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國68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方式驚人的相似!

俗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這話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樣適用。 通過採訪全國歷年68個高考狀元, 我們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家長們可以學習借鑒!

01

熱衷的不是學習, 而是思考

安徽狀元說“享受學習才是最高境界”。 理科狀元們往往都熱衷邏輯與推理;文科狀元們都愛閱讀, 善表達, 和不同的人聊天也能成為他們的愛好之一。

這種善於思考、渴望知識的習慣則源于父母在幼時的啟發。 如安徽狀元孫萌的媽媽說“如果是一個場景, 我們就盡可能帶孩子去體驗,

讓孩子‘有感而發’, 而不是胡編亂造”。

02

學霸也離不開愛的滋養

學霸們的背後並沒有一群舉著鞭子的虎媽狼爸。 狀元們都這樣形容自己的父母——“寬鬆、信任、像朋友一樣”。

有段話很好地詮釋了愛與成績的關係——“孩子成績差, 多半是缺乏安全感, 能量在內心衝突中消耗殆盡。

03

深受父母言傳身教的影響

孩子們很少提起父母對自己口頭上的教誨, 說得更多的卻是爸媽行動上的感染。

安徽狀元董吉洋說:“偶爾我也會厭學, 不想看書, 爸媽注意到了, 也不說什麼, 就把電視關掉, 坐下來看書, 看到他們在看書, 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書了。 ”

04

好習慣跟“自小獨立”分不開

老人常說:“你攥得越緊就越累, 放了它, 就能釋然許多”。 養育孩子也是這樣, 學會放手, 你會發現孩子比你想像中厲害得多。

幾乎所有的狀元爸媽們都提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一名清華學霸在採訪中說, 是爸媽的尊重與放手讓我學會了遇事不逃, 主動思考。

05

因材施教, 挖掘孩子的閃光點

在採訪中, 可以看到, 一些被批判的教育方式, 但卻因為用對了人, 並沒有遭來孩子的反感。

廣東狀元張恒說自己從小就是個好強又自信的孩子, 有時難免還會有點自滿。

“每當我取得一點成績的時候, 爸爸雖然偶爾給予肯定和鼓勵, 但更多的還是‘潑冷水’, 及時提醒我的新漏洞, 我把爸爸的這種教育方式戲稱為‘批評式教育’, 我覺得很適合我。 ”

06

閱讀經典, 擴寬思維

小時候看世界名著, 大了讀大家經典, 這是許多狀元在採訪中提到的閱讀之路。

北京語文高考取得148分的孫婧妍在文中說道:讀書多了, 就會培養出語感。 閱讀的培育也絕對離不開父母的引導, 婧妍說父母從小就愛給她讀故事。

閱讀是將人類濃縮幾千年的科技、文化快速習得的最佳方式。

閱讀的許多好處不言而喻:

能增長見識, 去粗取精, 形成具有正面導向性的三觀;

開拓視野, 你不再局限與小小生活中的一隅, 可以無拘無束地暢遊古今中外, 學識遍佈四海, 隨著讀書範圍的擴大, 也會練就出廣博的心胸與遠大的理想和信念;

可以學會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的方法, 也能在無形中為自己增加一抹書卷文藝的氣息。

07

狀元必備一本錯題集

96%的狀元並不贊成“題海戰術”, 但99%的狀元都會有一本自己整理的錯題集。

勤奮並不是獲取高分的金鑰匙, 北京狀元梁思齊說平常自己用來放鬆的時間很多, 但學習起來效率就很高, 學習的時候若自己都有一定的計畫和安排, 就不會漫無目的地什麼都做。

做題不在量在質, 其實題型就那麼多, 把盲點都找出來就無敵了。

08

作息規律, 熱愛運動

中學生正處於生長發育時期, 如果在這一時期作息不規律, 經常晚睡勢必會影響學習和身體發育。

以下場景大概是中學中最常見的現象:

每天早上特別是第一、二節課上課時, 老師在臺上滔滔不絕,同學們在台下呼呼大睡;

一到課間時間,教室裡“倒下”一片或是一群人才匆匆去吃早餐;

還有一些同學屢屢因睡過頭而遲到,不光影響教學進度,也影響了自己的學習。

採訪中98%的狀元都表示自己從不熬夜,甚至備考時也是十一點就睡,保證充分睡眠,作息規律,平時也經常運動。

09

比成績重要的東西還有很多

比起分數,父母們更在意的是孩子對學習的態度,而除了學習之外,大部分爸媽都表示自己還有更為看重的東西。

安徽狀元丁雅琦的媽媽說:“只要孩子是善良的,能分辨是非,她的道路無論怎麼選擇,我都絕對支持!”——這句話幾乎代表了採訪中大部分狀元爸媽們的心聲。比起分數,這些爸媽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安全、健康、快樂、幸福感......

看了這麼多共同點,相信家長們已經有了一些反思和慶倖,其實無論孩子是否為高考狀元,我們家長的目的從來都是讓孩子擁有幸福感,而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正可以幫到我們實現這個目的!

老師在臺上滔滔不絕,同學們在台下呼呼大睡;

一到課間時間,教室裡“倒下”一片或是一群人才匆匆去吃早餐;

還有一些同學屢屢因睡過頭而遲到,不光影響教學進度,也影響了自己的學習。

採訪中98%的狀元都表示自己從不熬夜,甚至備考時也是十一點就睡,保證充分睡眠,作息規律,平時也經常運動。

09

比成績重要的東西還有很多

比起分數,父母們更在意的是孩子對學習的態度,而除了學習之外,大部分爸媽都表示自己還有更為看重的東西。

安徽狀元丁雅琦的媽媽說:“只要孩子是善良的,能分辨是非,她的道路無論怎麼選擇,我都絕對支持!”——這句話幾乎代表了採訪中大部分狀元爸媽們的心聲。比起分數,這些爸媽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安全、健康、快樂、幸福感......

看了這麼多共同點,相信家長們已經有了一些反思和慶倖,其實無論孩子是否為高考狀元,我們家長的目的從來都是讓孩子擁有幸福感,而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正可以幫到我們實現這個目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