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老機車之西瓜、桔子和武警的前世今生

說到DF就得說起“大連機車車輛廠”。 在1949年蘇聯把原滿洲鐵路設施移交給中國後, 改名為“大連機車車輛工廠”, 1952年起, 大連機車廠成為鐵道部旗下鐵路車輛公司。

在1958年9月大連機車車輛廠仿製蘇聯T33型直流電傳內燃機車, 命名為“巨龍號”內燃機車。

先來看看T33的樣子。

巨龍號是中國第一台自己製造的內燃機車, 後經過改進設計定型, 命名為東風型並成批生產。

來看看巨龍當年的神采

巨龍型共生產兩台, 出廠後曾配屬北京鐵路局北京內燃機務段, 1972年退役後經鐵道部批准轉配吉林鐵路局吉林水電段, 改裝成裝機容量1000瓦的發電車, 1988年轉配哈爾濱鐵路局海拉爾鐵路分局伊圖裡河水電段, 至2000年初報廢, 有車迷透露出巨龍號在2008年被伊圖裡河車間被拆解, 真是惋惜, 應該送到鐵道博物館收藏。

柴油機型號: 10L207E

傳動方式: 直-直電傳動

軸式: C0-C0

軌距: 1435MM

整備重量: 126T

軸重: 21T

構造速度: 100KM/H

持續速度: 18KM/H

起動牽引力: 30800KG

持續牽引力: 19400KG

輪徑: 1050MM

機車軸距: 12800MM

轉向架軸距: 4200MM

轉向架中心線間距: 8600MM

車鉤中心線間距: 16920MM

通過最小半徑: 145M

最大高度: 4775MM

最大寬度: 3335MM

燃油儲備量: 5400KG

主發電機型號: ZQFR-1350

牽引電機型號: ZQDR-204

1959年起, 大連機車車輛工廠和大連熱力機車研究所聯合對巨龍型機車進行了一系列的試驗和改進, 由哈爾濱電機廠等工廠所組成的聯合設計組, 參照T33型機車的電力傳動系統, 試製出國產化的電力傳動系統,

鐵道部將經過改進後的巨龍型機車定型為ND型柴油機車(“N”、“D”代表內燃機—電力傳動, 中文拼音字母縮寫).大連機車車輛廠於1963年12月至1964年9月, 試製出兩台ND型機車,1965年3月, 鐵道部指示大連機車車輛廠停止蒸汽機車修理業務, 並于同年6月轉為開始批量生產ND型內燃機車, 1966年8月, ND型機車正式更名為東風型內燃機車.

此為最早的東風內燃機車,又稱"老東風","哭臉東風",大家看這個兩個窗戶的DF看到像不像在哭

東風型內燃機車又稱東風1型內燃機車,於1965年開始投入批量生產,直到1972年停產為止,不包括巨龍號在內,在大連機車車輛廠、成都機車車輛廠、戚墅堰機車車輛廠、大同機車廠共生產了704台;有少量的“哭臉東風”和大量的下圖那種“將軍肚”老東風——

經典“將軍肚”,看著他們鏽跡斑斑的樣子真是讓人心痛啊。

DF過後就是DF3了,中間的DF2還是順便介紹一下,東風2型內燃機車(DF2),原稱ND2型,是中國第一代調車用內燃機車,由戚墅堰機車車輛廠在東風型內燃機車基礎上研製的。

1972年,為了滿足旅客列車牽引動力內燃化的需要,大連機車車輛廠在東風型機車的基礎上設計製造了客運機車,東風1651號和1657號是最早改造出來的兩台客運型內燃機車。客運機車的主要改造是將牽引電動機齒輪傳動比由4.41改為3.38,使機車構造速度由100公里/小時提高到120公里/小時, 加深了牽引電動機的磁場削弱係數,更改了制動系統的制動倍率,這就是DF3,東風3了,西瓜、武警和桔子的爺爺輩了;他和DF1的三窗戶版本外觀都是一樣的——

大連機車車輛廠根據東風型1651號和1657號機車的試驗結果,開始批量生產東風3型幹線客運內燃機車,至1974年停產為止累共生產了225台, 此外成都機車車輛廠於1981年也生產過1台,兩家工廠合共生產了226台東風3型機車。

