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高血壓的中醫防治有哪些?

中醫沒有“高血壓”這個病名, 根據高血壓的臨床表現和病理, 屬於中醫“眩暈”、“頭痛”、“肝陽上亢”等病症範疇, 中醫認為“陰陽失調”是該病之本, “內風、痰濕、瘀血”是其標, 從防治與保健而言, 中醫是從整體全面調整機體陰陽的平衡, 從根據上解除高血壓發生和發展的內在原因, 使其“陰平陽秘”, 病從何來?

一、調整人體陰陽平衡的保健方法:

1、生活起居調養:順應大自然春、夏、秋、冬陰陽變化規律, 按四季攝生需求, 起居有常, 莫亡隨意。

2、飲食保健:飲食宜清淡, 不過食肥甘厚味和辛熱燥火食物, 並按四季飲保健要求, 隨季節變化調整飲食結構,

以維護機體陰陽的動態平衡。

3、精神調養:淡泊靜養, 思緒平靜, 心氣和暢, 情志愉悅, 力戒躁狂激動和“七情”過當。 正如古人所言:“調息靜心, 尤如兆雪在心。 ”

4、運動保健:堅持輕強度到中強度的運動鍛煉, 如傳統的導引氣功、太極拳、健身操、健身舞、步行等等都對預防高血壓的發生、發展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二、辨證施治:

1、臨床常見的證型及治療原則:陽亢型治以泄熱平肝法, 以龍膽瀉肝湯為基本方隨證加減;陰虛陽亢型治以潛陽育陰法, 以鎮肝熄風湯為基本方;肝腎陰虛型治以滋養肝腎法, 用杞菊地黃湯為基本方;陰陽兩虛型治以滋陰助陽法, 用地黃飲子加減為基本方;陽虛型治以腎氣丸加減。 兼內風者,

基本方加潛降熄風藥物;兼血瘀者, 加入活血化瘀之品;兼痰阻者, 加入豁痰利氣之屬。

2、單味降壓藥(經臨床和實驗證實的)有:漢防已、臭梧桐、旱芹菜、野菊花、羅布麻葉、鉤藤、青木香、地龍、丹皮、黃岑、長春花、夏無無、葵花盤、繡毛泡桐、天麻、葛根、萊菔子、杜仲、黃瓜藤、生菜子等等。

3、浴足療法:黃岑30克、丹皮60克, 當歸9克, 枳殼24克, 桑皮24克, 丹參24克, 牡蠣24克, 白藥24克, 烏藥24克, 獨活3克, 磁石3克, 牛膝3克, 何首烏3克, 石決明12克, 水煎每晚浸足一次30分鐘。

三、防治高血壓藥膳:

1、天麻鉤藤粥

原料:天麻、鉤藤、杜仲、桑寄生、益母草、夜交藤、茯苓各10克, 石決明30克, 粳米100克, 白糖適量。

做法:先煎石決明30分鐘, 加入其他藥, 加水再煎30分鐘, 濾取藥液, 將粳米洗淨加入藥液中煮成粥時, 再加入白糖調勻,

煮沸即可食用。

功效:平肝熄風, 滋陰清熱。 適用于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的防治。

2、冬瓜大米粥

原料:冬瓜500克, 粳米100克。

做法:將冬瓜肉切碎, 打成糜糊待用。 將粳米煮成稠粥時, 加入冬瓜糜糊, 拌勻, 加蔥花、姜米、精鹽、味精調味, 再煮沸即成。

功效:清熱毒, 利尿降壓。 適用于高血壓患者服食。

3、牛肉炒芹菜

原料:芹菜250克, 牛肉100克, 植物油20克, 醬油5克, 鹽1克, 豆瓣醬15克, 葡萄酒10克, 澱粉5克。

做法:牛肉切薄片改刀成細絲, 加醬油、葡萄酒、澱粉抓勻。 芹菜去根, 洗淨切段。 炒鍋內放入植物油, 油熱入牛肉, 旺火煸炒至牛肉變白時, 將其撥在鍋邊, 鍋中心下豆瓣醬煸炒, 再下芹菜鹽炒幾下即與牛肉絲合炒, 即可出鍋裝盤。 也可隨口味調味。

