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為擺脫醜聞影響,安倍拉上3個西方盟友向亞洲大國發難

春天到了, 安倍的冬天卻來了。 日本“森友學園”引發的醜聞在發酵, 首相夫婦相繼被捲入。 因為“地價門”的影響, 安倍支持率暴跌到50%以下, 還涉嫌對公眾說謊。 禍不單行, 他的心腹——防衛相稻田朋美——也被要求辭職。 風雨飄搖之中, 經驗豐富的安倍選擇了自救, 方法就是在外交上執行進攻策略, 企圖以此挽回民意。 日方計畫在東亞和東南亞進行二戰之後最大規模的“秀肌肉”行動——派遣“出雲”號直升機航空母艦在敏感海域巡航3個月。 “海外探客”認為, 安倍選擇利用危險的對外行動轉移國民注意力和轉嫁危機,

實際上應了那句古話:天作孽, 猶可恕;自作孽, 不可活。

1、日本在東南亞已是孤掌難鳴

由於沒有東南亞國家蠢到願意當“出頭鳥”, 安倍在周邊國家中已經找不到可以共同巡航敏感海域的夥伴。 2017年1月份安倍訪問菲律賓, 砸下89億美元的投資, 也參觀了杜特爾特的臥室。 可他剛一離開, 杜特爾特就爆料“我拒絕了日本的導彈, 因為不想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安倍此行還訪問了越南, 但意味深長的是, 越方領導人阮富仲在他來訪之前選擇訪華, 在安倍飛機落地的前一天才回國接待。 柬埔寨首相洪森則早在2016年夏天就警告日方不要來到自己家裡施壓。 柬方的大義凜然收穫了感激。 中柬已升級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而且從旅遊業到農產品都受到大國青睞,

這裡面有多少好處, 誰享受誰知道, 誰失去誰也知道, 譬如東北亞那個以大自居的小國。

馬來西亞和泰國不僅僅在經貿上加強與亞洲最大國家進行合作, 在軍事領域的合作也得到升級。 馬方早就將看家的重器——蘇-30KM戰機——交給中方維護和打理,

還向中方訂購了4艘護衛艦。 泰國在經濟拮据的情況下, 依然撥款朝中方訂購先進潛艇, 兩國還舉行空軍聯合演習。 或許洪森的一句話可以代表很多東南亞國家的心聲:“我們的繁榮與發展離不開中國!”

當然, 本區域內也有異類。 印尼方面蠢蠢欲動, 佐科放下矛盾與成見向澳大利亞方面建議共同巡航。 不過就在10多天前, 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林已經明確拒絕, 而且表示“不會採取任何可能加劇緊張局勢的行動”。 當然, 澳方也不是鐵板一塊。 澳軍方依然美軍的忠實盟友, 澳大利亞外長畢曉普還叫囂“中國不適合當領導者”。 但這無法阻擋澳大利亞這艘孤艦從“擁抱亞洲”前進到“擁抱中國”。 尤其在特朗普怒摔特恩布林電話之後,

澳內部出現反思潮, 呼籲當局“對美國要有清晰的認識”、“中澳關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安倍在1月份那次失敗的出訪之後, 似乎已經意識到自己在東南亞的尷尬處境, 因此只能尋找其他助力。

2、日方不得不親自出馬, 還拉上3個西方國家

雖然在域內找不到合作者, 但以日本人的頑固, 當然不可能輕易放棄。 沒有代理者, 日方不得不親自出馬, 除了自己賭上老本兒外, 還打出了底牌——拉上僅有的幾個還懷有“帝國夢”的西方盟友。 這其中, 以美英法的態度最為積極。

美國其實自不必說。 安倍作為“跑腿者”, 實際執行的就是美國的旨意。 美方的鷹派媒體一直為日本擴軍而搖旗呐喊, 甚至宣稱“日本海軍實力位居亞洲第一”。

就在不久前美韓軍演中, 日方也派出軍艦湊熱鬧, 擺明瞭挑事的嘴臉。 尤其是如今特朗普的外交團隊和政策都沒有落地, 還需要在前任的基礎上滑翔一段時間, 因此給了日本暫時主導的機會。 探客分析, 這裡也有美方收縮戰線集中力量對付崛起大國的因素, 所以狗鏈需要放長一點。 以前需要浪費人力的事, 現在由於相對實力的縮減, 因此要交給跟班一些任務。 而這也符合日方“重歸正常國家”的戰略利益, 因此能夠一拍即合。

在奧巴馬任期的尾聲, 英國在嘲笑聲中也提出要“重返亞洲”。 就在2016年12月, 英方宣稱其正在日本訪問的“颱風”戰機要飛越敏感海域, 還要在2020年派遣新航母到西太平洋巡航。 不過日不落帝國“眼大肚子小”的姿態連美方都看不下去,出面勸其“省省吧”。畢竟,英國在亞洲唯一的一點駐軍還要靠汶萊蘇丹埋單。而就在3月13日,美國代理助理國務卿蘇珊-桑頓正式宣佈奧巴馬版本的“重返亞太戰略”壽終正寢。

當然,如今英國依然有世界上最精銳的軍事力量之一,其重返亞洲的目的就是證明昔日帝國依然有“全球部署”的能力,從而增強繼續佔領馬島的底氣。既然阿根廷一直能夠從亞洲最大國家獲得支持,那麼英國就認為在敏感海域插一腿還是有必要的。探客認為,不要再提什麼“中英黃金時代”。從根本利益上看,英國與美日才一直處於“黃金時代”。

