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眾安保險欲赴港衝刺IPO 保險科技撐起千億估值?

中國網財經7月4日訊(記者 郭偉瑩) 盛傳許久, 眾安線上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安保險”)終於坐實IPO。 招股書顯示, 眾安保險擬在香港交易所主機板上市,

但目前未披露上市時間表。 據稱, 眾安保險IPO上市後, 估計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

赴港衝刺IPO

傳言多次, 眾安保險IPO消息終於坐實。 6月30日, 眾安保險向香港證券交易所提交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 眾安保險擬在香港交易所主機板上市, 上市面值為每H股1元人民幣。 但其上市時間表並沒有披露。

成立之初, 眾安保險註冊資本金10億元。 之後, 2015年6月增資1次至12.4億元。 雖然持股比例與成立之初稍有變化, 但目前眾安保險前三大股東依然為“三馬”, 即螞蟻金服持股16.0403%, 騰訊和平安分別持股12.0907%。

同期, 眾安保險完成9.34億美元A輪融資, 新進摩根士丹利、中金、鼎暉投資、賽富基金、凱斯博等5家外資投資機構。 從今年第一季度償付能力資料來看,

這5家外資股共持有眾安保險19.4%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 A輪融資後, 眾安保險估值高達500億元。

如今, 盛傳之下, 眾安保險終遞交IPO申請。 不久前, 有媒體表示, 眾安保險IPO募集資金將達百億元人民幣, 眾安保險上市後的估值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

如何撐起千億估值?

眾安保險如何撐起1000億元估值, 或許從其業務構成、費用支出、公司定位等方面可見一斑。

資料顯示, 眾安保險於2013年10月成立。 2014-2015年眾安保險淨利潤分別實現3698.1萬元和4425.7萬元。 但2016年實現淨利潤937.2萬元, 與2015年同比下滑78.8%。

保險業務收入方面, 2014-2016年分別為8.2億元、23億元、34.1億元。 雖然保險業務收入呈現增長趨勢, 但從中可以發現其增速從187%已降至近50%。

值得注意的是, 作為國內最大的互聯網保險公司, 眾安保險表示,

自成立累計銷售72億份保單, 服務超4.9億名客戶, 期間累計數額於中國保險公司中排名第一。

從業務結構來看, 眾安保險正在有意擺脫退運險依賴模式。 眾安保險去年退運險保費收入達11.9億元, 占公司總保險業務收入的比例為35.0%, 雖然依然是其主要保費收入來源, 但2015年這一比例高達56.9%, 而2014年該比例更高, 為77.2%。

與此同時, 健康險、意外傷害險等業務保費收入則呈現迅速上升態勢。 與2015年相比, 2016年眾安保險的健康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4.3倍;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則同比增長2.5倍。 另外, 車險作為其“五大生態體系”之一, 眾安保險自2015年開始發力佈局。 與2015年相比, 2016年車險保費同比增長6.3倍。

不過, 隨著業務規模擴大, 眾安保險費用也一直攀升。

資料顯示, 從2014-2016年, 眾安保險費用率從35.2%上升至62.7%。

另外, 眾安保險2016年報顯示其技術服務費為10.3億元, 看來這與其定位為“保險科技公司”不無關係。 或許也正因為此, 眾安保險得以依賴技術服務能力, 佈局五大生態體系。

有報告顯示, 2016年中國保險科技市場實現總保費為3630億元, 預計2021年達到14130億元, 複合年增長率為31.2%。 其中, 保險科技市場之一的生態系統導向的產品創新將以複合年增長率62%的水準發展。 另外, 網上銷售和技術驅動下的產品創新增速將達26.1%和41.4%。

那麼, 身披“保險科技”標籤, 眾安保險將撐起千億估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