功效:健脾養胃, 清熱降壓,

用於防治各型高血壓食用。

4、香芹花生米

原料:紅衣花生米500克, 食醋100毫升, 香芹100克, 麻油, 精鹽各適量。

做法:先將花生米放入食醋中浸泡一周以上(時間越長越好), 食用時, 適量取出。

香芹洗淨切段晾乾水分, 再與醋花生混勻, 加入精鹽, 麻油調和片刻即可。

本菜鮮脆可口, 防治高血壓的效果非常好。

5、素炒五絲

原料:土豆100克, 芹菜250克, 大蘿蔔60克, 黃花菜30克, 豆腐乾2塊, 植物油40克, 鹽2克, 蔥8克, 薑8克, 味精3克。

做法:蔥切絲, 薑切細末, 芹菜去根去葉切段。 土豆去皮切細絲, 黃花菜溫水泡開擠去水, 去硬蒂, 再從中間切斷, 豆腐乾切絲。 蘿蔔切細絲。 將芹菜用沸水焯過瀝幹。 炒鍋內放植物油, 油熱下蔥, 薑煸出香味時, 下蘿蔔絲, 土豆絲炒至斷生, 下黃花菜、豆腐絲及芹菜段,

稍炒, 調入鹽和味精, 炒勻出鍋。

功效:本菜是一道素食菜之佳品, 營養豐富, 通氣利尿, 清熱解毒, 同時具有防止動脈硬化和降壓功效。 很適合防治高血壓食用。

6、竹蓀紫菜湯

原料:鮮湯250克, 雞脯肉250克, 植物油250克(只耗10克左右), 水發竹蓀100克, 紫菜25克, 薑、鹽、味精、雞蛋清、水

澱粉、蔥、料酒、米醋各適量。

做法:竹蓀洗淨去根, 撕成細絲, 蔥、薑切絲、雞脯肉切細絲, 加一個雞蛋的蛋清、食鹽、水澱粉, 抓勻上漿。 炒鍋中倒入植物油, 旺火燒至四成熱, 放入雞肉絲, 滑油至熟, 起鍋瀝去油。 將原鍋置火上, 倒入鮮湯並放入蔥、薑、竹蓀燒沸後加食鹽、料酒、味精適量, 撇去浮沫, 再下入雞肉絲、紫菜及少許米醋, 再燒沸出鍋。

功效:補虛通脈, 化痰降濁, 散瘀降壓, 很適合體虛的高血壓患者食用。

7、八仙茶

原料:粳米、黃粟米、黃豆、赤小豆、綠豆、茶末各500克,淨芝麻300克,淨小茴100克,淨花椒50克,炮乾薑30克,炒鹽20克,麥面適量。

做法:上物除麥面外,共研細末,加麥面一起炒熟,晾涼後放入瓷罐中收貯,開水調食。

功效:補氣養血,益精悅顏,適用於氣血不足型高血壓病人食用。

8、二至蜂蜜飲

原料:女貞子、旱蓮草、蜂蜜各50克。

做法:將女貞子、旱蓮草洗淨切碎,加水適量文火煎二次,每次30分鐘,合併二次藥液,再用文火濃縮成200毫升,加入蜂蜜調勻即成,代飲料食用。

功效:補益肝腎,滋陰降壓。適用于肝腎陰虛型高血壓病人服用。

9、雙根飲

原料:芹菜根60克,白茅根30克,冰糖40克。

做法:將二根加清水同煎,煎成取汁撒入冰糖,待糖溶化後倒

入保溫杯代茶飲。

功效:清熱生津,利尿止血。適用於高血壓引起的頭昏頭痛,口苦咽幹,小便不利,目赤尿血,肢體水腫等。

10、西瓜決明子湯

原料:西瓜翠衣30克,荷葉10克,決明子20克(搗碎)。 做法:將三藥共加清水煎30分鐘,濾取藥液加冰糖適量調味代茶飲用。

功效:平肝清熱,消暑。適用于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症見眩暈、口渴汗出,心中煩熱,小便短少者,亦用於暑熱病有上述症狀者。

