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無人便利店之火“點燃”:行業巨頭爭相入局,一周2筆巨額融資

美美金融:

自從亞馬遜推出Amazon Go無人超市, 這一有著濃濃“科技味”的經營模式就成為了市場的一個新興風口。 一周的時間裡, 無人便利店領域就出現了兩起融資:創新工廠對F5未來商店的3000萬元A+輪融資, 紀源資本、啟明創投、銀泰資本領投繽果盒子超過1億元的A輪融資。 無人便利店的名聲似乎越打越響, 那麼它是剛需還是偽需呢?

企業紛紛入局

除了F5未來商店和繽果盒子, 互聯網企業大佬阿裡也開始推出無人超市“淘咖啡”, 顧客進店、選貨、結帳整個過程都是自助。 除了互聯網企業, 傳統零售企業也對無人便利店抱有興趣。

據瞭解, 繼歐尚、大潤發試行繽果盒子之後, 沃爾瑪在6月初推出自助雜貨售賣亭, 北京居然之家將於7月推出無人便利店EAT BOX怡食盒子, 日本便利店巨頭羅森也將推出一種免排隊、自助結帳的服務。 就連娃哈哈近日也宣佈與研發無人零售店鋪技術的深藍科技簽訂採購合同, 定下“三年鋪設10萬台、十年鋪設100萬台自動售貨機”的目標。

資本仍在觀望

傳統零售企業和互聯網企業都盯上了無人便利店, 那麼投資者呢?創新工廠、銀泰資本等機構加入了戰局, 可是大多數投資機構都處在觀望期。 金沙江創投合夥人朱嘯虎曾在演講中表示, 做投資千萬不要第一個吃螃蟹, 先行者基本上還是會成為先烈的。 “任何一個新東西起來的時候, 先讓子彈飛一會。 當你周圍的朋友5%~10%開始用了, 你就可以開始做;10%的人開始用了, 我們就可以開始早期關注和投資;增長到20%的時候, 我們就要開始引爆。 ”

熊貓資本合夥人毛聖博在全面考察過市面上的無人便利店專案後, 持有謹慎態度。

VC投資普遍偏好市場規模大的專案, 並且追求短期效益。 但是無人化便利店由於多種因素的限制, 較難快速爆發。 以傳統便利店為例, 全家2004年進的中國, 2014年鋪設1530家店, 所以一個全新便利店的推行很難一蹴而就。

技術有待完善

目前的無人便利店市場的創業者們都還在起步階段,

技術尚在完善期。 比如亞馬遜早早宣佈推出卻一直沒有正式推行的無人超市Amazon Go, 現在正面臨兩大難題:一是如果店內某一時段出現人數過多, 系統會因為計算量過大導致故障;二是當顧客把拿起的商品放回其他貨架時, 就會影響機器的追蹤能力。 另外, 商品在感應區不感應, 結帳後便利店的門並不自動開啟, 需要掃碼才能出門等現象也時有發生, 這些都會影響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再加上無人便利店的面積普遍較小, 如果投放在客流量大的地方, 更新和理順商品以及維持秩序都需要專人把關, 無人和有人的區別也需要進一步探討。

新零售的概念就是利用互聯網將實體店、供應鏈和物流融合。 無人便利店確實與新零售實現接軌, 但是其最終目的是節省人工運營成本和為消費者省時省力, 那麼成本的減少會不會直接回饋在商品價格上呢?這一點還有待考察。

美美金融是鵬潤控股旗下的互聯網金融生活服務平臺, 為具有高品質生活需求的用戶提供全方位、多選擇、低風險的一站式財富管理解決方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