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電商出“淘”上市 前方吉凶難料

本刊實習記者 賀小蓉

如今, 依靠阿裡、淘寶等電商平臺大把撈金的品牌或謀求上市, 或努力佈局線下, 出“淘”大勢已現雛形。 然而, 失去平臺推廣和流量福利的它們, 採取“出淘之舉”並未獲得滿堂喝彩, 相反, 折戟之聲不絕於耳……

4月下旬, 三隻松鼠終於將持續一年的上市計畫推進了IPO輔導期;裂帛和禦泥坊前後腳登陸創業板和新三板;阿芙、十月媽咪、林氏木業也紛紛表達了出“淘”想法。

事實上在此之前, 淘品牌們就有了出“淘”的意圖。 早在2016年7月, 韓都衣舍獲批正式掛牌新三板, 成為淘品牌上市第一股, 就吹響了線上品牌轉戰線下實體的號角。

誠如當年捕捉到電商訊號一樣, 這一次, 電商品牌們抱團出“淘”, 進行上市、線下實體店試水、全管道構建諸多嘗試。 不過, 這股出“淘”之風是否真能助力淘品牌的發展, 目前還要打個問號。

1

阿裡系蜂擁上市

野蠻生長後的“淘品牌”自然不甘永在阿裡的卵翼之下,

自2016年開始, 紛紛謀求上市, 意欲自立門戶。

4月21日證監會公佈的IPO預披露企業名單中, 有3家與淘寶相關, 分別為: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禦家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值得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讓人費解的是, 阿裡卻“大方”送行, 並且成為這些出“淘”者背後的助推人。 截至目前, 阿裡巴巴已為124家平臺商家提供協助上市等服務, 其中上市或掛牌新三板的企業有37家, 擬上市的企業有87家。

2

一切為了開店

隨著電商紅利日益耗盡, 淘品牌們紛紛瞄準了線下實體店尋找出路。 借助上市籌集資金以拓展線下管道, 則成為網紅企業幾乎最佳的選擇。

去年9月, 三隻松鼠在安徽蕪湖開設了首家線下體驗店——三隻松鼠投食店。

其首家線下店, 面積300平方米, 除了銷售產品區, 還設置有休息座椅和吧台, 同時售賣三隻松鼠動漫等周邊衍生品。

3

現實很骨感

早在2015年O2O正火的時候, 綠盒子便試水O2O模式打造線下體驗店。 但在開展線下實體店僅僅一年後, 綠盒子便身陷破產傳聞, 自救失敗。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 其最大問題在於供應鏈的掌控, 由於過高的門店租金、人力成本, 使得“出淘”後的品牌們一方面要追求產品和供應鏈提升, 另一方面要有足夠的創新能力, 在人才和研發上有更多投入。

同時, 如今線上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由於傳統的品牌紛紛上線, 分走了“淘品牌”的部分客戶流量。

“對於實力強勁卻正在逐漸失去平臺流量紅利的淘品牌來講, 無論是公司上市, 掛牌新三板或創業板, 還是摘牌轉板到IPO, 都未必是好事, 轉型之路比上市要難走得多。 ”湖南大學經濟學教授李斌認為。

對於出“淘”的電商品牌們來說, 得有足夠的底氣才能轉型成功, 否則, 一味跟隨潮流追趕風口,

或許只會打壞一手好牌, 最終惡果纏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