DF3裡面最明星的一輛應該就是下面這輛“周恩來號”了——

由於東風3型實際上是為了應付客運機車短缺而生產的過渡產物,因此僅出現於1970年代至1980年代中期作為客運機車使用,後來隨著東風4型、ND2型內燃機車的大量普及而被淘汰出客運領域。

1985年起,大部分的東風3型機車都按照鐵道部要求而改回為東風1型機車——

下面,DF4橫空出世了,她是中國鐵路第二代電傳動內燃機車的首型機車,也是中國第一種交—直流電傳動內燃機車。 東風4型機車由大連機車車輛廠設計於1969年試製成功,但由於初期機車可靠性較差,此後十多年一直處於“一邊生產、一邊改進”的局面,經過在實際運用中不斷改進設計,機車可靠性、耐久性明顯改善,大大降低了故障率。

DF4鼻祖——

1960年代起,世界上的大功率柴油機車已經出現了以中速柴油機為動力裝置、採用交—直流電傳動的發展趨勢,鐵道部于1964年向大連機車車輛工廠下達了研製第二代國產內燃機車的任務;大連廠與鐵道部科學研究院、大連熱力機車研究所和大同機車廠等單位聯合成立了新型大功率中速柴油機研究設計組,而電傳動系統由湘潭電機廠設計,1969年,大連機車車輛工廠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二十周年國慶,研製成第一台東風4型內燃機車。

西瓜前身——

由於機車為“國慶獻禮”草率上馬,其零部件未經必要的試驗考核和改進,柴油機和電氣部分以及機車其它一些裝置都未達到設計要求,導致整台機車的性能和品質未能過關。 經過不斷的改進,終於在1973年大連廠成功製造了第一台“西瓜”——東風4型0001號貨運內燃機車,經過各項試驗完畢後,于1973年底大連廠正式開始批量生產東風4型內燃機車,同時停產東風3型機車。

來看看我們可愛的西瓜吧——

然而,DF4機車在零部件、製造工藝不穩定的情況下量產,隨著運行里程增加,機械、電氣部件陸續暴露出很多問題,柴油機故障率尤其高,大量機車待修,當時豐台機務段還曾經傳唱著一句順口溜:“東風4,東風4,從東單跑不到西四。京廣線要癱瘓,東風4要完蛋”。

大連廠針對柴油機在結構和工藝等方面問題又作了很多改進,改進的柴油機定型為16V240ZJA型,裝用該型柴油機的東風4型機車非正式稱為“東風4A型”以示區別,於1976年6月下半年開始批量生產。

1977年2月,北京鐵路局豐台機務段的DF4型0002號機車也用偉人名字命名了,他就是——“毛澤東號”

轉眼到了1982年,大連機車車輛廠在DF4機車基礎上改進升級後,誕生了東風4B型內燃機車,DF4B是中國鐵路的幹線客、貨運用內燃機車,不但使機車的可靠性、耐久性大幅度提高,而且降低了耗油量。

DF4B客、貨用機車都有,裝備16V240ZJB型柴油機,客、貨機車結構一樣,僅變速齒比和塗裝不一樣,桔色塗裝的就是我們的桔子,客用;西瓜當然就是貨用的啦。

DF4B西瓜,和最早的西瓜不同的是前臉沒有散熱口,

桔子客車來了,

下面上我們的最後一位——武警,武警就是DF4B貨運機車的高原型號——

看我們的武警是不是很威武啊

大力的武警,

再到後來的DF4C的時候,外觀就已經方頭方腦的了,就不介紹了,

最後來一張文物——DF1的三窗將軍肚版本老東風,經典版本啊!收尾

東風型內燃機車又稱東風1型內燃機車,於1965年開始投入批量生產,直到1972年停產為止,不包括巨龍號在內,在大連機車車輛廠、成都機車車輛廠、戚墅堰機車車輛廠、大同機車廠共生產了704台;有少量的“哭臉東風”和大量的下圖那種“將軍肚”老東風——

經典“將軍肚”,看著他們鏽跡斑斑的樣子真是讓人心痛啊。

DF過後就是DF3了,中間的DF2還是順便介紹一下,東風2型內燃機車(DF2),原稱ND2型,是中國第一代調車用內燃機車,由戚墅堰機車車輛廠在東風型內燃機車基礎上研製的。

