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丹東:庭院經濟開啟鄉村致富路

6月26日, 記者來到丹東振安區湯山城鎮龍泉村, 這裡整潔的環境和家家戶戶庭院內別致的景觀讓人“驚豔”——一架架縱橫交錯的軟棗獼猴桃藤爬滿了庭院內半個棚架, 一間間寬敞明亮的大瓦房隱沒在棚架後。 濃蔭覆地的庭院裡, 三三兩兩的村民一邊乘涼一邊嘮家常。 “庭院經濟正將龍泉村打造成一個美麗如畫的家園。 ”龍泉村村委會主任林淑傑說。

2014年, 龍泉村以庭院經濟建設為突破口,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村裡勞動力就業管道不多, 引導村民利用房前屋後的零星閒置土地種植軟棗獼猴桃, 促進增收的同時,

還能達到美化環境的目的。 ”林淑傑說, 經過與某經貿有限公司協商, 該公司願意免費為村民提供軟棗獼猴桃樹苗, 待果子成熟後, 公司優先收購。 目前, 全村有302戶村民在房前屋後栽上了軟棗獼猴桃, 總計1.6萬餘株。

推開村民宋福海家的大門, 滿眼碧綠蒼翠, 一陣微風吹來, 地下斑駁的影子與綴滿枝頭的軟棗獼猴桃果實遙相呼應。 “庭院經濟真是好, 不僅能創收, 還能美化環境。 夏天坐在棚架下, 吃著瓜果, 嘮著家常, 別提多愜意了。 ”村民宋福海望著滿院喜人景象, 眼睛眯成一道縫。 當記者誇宋福海家的軟棗獼猴桃長勢好時, 他謙虛地擺擺手說:“不行, 不行, 這幾棵樹還不行。 ”在他的指引下, 一棵枝蔓略粗壯的軟棗獼猴桃樹,

一簇簇青綠色的果實隱藏在碧綠的葉子中間, 煞是喜人。 “這棵樹今年是第五年, 已經開始進入盛果期。 技術人員說, 這棵樹今年至少能結六七十斤的果。 ”宋福海樂呵呵地說, 按照去年60元每公斤的收購價格, 這一院子軟棗獼猴桃的收入比我種的9畝地玉米的收入還要多。

村民李聯東種植的20棵軟棗獼猴桃今年也陸續掛果, “剛開始, 俺們對發展軟棗獼猴桃庭院經濟的熱情並不高, 畢竟軟棗獼猴桃對俺們老百姓來說是個新鮮事物。 軟棗結了果, 俺們對庭院經濟發展才有了信心。 ”李聯東說, 今年, 他還特意花了800元錢在庭院裡搭了個棚架。 “相比軟棗帶來的收益, 這800元花得值。 ”李聯東的妻子在一旁笑著說。

龍泉村發展庭院經濟的同時,

美麗鄉村建設也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近年來, 龍泉村通過整合多方資金, “道路硬化了, 綠化增加了, 村路亮化了, 河堤修整了, 文化廣場也建起來了。 更讓人欣慰的是, 村民的環境意識有了很大的提升, 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已經成為村民們的自覺行動。 ”林淑傑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