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8年征程,好不容易登陸納斯達克,董事會為何會在此後踢掉這位“新浪之父”?

王志東, 出生於1967年6月28日, 廣東東莞人。 畢業於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 新浪網創始人。 現任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天才程式師

1987年, 王志東在還是北大無線電系大四學生的時候, 就在中關村攢機器、倒機器, 漢化各種外文軟體。 閒暇時還順便獲得了第一、二屆"北京大學五四科學獎"。 方正老闆王選慧眼識珠, 發現了他過人的才能。

1989年5月, 剛大學畢業不久的王志東就被王選收入方正麾下,

專門從事基礎軟體發展工作。 很快, 王志東就獨立研製出了國內第一個實用化Window3.0, 被選為北大方正當年七大成果之一。 王志東的天才程式師、網路神童的技能與名號也就此打響。

1990年6月, 轉入北大方正負責產品二次開發與新產品研製工作。 這個二次開發說白了就是個“點讀機”, 哪裡不會點哪裡, 哪裡需要去哪裡。

第一次創業

1991年10月, 邊學邊工作的王志東決定到國外企業當幾年“海歸”。 等出國手續的時候, 王志東在家全心研究中文視窗介面軟體, 在他認識到這個軟體的前景時, 王志東毅然放棄了出國, 進行了他的第一次創業。 他成立了一家新天地電子資訊技術研究公司, 任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 專門做一個叫“中文之星”的視窗介面小軟體。

1992年底, 中文之星一出世便開始贏利。 但就在此時, 公司內部也開始出現了矛盾。 直到1993年下半年, 矛盾依然存在, 王志東只能選擇離開, 中文之星的原始程式碼也留給了公司。

第二次創業

1993年12月, 王志東在加盟四通公司之後得到四通集團500萬港幣的投資, 隨後創辦了北京四通利方, 出任總經理。 起初, 王志東主要是從事電腦軟體以及配套硬體的生產、銷售。 而此時國內網路經濟開始萌芽, 為了順應時代發展潮流, 王志東開始從軟體產業向網路概念進軍。

1996年4月29日,

王志東正式成立四通利方國際網路部, 他開始著手建設SRSNet.com中文網站。 當時, 前期進入互聯網其實只有一個條件, 那就是有錢, 只要你有錢你就是互聯網一霸。 次年, 王志東就為四通利方公司引入了650萬美元的國際風險投資, 成為首家IT產業引進風險投資的國內企業。

1998年10月, SRSNet改版為“利方線上”的同時, 先入為主的引進了“中文門戶”這一概念。 兩個月後, 四通利方完成了與美國華淵資訊的合併, 創建新浪網。 自此長期擔任四通利方與新浪網的總裁兼CEO, 並領導新浪網成為全球最大中文門戶網站。 在新浪早期的發展中, 王志東無疑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

2000年4月, 就在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前, 王志東的新浪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 當所有人都覺得王志東的職業生涯到達頂峰之時, 新浪傳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消息,震驚科技界內外。

背後開槍

事情起因是,2001年新浪上市不久,股價持續低迷,而王志東遲遲未有奏效的解決方案提交,以致人心浮動引起了董事會的不滿。

在王志東想要大刀闊斧地去改革,把新浪從‘內容為王’直接過渡到‘應用為王’。王志東想趁著華爾街的混亂闖過去,最後發現,先承受不住壓力的是新浪本身。他甚至想過,如果失敗,就找機會慢慢淡出。何曾想到,新浪股東不想和他一起冒這個險,董事會並沒有給王志東慢慢淡出的機會,快刀斬亂麻把他給開除了。

2001年6月1日,段永基等新浪5董事在董事會上突然對王志東宣佈免除其在新浪的一切職務。2001年6月4日,新浪對外宣佈王志東辭去了首席執行官(CEO)、總裁職務,甚至連董事會董事的席位都沒有。

其實,在此之前王志東已早有準備,但真的出結果之後,還是很意外。從王志東後來的回憶中,不難看出他的心酸:“這就跟爬山似的,到了山頂你就知道,你肯定是要下來的,但是沒想到的是,你是被別人推下來的。但是還好,下來的時候呢,你發現自己身上綁著降落傘,是安全地下來的,而且下來一看,哦,這還是以最快的速度下來的。”

王志東在被辭職之後實際上也得到了不少的補償,再加上他手中持有的不菲股份,只看經濟實力的話,王志東並沒有“掉下山”。但從當時的互聯網老大的位置上被人“背後開槍”擠下山來,他的心中還是不免失落。

2001年6月25日,王志東召開媒體會,否認自己辭職,並置疑新浪董事會決定的合法性。在進行了一番毫無作用的反抗、聲辯之後,王志東只能被迫離開了新浪。

失落的同時,不論是名還是利,王志東都在新浪上都收穫頗豐。況且到目前為止,從來沒有人否認他是新浪的創始人,單憑他在任期間,新浪在業內的業績,更是“敢稱第一,無人稱第二”的霸主地位。回頭想想,王志東還是頗有成就感的。

