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木孜魯克的熱瓦普

阿卜杜拉與他的熱瓦普

離開新疆有些時日了, 那把熱瓦普還在心上縈回。

車子在一望無際的鹽鹼戈壁上顛簸, 疑惑越來越濃:寸草不生的地方,

人怎能存活?但是地圖上標得十分清晰:新疆喀什英吉沙縣托普魯克鄉木孜魯克村。 世人聞知英吉沙縣是小刀與達瓦孜之鄉、非遺古鎮、新疆水城、中國杏都等等, 卻很少有人知道它還有一個孤懸在鹽鹼戈壁之中的原始村落:木孜魯克村。

對於那些熱鬧處, 並沒有多少興趣。 倒是這個清寂的村落, 一直讓我牽懷, 還有某種莫名的期待。

車在戈壁的“路”上跳上躍下, 等到司機烏拉木告訴我們木孜魯克已經可以看見, 仔細瞧才在一個高臺處發現, 是有一片幾乎與戈壁一樣顏色的房屋, 零落在陽光裡。

在村頭下了車, 真有幾分失望:所謂的房屋, 簡直可用殘垣形容, 一色的草頂土牆。 土牆全是從戈壁的沼澤地切出的泥塊壘成,

看似破敗, 觸摸摳晃, 卻堅硬如鐵, 不掉絲毫土末。

等我從高臺下眺, 單調的戈壁色驟然變換:水, 水, 清清瑩瑩的泉水靜靜地湧著聚著, 聚著流著!

這就是生命的源泉了。 綠茵茵的草地雖然面積不大, 卻自信地自成世界;草地上散漫著自由的牛、羊、馬、雞——尤是那群牛, 黃的, 黑的, 白花的, 竟然停下來, 向我們沖著彎而鋒利的角, 水汪汪的大眼睛裡滿是新奇而又野性的光澤;幾株老柳, 散佈在草地間, 生滅隨意, 歪直任性;一叢深綠高茂的蘆葦, 密密實實成深不可測的樣子, 並在身下活水裡投下亦夢亦幻的倒影。

千百年來, 木孜魯克人護著這點泉水, 在茫茫而寂寥的戈壁上堅守著。 今天, 雖然25戶人家裡, 只有13戶常住, 可是畢竟他們是木孜魯克的後代。

水在, 人在, 侵襲的鹽鹼與風沙寒苦, 都不能中斷這種延續。

走進幾戶人家, 都談不上富裕。 簡單的鍋灶, 長長的矮土炕, 炕上堆摞著紅花為主的被褥。 最常見的是織席, 席的原料便是家園近旁的蘆葦。 一般是男子將蘆葦軋成篾片, 女子負責編織。 一平米的席可賣到10元錢, 勤勞手巧的一天可以編織出8平米來, 80元裡成本只需20元。

在這些住戶中間的高坡上, 有一處小小的院落。 矮至腰際的土院牆裡, 是七八米寬、三四米進深、且散亂著土坷垃的小小的庭院。 與庭院相接的, 是以後牆為基礎搭起的涼棚式的窄廈, 簡單的檁條上, 覆蓋著自編的蘆席與茅草。 乍看以為是個牲口圈, 只是見到小廈的地上鋪著薄薄的紅地毯,

才心生疑竇。 經詢問, 才知道, 這是木孜魯克村的伊斯蘭教堂。 聽到翻譯說出“教堂”二字的當爾, 震顫就在心上漾起, 猶如巨石入水後一圈圈綻開的波浪。

這當是中國最為簡陋的教堂了。

敞開式教堂的左牆上, 斜擱著一輛白楊木做成的車子。

據說人死後, 洗乾淨了, 用白布裹好, 再用這種車子拉走。 生與死, 就這樣明瞭於這個無法再簡陋的院落裡。 而這座小而簡的院子, 見證著這些簡單的木孜魯克人豐富的精神世界。

見一個戴著白色帽子的男子, 在推拉著兩根木頭夾住的碌滾輾軋蘆葦, 我便接過來, 一趟又一趟地輾軋, 就覺得與他有了某些親近, 想起麥收季節在魯西南打場的二哥。 問他叫什麼, 翻譯說“阿卜杜拉·熱河曼·雅克央”。

