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迅雷陳磊:在企業市場,解決剛需也難有豐厚利潤

迅雷CEO陳磊

鈦媒體注:以企業為用戶的產業互聯網, 正在呈現與消費互聯網完全不同的運行規律——免費、補貼、流量、入口、關係鏈等經過消費互聯網多年驗證的手段,

在產業互聯網竟然都不那麼靈驗了。

產業互聯網的遊戲規則是什麼?誰會成為最後的贏家?可能現在誰都不知道答案, 但我們至少可以不斷提出問題。

2017年, 鈦媒體將會密集訪談產業互聯網的大咖風雲人物, 由鈦媒體聯合創始人劉湘明領隊, 探尋問題的答案。

此次鈦媒體對迅雷新任CEO陳磊的專訪, 系鈦媒體“產業互聯網訪談系列”第四篇文章(第一篇專訪騰訊社交事業群總裁湯道生《獨家專訪湯道生:騰訊如何進入一個全新市場》, 第二篇專訪阿裡雲總裁胡曉明《獨家專訪阿裡雲胡曉明:產業互聯網, 什麼為王》, 第三篇專訪阿裡釘釘CEO無招《在釘釘點一下, 就可以分享別人先進的管理方式》)。

雲加速服務提供者迅雷最近宣佈, 聯席CEO陳磊將出任迅雷CEO和董事, 負責公司日常經營管理。 而創始人鄒勝龍繼續作為董事長, 關注于公司戰略佈局, 包括AI在內的雲計算產品和技術創新以及戰略投資。

陳磊於2014年加入迅雷, 擔任CTO, 負責雲計算業務;2015年11月, 開始擔任迅雷聯席CEO。 在加盟迅雷之前, 他擔任騰訊雲總經理和騰訊開放平臺副總經理。

陳磊是一個商業領域的思考者, 永遠都在商業、技術和資料之中打著滾地思考, 所以他的很多想法很前瞻, 但也非常接地氣。

按照陳磊的說法, “迅雷在鼎盛的時期是一個很前衛、很前沿的互聯網公司, 今天的迅雷是一個小公司, 小公司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必須形成高度的共識, 集中你所有的資源你才有機會。

所以他到迅雷後, 很快選定了一個開腦洞的產品“賺錢寶”, 結合原來迅雷P2P的基因, 整合大量閒散的上行頻寬, 迅速殺入原來基本格局已定的CDN市場, 掀起一輪殘酷的價格戰。 因為太受市場歡迎, 這款售價278的智慧硬體, 在京東上都是上貨秒殺、常年無貨的狀態。

在陳磊看來, 賺錢寶能做的事情遠不止是一個共用上行頻寬的小硬體, “這其實就是個Linux server, 除了做CDN之外, 是可以做各種各樣的雲計算的。 ”這種概念現在也被稱作是“霧計算”或者“邊緣計算”, AWS等巨頭也已經開始試水跟進。

在迅雷的收入結構裡, 傳統的加速付費使用者收入的比重一直在下降, 而以雲計算和網遊為主的互聯網增值業務的發展很快, 收入從2014年的3178.9萬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4992.9萬美元,

收入占比也從2014年的23.4%上升到了2016年的31.8%。

對於迅雷的未來, 陳磊有很多自己的思考和判斷, 這些基於產業和實踐的分析過程, 相信對很多人也是有益的:

好的戰略應該是走在時間的正面。 客戶買的是鐵, 你賣的是鐵礦石。 用戶買鐵礦石的時候, 看的就是性價比。 中國的勞動力成本的急劇上升, 今天的中小企業家, 他的思維已經變了, 原來靠雇人去解決問題, 今天覺得可以靠買軟體去解決問題, 這種思維方式會越來越成為主流。 在中國, 你拿一個優勢產品去帶動一個劣勢產品, 這個好像叫運營, 不叫壟斷, 不叫惡性競爭。 在這種惡性競爭的領域裡面, 有些問題沒辦法用技術的手段去解決, 因為可以用錢和已有的流量來讓你的創新領域沒錢掙。
以前都是互聯網企業進入傳統行業去變革和更新傳統行業, 未來是傳統行業的企業帶著正常的商業邏輯進入互聯網領域, 然後讓互聯網領域變得更健康。 和共用這個詞沾邊的東西有點太多了, 有的就是租賃。 我們真的是百分之百的共用, 這賺錢寶是用戶的, 頻寬是用戶的, 電也是用戶的, 家裡擺的地方是用戶的, 除了賺錢寶之外其他東西都是閒置的。

鈦媒體:為什麼會選定CDN作為你們進軍雲計算的開始?

