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上海死亡鯨魚左胸鰭消失或系人為,專家:沒有食用價值

2017年3月21日, 上海浦東新區通源東路大治河, 死亡鯨魚的屍體。 澎湃新聞記者 賴鑫琳 圖

上海浦東發現的死亡鯨魚, 其左胸鰭消失不見或系人為。

近日, 上海浦東老港鎮附近海域發現一具鯨魚屍體。 21日上午, 經上海海洋大學唐文喬教授現場查看, 這頭體長超過20米的巨鯨, 被初步判斷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鬚鯨。

唐文喬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 在長江口附近海域, 此前也曾擱淺過一些鯨魚, 但體型都不大, 從沒出現過體長超過20米的鯨魚。 現場初步測量, 該鯨魚遺骸長度約為22米。

21日, 海濱邊防派出所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漁政部門請海洋生物學專家正在檢查鯨魚死因, 結果還沒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 這頭長鬚鯨雖然整體形態較為完整, 但露出水面的左胸鰭卻消失不見。

發現並拖回這頭鯨魚的船長陸海兵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在他們19日首次看到這頭鯨魚時,

浮在水面上的左胸鰭就已不見, 但水下的右胸鰭尚在。 他們發現鯨魚時的位置為東經122度06分, 北緯30度58分。

2017年3月21日, 上海浦東新區通源東路大治河, 潮水退去後, 死亡鯨魚的屍體已經露出大部分。 澎湃新聞記者 賴鑫琳 圖

陸海兵還提到, 在他們發現鯨魚時,

其他漁民在無線電裡告訴他們, 兩天前就在橫沙島東側看到過這頭漂浮海面的鯨魚屍體。

唐文喬表示, 從鯨魚屍體的斷口來看, 消失的魚鰭很有可能是人為割下。 從屍體情況來看, 這頭鯨魚死亡時間也在10天以上。

“這是稀有的物種, 稀有的個體。 做成真實標本, 極具科普價值。 ”對於左胸鰭的消失不見, 唐文喬表示非常遺憾。 他告訴記者, 事實上, 鯨魚魚鰭根本不具備食用價值, “都是硬骨頭, 不是軟骨, 筋也很粗壯, 是沒辦法吃的。 ”

21日下午3時許, 潮水漲起, 在漁政部門安排下, 鯨魚屍體被拖曳到附近的淺灘固定。 澎湃新聞從上海漁政方面瞭解到, 目前還在聯繫有資質的單位, 一同處理鯨魚, 製成骨骼標本。

有過多次製作鯨魚標本經歷的廈門市水陸生物研究所負責人袁巨集梅告訴記者,

如此體型的鯨魚, 製作骨骼標本大概需七八個月, 期間要經歷骨肉分離, 物理和化學方式脫脂, 鑽孔晾曬, 漂白等程式, 最後再拼接完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