天熱起來了, 才拉拽了幾趟, 已是汗掛額頭。 阿卜杜拉示意我放下碌滾, 跟他走進家中。 他的母親、妻子還有三個孩子, 都那樣真切地歡迎著我們。 語言不通, 臉上的笑說明了一切。 只是見到他們的一個三歲的兒子, 軟骨一般地不能站立, 便叮囑他抓緊到縣上去治療,還告訴他們縣醫院來了山東濟甯市的有名的大夫。怕記不住,又請翻譯再一次向他們講說清楚。

不知怎麼,就發現了土牆上斜掛著的“熱瓦普”,一種維吾爾族最為通行的樂器。長長的琴杆與大大的音箱,都已因年代的久長而洇成了暗紅,琴弦也在歲月地淘洗裡變得灰白,只是常撥的音箱處呈著本色的黃亮。

我呆住了。靜靜地待在牆上的熱瓦普,似乎已在錚錚地響起。難道這是阿卜杜拉的熱瓦普?這個木訥的,臉上與白色的褂子上都布著灰塵、六個褂扣只扣住三顆的漢子,這個也許沒有文化、大手粗指的漢子,真的會將這個長身段的熱瓦普摟在懷裡?

不用懷疑,阿卜杜拉如羊咪牛哞般再自然不過地從牆上取下他的熱瓦普。右手才輕撥了兩下琴弦,便有我從未聽過的歌聲,如風中的大樹般嗚咽開來了。好象整個戈壁一下子為之靜穆下來,我的心從未有過的萬籟俱寂,只有他的歌吟如泉水般在我的胸間折折轉轉地流淌,跌宕不已又幽深無底。

憂傷。悲苦。悽愴。蒼涼。還有歡顏。憫顧。溫情。愛戀。

如泣如訴。如泣如訴在荒涼的戈壁之上,粗壯而又裸真的情感,讓那些城市裡精緻的無病呻吟,顯出著蒼白的死相。

在他的歌聲裡,戈壁似乎變作一個人,風鼓著它白色的袍子,在天地間行走,走成百年千年的孤獨。阿卜杜拉則變成一眼泉之井,汩汩地湧個沒完沒了,甚至會從內裡將最冷時的冰與雪融化。而那把熱瓦普,已是火紅的駿馬,在月光如水的夜色裡,獨自徘徊,時而向著明月發出深沉的“噅噅”聲,時而揚起長長的鬃毛,讓疾奔的蹄擊出一串串繁星。

我已不知何時開始,又何時結束,感動的心已幻化為一把熱瓦普。

請翻譯轉達阿卜杜拉吟唱的內容,也只能得到一個失去大部分原來滋味的結果。即便如此,也已是如此的動人心魄——

遠祖的魂靈還在戈壁上徘徊,

正乘著金色的陽光一回回將我的窗櫺叩響;

辛勞的父母你們現在何方?

生時沒能好好地侍奉,讓我多麼憂傷;

那棵柳樹老得橫倒在草地的溪流上,

我也滿是白髮彈著熱瓦普回憶往昔,

讓淚水無聲地在滿是皺紋的臉上流淌;

還有我親愛的姑娘,你可生活得好,

那條火紅的頭巾至今還在我生命裡飄揚……

不知何時,阿卜杜拉又拿出一把年歲更為悠久的熱瓦普,琴弦只剩下了一根,音箱曾經的紫紅也變成深沉的黑色,流動著隔世的光澤。阿卜杜拉說,這是祖輩傳給爺爺,爺爺又傳下來的。

木孜魯克的泉水永遠不會停歇,懷中的熱瓦普永遠不會中斷。臨別,我還是再一次囑咐阿卜杜拉:抓緊去縣醫院治治兒子的腿,不行就去喀什。(李木生)

作者簡介:

李木生,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高級編輯。1952年生於山東濟寧農村,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從事文學創作,曾出版詩集《翠穀》、傳記《布衣孔子》、散文集《喬木森森》等。散文集《午夜的陽光》獲山東省首屆泰山文藝獎,散文《微山湖上靜悄悄》獲中國作家協會首屆郭沫若散文隨筆獎,散文《唐朝,那朵自由之花》獲中國散文協會冰心散文獎,作品入選全國各種選刊、選本、大中小學讀本及初、高中試卷。

