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專訪丁香園李天天丨互聯網醫院領域的“銀川熱”背後是“盲人摸象”

3月19日, 醫療圈裡被“銀川互聯網醫院基地”刷屏, 不少人驚呼“銀川這是要搞事情啊”, 其實剛接到這個活動邀請的時候, 想法不外如是。

億歐採訪了丁香園董事長李天天, 作為此次與銀川市政府簽約的15家企業的一個案例, 以丁香園為例解析“銀川熱”背後銀川市互聯網醫院的現狀。

李天天告訴億歐, 早在互聯網醫院的概念剛剛興起的時候, 丁香園就已經在關注了。 但是之前看到的很多互聯網醫院, 其實是一種互聯網公司與三甲醫院合作的方式, 丁香園認為這不是他們認可的一種產品形態, 就沒有進行跟進。

誠然, 目前行業裡互聯網醫院的主要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以微醫為代表, 互聯網醫療公司本身並沒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是和公立醫院建立合作, 借助公立醫院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取得線上行醫的資格;另外一種則是以好大夫為代表,

自身取得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營業範圍有限定只能線上上行醫), 並依託自己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建設互聯網醫院。

李天天認為, 醫院的體系是很複雜的, 醫院的訴求也與互聯網公司的訴求不完全一樣。 前一種模式對他們並沒有什麼吸引之處, “牌照不是你的, 機構也不是你的, 人也不是你的, 你要想在裡面做突破, 很難。 ”

2016年底丁香園關注到了銀川的情況, 並開始和銀川市政府接觸, 雙方在2017年1月的時候達成了合作意向, 相關事宜則在年後推進。 此次的簽約儀式就是雙方誠意的體現。

不過李天天也提到, 截至3月19號, 丁香園互聯網醫院的牌照還在審批當中。 而億歐當日溝通的、在此次合作名單的其他幾家企業也都表示,

截至3月19日, 各家牌照仍處在審批當中, 此次合作意味著這15家取得了首批銀川互聯網醫藥基地的進駐權, 距離其互聯網醫院的正式建立還有一些距離。

就之前的經驗來看, 運營互聯網醫院的企業首先會註冊一家公司, 專門負責互聯網醫院的運營, 如好大夫線上旗下的銀川智慧互聯網醫院有限公司、微醫旗下的烏鎮互聯網醫院(桐鄉)有限公司等。

億歐通過協力廠商管道查詢到, 截至3月19日, 15家與銀川市政府簽約的企業中, 有6家已經在銀川註冊了運營公司, 按註冊時間的先後分別為:廣州景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航信景聯互聯網醫院(銀川)有限公司、丁香園旗下的銀川丁香互聯網醫院有限公司、濤醫寶(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濤醫寶(銀川)腦心同治互聯網醫院有限公司、大象醫生旗下的銀川大象醫生互聯網醫院有限公司、七樂康旗下的銀川七樂康互聯網醫院有限公司和中國醫藥發展基金會旗下的銀川盛禾移動智慧互聯網醫院有限公司。

丁香園旗下的公司註冊時間在2月14日, 註冊地點與其他幾家公司一致, 均在“寧夏銀川濱河新區中興智慧銀川大資料中心”裡面。 李天天告訴億歐, 丁香園在註冊時已經拿到了工商註冊的牌照, 衛計委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還需要一段時間, 相關資料和條件對方還在審核中。 而衛計委牌照的具體營業範圍是否有線上或者線下的區分還不清楚。

與此同時,

丁香園互聯網醫院的選址、院長人選和互聯網醫醫院開業前期的籌備等也在同步推進。

目前, 加上3月19日簽約將要開業的15家互聯網醫院, 行業裡已經有將近60家互聯網醫院已經或即將開業, 這些互聯網醫院的切入點總體來分兩大類, 一類是疑難重症的轉診, 一類是慢病的全週期管理, 而大部分企業更青睞後者。

李天天告訴億歐, 丁香園的互聯網醫院也將從慢病入手, 丁香園互聯網醫院的運作思路依舊是按照“ICE”模型來的。

所謂“ICE”模型是指“Information、Communication、Engagement, 這三個英文詞的首字母剛好是‘冰’的詞。 ”李天天解釋說:

首先是Information, 他認為互聯網醫院承載的就是診前的健康科普教育、內容資訊的傳播。 健康教育是一個市場非常需要的東西, 而且互聯網的優勢本身就是解決資訊不對稱。 互聯網醫院的平臺非常有利於讓丁香園與醫生開展更深入的合作,在丁香園互聯網醫院上工作的醫生也會有寫文章、生產內容的要求。

