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孝昌發現明末古廟和天然石洞

楚天都市報訊前日, 孝昌文物普查隊員發現, 位於該縣小悟鄉的新四軍五師後方醫院舊址, 竟然是一座建於明末的古廟。

孝昌縣小悟鄉筆架村, 坐落在海拔736米的山坳之中, 是孝感市海拔最高、人口最少的行政村之一。 抗戰時期, 小悟鄉曾是李先念領導的新四軍五師中心活動區。

26日上午, 孝昌縣文物普查隊到筆架村考察時發現, 當年的新四軍五師後方醫院遺址水口廟, 竟然是一座始建於明末的古廟(在清代重修)。 寺廟坐南向北, 坐落在群山之中, 廟門前2棵需要二人才能合抱的古柏樹, 歷經數百年的雪雨風霜依舊挺拔。

水口廟門前有一條山泉細流, 西面的牆上爬滿了青藤, 後面是山體, 前廂後殿, 中間有天井, 上世紀70年代曾為畢架村小學, 占地約200平方米, 原有建築保存完好。 村民介紹, 1937年一場大火將整個畢家村焚毀, 唯有該廟倖免。

水口廟坐落村子西邊約700米山坳之中, 由於群山的遮擋, 十分隱蔽, 當年新四軍五師的後方醫院就設在這座廟中。 廟的下方是一條山沖, 綠蔭蔽日、澗水長流, 就在小瀑布群附近, 有一座天然的石洞, 該洞可容納百餘人, 是當地村民躲避戰亂避難所, 後為野戰醫院傷患躲避日軍搜山的庇護所。

該村黨支部書記劉柏成表示, 考慮到水口廟既是歷史文物, 又是新四軍五師的後方醫院舊址, 今後只要村集體經濟許可,

將對該廟進行保護性修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