11、櫻桃銀耳湯

原料:銀耳10克,櫻桃60克,冰糖300克。

做法:將銀耳和冰糖加清水,文火燉約1小時,放入櫻桃即成。 功效:清肺熱,養胃陰,滋腎水,益氣活血,補腦強心。適用於高血壓、冠心病、老年支氣管炎、腸燥便秘、月經不調等病患者服用。

12、花生蠶豆湯

原料:淨嫩蠶豆50克,紅衣花生米50克,紅糖適量。

做法:先將花生米泡脹後撈出,蠶豆洗淨,一起加清水文火煮至蠶豆皮破裂,調入紅糖略煮即成,代茶飲用。

功效:健脾利水,降壓止血,降膽固醇。適用于高血壓,高膽固醇、血尿、慢性腎炎、小兒腎病、營養不良性水腫者服用。

——健康教育講座 洪安維

>>查看更多高血壓相關知識,請搜索U醫(iuyi17)查看更多文章!搜索就搜”U醫“這兩個

很適合體虛的高血壓患者食用。

7、八仙茶

原料:粳米、黃粟米、黃豆、赤小豆、綠豆、茶末各500克,淨芝麻300克,淨小茴100克,淨花椒50克,炮乾薑30克,炒鹽20克,麥面適量。

做法:上物除麥面外,共研細末,加麥面一起炒熟,晾涼後放入瓷罐中收貯,開水調食。

功效:補氣養血,益精悅顏,適用於氣血不足型高血壓病人食用。

8、二至蜂蜜飲

原料:女貞子、旱蓮草、蜂蜜各50克。

做法:將女貞子、旱蓮草洗淨切碎,加水適量文火煎二次,每次30分鐘,合併二次藥液,再用文火濃縮成200毫升,加入蜂蜜調勻即成,代飲料食用。

功效:補益肝腎,滋陰降壓。適用于肝腎陰虛型高血壓病人服用。

9、雙根飲

原料:芹菜根60克,白茅根30克,冰糖40克。

做法:將二根加清水同煎,煎成取汁撒入冰糖,待糖溶化後倒

入保溫杯代茶飲。

功效:清熱生津,利尿止血。適用於高血壓引起的頭昏頭痛,口苦咽幹,小便不利,目赤尿血,肢體水腫等。

10、西瓜決明子湯

原料:西瓜翠衣30克,荷葉10克,決明子20克(搗碎)。 做法:將三藥共加清水煎30分鐘,濾取藥液加冰糖適量調味代茶飲用。

功效:平肝清熱,消暑。適用于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症見眩暈、口渴汗出,心中煩熱,小便短少者,亦用於暑熱病有上述症狀者。

11、櫻桃銀耳湯

原料:銀耳10克,櫻桃60克,冰糖300克。

做法:將銀耳和冰糖加清水,文火燉約1小時,放入櫻桃即成。 功效:清肺熱,養胃陰,滋腎水,益氣活血,補腦強心。適用於高血壓、冠心病、老年支氣管炎、腸燥便秘、月經不調等病患者服用。

12、花生蠶豆湯

原料:淨嫩蠶豆50克,紅衣花生米50克,紅糖適量。

做法:先將花生米泡脹後撈出,蠶豆洗淨,一起加清水文火煮至蠶豆皮破裂,調入紅糖略煮即成,代茶飲用。

功效:健脾利水,降壓止血,降膽固醇。適用于高血壓,高膽固醇、血尿、慢性腎炎、小兒腎病、營養不良性水腫者服用。

——健康教育講座 洪安維

>>查看更多高血壓相關知識,請搜索U醫(iuyi17)查看更多文章!搜索就搜”U醫“這兩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