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慢性肺炎除了用抗生素就束手無策了嗎?這樣治療可行!

本文指導專家:廣東省中醫院 呼吸大科 主任 林琳

【小編碎碎念】咳嗽、胸悶、氣喘, 一拖再拖, 終於拖成了慢性肺炎, 吃藥、打點滴、做霧化, 各種折騰沒痊癒身心俱疲, 而且一直服用各種抗生素藥物, 又擔心耐藥性、副作用等各種不良後果, 這可怎麼辦?廣東省中醫院呼吸大科主任林琳告訴大家, 不妨試試中醫藥治療和調理。

肺炎的簡介

肺炎指由不同病原體或其他因素導致的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炎症。 其中病程超過3個月者為慢性肺炎。

肺炎是一種古老的疾病, 早在西元前1200年古埃及木乃伊上就找到了此病存在的證據, 在抗生素出現之前, 患肺炎者大約有1/3的人將難免一死。 抗生素的出現曾經使肺炎的死亡率明顯下降。 但是——

近年來, 儘管應用強力的抗菌藥物和有效的疫苗, 肺炎發病率與死亡率卻有升高, 原因與社會人口老齡化、吸煙、伴有基礎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有關,

亦與病原體變遷、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導致細菌耐藥性增加等有關。

肺炎分類(按病因)

西醫按病因分類, 肺炎有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其他病原體所致肺炎、理化因素所致肺炎(如放射性肺炎、胃酸吸入、藥物等引起的化學性肺炎等。 )其中, 細菌性肺炎是最常見的肺炎。

細菌性肺炎的臨床症狀

細菌性肺炎多數起病急驟, 常有受涼淋雨、勞累、病毒感染等誘因, 約1/3患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 病程7~10天。

1、寒戰、高熱。

常伴有頭痛、全身肌肉酸痛, 食量減少。

2、咳嗽、咳痰。

初期為乾咳, 繼而咳出白色粘液痰或帶血絲痰, 或膿性痰, 消散期痰量增多, 痰黃而稀薄。

3、胸痛

多有劇烈側胸痛, 常呈針刺樣, 隨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劇,

可放射至肩或腹部。

4、憋氣、氣喘

呼吸困難, 呼吸快而淺。

5、少數還有以下症狀

少數有噁心、嘔吐、腹脹或腹瀉等胃腸道症狀。

肺炎的診斷

起病急, 有以上臨床表現。

血常規顯示白細胞增多, 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和核左移現象。

X線檢查有一側或兩側肺野炎性浸潤陰影。

支氣管分泌物培養判定細菌種類等。

如果具備第1-3項即可診斷, 第4項可確定病原菌。

肺炎的治療

廣東省中醫院呼吸大科主任林琳指出, 西藥主要是以抗菌為主, 中藥主要是以消炎為主, 二者結合治療效果會更快、更徹底, 特別是對於慢性肺炎。 因為患者不可能長期使用抗生素治療, 此時結合中藥將是很好的解決辦法。 原因在於:

1、濫用抗生素的危害很大

抗生素是大家最熟悉,

也是最容易被“濫用”的藥物。 超時、超量、不對症使用或未嚴格規範使用抗生素, 都屬於濫用, 可能給患者帶來“五重危害”。

第一、體內菌群失調, 抗生素相關疾病產生

對抗生素大眾有一個誤區, 認為它可以消除一切炎症, 其實:

首先, 抗生素並不直接消除炎症, 而是通過殺滅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作用。

其次, 抗生素僅適用於由細菌引起的炎症, 而對由病毒等引起的炎症無效。 人體記憶體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 如果用抗生素治療無菌性炎症, 這些藥物進入人體內後將會壓抑和殺滅人體內有益的菌群, 引起菌群失調, 導致其他抗生素相關疾病的發生, 如腹瀉。

第二、毒副作用

“是藥三分毒”, 擅自加大抗菌藥物用量很可能損傷神經系統、腎臟、血液系統。

一般來說, 輕度上呼吸道感染選用口服抗生素即可, 但很多人卻選擇靜脈輸液, 會增加了出現副作用的風險。

第三、過敏反應

多發生在具有特異性體質的人身上, 其表現以過敏性休克最為嚴重。 青黴素、鏈黴素都可能引發, 其中青黴素最常見也更為嚴重。 過敏反應嚴重時可能致命。

第四、二重感染

當用抗菌藥物抑制或殺死敏感的細菌後, 有些不敏感的細菌或黴菌卻繼續生長繁殖, 造成新的感染即“二重感染”。

第五、耐藥、“超級細菌”

絕大多數普通細菌被殺滅, 原先並不佔優勢的具有抗藥性的致病菌卻存留了下來, 並大量繁衍, 藥物長期刺激, 使一部分致病菌產生變異、成為耐藥菌株。 這種耐藥性既會被其他細菌所獲得,也會遺傳給下一代,催生出“超級細菌”。

