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三伏貼不是“萬能貼”,盲目跟“貼”後果嚴重!

每年最熱的時候又快到了, 而每到這個時候都有一種叫“三伏貼”的奇怪物種出來興風作浪, 不管是中醫院, 還是綜合醫院、兒童醫院的中醫科, 都要熱鬧起來, 早早地拉起橫幅, 告訴大家:“三伏貼”要開貼了, 錯過了要等一年…..

大人們排隊去貼“三伏貼”, 一些家長也開始準備給孩子貼“三伏貼”。 貼“三伏貼”是一些地方的民間傳統, 貼在寶寶身上所謂“穴位”的地方。 據說夏天貼了“三伏貼”, 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預防秋冬季疾病, 如消化不良、哮喘, 咳嗽, 過敏等等, 所謂:“冬病夏治”。

但是從科學育兒的角度看, “三伏貼”不僅不能“冬病夏治”, 反而因其成分複雜, 有一些有害的成分還可能給寶寶健康帶來危險!

“三伏貼”的方劑來源於清朝, 當時用來治療虛寒性哮喘, 包括4、5味藥, 目前進行的貼敷都是在此基礎上做了一些改良。

三伏貼裡常用的就是斑蝥、毛莨、細辛、白芥子這些強刺激性藥物。 斑蝥裡有斑蝥素, 毛莨含有原白頭翁素, 白芥子含有白芥子甙, 細辛含有黃樟醚, 這些都是強刺激性的有毒物質, 接觸皮膚後可能產生燒灼感、紅腫、水泡等反應, 這些本來是化學性燒傷的症狀, 卻被解讀為三伏貼起效的表現, 有的甚至說越起泡說明效果越好,

因此在網上一搜到處都是類似新聞!

關於三伏貼, 網上偏激的言論很多, 有些過於神話三伏貼的功效, 誇大的仿佛包治百病, 也有的舉出各種依據說三伏貼就是騙人的, 就好像坊間對於中醫一直以來都有各種爭議存在, 我們今天只想跟各位爸爸媽媽講一講對於“三伏貼”的認識誤區~

誤區一

凡是冬病都適合夏治

有人認為凡是冬病都適合夏治, 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 冬病並非全需夏治, 濫用冬病夏治只可能弄巧成拙。 適宜夏治的冬病大致包括氣管炎、哮喘、風濕、過敏性鼻炎、咽炎等。

除卻冬季易發的呼吸道系統疾病, 冬病夏治對凍瘡、鵝掌風、老寒腿等的治療, 效果也不錯。

冬病夏治的手段大致包括:中藥內服, 穴位貼敷、針灸、艾炙、拔罐、刮痧等。 患有“冬病”的人群本身體質偏於虛寒, 加上冬天寒冷, “兩寒夾擊”, 難以“解凍”。 冬天治寒症, 就像是雨天裡晾衣服很難治癒。 然而在盛夏之際, 外界暑熱驕陽, 內裡心火正盛, 積寒躲在後背的膀胱經和關節處, 最易被趕出來。 冬病夏治, 借陽氣旺盛之力, 加上穴位刺激及藥物的作用, 可對人體起到疏通經絡、健脾益肺、溫陽補腎的作用, 增強患者免疫功能、扶正固本, 從而減少“冬病”的發生, 緩解“冬病”病情。

冬病夏治僅適宜那些處於疾病緩解期或穩定期的人群。在選擇治療之前,一定要先分清自己目前是屬於疾病狀態,還是處於非急性發作期。如果是疾病發作期,則最好讓醫生根據病情和體質,辨證施治。需要注意的是,中醫貼敷只是疾病治療的一種手段,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治療,像一些慢性病患者,如果還正在服藥的話,在敷藥期間不能盲目減藥或停藥。

