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玉米審定品種“井噴”了,一代育種人員“迷惘”了!

玉米審定品種“井噴”了, 一代育種人員“迷惘”了!

玉米育種, 風起雲湧。 5月22日農民日報報導, 第三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公示,

“2017年有176個玉米品種通過初審, 數量創我國歷史新高”。 相比於2016年審定通過34個玉米品種, 本次審定通過為上次的5.17倍。 如果加上各省審定的品種, 全國玉米可用品種約有2000個。 這標誌著我國玉米育種領域又一次重大跨越, 審定品種進入“井噴”期!

玉米育種人員對突現的“井噴”形勢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一代育種人員陷入糾結與迷惘!說不清楚是驚喜或是驚慌。 玉米育種道路該怎樣正確地走下去?是迎風而上, 還是改弦更張!

一是, “鄭單958, 要想超它不容易!”

鄭單958橫亙新世紀15年, 高產優質無與論比。 鄭單958長期作為玉米品種區試和審定標杆, 儘管全國有成百上千個玉米品種通過審定, 但在農田裡鄭單958依然鶴立雞群, 超者寥寥。

一位企業老總如是評說:“自從有了958,

沒有再出育種家。 ”乍聽起來有點兒刺耳, 但聽他詳細解釋不無道理:現今科技界約定俗成都把榮獲國家級獎勵人員尊稱為育種家。 請看, 新世紀以來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具有崇高聲譽的玉米育種家, 有許啟鳳(農大108)、李登海(掖單13)、程相文(浚單20)和堵純信(鄭單958)。 國家隆重召開全國科技獎勵大會, 國家領導人親手發給他們獎狀, 受到全社會和人民的尊敬。 嚴格說來, 不是所有的育種人員都有資格叫育種家, 廣袤土地獲得高產才是唯一的檢驗標準!每個好的品種都是智慧的結晶, 都是藝術品, 沒有超前意識, 沒有高屋建瓴的思維能力, 怎麼可能育成好品種大品種呢。 他們才是農民心目中崇敬的玉米育種家。
這位老總最後評說:今後難有這樣的大單品種可與之比肩了, “玉米育種是一項殘酷的行業, 選種如大浪淘沙、萬里挑一, 優秀品種更是“鳳毛麟角”, 有多少育種人員“終其一生、皓首白頭”, 成功只是小概率事件。 這就是玉米育種的歷史。 ”

二是, 玉米品種審定不再以“產量為綱”

千軍萬馬競過獨木橋, 讓多少育種人員逝去年華競折腰。 有些育種人員把原因歸予鄭單958(還有先玉335)作為區試對照“產量太高”。 玉米品種審定不再以“產量為綱”。

有育種人員撰文說:現在已經形成市場經濟倒逼玉米育種方向和育種標準改革, 只有優質玉米才能增加經濟效益。 “如果一個品種的產量潛力很高, 比如每畝1500斤, 而另一個品種的畝產量較低, 比如1000斤, 但只要後者經濟效益高於前者, 農民就毫不猶豫地選擇經濟效益而不在乎高產。 ”跟帖者說:“書呆子說話信口開河啊, 有這樣的傻帽農民嗎?明知每畝地減收500斤還要種它, 經濟效益好在哪裡?你有本領讓糧站高價收購嗎?”

“眾人拾柴火焰高”。

國家《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終於修改了, 新標準規定:供審玉米品種產量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3.0%, 且每年增產≥2.0%, 生產試驗增產≥1.0%就通過了。 產量超過對照5%的指標被取消了, 甚至規定“產量資料不再作為淘汰依據”了。 哈!閘門打開了, 產量超過鄭單958的新品種迅速“井噴”了。

玉米有別於小麥、水稻, 它是一種糧食、經作、飼料兼用作物, 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特用品種或優質品種, 某種成分含量僅可視為一個評價指標。 農民種玉米首要目標就是產量, 而且大部份進入銷售市場, 什麼高油玉米、高賴氨酸玉米有誰高價收購嗎?玉米品種審定標準必須“以產量為綱, 其它都是目”!

三、“抗逆性”作為品種審定首要指標?

玉米審定品種不“以產量為綱”, 以什麼作為審定標準呢?有育種人員提出,“抗逆性”應是評比的首要指標:“產量就是抗逆性!”