便叮囑他抓緊到縣上去治療,還告訴他們縣醫院來了山東濟甯市的有名的大夫。怕記不住,又請翻譯再一次向他們講說清楚。

不知怎麼,就發現了土牆上斜掛著的“熱瓦普”,一種維吾爾族最為通行的樂器。長長的琴杆與大大的音箱,都已因年代的久長而洇成了暗紅,琴弦也在歲月地淘洗裡變得灰白,只是常撥的音箱處呈著本色的黃亮。

我呆住了。靜靜地待在牆上的熱瓦普,似乎已在錚錚地響起。難道這是阿卜杜拉的熱瓦普?這個木訥的,臉上與白色的褂子上都布著灰塵、六個褂扣只扣住三顆的漢子,這個也許沒有文化、大手粗指的漢子,真的會將這個長身段的熱瓦普摟在懷裡?

不用懷疑,阿卜杜拉如羊咪牛哞般再自然不過地從牆上取下他的熱瓦普。右手才輕撥了兩下琴弦,便有我從未聽過的歌聲,如風中的大樹般嗚咽開來了。好象整個戈壁一下子為之靜穆下來,我的心從未有過的萬籟俱寂,只有他的歌吟如泉水般在我的胸間折折轉轉地流淌,跌宕不已又幽深無底。

憂傷。悲苦。悽愴。蒼涼。還有歡顏。憫顧。溫情。愛戀。

如泣如訴。如泣如訴在荒涼的戈壁之上,粗壯而又裸真的情感,讓那些城市裡精緻的無病呻吟,顯出著蒼白的死相。

在他的歌聲裡,戈壁似乎變作一個人,風鼓著它白色的袍子,在天地間行走,走成百年千年的孤獨。阿卜杜拉則變成一眼泉之井,汩汩地湧個沒完沒了,甚至會從內裡將最冷時的冰與雪融化。而那把熱瓦普,已是火紅的駿馬,在月光如水的夜色裡,獨自徘徊,時而向著明月發出深沉的“噅噅”聲,時而揚起長長的鬃毛,讓疾奔的蹄擊出一串串繁星。

我已不知何時開始,又何時結束,感動的心已幻化為一把熱瓦普。

請翻譯轉達阿卜杜拉吟唱的內容,也只能得到一個失去大部分原來滋味的結果。即便如此,也已是如此的動人心魄——

遠祖的魂靈還在戈壁上徘徊,

正乘著金色的陽光一回回將我的窗櫺叩響;

辛勞的父母你們現在何方?

生時沒能好好地侍奉,讓我多麼憂傷;

那棵柳樹老得橫倒在草地的溪流上,

我也滿是白髮彈著熱瓦普回憶往昔,

讓淚水無聲地在滿是皺紋的臉上流淌;

還有我親愛的姑娘,你可生活得好,

那條火紅的頭巾至今還在我生命裡飄揚……

不知何時,阿卜杜拉又拿出一把年歲更為悠久的熱瓦普,琴弦只剩下了一根,音箱曾經的紫紅也變成深沉的黑色,流動著隔世的光澤。阿卜杜拉說,這是祖輩傳給爺爺,爺爺又傳下來的。

木孜魯克的泉水永遠不會停歇,懷中的熱瓦普永遠不會中斷。臨別,我還是再一次囑咐阿卜杜拉:抓緊去縣醫院治治兒子的腿,不行就去喀什。(李木生)

作者簡介:

李木生,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高級編輯。1952年生於山東濟寧農村,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從事文學創作,曾出版詩集《翠穀》、傳記《布衣孔子》、散文集《喬木森森》等。散文集《午夜的陽光》獲山東省首屆泰山文藝獎,散文《微山湖上靜悄悄》獲中國作家協會首屆郭沫若散文隨筆獎,散文《唐朝,那朵自由之花》獲中國散文協會冰心散文獎,作品入選全國各種選刊、選本、大中小學讀本及初、高中試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