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她明明睡足8小時,卻說自己徹夜未眠,檢查結果讓所有人吃驚!

“昨天你睡得好嗎?”

這個問題不知道能得到多少肯定的回答。 當下, 受失眠困擾的人不在少數, 據調查顯示, 成年人一年內的失眠患病率高達57%。 “現在失眠的人越來越多, 我們睡眠障礙的門診量, 一年高達五六萬, 而且逐年遞增。 ”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睡眠科科長毛洪京說。

不過, 在這些因為失眠來就診的患者中, 總是夾雜著一些“假病人”, 嘴上說著自己整夜睡不著覺, 但是在睡眠檢測室裡呼呼大睡, 這樣的“假失眠”究竟是怎麼回事?

明明睡足8小時

卻說自己徹夜未眠

趙阿姨, 將近50歲, 失眠的病史也有5年了。

“就是整夜整夜睡不著, 腦子裡也沒有想什麼, 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種思想負擔。 ”趙阿姨看上去很憔悴, 也比同齡人顯老。

因為晚上睡不好, 白天幹什麼都提不起勁兒。 工作上也出了錯誤, 結果被罰了錢。

失眠之後, 趙阿姨的脾氣變大了, 總是覺得煩躁。 動不動就對丈夫發火, 還會凶兒子。 為了治療失眠, 她吃過中藥, 做過針灸, 還吃過安眠藥, 可是效果都不大。 近一兩個月, 越來越嚴重, 甚至已經和丈夫分床睡了。

在朋友的推薦下, 她來到杭州市睡眠障礙診療中心。 中心的劉義醫生建議她做個多導睡眠檢測, 結果讓所有人都很吃驚——

趙阿姨的睡眠其實很正常, 睡眠時間達到了8小時, 睡眠結構也很完整, 不僅有深睡眠、淺睡眠, 還有夢境。

但是趙阿姨第二天一早起來, 又是一臉無辜:“又是徹夜未眠。 ”

“這就是典型的主觀性失眠。 自己覺得自己失眠了, 但實際上睡得很香。 ”毛洪京說。

睡眠感知出現偏差

簡單說就是不會睡覺了

“睡眠感知出現了偏差。 ”毛洪京解釋, 說得簡單些, 就是不會睡覺了。

劉義給出了一個非常形象的例子:每個人對水溫都有一定耐受力, 如果是一盆熱水, 很多人手都伸不進去, 但是糖尿病患者根本不覺得燙, 那是因為糖尿病人的感知末梢受損了。 同理, 睡眠感知沒了, 也不知道自己進入了睡眠。

感知偏差其實有一個公式的。 主觀睡眠時間除以客觀睡眠時間, 要盡可能接近1, 這才是正常的。 像趙阿姨這種主觀睡眠幾乎為零的, 那就意味著她的感知偏差很大。

“在門診, 更多的主觀失眠的病人, 大都能睡五六個小時, 但是自己只覺得睡了兩三個小時。 ”劉義說。

那為什麼會出現

這樣的錯覺呢?

毛洪京說, 根本原因還不是很清楚, 但是和心理障礙脫不了關係, 也跟抑鬱、焦慮有關。

這也解釋了有些病人服用藥物之後, 效果不明顯的原因。

因此在治療這類病人時, 需要做認知行為的訓練——讓患者認識到自己的確睡著了, 可以給他們看錄影, 錄下打鼾的聲音給他們聽, 趁他們睡著後在其臉上、手上畫畫等。

他們的認知改變以後, 就不太在意睡眠的事情。 有焦慮、抑鬱的患者可給予抗焦慮和抗抑鬱的藥物治療。

今天是“國際睡眠日”

在這樣的日子裡

來關注一下自己的睡眠狀況吧

第一

失眠15天以上、清晨三五點起來或是輕度抑鬱症

古代醫家有言, “養生之訣, 當以睡眠居先。 睡能還精, 睡能養氣, 睡能健脾益胃, 睡能堅骨強筋。 ”充足的睡眠歷來被認為是身心健康的標準之一。

失眠不僅影響人的情緒, 甚至能影響人的免疫系統,

更重要的是, 失眠往往是身體潛在某種疾病的外在表現形式之一。

南京市中醫院養生康復科王挺主任告訴記者, 根據最新的臨床實驗, 失眠和抑鬱症之間可能有共同的發病基礎或機制。

“失眠可能是臨床抑鬱的普遍早期症狀, 而長期失眠是誘發抑鬱症的直接病因。 ”王挺主任說,多數人很難將失眠與抑鬱症聯繫起來,殊不知,失眠往往是抑鬱症的先兆,

長時間的失眠很可能會發展成為抑鬱症,而抑鬱症又會加重失眠障礙,形成惡性循環,使抑鬱症的治療難度倍增。

當你嚴重失眠15天以上的時候,你該改善自己的睡眠了,如果長期得不到治療的話,很可能就是輕度的抑鬱症。

如果你經常在清晨3-5點醒來,你也該注意自己的睡眠狀況了。王主任提醒,抑鬱症的一個重要的症狀就是早醒,較正常清醒時間提前2小時。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兩周,就要考慮是否為抑鬱症了。

