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校園這個問題,必須得治了!

去年北京中關村二小的校園欺淩事件曾引發廣泛討論, 近日北京延慶二中的校園欺淩事件再次引發社會關注。 其實, 校園欺淩在國內外都並不鮮見, 但在當前中國, 未成年人校園欺淩事件愈演愈烈, 而且涉案未成年人呈現出低齡化、集體化特點。 遺憾的是, 目前國內對校園欺淩遠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

固然, 未成年人目前正處於青春期, 本身就容易情緒不穩定、自控能力差, 可能一些微小的事情就會激發出他們的攻擊行為。 但在更深的層次上, 校園欺淩事件是教育方向、價值觀培育等多個原因交互作用而成的。

一是生命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缺失。

目前多數家庭和學校對孩子進行的往往是功利教育, 他們關心的是孩子的智力培養和知識培養, 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的重視度遠遠不夠。 部分家長和老師沒有給孩子灌輸尊重生命, 關心、理解和信任每一個人的理念, 要對一切美好有所嚮往。 這些在成長過程中匱乏生命教育的孩子, 人格是不完善的, 他們沒有發展出足夠的同情心和同理心。

二是不正確的價值觀。

目前涉案的未成年人基本都是零零後, 這一代人屬於“獨二代”, 他們天生就具有互聯網基因, 在目前的法律法規和監管漏洞下, 他們比前代人接觸了更多的暴力和網路遊戲。 零零後們成長中喜愛的動畫片,

很多內容充斥著暴力、低俗和不文明。 未成年人還不具備完善的辨別能力, 因此這些不正確的價值觀深深影響了他們, 他們對於暴力會產生心理認同, 行為上會不自覺地甚至刻意去模仿暴力行為。 當他們有了憤怒和不滿, 當他們要展現力量, 爭取權利、地位和別人的尊重時, 暴力行為往往在不經意間就成了他們的重要選項。

三是處理方式流於浮表。

近些年來在偏遠地區和農村, 欺淩現象更為嚴重。 但大量的欺淩事件實際上並沒有被處理, 很多家長對此不以為然, 以為是小孩子之間的玩鬧。 學校往往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一個明顯後果是, 涉事的未成年人一直在享受過度保護, 無法認清自己行為的不當和自己造成的嚴重後果,

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因此, 他們可能還會再次施暴。

四是網路的推波助瀾。

其實每一代人都存在著校園打架、欺淩現象, 但在當前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下, 校園欺淩的圖像、視頻借助網路及移動終端在全社會廣為傳播, 可以觸達每一個角落的未成年人, 這很容易對未成年人產生示範效應, 未成年人可能會去模仿那些已經發生的校園欺淩行為。

校園欺淩事件的後果是極其深遠的。 如果不及時進行心理介入, 被欺淩的孩子往往會缺乏自信、自尊, 甚至自我封閉、性格孤僻, 而且這種人格可能會伴隨終身。 施暴者同樣不容樂觀, 如果不進行矯治、感化, 他們可能會變得更加暴躁、暴力, 甚至會心理扭曲, 進而危害社會。

因此, 對於校園欺淩事件, 不能只是簡單處理, 應引入司法程式, 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必須承擔責任, 同時必須引入專業人員進行心理輔導, 讓施暴方認識到錯誤、行為得到矯治, 同時幫助被欺淩的孩子走出陰影。

當然更重要的是, 我們要從正面培養一名合格的公民上下功夫。 在未成年人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 進行普遍性的生命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和責任教育。 只有如此, 才能從根本上杜絕校園欺淩現象。

(作者是零點有數科技集團研究員)

本期精彩回顧

長按二維碼關注,跟著環環闖江湖

長按二維碼關注,跟著環環闖江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