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暑期旅行帶好“安全君”了嗎?出境游安全是必修課

暑期將至, 遊山玩水, 放飛心情, 不亦樂乎!

然而, 近期頻發的旅遊安全事件, 卻讓一些計畫出遊的“嗨友”有點擔心:6月10日, 廣州市良口鎮良平村天堂頂, 11名遊客登山遊玩時迷路, 被困在山勢陡峭的山頂;6月18日, 4名“驢友”被困內蒙古烏蘭察布九龍灣景區, 面臨缺食缺水的危險;6月21日, 在浙江仙居縣淡竹鄉魔鬼峽谷的瀑布群, 有遊客受傷被困……

有人說, 大多數渴望旅行的遊客心裡, 都住著一位“探險君”和一位“安全君”。 旅途中, 要有激情四射的“探險君”製造精彩, 也要有穩當理性的“安全君”作為後盾。 那麼, 今夏出門旅遊,

怎麼才能又安全又暢快?需要事先做哪些準備, 才能有備無患?

近日, 新疆烏魯木齊首座安全文化主題公園開門迎客。 圖為一位市民在園內帶著小朋友學習安全標識。

做足安全攻略

杜絕僥倖心理

不久前, 湖北鄂州一家科技公司員工賈銘科和單位同事們去武漢東湖風景區,

參加公司組織的拓展活動。 出於安全考慮, 公司特意找了當地一位資深導遊帶隊。 一見面, 導遊就再三囑咐:“不得到湖裡游泳, 尤其要留意‘禁止游泳’標識, 出現危急情況要及時反映。 ”

拓展活動在當天上午結束, 下午全隊可以自由安排遊覽行程。 賈銘科和幾位同事逛到東湖邊棧道附近時, 發現不少人在游泳。 “雖然想到導遊的提醒, 但經不住同事的再三相勸, 就跟著一起下水了。 ”賈銘科說, 本想在水裡待一會兒就上岸, 可一位同事越玩越上癮, 還提議去更遠的水域試試。 賈銘科以水性不好拒絕了, 那位同事獨自一人游向了湖中心。

上岸後, 賈銘科休息半小時仍不見同事回來。 “我當時就感覺不對,

馬上找人求救, 還給導遊打了電話。 ”聽到有人不見了, 現場10多名游泳者紛紛上岸詢問, 並準備施救。 經過20分鐘的集體搜救, 賈銘科的同事才被救上岸。

賈銘科說, 這位同事游離棧道後就迷路了, 找不到回來的方向, 逐漸體力不支, 最後只能勉強待在水裡等救援。 “同事被救上岸時, 臉都紫了, 現在想想還心有餘悸。 ”

導遊告訴賈銘科, 東湖的很多水域, 非常不適合游泳, 但每年一入夏, 還是有許多遊客冒險嘗試。 有些人沒有提前瞭解就貿然下水, 甚至對景區管理人員和導遊的規勸不管不顧, 致使危險情況幾乎年年發生。

專家點評

中國旅遊人才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韓玉靈:

旅遊安全事故頻發, 其中不少是因為遊客安全意識不足。

比如在北京, 有些“驢友”喜歡在鳳凰嶺景區徒步旅行, 經常有人迷路走失。 為了降低風險, 北京市旅遊委專門在沿途裝上可以夜間發光、為手機充電、帶有GPS定位功能的安全燈杆, 幫助迷路的遊客, 但許多人覺得不刺激, 就選擇徒步更遠, 到安全燈杆無法觸及的區域。 有人認為, 旅途中追求刺激和注意安全本就相互矛盾, 不可兼得。 但實際上, 沒有安全, 怎麼能更好地享受和體驗旅程呢?