陰虛火旺體質人群,再盲目冬病夏治,只可能導致陽氣更盛,久病不愈。此外,發熱病人、慢性病急性發作期病人、咯血病人等,皆不適宜冬病夏治。患有嚴重皮膚過敏、先天性心臟病等器質性疾病的人群,不適宜採用敷貼治療。正在發作期的哮喘患兒,也應先進行藥物治療後,再根據醫生判斷施行敷貼。眼下,有的醫療機構甚至將口腔潰瘍列為冬病夏治的範疇,這明顯混淆了冬病夏治的概念。

誤區二

僅靠“夏治”平時可不治

一些人誤以為,只要靠夏天敷貼,冬天吃不吃藥、平時注不注意,都無所謂。其實,這是個很大的誤區。有病不及時治,非要忍到三伏天治,只會延誤病情,適得其反。冬病夏治確實有效,但不少“冬病”如果病情嚴重,還需及時治療,不是非得等到“夏治”才能“根治”。盲目認為冬病非要夏治,只會得不償失。另外,冬病夏治並不能代替日常治療,尤其是慢性病的預防比治療更重要。很多人只在發病時急於治療,忽略了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習慣。事實上,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要治養結合,才能達到最佳效果。比如少吃寒涼飲食,生活規律,睡眠充足,情緒樂觀,適度鍛煉,增強體質等。

誤區三

穴位敷貼發泡越多療效越好

一些人認為,穴位敷貼發泡越多,療效就越好。甚至有人還認為,敷貼藥不便宜,到了敷貼時間,都捨不得拿下來,結果皮膚起泡。

一般來說,穴位敷貼後只要背部皮膚有發熱、發燙,就表示藥物正在起作用。敷貼時間不能太長,一般2至4小時即可。如果起泡出水,說明皮膚已有破損,就不能再敷貼了。盲目追求起泡,很可能會耽誤冬病夏治的治療期。

有的人敷貼時間較久或皮膚本身敏感,都有可能皮膚起泡。醫生會根據病人情形,考慮縮短貼藥時間,避免皮膚損害。

誤區四

兒童與成人一樣治療

到醫院貼“三伏貼”的患者中,有很多是媽媽帶著小寶寶一起來的,對此,專家表示,冬病夏治,兒童與成人的治療是有區別的,3歲以下的兒童不建議貼。因為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各臟腑功能發育尚未完善,多表現為正氣不足、衛外不固、易感外邪等特點。

冬病夏治作為中醫學的一種特色治療方法,對小兒有一定療效。但小兒皮膚嬌嫩,心理承受能力差,常會有恐懼、煩惱等不良情緒。所以貼敷時間較成人要短,一般1-2小時,而且貼敷治療前的心理護理非常重要,能夠有效地緩解患兒及其家長的緊張情緒,配合治療。貼敷時應固定貼敷藥物,儘量減少活動,少出汗,避免出現移位或者脫落。貼敷過程中,注意細緻觀察患兒是否出現灼燒感,若出現異常情況,可以隨時取下,不必受限於2小時。最佳貼敷效果是去除藥物後貼敷位置只有局部潮紅,稍有熱痛感,貼敷結束幾天後會脫去一層薄屑,但不起疤痕。

誤區五

貼後不注意保健

洗澡、游泳、吃冷飲是夏天很多人必不可少的三大事。但是,貼了藥之後,這些事項卻要注意了,貼敷完6小時以後再洗澡,治療當天局部用清水沖洗即可,不宜用肥皂、沐浴液等。貼敷當日不宜游泳、貼敷期間不宜吃冷飲。此外,貼敷期間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當天避免直吹電扇和空調,禁止游泳,勿淋雨水,風濕疼痛類疾病可以根據患者情況適當延長貼藥時間,一般不超過2小時;貼藥時宜穿透氣性較好的寬鬆棉質衣服,貼藥期間不宜進行劇烈活動,貼藥後儘量不要立刻處在過低溫度的室內,因遇冷會使毛孔收縮,影響藥物吸收,最好在自然通風處乘涼。

