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03-10 光明日報 小字

從“中原糧倉”邁向“國人廚房” 2017-03-10 光明日報 小字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對傳統農區來講,既是緊迫任務,又是重大機遇。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駐馬店市委書記余學友說,“作為全國糧食主產區和現代農產品加工基地,糧食連年增產而群眾增收乏力、農產品多而不優、農業大而不強,已成為亟待破解的難題。

余學友代表說,我們要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繼續用足用活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把‘金鑰匙’,調結構促轉型,向改革要效益,實現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 ”

如何從農業大市邁向農業強市?余學友代表從三個方面作了回答。

首先,調整種養結構,實現“中原糧倉”向“國人廚房”的跨越。 駐馬店市抓住當前糧食供給寬鬆的有利時機,下大力氣調整種養結構。 一是大力發展優質小麥,2016年種植優質專用小麥近300萬畝,總產25億斤,實現由生產“口糧”向提供企業搶手原料的轉變。 二是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016年花生、芝麻種植面積新增36萬畝,畝均純收入是玉米效益的兩倍以上,秋季糧經作物比例將逐步達到4:6。 三是發展優質草畜,在穩定傳統豬禽生產的基礎上,重點發展以“夏南牛”為主的肉牛和羊產業,使草畜業真正成為區域特色產業、優勢產業、品牌產業。 四是發展優質林果,因地制宜培育桃、梨、板栗等特色產業,在中心城區、確山、汝南、遂平縣城周邊,佈局15個具有綜合功能的觀光農業園區,僅此一項就讓當地村民收入實現了翻番。

其次,做大做強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余學友代表說,為破除農民種養、中間商收購、批發商零售商銷售的傳統模式,駐馬店市瞄準“基地支援、龍頭帶動、流通服務、特色高效”主攻方向,做大做強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積極發展專業市場、倉儲物流、鄉村旅遊、“互聯網 農業”等產業,把農業效益最大限度地留在當地。 到2016年年底,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1355家,實現總產值1415億元。 同時,發展各類電商3200多家,實現交易額228億元。

最後,啟動市場主體,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添新動力。

余學友代表強調,在穩定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駐馬店市認真落實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等改革政策,引導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全市累計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6325個,發展家庭農場5531家,流轉土地376萬畝,農業生產者真正成為市場經營主體,有效破解了生產源頭與市場需求脫節的頑疾,讓群眾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得到更多實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