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眷村故事一代代講下去"——臺灣經典話劇《寶島一村》在上海舉辦創作回顧座談會

新華社上海7月2日電20多名演員, 20多名技術工作人員, 耗時近10年, 巡演超過220場, 觀眾突破20萬——講述海峽兩岸半個多世紀來眷村記憶的經典話劇《寶島一村》1日下午在上海舉辦創作回顧座談會。

“我是眷村的第二代, 我覺得有責任把眷村的故事講出來。 後來, 我找到賴聲川導演, 花了兩年多時間說服他, 就創排了《寶島一村》。 希望能讓‘寶島一村’的眷村故事, 一代代講下去。 ”臺灣著名電視人、《寶島一村》原創故事提供者王偉忠在開場白中表示。

這場吸引了兩岸數百名觀眾共同參與的座談會, 在上海徐家匯的上劇場舉行,

這座以賴聲川“表演工作坊”為主題的劇場, 也被譽為《寶島一村》的“大陸之家”。 開業近兩年來, 上劇場一直希望將這部費工費時的大型經典劇碼“搬回家”演出。

《寶島一村》藝術總監賴聲川點評, 今年6月28日至7月2日, 話劇《寶島一村》終於如願以償在上劇場首演成功。 “當觀眾和舞臺上的演員面對面, 精緻到每個表情和細節, 全場近700名觀眾都能從各角度看得特別清晰, 這樣的‘眷村’給人的感覺太好了。 ”

《寶島一村》的故事從“老趙家”“小朱家”“周寧家”三個1949年赴台落戶的眷村家庭講起, 呈現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縈繞海峽兩岸的鄉愁。 近10年間, 劇組足跡遍佈海峽兩岸, 還遠赴海外的新加坡、美國等地公演, 受到觀眾歡迎。

賴聲川回憶, 眷村故事太多,

並不容易講好, “100個好故事, 不等於一台好戲劇”, 當初自己閉關整整3天, 最終決定把25個家庭的故事濃縮到3個家庭的變遷中, 才凝練出《寶島一村》的藍本。

屈中恒、馮翊綱、宋少卿等十多名《寶島一村》劇組演員也集體參加了座談活動。 令觀眾驚喜的是, 在主要演員中, 不僅有屈中恒等兩岸觀眾熟悉的眷村二代, 還有一些更年輕的眷村三代。 王偉忠笑言, 整個劇組就好像是一個活的眷村。

去年進入劇組扮演鹿奶奶的梁皓嵐坦言, 自己就是眷村三代, 小時候在都市長大, 已很少聽長輩提起眷村生活。 她說:“我的爺爺奶奶在當時是如何顛沛流離, 這都是第一次看《寶島一村》才知道, 當時哭到不能自已, 後來進入劇組參演,

感覺是三生有幸。 ”

另一名眷村三代名叫翁銓偉, 他在劇中扮演周家的後代周胖。 座談會上, 翁銓偉禁不住失聲痛哭起來。 他說:“我在出場前, 總是閉上眼睛, 浮現出來的都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我爺爺是浙江人, 他以前常說有一天要帶我回浙江看一看, 我爺爺到最後也沒能帶我回浙江。 但我因為有《寶島一村》的演出機會, 最終回到了浙江。 ”

如今, 《寶島一村》每年定期赴大陸巡演, 劇組還收到不少觀眾來信。 有人寫信告訴主創人員, 自己父親的故事與劇中人太接近了, 這部話劇看一次哭一次。

2018年, 《寶島一村》將迎來首演10周年, 賴聲川和王偉忠透露, 儘管暫時還沒有將《寶島一村》搬上電影銀幕的計畫, 但一切仍在等待機緣。 此外, 《寶島一村》的10周年特別演出也已在籌畫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