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2017年《日本藍皮書》出爐 中日關係面臨新調整

人民網北京6月21日電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日本藍皮書:日本研究報告(2017)》發佈會”20日在京舉行。

藍皮書指出, 2016年, 中日關係兩面性並存, 總體有所穩定但博弈不減並競爭外溢, 仍處爬坡過坎、不進則退態勢。 兩國的矛盾與對抗集中在新老“兩海”問題, 緊張激烈、持續廣泛分別是其特徵與影響。 同時, 安全困境難緩, 外交博弈趨烈, 且雙邊行為呈現外溢、泛化趨向。

這種戰略對峙與綜合博弈的格局將會持續一段時間, 兩國間關係也進入了一種“新型常態”的態勢。 這一“新型常態”是由中日關係史上的各個時期都沒有同時存在過的四種表現形式組成:和而不同、鬥而不破、互惠互利、往來不絕。

和而不同, 指的是戰略及政治關係上有對立、摩擦但尋求基本問題;鬥而不破, 指的是在軍事安全領域, 包括在部分爭端上有對峙、爭鬥但難以發生戰爭;互惠互利, 指的是互通有無、正常的經貿關係以及相互依存;往來不絕, 指的是人文及社會交流不少, 但情感上未必有認同。

然而, 中日關係這種“冷和平”的新型常態架勢, 是極不穩定、複雜多變、成本高昂的。 為了確保中國周邊環境的穩定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主要國家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 構建互利共贏、健康穩定的新型中日關係樣態是必不可少的。

中國的對日戰略目標, 應該以此為方向, 在確保核心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條件下, 盡可能讓“日本因素”為我所用、多發揮正能量, 不讓其成為中國崛起道路上如影隨形的巨額負面資產。

中日的複雜磨合與過渡期遠未結束, 兩國還沒有找到合適的相處之道。 雙方關係的未來發展趨勢也不容樂觀, 當務之急首先是要止跌、維穩, 包括在東海要管一管、在南海要緩一緩, 同時尋找轉一轉即“回升向好”的處方。 中日可繼續推動戰略互惠關係, 力爭補足“政治互信”與“安全保障”兩塊短板, 同時大力加強互利合作, 使中日切實成為利益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比較理想的情況是, 在2017年兩國能夠通過中日複交45周年以及其後《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40周年的良機接軌,

儘量創造條件持續改善中日關係並使之回到正常健康的發展軌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