第二是Communication,交流這一塊,丁香園旗下互聯網醫院也將是一個醫療機構,醫生在上面進行診斷、治療、處方、檢查。不過這種操作過程中肯定是與傳統的線下醫院還會有不同的,因為它並不是一個真正的發生在醫療實體場景裡的過程。

第三是Engagement。李天天認為,在中國,隨著老年化的推進,慢病管理一定是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的。在丁香園互聯網醫院平臺上的醫生也要參與到丁香園慢病管理的專案中來,“包括我們現在正在做的糖尿病管理,後面要開始做血壓方面的管理,也都需要醫生來參與”。

所以在丁香園互聯網醫院上,醫生會發現他的角色與傳統醫院是不一樣的。傳統醫院是每天看病、做手術,可到這上邊不光要檢查問題,還要能寫文章,有時候還要幫助管理一些血糖或血壓。

醫療行為分為“診前”、“診中”、“診後”三個環節,李天天強調說,丁香園暫時不會介入“診中”環節,將會在診前和診後持續發力。

業內關於互聯網醫院的一個較為普遍的認知是,互聯網醫院的牌照全稱為“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有了這個證件意味著企業可以合法的介入之前身為互聯網企業的“雷區”——診中。

即使是如好大夫自身拿到了線下行醫的資格,也是和銀川當地的醫院進行合作以便完成部分需要線上下完成的診中部分環節,此次丁香園不切入診中,和以往的健康管理平臺所做的業務便極為相似,而以往的健康管理類業務的進展卻與預期存在較大的差距。

李天天認為,互聯網醫院對丁香園最大的幫助體現在,可以讓丁香園原本就有的諮詢項目可以更加深入,而現階段丁香園切入慢病管理有三大優勢:其一是丁香園旗下的新媒體矩陣,具有強大的內容產出和吸引力;其二是和騰訊、禮來攜手在血糖管理領域的實踐積累了許多經驗;其三在於丁香園擁有龐大的醫生資源。

據瞭解,在內容層面,除正常的用戶評議之外丁香園還啟用了同行評議的制度,而這一制度以往常被用於專業論文的寫作;在經驗方面,經過丁香園篩選的首批500名用戶中,6個月之後還在使用丁香園服務的患者是492人,“脫落率”僅1.6%,而截至2017年3月,丁香園已經為數萬名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服務;在醫生資源方面,丁香園平臺的醫生也實行了“邀請制”,可以嚴控輸出端的品質。

“丁香園的優勢在內容和服務,診中這一塊不是我們現在就會切入的。”“丁香園要做的一定是特色,(此次簽約的15家醫院)每一家先天的稟賦和能力是不一樣的,每一家對於醫療行業的認知和理解也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的理解和認知與傳統的醫院和醫療機構沒有區別的話,我不要來做互聯網醫院。”

的確,此次與銀川市政府簽約的15家企業背景各有不同,基金會、醫藥、醫療資訊化、體檢、線上問診、骨科等,相信會在不同的方向有更多的探索。

但是短期內大量企業入駐同一個互聯網醫院基地,受限於多點執業政策中醫生多點執業位址的備案等因素,也就意味著接下來在醫生資源方面各家將展開一場廝殺。

眾所周知,我國優質的醫療資源是十分缺乏的,對於這場可預見的爭奪,李天天表示“這是不可避免的”,最終還是要看“究竟哪些人能夠在醫生中有足夠的品牌和口碑能夠吸引醫生來幹這件事情”。

不過,也正是因為15家企業各自有不同的背景,相互協作的可能性才更大一些,作為率先和銀川市政府簽約的企業,他們的經驗不出意外的話很大程度上將為後來者借鑒。

李天天將互聯網醫院的出現定義為一個“過渡性的結果”。

他形容到,“因為每家進來去做互聯網醫院都有自己的稟賦和調性,大家是從不同的角度去做的,我認為像是一個盲人摸出了一頭象,然後大家正在把這只象拼出來的過程,每個人的感知和瞭解是不一樣的,公司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認為互聯網醫院的階段性結構已經出來了,在這個平臺上能夠做哪些事情,現在我們都是在講未來,一年後,兩年後,我們再去看互聯網醫院到底是不是一個階段性的結果,我認為那時候會有定論的。”

甚至,在丁香園現有的版圖中,互聯網醫院是被視作“後端平臺”,“我想要做的,無論是前端的服務醫生也好,還是患者也好,他並不一定要認識到有互聯網醫院的。”

然而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規劃的前景是十分美好的,是否能成事卻依舊看的是行業人的努力。有業內人士告訴億歐,銀川市合作的15家企業可能只是“首批”的試點,在開放的政策之下,未來銀川很有可能帶給行業更多的經驗。

