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盤點全宇宙各種星系大小排名,銀河系只是滄海一粟

三角座星系, 是位於北天三角座內的一個螺旋星系, 有眾多變星, 在本星系群中是第三大的星系, 比鄰近的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略小一些, 並可能受到仙女座星系的引力約束, 但在宇宙中仍可算是一個大的螺旋星系。 在良好的觀測環境下, 三角座星系能以肉眼直接看見。

三角座星系相對於天空平面略微傾斜, 所以其旋臂、氣體雲、明亮的恒星都能很好的呈現在面前。

M33位置靠近仙女座星系, 在這兩個星系的觀星人, 彼此都可以看見天空上有個非常壯觀的螺旋星系。 從地球看出去, 這幅由27張照片拼湊出來的極清晰M33馬賽克影像,

美妙地呈現出星系鬆散漩渦臂上的藍色星團和粉紅色恒星形成區。 其中洞穴狀的NGC 604, 是從星系中心向右上方伸展之漩渦臂上最明亮的恒星形成區。

像M31一樣, M33有著眾多已經經過精確量測的變星, 讓這個鄰近的螺旋星系成為一個測定宇宙距離尺度的宇宙量天尺

銀河系是包含我們太陽系的星系, 它的英文名稱"乳白"是源自它是橫跨夜空的黯淡發光帶, 以裸眼觀看無法分辨出個別的恒星。 "Milky Way"這個名稱是翻譯自拉丁文的via lactea, 而它又是從希臘的γαλαξίας κύκλος(galaxías kýklos, "milky circle")翻譯來的。 從地球看, 因為是在銀河盤面結構的內部, 因此呈現環繞天空的環帶。 伽利略在1610年使用望遠鏡首先解析出環帶是由一顆顆恒星聚集而成;直到1920年初期, 天文學家還認為銀河包含了宇宙中全部的恒星。 隨著1920年天文學家沙普利和柯帝士的大辯論, 和經由愛德溫·哈伯的觀測, 顯示銀河只是眾多星系中的一個 -現在估計在可觀測宇宙有多達2,000億個星系。

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 它的直徑通常被認為是100,000至120,000 光年,

但也可能是150,000至180,000光年。 估計銀河擁有1,000億至4,000億顆恒星, 甚至可能高達1兆;而且銀河系可能有1,000億顆行星[34][35]。 太陽系位於銀盤內, 距離銀河中心27,000光年處的一條氣體濃密, 被稱為獵戶臂的螺旋臂內側邊緣。 在內側10,000光年範圍內的恒星形成突起的核球和一條或多條短棒從核球延伸。 非常靠近中心點的一個強烈輻射源, 被命名為人馬座A*, 可能是個黑洞。

在很大距離範圍內的恒星和氣體大約都以每秒220公里的速度在軌道上繞著銀河中心。 這種恒定的轉速與開普勒動力學相抵觸, 因此推測銀河系中有很大量的品質來自不發射也不吸收電磁輻射的物質。

NGC 7331是在天球上位於飛馬座內的一個星系, 星系類別為Sb型。 它距離我們地球約4000萬光年。 這個星系的大小和結構都與我們所在的星系相似, 因此曾經被認為是"銀河系的雙生子" , 然而, 關於銀河系結構的新發現, 已經使這種相似性受到質疑。

仙女星系, 又叫仙女座大星雲, 位於仙女座方位的擁有巨大盤狀結構的旋渦星系, 直徑22萬光年, 距離地球有254萬光年, 是距銀河系最近的大星系。

仙女星系在梅西耶星表編號為M31, 星雲星團新總表編號位NGC 224, 在東北方向的天空中看起來是紡錘狀的橢圓光斑, 是肉眼可見的最遙遠的天體。

仙女星系和銀河系同處於本星系群, 品質是銀河系的二倍,直徑至少是銀河系的2倍。

仙女星系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星系,正以每秒300公里的速度朝向銀河系運動,在30-40億年後可能會撞上銀河系,最後並合成橢圓星系。

星系馬林1之所以擁有如此奇特的形態,主要是因為與一個比它自身要小得多的星系的相互作用,那就是IC 4970,後者的品質僅有馬林1的大約1/5。這對奇特的組合距離地球約2.12億光年,位於南天的孔雀座之中。

研究組成員,天主教大學天文學教授杜拉·梅洛(Duilia de Mello)表示:“星系馬林1東北側的一根旋臂是受到擾動最大的,那裡正發生劇烈的恒星新生過程。然而在其只能在紫外波段觀測到的最遠端,這裡存在的是一個看似潮汐矮星系的天體,這一天體與在其它正發生相互作用的星系環境中也曾被觀察到。”這種潮汐矮星系在紫外波段觀察時要比整個星系的其它部分更加明亮,這是一個信號,說明其內部充斥著年齡小於2億年的年輕的高溫恒星。

