大吃一驚,緊 接著喜極而泣。15分鐘後他完全恢復了清醒,血壓和心率也回到正常水準。

反安慰劑效果在日常醫學實踐中也屢見不鮮。約60%的病人在化療之前就開始感到噁心。“也許在幾天前就開始了” ,紐約西奈山醫學院臨床心理學家蓋依•蒙特哥莫里說道。有些時候僅僅是想想治療手段和醫生的聲音就足夠讓病人無比 痛苦。這種“預料之內的噁心”有一部分由於條件反射一一病人潛意識裡將他們的經驗與噁心聯繫起來;一部分由於心理預期。

讓人擔憂的是,反安慰劑作用還會傳染。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有來源不明的症狀在各種人群中傳播,這種現象被稱為群 體性癔症。其中一次爆發引發了最近的一項研究,研究者是英國赫爾大學的心理學家埃爾文•科斯奇和朱莉安娜•馬佐 尼。

會傳染的“詛咒”

1998年11月,田納西高中的一位教師聞到一股“汽油味”,並感到頭疼、噁心、呼吸急促和眩暈。全校師生隨即被疏 散。接下來的一周內,超過100名師生來到當地醫院的急診室,症狀與那位教師大同小異。

然而,儘管進行了大量的醫學檢測,卻沒法找到對這些症狀的醫學解釋。事後一個月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報告病症的 人中以女性和認識或看到患病同學的人居多。赫爾大學的心理學家埃爾文•科斯奇認為這是一次大規模的反安慰劑效 應。“就我們所知,並沒有發現環境有毒物質,但他們卻感到了病痛。”

科斯奇認為,看到同學出現症狀,使得其他學生認為疾病也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從而引發了群體性癔症。這樣的群體性 癔症在世界各地都曾爆發。1998年在約旦,800名兒童在接種疫苗後明顯發生了副作用,其中122人被送往醫院。但對疫苗 進行檢查後並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他們要求一組學生中的一部分人吸入正常空氣樣本,卻告訴所有人這是一種“疑似有毒環境污染物”,有可能導致頭 疼、噁心、皮膚瘙癢和嗜睡。一半參與者還目睹了一位元婦女吸入樣本並明顯地出現了這些症狀。吸入空氣樣本的學生們 與沒吸入樣本空氣的學生相比更傾向於報告出現上述症狀。而且女生更傾向于報告出現症狀,特別是那些看到其他人明顯 患病的人——這種傾向在其他群體性癔症中也出現過。

這項研究表明如果下個人聽說或者觀察到了某種潛在的副作用,他自己就更容易出現副作用。這讓醫生們左右為難。


“一方面人們有權知道會發生什麼副作用,但是這又會增加他們出現這些症狀的幾率。”馬佐尼說。

蒙特哥莫里認為,這意味著醫生需要仔細斟酌用詞,盡可能減輕可能發生的副作用,“完全取決於你怎麼去說。”

催眠也可能有所幫助。蒙特哥莫里繼續說道:“催眠能改變心理期望,減少焦慮和壓力,從而改善結果。我認為治療所 有會受心理期望影響的症狀時都可以運用催眠的方法。”


這些措施能否抵消反安慰劑的效應?我們還不知道。因為還有很多問題懸而未決。什麼情況下反安慰劑效應才會出 現?這些效應引起的症狀會持續多久?

反安慰劑的前世今生

與安慰劑效應一樣,反安慰劑效應似乎也千差萬別,並且很大程度上與情境密切相關。德國圖賓根大學醫院的心理學 家保羅•恩克認為,通常安慰劑效應在臨床環境中的效果比實驗室環境下更明顯。因此反安慰劑問題也許在現實世界中有 更顯著的效果。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實驗室實驗只能模擬較溫和而短暫的反安慰劑症狀。

真實後果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受到影響還沒法弄清楚。性格樂觀或悲觀可能會有影響,但是人的個性總會變的。男性和女性都會 屈從於群體性癔症,而女人報告的症狀要多於男人。恩克•認為對於男性,心理預期比條件反射更容易影響反安慰劑症狀, 而女性則正好相反。“女人更傾向于相信過去的經驗,而男人則更喜歡就事論事。”

很明顯,這些心理現象確實對大腦產生了影響。去年安阿伯市密西根大學的瓊•卡•蘇比塔使用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 法掃描了使用安慰劑或反安慰劑的被試大腦,結果顯示反安慰劑效應與多巴胺和類鴉片活性肽的活性降低相關。這可以解 釋反安慰劑增加疼痛的原理。安慰劑自然引起了相反的效果。