“安全君”小貼士

先做安全攻略。 自由行的遊客, 應適當瞭解目的地的自然環境和社會因素, 防範極端天氣帶來的安全隱患, 掌握緊急情況下的求助方法。 參加旅行團的遊客, 旅行社一般會在行前介紹安全注意事項, 不妨認真聽一聽。 境外游的旅客,

要充分考量恐怖襲擊、自然災害等因素, 及時關注使領館和國家旅遊局的出遊安全提示。

提升安全意識。 有時, 一個小疏忽, 很可能隱藏著嚴重的危險。 據報導, 天津歡樂谷內曾發生遊樂設施突然制動的情況, 檢查後發現是遊客身上掉落的髮卡、口香糖等小物件觸發保險裝置。 事實上, 在乘坐遊樂設施前, 工作人員都會對相關安全注意事項進行說明, 而一些遊客心存僥倖, 沒有重視。 在遊玩過程中, 要時時處處謹防不經意的小動作、小事情影響自己和他人遊玩安全。

遇險莫要驚慌

求援也有技巧

入夏, 上海某企業員工劉源一行5人到河南嵩山遊玩。 上山時, 他們選了一條常規路線, 一路非常順利。 下山時, 有兩位同伴想不走尋常路, 多看些“不同的風景”,於是約定集合地點,兵分兩路。下午4點,劉源等3人早早到了集合地。等了將近1個小時,還不見另兩位同伴的身影。

劉源趕緊電話聯繫了其中一位元朋友,得知他們走到一處懸崖,道路非常陡峭,不敢再往前走了,回頭的路也走不通。兩人帶的水和食物都已消耗得差不多,手機電量也所剩無幾。

天色漸黑,更糟糕的是,氣溫驟降,空中飄起了小雪,一籌莫展的劉源一行越來越慌。

就在這時,山上走下來幾位“驢友”。瞭解到劉源一行的情況後,其中一位元“驢友”建議馬上向河南戶外救援總隊求助。

接到求助後,河南戶外救援總隊立即通知當地的救援分隊。根據劉源朋友描述的周圍地貌、石頭形狀、樹木高度等資訊,救援隊員很快就定位到遇險位置。2個小時後,成功找到被困者,並用繩索將兩位被困者從十幾米高的懸崖上救下,還把饑寒交迫的他們順利帶下山。

“如果不是有好心‘驢友’的提醒和幫助,我們可能想不到及時聯繫救援隊,後果不堪設想。”劉源說。

專家點評

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馮丹龍:

旅遊消費呈現出大眾化、個性化、散客化趨勢,而目前我國旅遊救援救險工作機制還不夠完善。可以探討建立政府主導、保險公司和專業公司參與的全國性旅遊緊急救援平臺。借鑒國外相關經驗,建立全國聯網的專業救援隊伍網路,發佈統一的遇險求助電話,受理全國旅遊險情;由救援平臺協調救援力量,及時對遇險遊客實施救助。對於購買保險的遊客,若符合標準,相關救助費用可由保險公司承擔。對於未購買保險的遊客,應先行救援,然後按“用者付費”的原則收取成本費。

“安全君”小貼士

帶足出遊裝備。在進行戶外徒步旅遊時,必要的戶外裝備是保證安全的基本前提,包括帳篷、防潮墊、睡袋、高能量食品、登山鞋、登山繩、緊急聯絡工具、指北針、救生笛、急救包等。

堅持等待救援。遇險後第一時間向專業救援人員求助。如果不能明確方位和遇險地點,一定要把儘量多的地形特點等資訊告知救援人員。如果天色已晚,最好待在原地不動,減少行進中帶來的其他危險。用手機向外界求救,最好採用短信方式,每半小時開機一次,節省手機電量;利用救生笛求救,遵守國際通用的每分鐘六響哨聲發出求救信號。必要時可搜集一些樹枝或者其他可燃物,點燃之後添加一些濕樹枝或青草,使之升起濃煙,幫助救援人員確定位置。

購買旅遊保險

適合才是最好

河北邢臺某銀行大堂經理胡國榮熱愛旅遊,經常與好友結伴外出。去年夏天,他和朋友相約,到張家口壩上草原遊玩。因為壩上滑草、草原騎馬等活動項目有一定的危險性,他們在旅行社工作人員的介紹下購買了旅遊保險。

到達景區後,胡國榮興致勃勃地來到騎馬場,挑選了一匹白馬開始體驗。“我第一次騎馬,非常興奮,沒認真聽教練員指揮,不小心加快了速度,結果身體失去平衡摔了下來。”胡國榮回憶說,當時很不走運,落地時大腿碰在堅硬的石塊上,根本無法走路,隨即被送往當地醫院治療。