2

4

互聯網醫院的平臺非常有利於讓丁香園與醫生開展更深入的合作,在丁香園互聯網醫院上工作的醫生也會有寫文章、生產內容的要求。

第二是Communication,交流這一塊,丁香園旗下互聯網醫院也將是一個醫療機構,醫生在上面進行診斷、治療、處方、檢查。不過這種操作過程中肯定是與傳統的線下醫院還會有不同的,因為它並不是一個真正的發生在醫療實體場景裡的過程。

第三是Engagement。李天天認為,在中國,隨著老年化的推進,慢病管理一定是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的。在丁香園互聯網醫院平臺上的醫生也要參與到丁香園慢病管理的專案中來,“包括我們現在正在做的糖尿病管理,後面要開始做血壓方面的管理,也都需要醫生來參與”。

所以在丁香園互聯網醫院上,醫生會發現他的角色與傳統醫院是不一樣的。傳統醫院是每天看病、做手術,可到這上邊不光要檢查問題,還要能寫文章,有時候還要幫助管理一些血糖或血壓。

醫療行為分為“診前”、“診中”、“診後”三個環節,李天天強調說,丁香園暫時不會介入“診中”環節,將會在診前和診後持續發力。

業內關於互聯網醫院的一個較為普遍的認知是,互聯網醫院的牌照全稱為“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有了這個證件意味著企業可以合法的介入之前身為互聯網企業的“雷區”——診中。

即使是如好大夫自身拿到了線下行醫的資格,也是和銀川當地的醫院進行合作以便完成部分需要線上下完成的診中部分環節,此次丁香園不切入診中,和以往的健康管理平臺所做的業務便極為相似,而以往的健康管理類業務的進展卻與預期存在較大的差距。

李天天認為,互聯網醫院對丁香園最大的幫助體現在,可以讓丁香園原本就有的諮詢項目可以更加深入,而現階段丁香園切入慢病管理有三大優勢:其一是丁香園旗下的新媒體矩陣,具有強大的內容產出和吸引力;其二是和騰訊、禮來攜手在血糖管理領域的實踐積累了許多經驗;其三在於丁香園擁有龐大的醫生資源。

據瞭解,在內容層面,除正常的用戶評議之外丁香園還啟用了同行評議的制度,而這一制度以往常被用於專業論文的寫作;在經驗方面,經過丁香園篩選的首批500名用戶中,6個月之後還在使用丁香園服務的患者是492人,“脫落率”僅1.6%,而截至2017年3月,丁香園已經為數萬名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服務;在醫生資源方面,丁香園平臺的醫生也實行了“邀請制”,可以嚴控輸出端的品質。

“丁香園的優勢在內容和服務,診中這一塊不是我們現在就會切入的。”“丁香園要做的一定是特色,(此次簽約的15家醫院)每一家先天的稟賦和能力是不一樣的,每一家對於醫療行業的認知和理解也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的理解和認知與傳統的醫院和醫療機構沒有區別的話,我不要來做互聯網醫院。”

的確,此次與銀川市政府簽約的15家企業背景各有不同,基金會、醫藥、醫療資訊化、體檢、線上問診、骨科等,相信會在不同的方向有更多的探索。

但是短期內大量企業入駐同一個互聯網醫院基地,受限於多點執業政策中醫生多點執業位址的備案等因素,也就意味著接下來在醫生資源方面各家將展開一場廝殺。

眾所周知,我國優質的醫療資源是十分缺乏的,對於這場可預見的爭奪,李天天表示“這是不可避免的”,最終還是要看“究竟哪些人能夠在醫生中有足夠的品牌和口碑能夠吸引醫生來幹這件事情”。

不過,也正是因為15家企業各自有不同的背景,相互協作的可能性才更大一些,作為率先和銀川市政府簽約的企業,他們的經驗不出意外的話很大程度上將為後來者借鑒。

李天天將互聯網醫院的出現定義為一個“過渡性的結果”。

他形容到,“因為每家進來去做互聯網醫院都有自己的稟賦和調性,大家是從不同的角度去做的,我認為像是一個盲人摸出了一頭象,然後大家正在把這只象拼出來的過程,每個人的感知和瞭解是不一樣的,公司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認為互聯網醫院的階段性結構已經出來了,在這個平臺上能夠做哪些事情,現在我們都是在講未來,一年後,兩年後,我們再去看互聯網醫院到底是不是一個階段性的結果,我認為那時候會有定論的。”

甚至,在丁香園現有的版圖中,互聯網醫院是被視作“後端平臺”,“我想要做的,無論是前端的服務醫生也好,還是患者也好,他並不一定要認識到有互聯網醫院的。”

然而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規劃的前景是十分美好的,是否能成事卻依舊看的是行業人的努力。有業內人士告訴億歐,銀川市合作的15家企業可能只是“首批”的試點,在開放的政策之下,未來銀川很有可能帶給行業更多的經驗。

2

4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