同時,義大利都靈大學醫學院的發佈裡奇奧•貝內德蒂發現一種叫做丙穀胺的藥物可以抑制反安慰劑引發的疼痛。這 種藥能夠阻斷受體接受一種叫做膽囊收縮素的荷爾蒙。通常對疼痛的心理預期會導致焦慮,從而啟動膽囊收縮素的受體, 增加病痛。

然而反安慰劑效應的根源並不是神經化學,而是信念。外科醫生為自覺不治的病人執刀時總是格外小心,一項研究發 現,相信自己特別容易患上心臟病的女性罹患冠心病去世的可能性比正常女性高四倍。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反安慰劑效應確實存在。儘管如此,在這個理性的年代,很難接受信念能置其人於死地的觀點。 無論如何,大多數人遇到一個衣著奇怪的人拿著骨頭跳來跳去嚷嚷“你就要死啦,你就要死啦”都會一笑了之。但如果一 個衣著講究、造詣精深的醫生拿著你的體檢表對你說同樣的話,你又會作何感想?恩克認為,社會和文化背景至關重要。

米德說道,舒曼的誤診和隨後的死亡,與巫醫致死有很多相似之處。一個強勢的醫生宣判了他的命運,“受害者”和家 人毫無置疑地接受了這種說法,並且以此為基準行事。舒曼、他的家人和醫生全部相信他會因癌症而死,這成了一則自證預言。

“壞消息會促使生理狀況惡化。我認為,可以做到讓人相信自己快死了,並且也確實馬上死了。”米德說,“我不覺得 其中有什麼神秘之處。我不認同語言和符號能夠致死的想法,這是對生物分子模型世界觀的挑戰。”

也許等到發現巫醫致死的生化原理的那一天,我們會更容易相信這類事件是真實存在的,並且可能影響我們每一個人。

亞當斯在四小時內打了六升點滴,還是毫無起色。

這時來了一位抗抑鬱藥臨床試驗組的醫生。亞當斯一個月前加入了這項研究,並且情緒有所好轉,但與前女友爭吵後, 他自暴自棄地吞下了剩下的29片藥丸。

這位醫生告訴亞當斯他是對照組的,所以他自以為“過量服用”的藥片其實並無任何危害。亞當斯聽完大吃一驚,緊 接著喜極而泣。15分鐘後他完全恢復了清醒,血壓和心率也回到正常水準。

反安慰劑效果在日常醫學實踐中也屢見不鮮。約60%的病人在化療之前就開始感到噁心。“也許在幾天前就開始了” ,紐約西奈山醫學院臨床心理學家蓋依•蒙特哥莫里說道。有些時候僅僅是想想治療手段和醫生的聲音就足夠讓病人無比 痛苦。這種“預料之內的噁心”有一部分由於條件反射一一病人潛意識裡將他們的經驗與噁心聯繫起來;一部分由於心理預期。

讓人擔憂的是,反安慰劑作用還會傳染。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有來源不明的症狀在各種人群中傳播,這種現象被稱為群 體性癔症。其中一次爆發引發了最近的一項研究,研究者是英國赫爾大學的心理學家埃爾文•科斯奇和朱莉安娜•馬佐 尼。

會傳染的“詛咒”

1998年11月,田納西高中的一位教師聞到一股“汽油味”,並感到頭疼、噁心、呼吸急促和眩暈。全校師生隨即被疏 散。接下來的一周內,超過100名師生來到當地醫院的急診室,症狀與那位教師大同小異。

然而,儘管進行了大量的醫學檢測,卻沒法找到對這些症狀的醫學解釋。事後一個月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報告病症的 人中以女性和認識或看到患病同學的人居多。赫爾大學的心理學家埃爾文•科斯奇認為這是一次大規模的反安慰劑效 應。“就我們所知,並沒有發現環境有毒物質,但他們卻感到了病痛。”