經醫生診斷,胡國榮右股骨骨折。簡單處理後,他決定回邢臺繼續治療,經過漫長的4個月,他才基本恢復健康,前後一共花費將近3萬元。

胡國榮想起旅遊前購買過保險,於是向旅行社諮詢這筆費用是否可以報銷一部分。旅行社回復說,出行前購買的個人旅遊意外傷害保險,保險金額為每人30萬元,根據胡國榮的情況,應該可以申請理賠。於是,準備好相關材料後,胡國榮向保險公司提出理賠。保險公司對事故進行調查和評估,依程式賠償了醫藥費、治療費、鑒定費、護理費等費用2萬餘元。

專家點評

四川大學旅遊學院教授程勵:

購買保險成為越來越多遊客保障安全的選擇。曾經有這樣一個案例,一位遊客去英國旅遊,出發前花230元買了一份保險,剛到倫敦,電腦、錢包和護照被竊。回國後,保險公司根據當地警方報告及相關證明,為錢財損失賠償該遊客4000元,為證件失竊另賠5000元。

可見,在充滿不確定性和風險的旅途中,一份合適的保險確是遊客一條不錯的“安全帶”。

“安全君”小貼士

合理選擇險種。遊客應充分估計出遊可能面臨的風險,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險種,再挑選心儀的保險公司購買保險。許多人混淆了旅行社責任險和旅遊意外險兩個險種。旅行社責任險是國家旅遊管理部門要求旅行社必須為旅客投保的險種,許多情況不在該險種的保障範圍內。消費者出行時,最好自己補充購買旅遊意外傷害險,為出行增加一層保障。

保險可以組合購買。旅遊保險的種類越來越豐富,各類險種可以組合購買,如行李險、行程延誤險、旅程變更險、財產險、緊急醫療運送和送返險等,均可在出行前通過國內保險公司投保或由旅行社代辦。無論是罹患急病,還是遺失物品,甚至是飛機晚點、身陷困境都可以通過致電24小時救援熱線獲得及時救助。若擔心身體出問題,也會有帶境外救援功能的醫療保險,如遇到突發急性病,由合作救援機構墊付相應的費用。

出境游,安全是必修課

應記下目的地所在國的中國大使館、領事館電話

身處海外,遊客首先要牢記領事保護熱線電話“12308”

國家旅遊局相關負責人建議,遊客在選擇出境遊目的地之前,要參考外交部或國家旅遊局發佈的出行提示,避開有風險的目的地。

業內人士透露,越來越多的遊客在諮詢產品時,開始關注境外旅遊地的安全問題,很多突發事件,特別是恐怖主義事件發生後一段時間內,當地旅遊線路預訂會受到明顯影響。很多遊客更青睞具備全球旅遊服務與應急處理能力的旅行社。

身處境外,遊客要牢記領事保護熱線電話“12308”,在國外撥打“0086+10+12308”。中國公民無論身處世界哪個角落,遭遇緊急情況時均可通過撥打呼叫中心熱線,向祖國尋求保護與協助。

遊客還應記下目的地所在國的中國大使館、領事館電話,在情況危急、語言不通時,使領館會給你提供及時的建議和幫助。同時,還應記好旅行地本國的報警電話、急救電話、SOS救援電話。

買境外旅遊險,要重點關注意外傷害、醫療和緊急救援等保障內容

去境外旅遊,購買合適的保險能讓遊客在萬一受傷時獲得合理賠償。那麼,如何購買合適的境外旅遊保險呢?業內人士建議,應著重關注意外傷害保險、醫療保險和緊急救援服務三大保障內容。

意外傷害保險的主要功能在於提供意外身故或傷殘後的經濟補償。醫療保險主要提供醫療及相關費用的補償。緊急救援服務則主要通過24小時多語種的救援熱線,提供包括就醫信息安排、住院墊付醫藥費、指示最近的大使館等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境外就醫費用一般較高,所以醫療保險的保額最好要足額購買。一般境外旅遊保險中的意外傷害保障責任,不包括跳傘、潛水等危險度較高的運動。如果在旅途中有參加這些運動的計畫,應額外購買專項意外傷害保險。

