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共舞長江經濟帶】岳陽城陵磯港:湖南在這裡通江達海

湖南城陵磯國際集裝箱港。 記者吳康安攝

長江經濟帶主要節點城市和港口佈局圖記者吳康安攝

湖北日報網訊60%的洞庭湖水面, 163公里的長江岸線, 擁有千噸級以上泊位27個, 5000噸級的泊位4個……岳陽城陵磯新港區倚長江、鎖洞庭, 湖南在這裡開啟通江達海模式。 7月2日, 湖北日報網記者跟隨“共舞長江經濟帶”網路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長江中游第一磯", 探訪處在長江經濟帶“黃金水道”咽喉的城陵磯港。

城陵磯港區位於岳陽市區的北端, 地處珠三角和長三角經濟帶、長株潭城市群和武漢“兩型社會”綜合試驗區之間, 北距武漢市232公里, 南下323公里經湘江到達長沙, 溯長江向西907公里到達重慶, 向東1015公里到達上海。

“這裡和武漢較為相似, 有著很好的區位優勢。 ”岳陽城陵磯新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隆標說。

1996年, 城陵磯成為湖南唯一的國家對外開放一類口岸;2012年, 岳陽市委、市政府啟動“一港一區四口岸”申報;2014年, 湖南省委、省政府決定, 發揮岳陽作為湖南融入長江經濟帶的“橋頭堡”作用, 將其發展成為全省通江達海的新增長極。 2015年, “一港一區四口岸”最終花落岳陽, 岳陽同時擁有6各國家級口岸平臺, 全國地市級中絕無僅有。

城陵磯新港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忠誠介紹, “這裡是湖南唯一的國家一類口岸, 是華中地區聯接西南、華南、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平臺, 也是湖南唯一進江出海的重要通道。 ”

據瞭解, 2017年城陵磯港生產經營指標港口輸送量為36萬標箱, 截至5月實際完成集裝箱輸送量18.57萬標箱, 七年來年輸送量數量將近翻了5番, 到2018年有望突破50萬標箱, 從而成為長江中下游集裝箱大港。

西元1900年, 岳陽曾是清朝時城陵磯海關“上洋關”衙署所在地。 百年後, 岳陽已經穿破“洋關”迷霧, 承載打造湖南通江達海新增長極的使命, 開啟融入長江經濟帶、走向藍色海洋的鏗鏘之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