但抗逆性並不等於就是產量啊!查閱《玉米品種審定標準》,在產量指標之後,緊跟的就是“抗逆性”,包括抗病性、抗蟲性、抗倒性等等。特別指出,玉米品種在經過4年區試期間,任何一種抗性差的品種就被“一票否決”了。當然,這4年也可能沒有遇到任何一種病蟲害發生。

恰有一例:2015年“玉米銹病席捲黃淮海!”玉米收穫季節我考察4省留下的印象,玉米銹病在黃淮海地區大面積發生,各地區各品種有輕有重,其中包括鄭單958大面積葉片枯黃,恐怕是要影響產量了,這下鄭單958算是壽終正寢了。很有意思的是,農民認為這是自然災害,80%的玉米品種都感銹病,鄭單958產量依然是最好的,明年還要種鄭單958。有報導說,玉米銹病在黃淮海地區幾乎年年發生,但一般不很嚴重,基本上未影響產量,農民很少進行防治。但在嚴重發生年份肯定要減產。現今國家或省區試或審定規定中都未把玉米銹病列為考察淘汰對象。自從“玉米銹病席捲黃淮海”之後,要把“抗病性”作為玉米評比唯一指標不再受到關注。

四是,知難而退,育種人員正在逐年減少

鄭單958創造的榮譽和經濟效益令人垂涎,新世紀以來從事玉米育種的人員“忽如一夜春風來”。一類是各級農業科研院所和農業院校的研究人員;二類是科研院所退休的育種人員;三類是分佈各地的農民育種人員,收集幾份材料,租幾畝地就可以支攤起灶搞起雜交育種了。玉米育種人員緊步鄭單958後塵,從高仿、初仿、甚至是“比瓢畫葫蘆”,一兩年兩三年就培育出好多個組合,每年參加區試,撒網捉魚大海撈針!

新修種子法保留原有的國審和省(區)審管道,又增加了綠色通道、聯合試驗體以及引種備案制等,以鄭單958為對照每年都有幾十上百個新品種通過審定,但其中有九成進入市場一兩年就偃旗息鼓了。新世紀初期新審定一個玉米品種,企業老總蜂踴而至,價格逐浪攀高,國審的要價上千萬,省審的也不少於三百萬。時過境遷了,現今審定玉米品種“井噴”了,新品種越來越掉價了,十萬二十萬都鮮有人問津了。

熙熙攘攘,利來利往。玉米育種行業真要大洗牌了,群眾性“模仿式”育種時代行將結束,相當一部分玉米育種人員金盆洗手,知難而退了!

玉米育種人員對突現的“井噴”形勢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一代育種人員陷入糾結與迷惘!說不清楚是驚喜或是驚慌。玉米育種該怎樣正確地走下去?是迎風而上,還是改弦更張!

以什麼作為審定標準呢?有育種人員提出,“抗逆性”應是評比的首要指標:“產量就是抗逆性!”

但抗逆性並不等於就是產量啊!查閱《玉米品種審定標準》,在產量指標之後,緊跟的就是“抗逆性”,包括抗病性、抗蟲性、抗倒性等等。特別指出,玉米品種在經過4年區試期間,任何一種抗性差的品種就被“一票否決”了。當然,這4年也可能沒有遇到任何一種病蟲害發生。

恰有一例:2015年“玉米銹病席捲黃淮海!”玉米收穫季節我考察4省留下的印象,玉米銹病在黃淮海地區大面積發生,各地區各品種有輕有重,其中包括鄭單958大面積葉片枯黃,恐怕是要影響產量了,這下鄭單958算是壽終正寢了。很有意思的是,農民認為這是自然災害,80%的玉米品種都感銹病,鄭單958產量依然是最好的,明年還要種鄭單958。有報導說,玉米銹病在黃淮海地區幾乎年年發生,但一般不很嚴重,基本上未影響產量,農民很少進行防治。但在嚴重發生年份肯定要減產。現今國家或省區試或審定規定中都未把玉米銹病列為考察淘汰對象。自從“玉米銹病席捲黃淮海”之後,要把“抗病性”作為玉米評比唯一指標不再受到關注。

四是,知難而退,育種人員正在逐年減少

鄭單958創造的榮譽和經濟效益令人垂涎,新世紀以來從事玉米育種的人員“忽如一夜春風來”。一類是各級農業科研院所和農業院校的研究人員;二類是科研院所退休的育種人員;三類是分佈各地的農民育種人員,收集幾份材料,租幾畝地就可以支攤起灶搞起雜交育種了。玉米育種人員緊步鄭單958後塵,從高仿、初仿、甚至是“比瓢畫葫蘆”,一兩年兩三年就培育出好多個組合,每年參加區試,撒網捉魚大海撈針!

新修種子法保留原有的國審和省(區)審管道,又增加了綠色通道、聯合試驗體以及引種備案制等,以鄭單958為對照每年都有幾十上百個新品種通過審定,但其中有九成進入市場一兩年就偃旗息鼓了。新世紀初期新審定一個玉米品種,企業老總蜂踴而至,價格逐浪攀高,國審的要價上千萬,省審的也不少於三百萬。時過境遷了,現今審定玉米品種“井噴”了,新品種越來越掉價了,十萬二十萬都鮮有人問津了。

熙熙攘攘,利來利往。玉米育種行業真要大洗牌了,群眾性“模仿式”育種時代行將結束,相當一部分玉米育種人員金盆洗手,知難而退了!

玉米育種人員對突現的“井噴”形勢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一代育種人員陷入糾結與迷惘!說不清楚是驚喜或是驚慌。玉米育種該怎樣正確地走下去?是迎風而上,還是改弦更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