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距離華為,oppo和vivo還差了幾個小米的距離?

權威市場調研機構IDC日前發佈今年一季度智慧手機中國市場出貨量排行榜顯示:

華為以3455萬台佔據榜首, oppo與vivo分別以2550萬台和2270萬台位居第二第三, 蘋果僅占市場份額9.2%而屈居第四, 小米則列於第五。

縱觀這幾年國內移動市場的慘烈廝殺, 雖然國產智慧手機已經稱霸了中國市場的大半江山, 甚至遠超蘋果和三星的出貨量, 但除了華為是被公認的國產代表機, OPPO和vivo(下文簡稱OV)的品牌並未獲得業內、業外的認同, 其品牌忠實度也遠遠不及華為和小米。

眾所周知, 華為的江湖霸主地位並非一朝一夕得來的。 要知道華為長期堅持不少於銷售收入10%的研發投入, 並堅持把研發投入的10%用於預研, 對新技術、新領域進行持續不斷的研究和跟蹤。

正是憑藉這樣一份自主研發和專業投入韌性, 華為才能在一席國產品牌中一騎絕塵, 才會成為每個國人熟知、稱頌的知名國產品牌。

而OV這些品牌, 他們對於產品的理解並不是將精力投入研發這一塊, 而是大量邀請知名明星, 投放鋪天蓋地的廣告。

雖然銷量不俗, 但真正因為信任、喜愛和認同而去購買OV手機的消費者, 卻屈指可數。

oppo廣告

vivo廣告

華為廣告

以科技為主導的手機行業, 技術和明星效應, 誰能走得更遠?誰能真正成為品牌?縱觀21世紀移動領域的發展只有抓住未來才能長久發展下去, 技術還是明星效應的重要性高下立見。

國內手機的起航、發展比國外的時間要晚, 許多關鍵科技早已被國外企業牢牢握在手中。

比如“缺芯少屏”曾經就是國產手機行業多年的軟肋, 但華為作為國內第一家想要開創自己品牌的公司, 在歷經10餘年研發後, 成功開發出了100多款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晶片。

目前, 華為海思麒麟晶片在性能上, 已經勉強可以和晶片界“老大”美國高通晶片相抗衡。

在這,有另外一家企業也不得不提,那就是排行榜第五的小米。小米在剛推出時,也主打“高性價比、高效能”的特點,沒有屬於自己的專利技術。

但反觀這幾年,小米痛定思痛,專注研發。在今年2月發佈了首款自主研發的晶片“澎湃S1”。

成為國產手機中唯一兩家(另一家是華為)擁有自主研發手機晶片的手機廠商。

由此看來,雖然國產手機已經逐漸趕超了國外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但對中國手機的發展來說,的確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中國市場肯定越發精益求精,消費者對手機的選擇只會不斷有更高的要求。

對於中國手機的發展前景來說,還是希望像華為小米、魅族這樣企業能夠越來越多,改善國內手機行業的情形,這也算眾望所歸了。

作者 | 六珂

在這,有另外一家企業也不得不提,那就是排行榜第五的小米。小米在剛推出時,也主打“高性價比、高效能”的特點,沒有屬於自己的專利技術。

但反觀這幾年,小米痛定思痛,專注研發。在今年2月發佈了首款自主研發的晶片“澎湃S1”。

成為國產手機中唯一兩家(另一家是華為)擁有自主研發手機晶片的手機廠商。

由此看來,雖然國產手機已經逐漸趕超了國外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但對中國手機的發展來說,的確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中國市場肯定越發精益求精,消費者對手機的選擇只會不斷有更高的要求。

對於中國手機的發展前景來說,還是希望像華為小米、魅族這樣企業能夠越來越多,改善國內手機行業的情形,這也算眾望所歸了。

作者 | 六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