又一個進入安倍彀中的是法國。2016年日法雙方加強了“2+2機制”,而在昨天(3月21日),安倍在愛麗舍宮又取得一個勝利:法國同意在4月派遣海軍訓練艦隊訪日。這個陰險的計畫包括穿越敏感海域,前往西太平洋與日美英共同展開4國聯合演習。當然,法方可能認為這種低烈度的主動挑釁不會引起太大反應,力挺日方立場和支持日本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也不過是個空頭支票,但實際結果已經被安倍利用,成為其“外交成就”之一。安倍興奮地用“意義極為深遠”評價4個國家這次共同行動,可見其志得意滿的心情。一雙筷子可能被輕易折彎,而四雙筷子綁在一起呢?這種毒辣的手段,考驗的是新興大國的定力與策略。

3、安倍此舉意在擺脫醜聞影響,不過凶多吉少

實際上,安倍遭遇這次醜聞的深層次原因或許就是“太棧戀權位”。每一任首相能夠掌權的時間,實際上都是經過預先分配。美方有“冊封”的權力,而推選誰,都是日本政治門閥之間進行博弈和交易的結果。安倍想連任3屆自民党總裁,想成為日本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首相,無疑擋了很多人的前進之路。醜聞的背後,不可能沒有推手。一個幼稚園侵佔5000多萬人民幣的公共利益,說大可大,說小可小,就看背後的勢力如何炒作與擴散。事情鬧到這個地步,只能說安倍沒有擺平內部的利益分割,不同派別之間產生了嚴重的分歧,因此最後撕破臉。禍起蕭牆,大率如此。

當然,自信的安倍選擇了強硬的解決方法。不只是拉著西方盟友繼續挑釁亞洲大國,玩危險的“膽小鬼遊戲”,他還計畫在4月下旬訪俄並與普京會談,繼續尋找解決領土爭端的路徑,儘管俄方根本不承認有爭端。俄日雙方還敲定了開展海上事故搜救聯合演習的事宜。總之,外交活動的目的就是讓國民覺得政府爭了氣、讓國民覺得有希望,至於最後的結果往往沒人注意。只要日本國民看到安倍敢於硬碰硬,敢於拿著長矛沖向風車,就會營造悲情色彩,從而保證選票。而能不能解決問題,則只是副產品而已。

事實上,安倍在不斷提升日本國民的期望值,泡沫越脹越大,而危機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不過,只要能保住首相寶座,能夠維持本集團的既得利益,誰還會在乎明天的事?追求今日的威風與得意,才是安倍首要考慮的問題。即使惹怒了強敵,跑得最快的還能是誰?(完)

不過日不落帝國“眼大肚子小”的姿態連美方都看不下去,出面勸其“省省吧”。畢竟,英國在亞洲唯一的一點駐軍還要靠汶萊蘇丹埋單。而就在3月13日,美國代理助理國務卿蘇珊-桑頓正式宣佈奧巴馬版本的“重返亞太戰略”壽終正寢。

當然,如今英國依然有世界上最精銳的軍事力量之一,其重返亞洲的目的就是證明昔日帝國依然有“全球部署”的能力,從而增強繼續佔領馬島的底氣。既然阿根廷一直能夠從亞洲最大國家獲得支持,那麼英國就認為在敏感海域插一腿還是有必要的。探客認為,不要再提什麼“中英黃金時代”。從根本利益上看,英國與美日才一直處於“黃金時代”。

又一個進入安倍彀中的是法國。2016年日法雙方加強了“2+2機制”,而在昨天(3月21日),安倍在愛麗舍宮又取得一個勝利:法國同意在4月派遣海軍訓練艦隊訪日。這個陰險的計畫包括穿越敏感海域,前往西太平洋與日美英共同展開4國聯合演習。當然,法方可能認為這種低烈度的主動挑釁不會引起太大反應,力挺日方立場和支持日本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也不過是個空頭支票,但實際結果已經被安倍利用,成為其“外交成就”之一。安倍興奮地用“意義極為深遠”評價4個國家這次共同行動,可見其志得意滿的心情。一雙筷子可能被輕易折彎,而四雙筷子綁在一起呢?這種毒辣的手段,考驗的是新興大國的定力與策略。

3、安倍此舉意在擺脫醜聞影響,不過凶多吉少

實際上,安倍遭遇這次醜聞的深層次原因或許就是“太棧戀權位”。每一任首相能夠掌權的時間,實際上都是經過預先分配。美方有“冊封”的權力,而推選誰,都是日本政治門閥之間進行博弈和交易的結果。安倍想連任3屆自民党總裁,想成為日本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首相,無疑擋了很多人的前進之路。醜聞的背後,不可能沒有推手。一個幼稚園侵佔5000多萬人民幣的公共利益,說大可大,說小可小,就看背後的勢力如何炒作與擴散。事情鬧到這個地步,只能說安倍沒有擺平內部的利益分割,不同派別之間產生了嚴重的分歧,因此最後撕破臉。禍起蕭牆,大率如此。

當然,自信的安倍選擇了強硬的解決方法。不只是拉著西方盟友繼續挑釁亞洲大國,玩危險的“膽小鬼遊戲”,他還計畫在4月下旬訪俄並與普京會談,繼續尋找解決領土爭端的路徑,儘管俄方根本不承認有爭端。俄日雙方還敲定了開展海上事故搜救聯合演習的事宜。總之,外交活動的目的就是讓國民覺得政府爭了氣、讓國民覺得有希望,至於最後的結果往往沒人注意。只要日本國民看到安倍敢於硬碰硬,敢於拿著長矛沖向風車,就會營造悲情色彩,從而保證選票。而能不能解決問題,則只是副產品而已。

事實上,安倍在不斷提升日本國民的期望值,泡沫越脹越大,而危機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不過,只要能保住首相寶座,能夠維持本集團的既得利益,誰還會在乎明天的事?追求今日的威風與得意,才是安倍首要考慮的問題。即使惹怒了強敵,跑得最快的還能是誰?(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