陳磊:迅雷一直在轉型, 但是轉型核心的問題是要有一個大家都認可的好戰略, 什麼是好戰略?第一、好的戰略應該是走在時間的正面, 是整個行業、社會都會推動這件事情往前走;第二, 這個戰略需要的所有參與者都應該得到好處,大家都希望你成功;第三、得跟你的核心競爭力比較近,否則沒有優勢建立不了護城河;第四、執行起來沒有那麼困難,難度小。

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說4K高清。今天 4K高清在中國難以普及是因為視頻網站的商業模式,但是早晚會來,因為電視廠商受不了,電視廠商的電視越做越清楚,越做越大,但上面沒有4K的內容,畫面看著就不舒服,這個事情是擋不住的。4K高清的到來的結果會使整個頻寬工業的需求會乘4乘8在往上翻,VR今天雖然有一個泡沫,但也是早晚會來的。所以整個的需求也在推動這件事情發展,一定是時間的正面。

第二、我們做的共用經濟的方法,用戶是受益的——本來上行頻寬就沒用,現在還能賺點錢。我們進來之後,整個行業的價格現在降到原來不到一半了,視頻網站,也就是我們的客戶,大幅度的得到了好處;第三,離迅雷的核心競爭力近,因為賺錢寶是P2P的技術為原點,迅雷在這方面的確是有優勢的;第四,我們進來的時候,CDN行業相對來說還是一個比較傳統的行業,當時沒有互聯網公司關注這個事情,我們在2015年講這個行業“貴黑亂”——就是資費特別貴,暗箱操作特別多,定價的策略很混亂,最後倒楣吃虧的是客戶。我們沒有想到的是,2015年我們進入了之後,大量的競爭對手企業進入,行業突然一下子變成了一個非常紅海的一個買方市場,這個是我們當時沒有想到的。

所以在我們定戰略的時候,這是一個合理的戰略。今天這個市場已經不是一個特別好的市場,競爭比較惡性,大部分的企業都是虧著本在做。我們是有一個技術能夠去解決成本的問題,當然,我們的技術也在被市場接受的過程中,所以對我們來說也是有很大壓力,但是我們有信心我們最後能勝出,因為我們的確採購成本是非常非常低的,而且已推出產品的技術水準在行業內已經是比較高的了。

鈦媒體:你們提出來共用經濟雲計算的這個概念,包括賺錢寶出來之後大家眼前一亮,這個動議最早是怎麼出來的呢?是跟迅雷原來的商業模式自然演變過來的嗎?

陳磊:挖礦這個事早就做了,但我們一開始是用PC挖礦。後來曾經想過用路由器挖礦,但是那個專案失敗了,我進公司的時候已經關掉了。用共用經濟的方法去做雲計算,是我進入公司之後做的。早期我們想的更多的是用P2P的方法去做CDN,因為有一個點就是迅雷看看(迅雷的視頻業務),這個業務用的技術裡面很大一部分是靠P2P去提供的服務,所以他們就想到能不能把這個技術拿出來賣錢。

但要用用戶的上行頻寬,PC機是有問題的,核心的問題是費電,掙的那點錢還不如電費,還有污染和噪音,還必須開著電腦,不能進入休眠狀態,還有安全問題等等,所以我們主動就把在PC上做挖礦這件事情關掉了,然後把它轉換成用一個智慧硬體的思路。在這個智慧硬體上,我們下了挺大的功夫,PC所有的缺點都要解決——賺錢寶實際運行的平均耗電量大概是3瓦,PC是200多瓦,同時它還是一個特別安靜的放在那兒永遠不用管的硬體。做出來之後,我們發現這就是個Linux server,那除了做CDN之外,還是可以做各種各樣的雲計算的。

