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社論]靠有保障的程式和有力度的監督抑制亂收費

6月29日起, 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是否合法, 可以在財政部官網一站式查詢。 據媒體報導, 日前財政部官網首頁開設“全國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專欄, 向社會公眾集中公佈中央和全國31個省(區、市)的政府性基金、行政事業性收費、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三個目錄清單, 包括收費專案、政策依據、執收部門及資金管理方式等。

設立全國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 是近年來推動治理各種亂收費行為的重要舉措。 從中央到地方, 政策力度可謂不小, 有幾個重要的節點值得注意,

2013年以來, 中央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得到持續清理規範, 總結並形成了一套制度規範。 2014年6月,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涉企收費管理減輕企業負擔的通知》, 明確要求建立和實施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 2014年8月,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行政事業性收費專案目錄公開制度的通知》, 明確財政部和省級財政部門按照收費專案審批管理許可權, 分級編制並公佈收費目錄清單。

規範行動很快就以公開的方式向社會呈現。 2014年10月, 財政部公佈了《全國性及中央部門和單位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全國性及中央部門和單位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和《全國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

2014年底, 各省(區、市)也陸續公佈了本地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 所以說, 日前財政部公佈的清單目錄, 可謂是這些年清單制度落實以來的一次成果匯總。 當然這並不是簡單的成果展示, 更有著非同尋常的價值, 畢竟過去的規範行動主要局限於政府內部, 公開就意味著, 對於那些依然殘留的不在清單中的亂收費專案, 公眾有機會依靠這條途徑回饋問題, 以互動的方式進一步完善。

財政部負責人提供的資料顯示, 2013年以來, 經過持續清理規範, 中央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由185項減少至51項, 減少幅度為72%, 其中涉企收費由106項減少到33項, 減少幅度為69%;政府性基金由30項減少到21項, 減少幅度為30%。 各省(區、市)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平均約14項,

其中涉企收費平均約3項。 清理各類收費專案尤其有利於減輕企業負擔, 去年年底輿論掀起有關“死亡稅率”的討論, 雖然不乏分歧, 但從近年來社會對涉企收費問題的討論熱情不難看出, 減稅降費是當前中國社會的共識。

在這樣的背景下, 清單制度被外界寄予厚望。 接下來如何利用該項制度達到預期的效果, 則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理想的結果當然是, 既達到減稅降費的目的, 又防止那些新增的不合理收費專案。 但是, 清單制度顯然主要解決的是存量收費專案的問題, 如何規範那些新的收費專案, 同樣值得引起注意。

就在財政部公佈收費專案清單前幾天, 國務院辦公廳公佈了5個亂收費典型案例, 其中涉及近來出現在各地的一些新的收費亂象,

與此同時, 最近行業協會亂收費備受輿論關注。 有的行業協會以“二政府”的名義靠機關吃企業, 比如某地律協就爆出以檔通報的形式向轄區內律師事務所“借錢”這種奇葩事。 改革的過渡期, 像行業協會這類組織還遺留舊時代的權力慣性, 亂收費現象時有出現, 規範收費專案並在制度源頭上防止這類亂象, 對於接下來深入清理收費行動至關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 財政部負責人在介紹清理收費專案行動的過程中, 開宗明義便指出:新設立涉企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專案, 必須依據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沒有法律、行政法規依據但按照國際慣例或對等原則確需設立的,

由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報國務院批准。 若能真正做到這一點, 相信收費亂象就能從源頭上得到抑制。 鞏固目前的收費目錄清單制度, 依靠有保障的程式, 有力度的監督, 亂收費終可徹底得到治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