消費者在買保險時,應選擇能與專業國際救援公司緊密對接、提供醫療轉運等專業高效救援服務的保險公司。此外,出境遊還可能遭遇銀行卡盜刷、航班延誤、托運行李丟失等風險,這些都有相應的保險可以保障。

圖文原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多看些“不同的風景”,於是約定集合地點,兵分兩路。下午4點,劉源等3人早早到了集合地。等了將近1個小時,還不見另兩位同伴的身影。

劉源趕緊電話聯繫了其中一位元朋友,得知他們走到一處懸崖,道路非常陡峭,不敢再往前走了,回頭的路也走不通。兩人帶的水和食物都已消耗得差不多,手機電量也所剩無幾。

天色漸黑,更糟糕的是,氣溫驟降,空中飄起了小雪,一籌莫展的劉源一行越來越慌。

就在這時,山上走下來幾位“驢友”。瞭解到劉源一行的情況後,其中一位元“驢友”建議馬上向河南戶外救援總隊求助。

接到求助後,河南戶外救援總隊立即通知當地的救援分隊。根據劉源朋友描述的周圍地貌、石頭形狀、樹木高度等資訊,救援隊員很快就定位到遇險位置。2個小時後,成功找到被困者,並用繩索將兩位被困者從十幾米高的懸崖上救下,還把饑寒交迫的他們順利帶下山。

“如果不是有好心‘驢友’的提醒和幫助,我們可能想不到及時聯繫救援隊,後果不堪設想。”劉源說。

專家點評

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馮丹龍:

旅遊消費呈現出大眾化、個性化、散客化趨勢,而目前我國旅遊救援救險工作機制還不夠完善。可以探討建立政府主導、保險公司和專業公司參與的全國性旅遊緊急救援平臺。借鑒國外相關經驗,建立全國聯網的專業救援隊伍網路,發佈統一的遇險求助電話,受理全國旅遊險情;由救援平臺協調救援力量,及時對遇險遊客實施救助。對於購買保險的遊客,若符合標準,相關救助費用可由保險公司承擔。對於未購買保險的遊客,應先行救援,然後按“用者付費”的原則收取成本費。

“安全君”小貼士

帶足出遊裝備。在進行戶外徒步旅遊時,必要的戶外裝備是保證安全的基本前提,包括帳篷、防潮墊、睡袋、高能量食品、登山鞋、登山繩、緊急聯絡工具、指北針、救生笛、急救包等。

堅持等待救援。遇險後第一時間向專業救援人員求助。如果不能明確方位和遇險地點,一定要把儘量多的地形特點等資訊告知救援人員。如果天色已晚,最好待在原地不動,減少行進中帶來的其他危險。用手機向外界求救,最好採用短信方式,每半小時開機一次,節省手機電量;利用救生笛求救,遵守國際通用的每分鐘六響哨聲發出求救信號。必要時可搜集一些樹枝或者其他可燃物,點燃之後添加一些濕樹枝或青草,使之升起濃煙,幫助救援人員確定位置。

購買旅遊保險

適合才是最好

河北邢臺某銀行大堂經理胡國榮熱愛旅遊,經常與好友結伴外出。去年夏天,他和朋友相約,到張家口壩上草原遊玩。因為壩上滑草、草原騎馬等活動項目有一定的危險性,他們在旅行社工作人員的介紹下購買了旅遊保險。

到達景區後,胡國榮興致勃勃地來到騎馬場,挑選了一匹白馬開始體驗。“我第一次騎馬,非常興奮,沒認真聽教練員指揮,不小心加快了速度,結果身體失去平衡摔了下來。”胡國榮回憶說,當時很不走運,落地時大腿碰在堅硬的石塊上,根本無法走路,隨即被送往當地醫院治療。