誤區六

錯過“頭伏”就不能貼“三伏貼”了

有的人認為,錯過了‘頭伏’就不能進行治療了,這種認識也是錯誤的。中醫認為,三伏天是一年中的陽中之陽,午時是一天中的陽中之陽,一天之中正午時分是最熱的時候,一般應在上午11時以前在穴位上貼完藥物,11時到13時是“午時”,人體的皮膚腠理都已完全開泄,敷貼的藥物也最容易由皮膚滲入體內直達病處,此時貼敷效果最好。實際上,伏天已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在這期間的每個時辰用藥效果都會不錯,不要拘泥在“三伏”的第1天開始治療,提前或推後幾天對療效影響不大。

中醫專家自己也說,三伏貼並不是什麼特效藥,更多的是保健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正常治療,如果生病,最好的選擇永遠是正規醫院。如果要貼三伏貼,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有針對性的進行敷貼,建議陰虛體質、濕熱體質暫不敷貼,而且要去正規的醫院敷貼,千萬不要自己從網上買藥隨便貼。

不適合貼三伏貼的人群及禁忌症

1、肺炎及多種感染性疾病急性發熱期;有發熱,流涕、咳嗽等症狀的患兒不宜貼敷;

2、對貼敷藥物極度敏感,特殊體質及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患者;

3、貼敷穴位局部皮膚有破潰者;

4、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後患者;

5、3歲以下兒童;

6、妊娠期婦女;

7、糖尿病患者;

8、腫瘤患者等。

您自己或者家人貼過三伏貼嗎?是否覺得真的有效?歡迎留言分享~

• end •

小蝌蚪找媽媽

一起分享成長的點滴

把我最好的愛都給你

點擊“閱讀原文”流覽更多精彩內容

冬病夏治僅適宜那些處於疾病緩解期或穩定期的人群。在選擇治療之前,一定要先分清自己目前是屬於疾病狀態,還是處於非急性發作期。如果是疾病發作期,則最好讓醫生根據病情和體質,辨證施治。需要注意的是,中醫貼敷只是疾病治療的一種手段,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治療,像一些慢性病患者,如果還正在服藥的話,在敷藥期間不能盲目減藥或停藥。

陰虛火旺體質人群,再盲目冬病夏治,只可能導致陽氣更盛,久病不愈。此外,發熱病人、慢性病急性發作期病人、咯血病人等,皆不適宜冬病夏治。患有嚴重皮膚過敏、先天性心臟病等器質性疾病的人群,不適宜採用敷貼治療。正在發作期的哮喘患兒,也應先進行藥物治療後,再根據醫生判斷施行敷貼。眼下,有的醫療機構甚至將口腔潰瘍列為冬病夏治的範疇,這明顯混淆了冬病夏治的概念。

誤區二

僅靠“夏治”平時可不治

一些人誤以為,只要靠夏天敷貼,冬天吃不吃藥、平時注不注意,都無所謂。其實,這是個很大的誤區。有病不及時治,非要忍到三伏天治,只會延誤病情,適得其反。冬病夏治確實有效,但不少“冬病”如果病情嚴重,還需及時治療,不是非得等到“夏治”才能“根治”。盲目認為冬病非要夏治,只會得不償失。另外,冬病夏治並不能代替日常治療,尤其是慢性病的預防比治療更重要。很多人只在發病時急於治療,忽略了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習慣。事實上,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要治養結合,才能達到最佳效果。比如少吃寒涼飲食,生活規律,睡眠充足,情緒樂觀,適度鍛煉,增強體質等。

誤區三

穴位敷貼發泡越多療效越好

一些人認為,穴位敷貼發泡越多,療效就越好。甚至有人還認為,敷貼藥不便宜,到了敷貼時間,都捨不得拿下來,結果皮膚起泡。

一般來說,穴位敷貼後只要背部皮膚有發熱、發燙,就表示藥物正在起作用。敷貼時間不能太長,一般2至4小時即可。如果起泡出水,說明皮膚已有破損,就不能再敷貼了。盲目追求起泡,很可能會耽誤冬病夏治的治療期。

