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長得高容易遭雷劈?長頸鹿表示很絕望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山夕團隊 黨以凡

監製:中國科學院電腦網路資訊中心

據外媒報導, 兩個月前, 一名Reddit論壇用戶受到一場夢境的啟發, 在論壇上提出了一個問題:長頸鹿是否比其它動物更容易被閃電擊中?該問題在近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熱烈關注。

那麼, 長頸鹿被雷電擊中的幾率是否更高呢?據研究來看, 這個答案似乎是肯定的——成年長頸鹿身高可達14至19英尺(約合4.26至5.8米), 相當於廣闊草原上聳立的幾根電線杆, 雖然閃電並非每次都會擊中場地上最高的物體, 但由於較高的物體距閃電起始點更近,

被擊中的概率也更高。

長頸鹿行走于曠野(來源網路)

那麼上述論斷是否有科學性?

正如動物學家達倫·奈什在為一本新書做研究時所瞭解到的, “1996年到1999年, 南非克魯格斯多普附近的犀牛獅子保護區裡的3頭長頸鹿中有兩頭在被雷電擊中後死亡——餘下那頭(幼鹿)也被雷電擊中,

但沒有丟掉性命”。

2003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迪士尼動物王國中的一頭長頸鹿被雷電擊中後死亡的事件, 這是這家遊樂園首次發生動物遭雷擊致死。

雖然這些個案在事實上並不能準確反映長頸鹿作為一個群體被雷電擊中的可能性更大這個事實,

但是也從一個側面提醒我們在雷電天氣應該要如何應對。 我們可以從長頸鹿易受雷擊的可能性大的原因來著手——

首先, 我們知道, 動物前後腳的距離往往比較大, 尤其長頸鹿這種手長腳長的, 前後肢之間的距離自然不會小。 而這種距離在出現雷電時會形成一個小範圍的電壓, 而動物前後腳的距離越大, 這之間存在的電壓就越大, 因此, 當它們站在雷電經過的地面上時, 較其他動物而言更容易遭遇不幸。

動物的前後腳電壓容易使之被雷電擊中(來源網路)

這就提示我們, 在雷電天氣中, 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面要儘量縮小, 以防止因“跨步電壓”造成傷害。 所謂跨步電壓是雷擊點附近, 兩點間很大的電位差, 若人的兩腳分得很開, 分別接觸相距遠的兩點, 則兩腳間便形成較大的電位差, 有強電流通過人體使人受傷害。

專家分析的第二種長頸鹿遭遇不幸的可能因素為:由於長頸鹿身高體長, 跟很多樹木的高度相差無幾, 如若二者距離相近,

或者長頸鹿通過吃樹葉等行為接觸到樹木, 就很有可能使得雷電在擊中樹木的同時也擊中長頸鹿……這可以說是很絕望了, 那麼這種聞者傷心的例子又能帶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首先, 為了避免第二個“可能”的長頸鹿, 在空曠的地方遇到雷電天氣, 人體應儘量降低自己, 以免作為凸出尖端而被閃電直接擊中, 其次, 為了不像長頸鹿那樣吃著葉子就遭遇不幸, 我們也不要到孤立大樹下和無避雷裝置的高大建築體附近躲避, 尤其不可手持金屬體高舉頭頂。 最後, 老生常談的一點, 就是不要進入水中, 因水體導電好, 易遭雷擊。 總之, 應當到較低處, 雙腳合攏地站立或蹲下, 以減少遭遇雷的機會。

雷電預防措施(來源網路)

當然了,在室內的小夥伴也不要因此抱有僥倖心理,畢竟長頸鹿它也不可能因為打電話被雷劈啊!因此,雷電期間在室內者,不要靠近窗戶、盡可能遠離電燈、電話、室外天線的引線等;在沒有避雷裝置的建築物內,應避免接觸煙囪、自來水管、暖氣管道、鋼柱等。

可見,長頸鹿到底是不是總能得到雷神“眷顧”這個尚未有科學依據,但是根據推測的幾點原因,我們還是可以歸納出一些預防雷電的小貼士,夏季多發雷雨天氣,小夥伴們還是多加小心的好!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資訊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雷電預防措施(來源網路)

當然了,在室內的小夥伴也不要因此抱有僥倖心理,畢竟長頸鹿它也不可能因為打電話被雷劈啊!因此,雷電期間在室內者,不要靠近窗戶、盡可能遠離電燈、電話、室外天線的引線等;在沒有避雷裝置的建築物內,應避免接觸煙囪、自來水管、暖氣管道、鋼柱等。

可見,長頸鹿到底是不是總能得到雷神“眷顧”這個尚未有科學依據,但是根據推測的幾點原因,我們還是可以歸納出一些預防雷電的小貼士,夏季多發雷雨天氣,小夥伴們還是多加小心的好!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資訊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