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牛”一斤200起,能有幾人吃得起?

6月底, 我們曾報導過自從6月20日起美國牛肉重新入華的消息, 當時網上有說法樂觀估計由於美國牛肉本土售價折算成人民幣後不過10元/斤,

因此入華的美國牛肉在國內售價亦不會太高, 可就目前已經進駐的生鮮電商的肉價來看, 結果並非如此。

美國牛肉緣何價格居高不下?

天貓超市上400克西冷牛排售價208元, 折算約260元/斤;京東生鮮上250克牛小排售價139元, 折算約278元/斤, 一款美國牛肉塊售價68元/斤;我買網上的團購180克上腦牛排售價38元, 折算約106元/斤。 由此可見, 電商平臺上的美國牛排售價大多在200元以上, 雖然京東上的牛肉塊與我買網上的牛排團購價稍顯低廉, 但距網上10元/斤的說法也是相去甚遠。

由於目前美國牛肉進口量尚不成規模且無法大面積推廣, 因此銷售相對精准而且損耗相對較小的電商平臺自然而然成為了美國牛肉進駐我國銷售的首選管道。

而電商平臺當下的美國牛肉銷售主打中高端市場, 自然會選取優質的部分售賣, 價格不菲也是意料之中。

除此以外, 有業內人士介紹, 就生鮮產品而言, 電商管道的綜合成本並不比傳統的商場超市低, 這也是目前美國牛肉售價整體偏高的原因之一。

某國內大型電商的生鮮負責人解釋說, 由於生鮮商品對配送過程中的時限和溫度等都有嚴格要求, 因此平均每單的配送成本在30元左右, 遠高於普通配送, 也正是由於生鮮電商的成本偏高, 因此其只能以中高端牛肉銷售為主, 通過高附加值沖抵銷售成本。

國產牛肉能否高枕無憂?

此前的報導中我們提到過國產牛肉與美國牛肉想必在冷鮮方面所占的優勢, 加之現在入華的首批美國牛肉價格“高不可攀”, 是否意味著國產牛肉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儘管目前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牛肉沒有想像中的那麼便宜, 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 發達國家規模化的飼養成本明顯低於我國。

據業內人士介紹, 在美國、澳洲等地, 很多擁有上千頭牛的牧場都只有幾個人管理, 而我國大多還停留在每家農戶散養幾頭牛的模式, 即便規模化的養殖場, 也還沒有達到無人化管理的程度。

此外, 中國的飼料種植成本也明顯偏高。 據瞭解, 美國種植玉米的成本大約折合人民幣800元/噸,

而中國農戶分散種植玉米的成本高達2400元/噸, 飼料成本之間的差異巨大不言而喻。

就運輸成本而言, 現在電商平臺銷售的多為冷鮮肉, 而對於普通進口凍肉而言, 長途海運更為適合, 可以預見未來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牛肉還是會以大眾牛肉為主, 這些肉大多會選擇在傳統商超、批發市場等管道進行銷售。 屆時, 美國牛肉“高成本運輸”的不利因素也將進一步被縮小。

國產牛肉出路何在?

首先要肯定的是, 國產冷鮮肉的優勢依然存在, 中國畜牧業協會牛業分會會長許尚忠表示, 美國牛肉運送到中國最經濟的方式是走海運, 差不多需要45天的時間, 因此只能採取凍肉的形式。

從中國居民的消費習慣看, 大部分人還是愛吃冷鮮肉,因為冷鮮肉無論從營養價值還是口感上都優於凍肉。所以國內的肉牛養殖企業,可以抓住冷鮮的優勢,和美國牛肉開展差異化競爭。

國內大型肉食品企業山東得利斯的女董事長鄭思敏認為,未來中外牛肉的競爭遠不僅僅在於生肉價格的較量,更大的市場在於後端的深度加工,開發出更多能吸引年輕人的新型肉製品才能把整個市場做大。

她指出,現在年輕人喜歡的調理速食肉食、發酵肉食等,中國企業確實還存在差距,需要從歐美老牌肉食品企業借鑒經驗,尤其是在肉食文化和技術的接軌上。(呱呱三農編輯:蒿珺)

大部分人還是愛吃冷鮮肉,因為冷鮮肉無論從營養價值還是口感上都優於凍肉。所以國內的肉牛養殖企業,可以抓住冷鮮的優勢,和美國牛肉開展差異化競爭。

國內大型肉食品企業山東得利斯的女董事長鄭思敏認為,未來中外牛肉的競爭遠不僅僅在於生肉價格的較量,更大的市場在於後端的深度加工,開發出更多能吸引年輕人的新型肉製品才能把整個市場做大。

她指出,現在年輕人喜歡的調理速食肉食、發酵肉食等,中國企業確實還存在差距,需要從歐美老牌肉食品企業借鑒經驗,尤其是在肉食文化和技術的接軌上。(呱呱三農編輯:蒿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