1972年,為了滿足旅客列車牽引動力內燃化的需要,大連機車車輛廠在東風型機車的基礎上設計製造了客運機車,東風1651號和1657號是最早改造出來的兩台客運型內燃機車。客運機車的主要改造是將牽引電動機齒輪傳動比由4.41改為3.38,使機車構造速度由100公里/小時提高到120公里/小時, 加深了牽引電動機的磁場削弱係數,更改了制動系統的制動倍率,這就是DF3,東風3了,西瓜、武警和桔子的爺爺輩了;他和DF1的三窗戶版本外觀都是一樣的——

大連機車車輛廠根據東風型1651號和1657號機車的試驗結果,開始批量生產東風3型幹線客運內燃機車,至1974年停產為止累共生產了225台, 此外成都機車車輛廠於1981年也生產過1台,兩家工廠合共生產了226台東風3型機車。

DF3裡面最明星的一輛應該就是下面這輛“周恩來號”了——

由於東風3型實際上是為了應付客運機車短缺而生產的過渡產物,因此僅出現於1970年代至1980年代中期作為客運機車使用,後來隨著東風4型、ND2型內燃機車的大量普及而被淘汰出客運領域。

1985年起,大部分的東風3型機車都按照鐵道部要求而改回為東風1型機車——

下面,DF4橫空出世了,她是中國鐵路第二代電傳動內燃機車的首型機車,也是中國第一種交—直流電傳動內燃機車。 東風4型機車由大連機車車輛廠設計於1969年試製成功,但由於初期機車可靠性較差,此後十多年一直處於“一邊生產、一邊改進”的局面,經過在實際運用中不斷改進設計,機車可靠性、耐久性明顯改善,大大降低了故障率。

DF4鼻祖——

1960年代起,世界上的大功率柴油機車已經出現了以中速柴油機為動力裝置、採用交—直流電傳動的發展趨勢,鐵道部于1964年向大連機車車輛工廠下達了研製第二代國產內燃機車的任務;大連廠與鐵道部科學研究院、大連熱力機車研究所和大同機車廠等單位聯合成立了新型大功率中速柴油機研究設計組,而電傳動系統由湘潭電機廠設計,1969年,大連機車車輛工廠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二十周年國慶,研製成第一台東風4型內燃機車。

西瓜前身——

由於機車為“國慶獻禮”草率上馬,其零部件未經必要的試驗考核和改進,柴油機和電氣部分以及機車其它一些裝置都未達到設計要求,導致整台機車的性能和品質未能過關。 經過不斷的改進,終於在1973年大連廠成功製造了第一台“西瓜”——東風4型0001號貨運內燃機車,經過各項試驗完畢後,于1973年底大連廠正式開始批量生產東風4型內燃機車,同時停產東風3型機車。

來看看我們可愛的西瓜吧——

然而,DF4機車在零部件、製造工藝不穩定的情況下量產,隨著運行里程增加,機械、電氣部件陸續暴露出很多問題,柴油機故障率尤其高,大量機車待修,當時豐台機務段還曾經傳唱著一句順口溜:“東風4,東風4,從東單跑不到西四。京廣線要癱瘓,東風4要完蛋”。

大連廠針對柴油機在結構和工藝等方面問題又作了很多改進,改進的柴油機定型為16V240ZJA型,裝用該型柴油機的東風4型機車非正式稱為“東風4A型”以示區別,於1976年6月下半年開始批量生產。

1977年2月,北京鐵路局豐台機務段的DF4型0002號機車也用偉人名字命名了,他就是——“毛澤東號”

轉眼到了1982年,大連機車車輛廠在DF4機車基礎上改進升級後,誕生了東風4B型內燃機車,DF4B是中國鐵路的幹線客、貨運用內燃機車,不但使機車的可靠性、耐久性大幅度提高,而且降低了耗油量。

DF4B客、貨用機車都有,裝備16V240ZJB型柴油機,客、貨機車結構一樣,僅變速齒比和塗裝不一樣,桔色塗裝的就是我們的桔子,客用;西瓜當然就是貨用的啦。

DF4B西瓜,和最早的西瓜不同的是前臉沒有散熱口,

桔子客車來了,

下面上我們的最後一位——武警,武警就是DF4B貨運機車的高原型號——

看我們的武警是不是很威武啊

大力的武警,

再到後來的DF4C的時候,外觀就已經方頭方腦的了,就不介紹了,

最後來一張文物——DF1的三窗將軍肚版本老東風,經典版本啊!收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