NGC 4889,也稱為星科德韋爾35,是一個分類為E-4的超巨橢圓星系,是後發星系團中最亮的星系,和在後發座中的科德韋爾天體。它的星等是+11.4等,天球赤道座標的位置是赤經13h00.1m,赤緯+27°59'。它的位置接近肉眼可見的後發座β星(光譜:G-型),星系NGC 4874(後發座星系團的另一個星系),和銀河北極,至地球的距離大約是3.36億光年。這個星系團主體的退行速度大約是7000公里/秒,而NGC 4889本身的退行速度是6495公里/秒。

這個星系中央擁有一個品質高達太陽品質210億倍的超巨型黑洞,是當前已知品質最大的黑洞,這個星系誕生初期,這個黑洞很可能曾經不斷吞噬著周圍的大量氣體,從而成為一個活動星系核——類星體,但當前這個超巨橢圓星系中的氣體基本耗盡,類星體也早就熄滅。

但當這個星系今後如果由於某種原因,重新獲得大量可供黑洞吞噬的氣體(如俘獲鄰近小型星系等等),它將有可能重新成為類星體,直到氣體完全消耗。

IC 1101是一個位於阿貝爾2029星系團中心的透鏡狀星系,位於巨蛇座,距離地球10.7億光年。該星系直徑為210萬光年,它的體積非常巨大,足以容納數千個銀河系,是至今發現最大的星系。估計IC 1101內有100萬億顆恒星,遠多於銀河系2500億顆或仙女座星系的4000億顆。充滿熾熱氣體的艾貝爾2029星系團釋放發光X射線,它包含著品質相當於100萬億顆太陽的暗物質,這個星系團可容納上千個星系。如果IC 1101位於我們銀河系的位置,大麥哲倫星系、小麥哲倫星系、仙女座星系、三角座星系將被包含在內。

品質是銀河系的二倍,直徑至少是銀河系的2倍。

仙女星系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星系,正以每秒300公里的速度朝向銀河系運動,在30-40億年後可能會撞上銀河系,最後並合成橢圓星系。

星系馬林1之所以擁有如此奇特的形態,主要是因為與一個比它自身要小得多的星系的相互作用,那就是IC 4970,後者的品質僅有馬林1的大約1/5。這對奇特的組合距離地球約2.12億光年,位於南天的孔雀座之中。

研究組成員,天主教大學天文學教授杜拉·梅洛(Duilia de Mello)表示:“星系馬林1東北側的一根旋臂是受到擾動最大的,那裡正發生劇烈的恒星新生過程。然而在其只能在紫外波段觀測到的最遠端,這裡存在的是一個看似潮汐矮星系的天體,這一天體與在其它正發生相互作用的星系環境中也曾被觀察到。”這種潮汐矮星系在紫外波段觀察時要比整個星系的其它部分更加明亮,這是一個信號,說明其內部充斥著年齡小於2億年的年輕的高溫恒星。

NGC 4889,也稱為星科德韋爾35,是一個分類為E-4的超巨橢圓星系,是後發星系團中最亮的星系,和在後發座中的科德韋爾天體。它的星等是+11.4等,天球赤道座標的位置是赤經13h00.1m,赤緯+27°59'。它的位置接近肉眼可見的後發座β星(光譜:G-型),星系NGC 4874(後發座星系團的另一個星系),和銀河北極,至地球的距離大約是3.36億光年。這個星系團主體的退行速度大約是7000公里/秒,而NGC 4889本身的退行速度是6495公里/秒。

這個星系中央擁有一個品質高達太陽品質210億倍的超巨型黑洞,是當前已知品質最大的黑洞,這個星系誕生初期,這個黑洞很可能曾經不斷吞噬著周圍的大量氣體,從而成為一個活動星系核——類星體,但當前這個超巨橢圓星系中的氣體基本耗盡,類星體也早就熄滅。

但當這個星系今後如果由於某種原因,重新獲得大量可供黑洞吞噬的氣體(如俘獲鄰近小型星系等等),它將有可能重新成為類星體,直到氣體完全消耗。

IC 1101是一個位於阿貝爾2029星系團中心的透鏡狀星系,位於巨蛇座,距離地球10.7億光年。該星系直徑為210萬光年,它的體積非常巨大,足以容納數千個銀河系,是至今發現最大的星系。估計IC 1101內有100萬億顆恒星,遠多於銀河系2500億顆或仙女座星系的4000億顆。充滿熾熱氣體的艾貝爾2029星系團釋放發光X射線,它包含著品質相當於100萬億顆太陽的暗物質,這個星系團可容納上千個星系。如果IC 1101位於我們銀河系的位置,大麥哲倫星系、小麥哲倫星系、仙女座星系、三角座星系將被包含在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