這種更加分散式的計算架構,能不能替代今天的雲計算的架構?技術的發展一定是往這個方向。我們看到VR、人工智慧、大資料越來越普及,計算的複雜度和需求會越來越高,特別是人工智慧的興起,給整個計算行業會帶來很大的挑戰。無論是大資料還是人工智慧,其實都很適合於非常分散式的計算。今天的人工智慧處在計算技術處在初級階段,所以它反而比以前更集中,需要買一台帶七八個GPU的設備。現在是用這樣的方法,未來一定是用更多的設備,用更平行計算的方式去做這個計算。我們這種計算的模式,應該是社會未來發展的方向和趨勢,一定得有一家公司去解決計算成本的問題。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把這個社會上閒置的計算設備用起來,同時也環保,環境問題也是我們要面臨的一個很大的挑戰。

鈦媒體:剛才你提到P2P,談到未來的這種弱網連接的計算,那從技術來講,現在賺錢寶的模式跟當年的P2P,包括之前的網格計算有什麼區別呢?

陳磊:和網格計算區別還是挺大的,主要在網格計算那個時代,計算的組織方式和計算設備的分佈和部署這兩個角度時機不成熟,所以網格計算在很短一段時間裡面就銷聲匿跡,我覺得是在時間點上有問題。網格計算得有用戶土壤,否則怎麼形成龐大的網格呢?今天的物聯網,就是讓這個時代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基於智慧硬體的共用經濟雲計算有著開機時間穩定、分享更加主動的優點,因此加速性能也是穩定、高品質的;而傳統的P2P所利用的用戶用戶端節點往往執行時間不穩定,自然加速性能也不可控,比較被動。

鈦媒體:按照你的設想,作為一台Linux Server,賺錢寶還能在雲計算領域做什麼事情呢?

陳磊:有一些領域其實很容易做,甚至比CDN還容易,比如說Hadoop,離線計算,大量的離線計算都是可以比較容易的在高頻發的場景下去實現的,比方說渲染,一部電影拍完了以後雲渲染,你像科學研究,基因的分析等等,應用場景挺多的。

鈦媒體:就是說,最好的場景是高併發的?

陳磊:高併發,即時性要求低的就更好實現,因為CDN的即時性要求很高,即時性要求比較低的就更容易實現。機器學習在學習階段是一個離線操作,這個過程計算量是非常大的,比你真正把學習好的這個演算法拿出來做決策的時候計算量還大,所有這些計算都是可以在賺錢寶這種設備上去做的。

鈦媒體:現在賺錢寶的計算能力是一個什麼量級呢?

陳磊:賺錢寶現在是一個4核的,512M記憶體,然後是8GB的快閃記憶體,相當於一個中高端的安卓手機。但是因為他跑的是linux,所以他的負載沒那麼高,能夠拿出來用來計算的資源更大一些。

鈦媒體:這種更加分散式的共用經濟式的雲計算算是一個跨越式的技術,你覺得未來還有哪些地方有可能產生一些這樣的技術?

陳磊:我們把這個計算方式叫做霧計算,跟雲計算最大的區別是雲是在天上,他真在天上,在IDC裡。而霧在你身邊,所以叫做霧計算。今天行業裡面已經在講了,亞馬遜也開始做這些事。但這個詞是在我們做這件事之後才冒出來的,也叫邊緣計算。未來它是應該跟雲計算是一個相互補充相互支撐的關係。

鈦媒體:現在整個雲計算慢慢已經成為一個巨頭的戰場,就在巨頭的夾擊下面,你覺得迅雷的機會在什麼地方呢?

陳磊:機會在技術創新,你沒有技術創新,你憑什麼打得過這些巨頭呢?但是2B領域的技術創新週期是很長的,即使是亞馬遜,它整個雲計算的發展週期也經歷了好多年。我跟華為的前輩交流,華為是2B企業裡面做得最好的,盈利的過程也是需要時間的,關鍵是你能不能活到那天。

鈦媒體:剛才談的是戰略,現在這個雲計算市場,你覺得在巨頭的夾縫裡面還有哪些機會呢?

陳磊:傳統行業的企業越來越看得清楚了,以前他們是學習互聯網,看到的更多是商業模式的問題和思維方式的問題,今天大家看到的是技術革命可能會給整個傳統行業帶來的衝擊,所以有實力的公司都已經在佈局,要把自己變成技術上最強大的公司。

實際上這裡面有很多新的問題要解決,傳統行業對人工智慧、大資料,甚至在一些領域裡面可能會創造出新的技術來,所以我預測會有一撥新的技術創新,在這個新的技術創新前沿裡面去探索,實際上是有機會的。傳統的IaaS、PaaS也好,甚至很傳統的SaaS服務也好,今天的機會可能都變成大公司的機會,但是即使是大公司,在這些機會裡面也很難獲得很好的商業利潤。

鈦媒體:為什麼呢?

