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黃帝內經》教你夏季養生要“熱”著過

關於夏季養生, 黃帝內經曰:夏三月, 此謂番秀天地氣交, 萬物華實;夜臥早起, 無厭於日;使志無怒, 使華英成秀, 使氣得泄, 若有愛在外,

此夏氣之應, 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 秋為瘧疾, 奉收者少, 冬至重病。

根據《黃帝內經》的記述, 夏季氣候炎熱, 驕陽似火, 天之陽下降, 地之熱上蒸, 天的氣與地的氣上下交合, 晝長夜短, 萬物開始結果。 人體受到“夏長”氣候的影響, 生理機能也相應發生變化, 人們如果能順應夏季氣候變化, 正確調養攝護, 就可使機體積蓄充足的陽氣, 提高抗病能力。

夏天要“熱”著過。

有句老話叫“夏天不熱, 冬天不冷, 遲早要坐病”, 就是這個道理。

夏天是人體陽氣最盛、新陳代謝旺盛時期。 而寒邪非常容易損陽氣, 讓整個人變得倦怠無力。 即使在夏天, 如果不注意保暖, 寒邪同樣會侵襲體內, 身體會出現明顯的寒象。

因此, 人體要順應自然, 該熱的時候就得熱, 該出汗就得出汗。 夏天不熱著過的話, 勢必要生病。

‍要流一身汗

古語有個說法, 叫“冬不爐, 夏不扇”。 意思是說, 冬天不要過分接近火爐, 不然就會使陽氣受到干擾。 夏天不要一個勁兒的扇扇子, 應讓身體自然排汗。

人本身就要是順天時, 冬天接受寒冷的刺激,

夏天體驗炎熱的考驗, 讓身體多出出汗。 而如今我們夏天空調, 冬天暖氣, 太舒適了, 身體遲早會出毛病。

所以, 夏天就應該讓自己大汗淋漓, 身體才痛快!

喝熱茶

夏天很多人會喝冰鎮飲料來消暑, 殊不知如此最傷脾胃。 雖然天氣熱, 其實喝熱茶比喝冷飲更解渴更養生。

一杯熱茶, 出點汗, 悶熱之氣得以宣洩, 頓時就會感覺清爽無比。

熱水泡腳

大熱天的, 全身毛孔處於打開狀態, 這時立即沖涼, 寒濕之氣就會侵襲人體, 導致風寒濕邪。

夏季“熱養”不如多用熱水泡腳。 熱水泡腳能夠使氣血運行通暢, 促進身體氣血循環, 增強新陳代謝, 修復身體細胞。

泡生薑水

夏季很多人通過吃涼菜解熱氣, 更有甚者還把涼菜放到冰箱裡凍一凍再吃。 這其實大錯特錯, 吃涼菜與喝冷飲一樣, 耗傷傷脾胃, 不如多喝點生薑紅糖水。

“冬吃蘿蔔夏吃姜, 不用醫生開處方”, 夏天就應該用薑等食物來溫中散寒, 把生薑、大棗一起煮水, 調以適量紅糖, 溫中散寒, 健運脾胃。

女性更要注意養護身體

在夏天,

女性更需要“熱養”。 女性的熱適應比男性差, 尤其是體質比較寒的女性, 更該注意避免受涼。 因此, 夏日裡女性要注意腰、腹、腿足及後背的保溫。 建議換上平常的夏裝即可, 不可追求標新立異而總穿露臍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