2、中醫藥在消炎上的優勢

中藥不僅副作用小,而且中藥複方通過不同的配伍,可以針對不同病因、不同體質、不同階段的患者調整用藥情況,更具針對性。

同時,中藥調理還能兼顧身體其他的症狀綜合處方,可以在治療疾病的同時理調養身體,幫助更好地康復。

西醫病因上分,肺炎主要有細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幾類。中醫上認為,肺炎均以熱為中心,其中細菌性肺炎以痰熱主、病毒性肺炎以風熱主、真菌性肺炎以濕熱瘀血為主,所以各自有不同的施治方法。

細菌性肺炎:清宣肺熱、化痰降逆,用韋莖湯、桃仁、薏米、冬瓜等;

病毒性肺炎:疏散風熱、清肺解表,用銀翹散、荊防敗毒散、小柴胡等;

真菌性肺炎:清熱祛濕、理氣活血,用杏仁、薏仁,蔻仁、川朴、霍得、田七等。

其中老人與小孩有些特殊性:

老年人通常夾有氣虛、寒濕症,需補氣祛寒濕,則另配以高麗參、西洋參;

小孩乃純陽之體,正氣未盛,通常也有氣虛,且多痰熱,需補氣清熱,則另配以太子參、沙參。

肺炎的預防及日常保健

肺炎的保健對病情恢復也是很重要的,尤其要注意以下幾點:

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營養適量即可,忌辛辣、煎炸、油膩、生冷等難消化食物。

因本病多有熱,切忌隨意或早期進補。

少食多餐,不要過飽,進食細嚼慢嚥,避免食物嗆咳吸入肺。

注意防寒保暖,遇有氣候變化及時更換衣著。

注意病後調養,不要勞累、帶病工作。

多曬太陽和進行戶外鍛煉,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發生感冒、咳嗽時及時治療,防止病情發展。

戒除吸煙,避免吸入粉塵和一切有毒或刺激性氣體。

專家推薦

林琳

廣東省中醫院呼吸大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首屆國醫大師周仲瑛(南京)、國家名中醫劉偉勝(廣州)學術繼承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獲獎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她是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青年名醫、全國首屆傑出女中醫、嶺南名醫、羊城好醫生;她曾榮獲 “廣東省抗非一等功”、“全國防非優秀科技工作者”、香港“抗非勇士”金質獎章。

擅長:中醫藥治療咳嗽,哮喘,肺癌,肺炎和間質性肺炎,支氣管擴張,慢阻肺,呼吸衰竭,虛人感冒等呼吸道疾病,中醫藥治療亞健康狀態,胃腸疾病,睡眠障礙等雜病及健康調養。

這種耐藥性既會被其他細菌所獲得,也會遺傳給下一代,催生出“超級細菌”。

2、中醫藥在消炎上的優勢

中藥不僅副作用小,而且中藥複方通過不同的配伍,可以針對不同病因、不同體質、不同階段的患者調整用藥情況,更具針對性。

同時,中藥調理還能兼顧身體其他的症狀綜合處方,可以在治療疾病的同時理調養身體,幫助更好地康復。

西醫病因上分,肺炎主要有細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幾類。中醫上認為,肺炎均以熱為中心,其中細菌性肺炎以痰熱主、病毒性肺炎以風熱主、真菌性肺炎以濕熱瘀血為主,所以各自有不同的施治方法。

細菌性肺炎:清宣肺熱、化痰降逆,用韋莖湯、桃仁、薏米、冬瓜等;

病毒性肺炎:疏散風熱、清肺解表,用銀翹散、荊防敗毒散、小柴胡等;

真菌性肺炎:清熱祛濕、理氣活血,用杏仁、薏仁,蔻仁、川朴、霍得、田七等。

其中老人與小孩有些特殊性:

老年人通常夾有氣虛、寒濕症,需補氣祛寒濕,則另配以高麗參、西洋參;

小孩乃純陽之體,正氣未盛,通常也有氣虛,且多痰熱,需補氣清熱,則另配以太子參、沙參。

肺炎的預防及日常保健

肺炎的保健對病情恢復也是很重要的,尤其要注意以下幾點:

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營養適量即可,忌辛辣、煎炸、油膩、生冷等難消化食物。

因本病多有熱,切忌隨意或早期進補。

少食多餐,不要過飽,進食細嚼慢嚥,避免食物嗆咳吸入肺。

注意防寒保暖,遇有氣候變化及時更換衣著。

注意病後調養,不要勞累、帶病工作。

多曬太陽和進行戶外鍛煉,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發生感冒、咳嗽時及時治療,防止病情發展。

戒除吸煙,避免吸入粉塵和一切有毒或刺激性氣體。

專家推薦

林琳

廣東省中醫院呼吸大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廣州中醫藥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首屆國醫大師周仲瑛(南京)、國家名中醫劉偉勝(廣州)學術繼承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獲獎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她是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青年名醫、全國首屆傑出女中醫、嶺南名醫、羊城好醫生;她曾榮獲 “廣東省抗非一等功”、“全國防非優秀科技工作者”、香港“抗非勇士”金質獎章。

擅長:中醫藥治療咳嗽,哮喘,肺癌,肺炎和間質性肺炎,支氣管擴張,慢阻肺,呼吸衰竭,虛人感冒等呼吸道疾病,中醫藥治療亞健康狀態,胃腸疾病,睡眠障礙等雜病及健康調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