第二

睡眠需求有個體差異,大多數人睡眠在6至10小時

在我們身邊,受失眠問題困擾的人不在少數,但能夠真正正視失眠問題的卻也不多,一般要等到失眠狀況很嚴重時才會過來就診。

失眠人群根據病程分為:急性失眠,病程小於4周;亞急性失眠,病程大於4周,小於6個月;慢性失眠,病程大於6個月。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的睡眠需求存在個體差異,有些人只需要睡3-4小時,而有些人則需要睡10-12小時,大多數人每天睡眠在6-10小時。所以睡眠的主觀感知也應考慮。

王主任說,失眠是一種原發性或繼發性睡眠障礙,該病易被漏診,僅有5%的失眠患者就該問題求醫,有70%的患者甚至未向醫生提及症狀。

第三

這些都是失眠的症狀

王主任告訴大家幾個指標,可以看看自己是否符合失眠的定義:

1、睡眠潛伏期延長,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

2、睡眠維持障礙,夜間覺醒次數多於2次,或淩晨早醒;睡眠品質下降,睡眠淺、多夢;

3、總睡眠時間縮短,通常少於6小時;第二天早晨感到頭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

王主任認為,應該正確認識入睡難的問題,不要因為偶爾的一次睡不著就感覺失眠了,只要沒有成為一種常態,大可不必擔心,只需盡可能調整心態,提高自己的睡眠品質。

第四

改善睡眠的建議:床只用於睡眠,不要做其他事

1. 只在夜間睡覺。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在日間睡眠,即使感覺疲乏倦怠也不要臥床。

2. 只在有睡意時再上床。床只用於睡眠,不要在床上做閱讀、看電視、工作等與睡眠無關的任何事情,不要早早躺在床上“培養”睡意。

3. 上床後半小時內無法入睡或夜間早醒後半小時內無法再入睡時,選擇穿衣下床和離開臥室,以獨坐或輕微閱讀等待睡意。

4. 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系統治理,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以及其他治療方式。記得要在睡前服藥而不是半夜,更要記得只有現在服藥,將來才有可能停藥。

”王挺主任說,多數人很難將失眠與抑鬱症聯繫起來,殊不知,失眠往往是抑鬱症的先兆,

長時間的失眠很可能會發展成為抑鬱症,而抑鬱症又會加重失眠障礙,形成惡性循環,使抑鬱症的治療難度倍增。

當你嚴重失眠15天以上的時候,你該改善自己的睡眠了,如果長期得不到治療的話,很可能就是輕度的抑鬱症。

如果你經常在清晨3-5點醒來,你也該注意自己的睡眠狀況了。王主任提醒,抑鬱症的一個重要的症狀就是早醒,較正常清醒時間提前2小時。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兩周,就要考慮是否為抑鬱症了。

第二

睡眠需求有個體差異,大多數人睡眠在6至10小時

在我們身邊,受失眠問題困擾的人不在少數,但能夠真正正視失眠問題的卻也不多,一般要等到失眠狀況很嚴重時才會過來就診。

失眠人群根據病程分為:急性失眠,病程小於4周;亞急性失眠,病程大於4周,小於6個月;慢性失眠,病程大於6個月。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的睡眠需求存在個體差異,有些人只需要睡3-4小時,而有些人則需要睡10-12小時,大多數人每天睡眠在6-10小時。所以睡眠的主觀感知也應考慮。

王主任說,失眠是一種原發性或繼發性睡眠障礙,該病易被漏診,僅有5%的失眠患者就該問題求醫,有70%的患者甚至未向醫生提及症狀。

第三

這些都是失眠的症狀

王主任告訴大家幾個指標,可以看看自己是否符合失眠的定義:

1、睡眠潛伏期延長,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

2、睡眠維持障礙,夜間覺醒次數多於2次,或淩晨早醒;睡眠品質下降,睡眠淺、多夢;

3、總睡眠時間縮短,通常少於6小時;第二天早晨感到頭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

王主任認為,應該正確認識入睡難的問題,不要因為偶爾的一次睡不著就感覺失眠了,只要沒有成為一種常態,大可不必擔心,只需盡可能調整心態,提高自己的睡眠品質。

第四

改善睡眠的建議:床只用於睡眠,不要做其他事

1. 只在夜間睡覺。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在日間睡眠,即使感覺疲乏倦怠也不要臥床。

2. 只在有睡意時再上床。床只用於睡眠,不要在床上做閱讀、看電視、工作等與睡眠無關的任何事情,不要早早躺在床上“培養”睡意。

3. 上床後半小時內無法入睡或夜間早醒後半小時內無法再入睡時,選擇穿衣下床和離開臥室,以獨坐或輕微閱讀等待睡意。

4. 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系統治理,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以及其他治療方式。記得要在睡前服藥而不是半夜,更要記得只有現在服藥,將來才有可能停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