第三次創業

2001年7月,王志東在離開新浪一個月之後,選擇重新回歸軟體行業,開始著手自己的第三次創業。

2001年12月,王志東創辦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剛創辦之後王志東並沒有什麼較大舉措。

2002年底,臥薪嚐膽一年之後,王志東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套協同軟體“競開協同之星(GK-Star)”——一種企業管理軟體。正式進軍企業資訊化和電子政務領域。

2003年,王志東又推出了新一代協同辦公應用系統——“競開協同OA(GK-OA)”和競開郵件伺服器(GK-Mail)。

2004年2月,王志東一下子為點擊科技融資1300萬美元,這是到目前為止國內軟體行業獲得的最大單筆私募資金。王志東再次被輿論推到制高點,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然而,在王志東第三次創業三年之後,點擊科技仍然看不到利潤,但是對於久經創業沙場的王志東來說來說,他有足夠的耐心。

目前,王志東推出的競開(Geneking)系列協同軟體產品已受到了政府、資訊化使用者、媒體、調研機構等社會各界高度認可和關注。因其產品性能高,整體擁有成本低,並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競開(Geneking)系列協同軟體成為公認的“中國協同軟體市場第一品牌”,並被中國軟體行業協會評為“優秀軟體產品”。

結語

不論是名還是利,真正讓王志東欣慰的是他的一雙龍鳳胎兒女,王志東說他在三十歲之前,就完成了他想做的兩件事,“別人都說四十不惑,但是我三十就感到不惑了”。

新浪傳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消息,震驚科技界內外。

背後開槍

事情起因是,2001年新浪上市不久,股價持續低迷,而王志東遲遲未有奏效的解決方案提交,以致人心浮動引起了董事會的不滿。

在王志東想要大刀闊斧地去改革,把新浪從‘內容為王’直接過渡到‘應用為王’。王志東想趁著華爾街的混亂闖過去,最後發現,先承受不住壓力的是新浪本身。他甚至想過,如果失敗,就找機會慢慢淡出。何曾想到,新浪股東不想和他一起冒這個險,董事會並沒有給王志東慢慢淡出的機會,快刀斬亂麻把他給開除了。

2001年6月1日,段永基等新浪5董事在董事會上突然對王志東宣佈免除其在新浪的一切職務。2001年6月4日,新浪對外宣佈王志東辭去了首席執行官(CEO)、總裁職務,甚至連董事會董事的席位都沒有。

其實,在此之前王志東已早有準備,但真的出結果之後,還是很意外。從王志東後來的回憶中,不難看出他的心酸:“這就跟爬山似的,到了山頂你就知道,你肯定是要下來的,但是沒想到的是,你是被別人推下來的。但是還好,下來的時候呢,你發現自己身上綁著降落傘,是安全地下來的,而且下來一看,哦,這還是以最快的速度下來的。”

王志東在被辭職之後實際上也得到了不少的補償,再加上他手中持有的不菲股份,只看經濟實力的話,王志東並沒有“掉下山”。但從當時的互聯網老大的位置上被人“背後開槍”擠下山來,他的心中還是不免失落。

2001年6月25日,王志東召開媒體會,否認自己辭職,並置疑新浪董事會決定的合法性。在進行了一番毫無作用的反抗、聲辯之後,王志東只能被迫離開了新浪。

失落的同時,不論是名還是利,王志東都在新浪上都收穫頗豐。況且到目前為止,從來沒有人否認他是新浪的創始人,單憑他在任期間,新浪在業內的業績,更是“敢稱第一,無人稱第二”的霸主地位。回頭想想,王志東還是頗有成就感的。

第三次創業

2001年7月,王志東在離開新浪一個月之後,選擇重新回歸軟體行業,開始著手自己的第三次創業。

2001年12月,王志東創辦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剛創辦之後王志東並沒有什麼較大舉措。

2002年底,臥薪嚐膽一年之後,王志東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套協同軟體“競開協同之星(GK-Star)”——一種企業管理軟體。正式進軍企業資訊化和電子政務領域。

2003年,王志東又推出了新一代協同辦公應用系統——“競開協同OA(GK-OA)”和競開郵件伺服器(GK-Mail)。

2004年2月,王志東一下子為點擊科技融資1300萬美元,這是到目前為止國內軟體行業獲得的最大單筆私募資金。王志東再次被輿論推到制高點,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然而,在王志東第三次創業三年之後,點擊科技仍然看不到利潤,但是對於久經創業沙場的王志東來說來說,他有足夠的耐心。

目前,王志東推出的競開(Geneking)系列協同軟體產品已受到了政府、資訊化使用者、媒體、調研機構等社會各界高度認可和關注。因其產品性能高,整體擁有成本低,並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競開(Geneking)系列協同軟體成為公認的“中國協同軟體市場第一品牌”,並被中國軟體行業協會評為“優秀軟體產品”。

結語

不論是名還是利,真正讓王志東欣慰的是他的一雙龍鳳胎兒女,王志東說他在三十歲之前,就完成了他想做的兩件事,“別人都說四十不惑,但是我三十就感到不惑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