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山東濟南:啟動“攜河”發展規劃編制,將黃河變為城市內河

據山東省濟南市規劃局網站3月20日消息, 近日濟南市規劃局全面啟動《濟南“攜河”發展空間規劃》編制工作。 通過實施“北跨”, 攜河發展, 讓黃河成為“城中河”, 推動城市由大明湖時代到黃河時代的跨越發展。

黃河貫穿濟南西北部, 在濟南境內全長約183公里, 是城市重要的歷史文化帶、重要的生態景觀帶, 兩岸分佈著鵲山、華山、黃河第九彎、玉符河濕地、濼口百年鐵路橋等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資源, 蘊藏著深厚的歷史底蘊、獨特的生態環境和重要的發展機遇。 但長久以來, 由於跨河交通滯後, 黃河卻成為濟南向北輻射的“天然障礙”。

2016年12月, 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明確提出, 濟南未來的發展必須瞄準和實施“北跨”, 通過“攜河發展”, 讓黃河成為城市的內河。 濟南將致力於打破目前的城市東西帶狀發展格局, 打造“南山、中城、黃河、濟北”四帶城市發展佈局, 建立城市中心、次中心、衛星城未來發展格局。

王文濤曾將濟南狹長的城市佈局比喻為一根“油條”。 他表示, 再繼續東拓、西進, 交通是不堪重負的。 王文濤說, 從長遠來看, 城市建設不可能無限拉伸延長, 未來的發展必須瞄準和實施“北跨”, 變“跨河發展”為“攜河發展”。

王文濤將未來濟南的“一個主中心、一個副中心、五個次中心、十二個地區中心、兩個衛星城”城市發展格局比喻為“原子結構”。

主中心是指老城主中心, 副中心即現在正打造的新城中央商務區。 五個次中心分別為西客站、新東站、孫村、臨空和濟北, 其中濟北位於黃河北岸。 十二個地區中心包括北湖、華山、洪樓、桑梓店、董家、唐冶、港溝、柏石峪、王官莊、美裡湖、崔寨、高官寨12個地區。 兩個衛星城是是長清和章丘, 一東一西。

王文濤表示, 每個地區中心就是個十五分鐘的生活圈, 這樣就能減少大量的交通負擔。

2017年2月26日, 濟南市規劃局局長賈玉良曾在2017年工作動員大會上表示, 今年, 濟南城鄉規劃工作要加強“攜河發展”規劃, 做好“攜河”發展空間規劃與城市設計、跨黃通道規劃, 對接國家級新區、臨空經濟區建設要求, 拓展發展空間。 全面加強城市設計,

完成中心城總體城市設計、黃河生態景觀規劃研究及城市設計、大明湖周邊重點地段城市設計, 啟動新東站、濟鋼地區城市設計。

《濟南“攜河”發展空間規劃》編制工作採取國際邀標的方式, 在全面調查研究基礎上, 邀請了7家國際知名設計機構參與投標, 最終確定由麻省理工學院建築學院副院長鄧尼斯•法蘭奇曼領銜的城市設計事務所與瑞典SWECO為中標單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