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太和縣百餘輛公車集體停運!到底咋回事?

6月27日起, 太和縣城內的27台1路公車全線停運;6月28日起, 縣城內的100餘台公車全部停運……給太和居民出行造成不便。

太和縣公車為何集體停運?

事情究竟因何而起, 進展如何?

6月28日起,

記者多次前往太和縣,

跟蹤採訪此事。

報料

百餘輛公車全部停運

“從6月27日一早開始, 1路公車就全部停運了, 從28日早晨開始, 全城公車集體停運。 ”28日一早, 記者趕到太和, 據的哥徐師傅介紹, 太和縣公車共計114台, 加上300多台計程車, 基本上能滿足市民的正常出行。 但全縣百十台公車一停運, 計程車的負荷就太重了。

隨後, 記者在太和縣人民路老大橋附近, 看到大量的1路公車集中停放在路邊。 在另一個路段, 記者又看到了2路公交、6路公車和環城公車的集中停放點, 停放大量公車。 後來, 在太各縣公共交通運輸公司院內, 記者又看到了院內停滿了5路公車。

114輛公車停運的說法, 也得到太和縣交通運輸局的證實。

公車主

掛靠公司不讓年審

車輛回收價低

為何太和公車集體停運?接受記者採訪時, 1路車車主張師傅、2路車車主劉師傅等表示, 停運源於太和縣近日推行的城市公交運營體制改革。 主要是因為兩個問題:一是他們的車輛年審在6月到期,

而掛靠的太和縣公共交通運輸公司卻不讓年審;二是公司在6月25日出示的“公車輛收回實施方案”中, 車輛回收價太低, 讓他們“無心思繼續營運”。

但公車主們表示, 太和縣進行的城市公交運營體制改革, 是大勢所趨, 勢在必行, 他們原則上也是贊同的, 但希望有關方面和掛靠的公交公司在處理上給予經濟上的傾斜照顧。

據瞭解, 今年3月, 太和縣出臺規範城市公交運營體制實施方案, 正式啟動城市公交運營體制改革, 將依法糾正收回變相轉讓及掛靠經營的城市公共汽車客運經營權。

目前, 太和縣共有114輛城市公車, 車輛由個人出資購買, 掛靠太和縣公交公司經營。 實際運營中, 因為“個體”性質沒有改變, 管理的難度很大, 現役軍人、老人等群體在太和縣無法免費乘坐公車。 同時, 從太和縣城發往五星、稅鎮等鄉鎮的公車, 兼具了城市公交與農班車的性質, 且運行線路與其他線路的公車有重合之處。 《安徽省城市公共汽車客運管理條例》規定, 禁止轉讓或以承包、出租等方式變相轉讓城市公共汽車客運經營權。

為此, 太和縣出臺《太和縣規範城市公交運營體制實施方案》, 依法糾正收回變相轉讓及掛靠經營的城市公共汽車客運經營權, 規範城市公交運營體制, 全面整合公交資源, 建立健全公交公車公營體制。

但是, 正在有關方面積極推進這項改革的過程中, 近日出現了公車停運一事。

回應

車輛收回價款尚待評估

已有部分公車上路

對於車主們反映的問題, 太和縣公共交通運輸公司經理王琦接受採訪時回應, 為了節省費用, 公司領導曾勸說車主, 不必再給即將到期的車輛進行行車證年審。 不過, 在6月27日下午, 他曾在商談會上曾向各位車主表示, 如果車主想繼續申請車輛行車證年審, 公司還是給予辦理的。

王琦承認公司在這方面工作沒做細,沒有充分考慮車主的訴求,沒有做好解釋工作,結果導致公車車主集體停運,影響城市形象,也給市民出行帶來很大麻煩。

至於車主們紛紛反映的車輛補償過低的問題,王琦表示,已經上報交通主管部門,有關領導正在進一步討論、處理。

據太和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張曉飛介紹,太和縣城市公交運營體制改革的時限為今年3月至8月,期間,縣政府將委託協力廠商評估機構,對現有的114輛公車逐車進行評估,確定收回價款(收回價款由車輛殘值、剩餘經營期預期收益和適當的政策扶持三部分構成)。在規定的期限內簽訂收回協定,由縣政府統一依法收回。 對不同意按評估價款簽訂協定交回車輛的,由太和縣公交公司配合,負責將車輛轉出,辦理營轉非手續;拒不辦理的,申請人民法院解除掛靠協議。

關於收回車輛的補償標準是否過低的問題,張曉飛表示,此前流傳的一紙“公車輛收回實施方案”,只是公交公司內部的一個討論稿,不是正式檔。

“每台車的回收價款究竟有多少,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目前還在評估中。”張曉飛表示,協力廠商評估機構正在對現有的114輛公車逐車進行評估。而剩餘經營期預期收益的確定還需要一個過程,所以每台車的補償額度具體多少,仍需等待。目前,事情正在積極解決中。

截至記者發稿時,1路、6路的50餘台公車仍在全線停運。對此,王琦表示,因為公司和車主間的有關問題仍未達成一致意見,這些車主仍不願意對脫審的車輛進行行車證年審,所以他們的車輛尚未恢復營運。不過,從6月30日早晨起,2路、環城公交等數十台公車已慢慢恢復營運,目前市民出行的壓力正在緩解。

