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戰國時期四處烽火狼煙,小小韓國何以延續200餘年?

在戰火紛飛的戰國時代, 各個諸侯國之間都想著以最快的速度吞併敵國, 並最終給一統天下。 然而, 就是在這個大家都殺得熱火朝天的時代, 被其他大國圍在中間的韓國, 卻獨獨撐了200年才被秦國吞滅。 那麼韓國是怎麼邊打醬油邊混到了“戰國七雄”之一的名號的呢?又是如何延續了200多年的呢?

1、國小民少, 科技制勝

從上面的戰國形勢圖, 明顯可以看出韓國處於四面受敵的情況, 而且面積很小, 人口也不多, 在戰國時代打仗, 大家都沒有什麼高科技武器, 拼的就是兵力, 國小民少的韓國又是如何在大國的威脅之下延續那麼久的呢?答案就是科技!

在韓國境內, 有著大量的煤炭和鐵礦石資源, 這無疑是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另一方面, 韓國國內的匠人人數較多, 而且技藝也相對高超, 這一點是其他幾國羡慕不已的。 由於這兩點, 韓國的軍工產業達到了戰國時期的頂尖水準, 最出名的就是“韓弩”和“韓劍”。 軍工產品的先進, 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兵力的不足。

2、不單打獨鬥, 當好“牆頭草”

要說“牆頭草”, 肯定不是個好詞, 但卻真的幫韓國在戰國時期左右逢源。 在戰國時期的各大國之間, 韓國從來不主動挑起戰爭, 但由於地處中原, 各大國交火期間, 勢必會拉韓國參與進來, 這時候, 韓國通常會借助豐富的經驗, 選一個壯一點的大哥, 順便還能撈點好處。 所以韓國的戰爭史, 大多都是扮演小弟的角色, 小打小鬧。

3、最危險的地方, 往往是安全的地方

前面我們說了, 韓國地處中原, 處於被其他大國包圍的形式, 一眼看上去, 這樣的情況是相當的不妙, 時刻都處於被吞併的危險之中。 但是, 回過頭再想想, 你就會發現, 如果韓國是塊肥肉, 周圍他國是群狼, 每只狼都想獨吞這塊肥肉, 但又絕對不想別的狼獨吞,

這就形成了一種怪像:誰都想吃這塊肉, 但誰都不會主動第一個去搶著吃這塊肉!大家都勢均力敵的時間保持得越長久, 這塊肉能存在的時間就越長。 所以, 韓國能在被其他大國都垂涎已久的情況下延續那麼久, 不是沒有道理的。

國力強大如後世的明朝、清朝, 也才延續了200餘年, 區區韓國何以延續那麼久?你怎麼看呢?歡迎你在評論區與我交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