科斯奇認為,看到同學出現症狀,使得其他學生認為疾病也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從而引發了群體性癔症。這樣的群體性 癔症在世界各地都曾爆發。1998年在約旦,800名兒童在接種疫苗後明顯發生了副作用,其中122人被送往醫院。但對疫苗 進行檢查後並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他們要求一組學生中的一部分人吸入正常空氣樣本,卻告訴所有人這是一種“疑似有毒環境污染物”,有可能導致頭 疼、噁心、皮膚瘙癢和嗜睡。一半參與者還目睹了一位元婦女吸入樣本並明顯地出現了這些症狀。吸入空氣樣本的學生們 與沒吸入樣本空氣的學生相比更傾向於報告出現上述症狀。而且女生更傾向于報告出現症狀,特別是那些看到其他人明顯 患病的人——這種傾向在其他群體性癔症中也出現過。

這項研究表明如果下個人聽說或者觀察到了某種潛在的副作用,他自己就更容易出現副作用。這讓醫生們左右為難。


“一方面人們有權知道會發生什麼副作用,但是這又會增加他們出現這些症狀的幾率。”馬佐尼說。

蒙特哥莫里認為,這意味著醫生需要仔細斟酌用詞,盡可能減輕可能發生的副作用,“完全取決於你怎麼去說。”

催眠也可能有所幫助。蒙特哥莫里繼續說道:“催眠能改變心理期望,減少焦慮和壓力,從而改善結果。我認為治療所 有會受心理期望影響的症狀時都可以運用催眠的方法。”


這些措施能否抵消反安慰劑的效應?我們還不知道。因為還有很多問題懸而未決。什麼情況下反安慰劑效應才會出 現?這些效應引起的症狀會持續多久?

反安慰劑的前世今生

與安慰劑效應一樣,反安慰劑效應似乎也千差萬別,並且很大程度上與情境密切相關。德國圖賓根大學醫院的心理學 家保羅•恩克認為,通常安慰劑效應在臨床環境中的效果比實驗室環境下更明顯。因此反安慰劑問題也許在現實世界中有 更顯著的效果。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實驗室實驗只能模擬較溫和而短暫的反安慰劑症狀。

真實後果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受到影響還沒法弄清楚。性格樂觀或悲觀可能會有影響,但是人的個性總會變的。男性和女性都會 屈從於群體性癔症,而女人報告的症狀要多於男人。恩克•認為對於男性,心理預期比條件反射更容易影響反安慰劑症狀, 而女性則正好相反。“女人更傾向于相信過去的經驗,而男人則更喜歡就事論事。”

很明顯,這些心理現象確實對大腦產生了影響。去年安阿伯市密西根大學的瓊•卡•蘇比塔使用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 法掃描了使用安慰劑或反安慰劑的被試大腦,結果顯示反安慰劑效應與多巴胺和類鴉片活性肽的活性降低相關。這可以解 釋反安慰劑增加疼痛的原理。安慰劑自然引起了相反的效果。


同時,義大利都靈大學醫學院的發佈裡奇奧•貝內德蒂發現一種叫做丙穀胺的藥物可以抑制反安慰劑引發的疼痛。這 種藥能夠阻斷受體接受一種叫做膽囊收縮素的荷爾蒙。通常對疼痛的心理預期會導致焦慮,從而啟動膽囊收縮素的受體, 增加病痛。

然而反安慰劑效應的根源並不是神經化學,而是信念。外科醫生為自覺不治的病人執刀時總是格外小心,一項研究發 現,相信自己特別容易患上心臟病的女性罹患冠心病去世的可能性比正常女性高四倍。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反安慰劑效應確實存在。儘管如此,在這個理性的年代,很難接受信念能置其人於死地的觀點。 無論如何,大多數人遇到一個衣著奇怪的人拿著骨頭跳來跳去嚷嚷“你就要死啦,你就要死啦”都會一笑了之。但如果一 個衣著講究、造詣精深的醫生拿著你的體檢表對你說同樣的話,你又會作何感想?恩克認為,社會和文化背景至關重要。

米德說道,舒曼的誤診和隨後的死亡,與巫醫致死有很多相似之處。一個強勢的醫生宣判了他的命運,“受害者”和家 人毫無置疑地接受了這種說法,並且以此為基準行事。舒曼、他的家人和醫生全部相信他會因癌症而死,這成了一則自證預言。

“壞消息會促使生理狀況惡化。我認為,可以做到讓人相信自己快死了,並且也確實馬上死了。”米德說,“我不覺得 其中有什麼神秘之處。我不認同語言和符號能夠致死的想法,這是對生物分子模型世界觀的挑戰。”

也許等到發現巫醫致死的生化原理的那一天,我們會更容易相信這類事件是真實存在的,並且可能影響我們每一個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