經醫生診斷,胡國榮右股骨骨折。簡單處理後,他決定回邢臺繼續治療,經過漫長的4個月,他才基本恢復健康,前後一共花費將近3萬元。

胡國榮想起旅遊前購買過保險,於是向旅行社諮詢這筆費用是否可以報銷一部分。旅行社回復說,出行前購買的個人旅遊意外傷害保險,保險金額為每人30萬元,根據胡國榮的情況,應該可以申請理賠。於是,準備好相關材料後,胡國榮向保險公司提出理賠。保險公司對事故進行調查和評估,依程式賠償了醫藥費、治療費、鑒定費、護理費等費用2萬餘元。

專家點評

四川大學旅遊學院教授程勵:

購買保險成為越來越多遊客保障安全的選擇。曾經有這樣一個案例,一位遊客去英國旅遊,出發前花230元買了一份保險,剛到倫敦,電腦、錢包和護照被竊。回國後,保險公司根據當地警方報告及相關證明,為錢財損失賠償該遊客4000元,為證件失竊另賠5000元。

可見,在充滿不確定性和風險的旅途中,一份合適的保險確是遊客一條不錯的“安全帶”。

“安全君”小貼士

合理選擇險種。遊客應充分估計出遊可能面臨的風險,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險種,再挑選心儀的保險公司購買保險。許多人混淆了旅行社責任險和旅遊意外險兩個險種。旅行社責任險是國家旅遊管理部門要求旅行社必須為旅客投保的險種,許多情況不在該險種的保障範圍內。消費者出行時,最好自己補充購買旅遊意外傷害險,為出行增加一層保障。

保險可以組合購買。旅遊保險的種類越來越豐富,各類險種可以組合購買,如行李險、行程延誤險、旅程變更險、財產險、緊急醫療運送和送返險等,均可在出行前通過國內保險公司投保或由旅行社代辦。無論是罹患急病,還是遺失物品,甚至是飛機晚點、身陷困境都可以通過致電24小時救援熱線獲得及時救助。若擔心身體出問題,也會有帶境外救援功能的醫療保險,如遇到突發急性病,由合作救援機構墊付相應的費用。

出境游,安全是必修課

應記下目的地所在國的中國大使館、領事館電話

身處海外,遊客首先要牢記領事保護熱線電話“12308”

國家旅遊局相關負責人建議,遊客在選擇出境遊目的地之前,要參考外交部或國家旅遊局發佈的出行提示,避開有風險的目的地。

業內人士透露,越來越多的遊客在諮詢產品時,開始關注境外旅遊地的安全問題,很多突發事件,特別是恐怖主義事件發生後一段時間內,當地旅遊線路預訂會受到明顯影響。很多遊客更青睞具備全球旅遊服務與應急處理能力的旅行社。

身處境外,遊客要牢記領事保護熱線電話“12308”,在國外撥打“0086+10+12308”。中國公民無論身處世界哪個角落,遭遇緊急情況時均可通過撥打呼叫中心熱線,向祖國尋求保護與協助。

遊客還應記下目的地所在國的中國大使館、領事館電話,在情況危急、語言不通時,使領館會給你提供及時的建議和幫助。同時,還應記好旅行地本國的報警電話、急救電話、SOS救援電話。

買境外旅遊險,要重點關注意外傷害、醫療和緊急救援等保障內容

去境外旅遊,購買合適的保險能讓遊客在萬一受傷時獲得合理賠償。那麼,如何購買合適的境外旅遊保險呢?業內人士建議,應著重關注意外傷害保險、醫療保險和緊急救援服務三大保障內容。

意外傷害保險的主要功能在於提供意外身故或傷殘後的經濟補償。醫療保險主要提供醫療及相關費用的補償。緊急救援服務則主要通過24小時多語種的救援熱線,提供包括就醫信息安排、住院墊付醫藥費、指示最近的大使館等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境外就醫費用一般較高,所以醫療保險的保額最好要足額購買。一般境外旅遊保險中的意外傷害保障責任,不包括跳傘、潛水等危險度較高的運動。如果在旅途中有參加這些運動的計畫,應額外購買專項意外傷害保險。

消費者在買保險時,應選擇能與專業國際救援公司緊密對接、提供醫療轉運等專業高效救援服務的保險公司。此外,出境遊還可能遭遇銀行卡盜刷、航班延誤、托運行李丟失等風險,這些都有相應的保險可以保障。

圖文原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