對此,潁州晚報將繼續關注。

記者手記

在採訪過程中,不少太和市民表示,他們對於太和縣公交營運體制的改革,持支持態度,希望這次改革取得圓滿預期效果。

太和縣此次公交運營體制改革,主要是變“個體車主經營”為“公交公車公營體制”。因此,太和縣政府將投入巨大財政補貼,加大對城市公交營運盈虧平衡的保障。

在公交線路方面,改革後太和公交的覆蓋面將更大,由原來的幾條線擴展到29條線路,覆蓋太和縣城內大型商場、重點單位、工業園區、學校機關等重要交通節點。此外,各種乘車優惠政策也將得以落實。因此,這是普惠于民的民生大工程,每一位元市民都有義務支持。

此前,潁上、臨泉、阜南等縣公交公司已經完成了類似改革,而且也都有一個“摸石頭過河”的過程,但是最後都取得了滿意效果,受到了社會各界和廣大乘客的好評。

毫無疑問,上述各縣城市公交運營的成功,為太和縣城市公交體制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之用。因此,在城市公交體制改革中,太和出現這樣那樣的困難或疏忽,甚至出現掛靠太和縣交通運輸公司的個體車主集體停運現象,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俗話說,任何改革,都是利益的重新配置或調整,相信在有關部門的介入協調下,車主、掛靠公司等各方最終能達成利益的“最大公約數”。相關方也應以大局為重,積極支持這次惠民利民的改革,切勿以自身利益或小集團利益為唯一考慮目標而置廣大市民利益于不顧。

潁州晚報記者 陳傳坤 文/攝

公司還是給予辦理的。

王琦承認公司在這方面工作沒做細,沒有充分考慮車主的訴求,沒有做好解釋工作,結果導致公車車主集體停運,影響城市形象,也給市民出行帶來很大麻煩。

至於車主們紛紛反映的車輛補償過低的問題,王琦表示,已經上報交通主管部門,有關領導正在進一步討論、處理。

據太和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張曉飛介紹,太和縣城市公交運營體制改革的時限為今年3月至8月,期間,縣政府將委託協力廠商評估機構,對現有的114輛公車逐車進行評估,確定收回價款(收回價款由車輛殘值、剩餘經營期預期收益和適當的政策扶持三部分構成)。在規定的期限內簽訂收回協定,由縣政府統一依法收回。 對不同意按評估價款簽訂協定交回車輛的,由太和縣公交公司配合,負責將車輛轉出,辦理營轉非手續;拒不辦理的,申請人民法院解除掛靠協議。

關於收回車輛的補償標準是否過低的問題,張曉飛表示,此前流傳的一紙“公車輛收回實施方案”,只是公交公司內部的一個討論稿,不是正式檔。

“每台車的回收價款究竟有多少,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目前還在評估中。”張曉飛表示,協力廠商評估機構正在對現有的114輛公車逐車進行評估。而剩餘經營期預期收益的確定還需要一個過程,所以每台車的補償額度具體多少,仍需等待。目前,事情正在積極解決中。

截至記者發稿時,1路、6路的50餘台公車仍在全線停運。對此,王琦表示,因為公司和車主間的有關問題仍未達成一致意見,這些車主仍不願意對脫審的車輛進行行車證年審,所以他們的車輛尚未恢復營運。不過,從6月30日早晨起,2路、環城公交等數十台公車已慢慢恢復營運,目前市民出行的壓力正在緩解。

對此,潁州晚報將繼續關注。

記者手記

在採訪過程中,不少太和市民表示,他們對於太和縣公交營運體制的改革,持支持態度,希望這次改革取得圓滿預期效果。

太和縣此次公交運營體制改革,主要是變“個體車主經營”為“公交公車公營體制”。因此,太和縣政府將投入巨大財政補貼,加大對城市公交營運盈虧平衡的保障。

在公交線路方面,改革後太和公交的覆蓋面將更大,由原來的幾條線擴展到29條線路,覆蓋太和縣城內大型商場、重點單位、工業園區、學校機關等重要交通節點。此外,各種乘車優惠政策也將得以落實。因此,這是普惠于民的民生大工程,每一位元市民都有義務支持。

此前,潁上、臨泉、阜南等縣公交公司已經完成了類似改革,而且也都有一個“摸石頭過河”的過程,但是最後都取得了滿意效果,受到了社會各界和廣大乘客的好評。

毫無疑問,上述各縣城市公交運營的成功,為太和縣城市公交體制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之用。因此,在城市公交體制改革中,太和出現這樣那樣的困難或疏忽,甚至出現掛靠太和縣交通運輸公司的個體車主集體停運現象,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俗話說,任何改革,都是利益的重新配置或調整,相信在有關部門的介入協調下,車主、掛靠公司等各方最終能達成利益的“最大公約數”。相關方也應以大局為重,積極支持這次惠民利民的改革,切勿以自身利益或小集團利益為唯一考慮目標而置廣大市民利益于不顧。

潁州晚報記者 陳傳坤 文/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