有的人敷貼時間較久或皮膚本身敏感,都有可能皮膚起泡。醫生會根據病人情形,考慮縮短貼藥時間,避免皮膚損害。

誤區四

兒童與成人一樣治療

到醫院貼“三伏貼”的患者中,有很多是媽媽帶著小寶寶一起來的,對此,專家表示,冬病夏治,兒童與成人的治療是有區別的,3歲以下的兒童不建議貼。因為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各臟腑功能發育尚未完善,多表現為正氣不足、衛外不固、易感外邪等特點。

冬病夏治作為中醫學的一種特色治療方法,對小兒有一定療效。但小兒皮膚嬌嫩,心理承受能力差,常會有恐懼、煩惱等不良情緒。所以貼敷時間較成人要短,一般1-2小時,而且貼敷治療前的心理護理非常重要,能夠有效地緩解患兒及其家長的緊張情緒,配合治療。貼敷時應固定貼敷藥物,儘量減少活動,少出汗,避免出現移位或者脫落。貼敷過程中,注意細緻觀察患兒是否出現灼燒感,若出現異常情況,可以隨時取下,不必受限於2小時。最佳貼敷效果是去除藥物後貼敷位置只有局部潮紅,稍有熱痛感,貼敷結束幾天後會脫去一層薄屑,但不起疤痕。

誤區五

貼後不注意保健

洗澡、游泳、吃冷飲是夏天很多人必不可少的三大事。但是,貼了藥之後,這些事項卻要注意了,貼敷完6小時以後再洗澡,治療當天局部用清水沖洗即可,不宜用肥皂、沐浴液等。貼敷當日不宜游泳、貼敷期間不宜吃冷飲。此外,貼敷期間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當天避免直吹電扇和空調,禁止游泳,勿淋雨水,風濕疼痛類疾病可以根據患者情況適當延長貼藥時間,一般不超過2小時;貼藥時宜穿透氣性較好的寬鬆棉質衣服,貼藥期間不宜進行劇烈活動,貼藥後儘量不要立刻處在過低溫度的室內,因遇冷會使毛孔收縮,影響藥物吸收,最好在自然通風處乘涼。

誤區六

錯過“頭伏”就不能貼“三伏貼”了

有的人認為,錯過了‘頭伏’就不能進行治療了,這種認識也是錯誤的。中醫認為,三伏天是一年中的陽中之陽,午時是一天中的陽中之陽,一天之中正午時分是最熱的時候,一般應在上午11時以前在穴位上貼完藥物,11時到13時是“午時”,人體的皮膚腠理都已完全開泄,敷貼的藥物也最容易由皮膚滲入體內直達病處,此時貼敷效果最好。實際上,伏天已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在這期間的每個時辰用藥效果都會不錯,不要拘泥在“三伏”的第1天開始治療,提前或推後幾天對療效影響不大。

中醫專家自己也說,三伏貼並不是什麼特效藥,更多的是保健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正常治療,如果生病,最好的選擇永遠是正規醫院。如果要貼三伏貼,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有針對性的進行敷貼,建議陰虛體質、濕熱體質暫不敷貼,而且要去正規的醫院敷貼,千萬不要自己從網上買藥隨便貼。

不適合貼三伏貼的人群及禁忌症

1、肺炎及多種感染性疾病急性發熱期;有發熱,流涕、咳嗽等症狀的患兒不宜貼敷;

2、對貼敷藥物極度敏感,特殊體質及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患者;

3、貼敷穴位局部皮膚有破潰者;

4、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後患者;

5、3歲以下兒童;

6、妊娠期婦女;

7、糖尿病患者;

8、腫瘤患者等。

您自己或者家人貼過三伏貼嗎?是否覺得真的有效?歡迎留言分享~

• end •

小蝌蚪找媽媽

一起分享成長的點滴

把我最好的愛都給你

點擊“閱讀原文”流覽更多精彩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