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河北:“智慧農機”開進田間 應急調度更快捷

河北省今年“三夏”作業接近尾聲, 投入其中的140萬台農機具發揮了重要作用。

那麼, 這140萬台農機具該如何在有限的收割時間內發揮更大作用?河北省各地農業部門積極利用農機直通車·全國農機化生產資訊服務平臺和河北省智慧農機決策管理資訊平臺, 在“三夏”生產中推行“互聯網+農業機械”, 讓“智慧農機”助推夏收夏播, 實現了農機調度科學化、農機管理智慧化。

農民發單、機手接單, 農機手和農戶實現“親密接觸”

“有了農機直通車, 我們合作社今年又開拓了好幾個片區的業務。 ”石家莊槁城區豐收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趙栓振打開手機上的農機直通車軟體進行演示,

“你看, 進去選擇‘找農活’, 就會出現農戶發佈的作業地點、面積和價格, 這樣可以提前計算成本和收益, 覺得划算再接單。 ”

在趙栓振的手機頁面上, 記者看到了多條作業資訊, 其時間、地點、作物種類等一目了然。 “以前聯繫活兒得四處打電話去問。 今年省事兒多了, 打開手機軟體就能找活兒幹。 ”老趙估算, 今年通過農機直通車軟體, 新增加的作業面積有3萬多畝。

趙栓振所說的農機直通車, 是河北省為解決跨區機收供求資訊不對稱問題, 自去年開始積極參與建設的農機直通車·全國農機化生產資訊服務平臺和河北省智慧農機決策管理資訊平臺, 平臺配備了“智慧農機”APP、“智慧農戶”APP供農機手和農戶使用。

通過APP, 農機手可以找農活兒, 農戶可以叫農機, 雙方都節時省力。 “哪裡農活兒多, 從哪裡走最方便, 軟體上一目了然, 減少了盲目尋找和農機空耗。 ”趙栓振說。

“智慧農機”不僅實現了機手和農戶的有效對接, 還提高了機手的作業效率和品質。

“以前機收作業最少得有3個人, 一人負責開車, 兩人負責丈量面積。 如今幾個人的活兒, 我一個人就幹了。 ”近日, 在趙縣南姚家莊村的麥田裡, 光輝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的機手潘彥亮正在進行機收作業。

記者看到, 在潘彥亮的農機座椅一側, 安裝著一個小盒子, 電子螢幕上顯示著“電源、運行、畝數、產量、溫度、濕度、風速”等標誌。

潘彥亮說, 別小看這個東西,

它的作用可真不小。 它是河北省智慧農機決策管理資訊平臺的智慧終端機設備, 能把收集到的資訊傳送到手機用戶端。 農機手通過它與手機連接, 不僅可以科學智慧計算出小麥收穫面積, 還可以實現農機深松智慧檢測遠端監控, 確保深度合格、面積準確, 減少了用工成本, 提高了收穫面積的準確率。

定位作業、動態管理, “智慧農機”讓應急調度更快捷

“智慧農機”不僅讓農機手和農戶實現了“親密接觸”, 還提升了作業的精確性和農機主管部門的管理水準。

6月13日, 在任縣沃土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 技術人員王瓏穩坐辦公室, 通過全國農機化生產資訊服務平臺觀察著麥田裡的一舉一動。

麥田裡部分小麥已收割完畢,

農機手駕駛玉米播種機開始進場播種, 玉米種子準確地落入地壟中間。

原來這種播種機安裝了能夠自動導航的北斗衛星定位系統, 不僅可以實現直線行駛, 還可以實現單粒播種、精量播種, 避免出苗不齊情況。

而對農機主管部門來說, 他們更看重的是“智慧農機”的資訊化管理功能。

在石家莊市農機局管理大廳, 與全國農機化生產資訊服務平臺相聯的大螢幕上, 全省區域的農機作業情況一目了然。 省農機局副局長郭恒介紹, 這個平臺實現了農機資源的視覺化動態管理, 作業資料更準確, 應急調度更快捷。

“我們不但可以即時監控全省農機在各地的分佈情況以及機手資訊, 還與其他省份的農機管理部門的大資料實現了共用,

在極端天氣情況下可以進行應急調度。 ”郭恒介紹。

優勢明顯、難題不少, 推廣應用“智慧農機”還需加把勁

“智慧農機”系統開啟了農機作業“大資料”時代。 儘管優勢明顯, 但在推廣應用上, 還有不少難題, 仍需加把勁進行大力宣傳和推廣。

數字顯示, 目前河北省安裝農機直通車·全國農機化生產資訊服務平臺和河北省智慧農機決策管理資訊平臺智慧終端機設備的農機具不足萬台, “智慧農機”的推廣應用, 還面臨不少難題。

有了“智慧農機”, 還需要維護系統的人才。 對於任縣沃土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白利軍來說, 現在合作社最缺的是維護“智慧農機”系統的科技人才。 目前他的合作社主要依靠畢業于河北農大的王瓏對老農機手進行新技術培訓, 但有些問題不是王瓏能解決的,遇到這種情況,白利軍只能向外求助。

望都縣的農機手趙涵則遇到了另一個問題。去年,他在政府的幫助下安裝了河北省智慧農機決策管理資訊平臺智慧終端機設備。測量作業面積、定位作業軌跡,給他的夏收作業提供了很多方便,也節省了很多成本。但周邊很多農機手沒有安裝智慧終端機設備,而安裝“智慧農戶”APP的農戶更少,不能充分發揮智慧終端機設備與農戶交流的功能,還得聯繫當地的經紀人找活兒。趙涵期盼,政府應加大政策扶持和宣傳推廣力度,引導更多農機手和農戶安裝使用農機智慧終端機設備。

農村的移動互聯網等基礎設施發展不平衡,制約了“互聯網+”的應用。農村的無線信號比城市信號弱,有時在村裡半天也打不開網頁,有時在麥地裡根本上不了網。有農機手反映,有關部門應加強農村移動互聯網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實現移動網路信號全覆蓋、無盲區,這樣才能較好地發揮“智慧農機”的作用。

但有些問題不是王瓏能解決的,遇到這種情況,白利軍只能向外求助。

望都縣的農機手趙涵則遇到了另一個問題。去年,他在政府的幫助下安裝了河北省智慧農機決策管理資訊平臺智慧終端機設備。測量作業面積、定位作業軌跡,給他的夏收作業提供了很多方便,也節省了很多成本。但周邊很多農機手沒有安裝智慧終端機設備,而安裝“智慧農戶”APP的農戶更少,不能充分發揮智慧終端機設備與農戶交流的功能,還得聯繫當地的經紀人找活兒。趙涵期盼,政府應加大政策扶持和宣傳推廣力度,引導更多農機手和農戶安裝使用農機智慧終端機設備。

農村的移動互聯網等基礎設施發展不平衡,制約了“互聯網+”的應用。農村的無線信號比城市信號弱,有時在村裡半天也打不開網頁,有時在麥地裡根本上不了網。有農機手反映,有關部門應加強農村移動互聯網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實現移動網路信號全覆蓋、無盲區,這樣才能較好地發揮“智慧農機”的作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