陳磊:因為客戶買的是鐵,你賣的是鐵礦石。商家解決的是兩個核心問題,第一是品質問題,第二是價格問題。用戶買鐵礦石的時候,看的就是性價比,但是你怎麼能夠去賣出利潤來,一定是用創新的技術去解決今天沒有解決的商業問題。所以今天是一個在2B領域技術創新的大時代。

人工智慧等這些技術,今天應用到2C領域其實是有困難的,一個是在一些典型的場景裡面,比方說搜索、電商廣告,這些技術已經使用了很多年了,找到新的適合2C的人工智慧的應用場景,今天看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還有就是整個互聯網的市場發生了變化,為什麼說到了下半場,還有一句話是人口紅利沒有了,實際上本質是購買用戶的成本已經高到了可能賺不回來的地步。

我前一段時間看了印度市場,印度市場雖然在互聯網的使用情況上很像幾年前的中國,但是我覺得已經沒有人口紅利了,因為對這個印度市場的競爭特別激烈,互聯網公司都進去砸錢,去搶用戶,而ARPU值很低,所以有沒有人口紅利其實跟互聯網發展的階段沒有直接的關係,而是跟互聯網領域的競爭有直接的關係。

如果是我選的話,更好的機會是在2B領域。中國的勞動力成本的急劇上升,今天的中小企業家,他的思維已經變了,他原來靠雇人去解決問題,今天覺得可以靠買軟體去解決問題,這種思維方式會越來越成為主流。今天整個社會的最大機會都是在怎麼去幫助各種各樣不同的企業,通過技術的創新去解決他的商業問題。這個機會就像十年前,我們在2C領域看到的很多很多的機會是一樣的。

而這樣一個機會,其實不太容易,不像2C的那些領域容易出現寡頭。因為每一個2B的領域,都有他的獨特性,所以實際上給創新創業的公司帶來了很多的機會點。

鈦媒體:我看你們的客戶還集中在互聯網領域——直播、視頻,怎麼去跟這個大的趨勢去結合,有考慮嗎?

陳磊:我們今天的思考還不成熟,還有一點就是公司要聚焦,一個公司要形成共識。迅雷在鼎盛的時期是一個很前衛、很前沿的互聯網公司,今天的迅雷是一個小公司,小公司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必須形成高度的共識,集中你所有的資源你才有機會。行業裡面缺的不是機會,行業裡面缺的,是你能不能抓住這些機會,關鍵是你這個公司的執行力,有沒有高度的共識,能不能協調一致的去作戰。迅雷這樣一個有非常輝煌的歷史和成功經驗的公司,這一點不容易做,也是他背的一個包袱。首先是要去改變這個局面,然後形成全公司的戰略共識。

鈦媒體:我看賺錢寶現在還有人去各種改裝,感覺你們是故意要把它做成一個開放的產品是嗎?

陳磊:我們希望這個產業熱鬧起來。我們今天面臨的挑戰,不是有人來跟我們競爭,而是我們自己獨立支撐不了這麼大的技術創新運動。我們希望整個產業能夠有更多的人參與。

我們後面想做的事情是硬體開源,把做賺錢寶變成一個很多人都能夠參與的事。我們現在有一個SDK,你可以用這個SDK做任何的軟體,這個軟體可以跑到賺錢寶上,你可以把它發佈到賺錢寶上,可以調動幾萬台設備來做你想做的這些事,免費的。

總會有一個拐點,到了這個拐點以後,你有這麼多免費的計算資源,總會有人想到辦法用。

鈦媒體:將來這套體系的安全性會不會有很大的挑戰?

陳磊:安全性有兩部分,一部分是這個設備對使用者的內網有沒有安全威脅,第二個問題是企業的資料到了這個設備上會不會受到攻擊。從用戶的角度來講,賺錢寶是個專用設備,不像PC,它的作業系統是高度裁減的,功能盡可能裁減,開的埠盡可能少,所以攻擊就沒那麼容易,比PC機手機要安全得多。第二、破解它給用戶帶來的傷害也很小,因為他不是路由器,只是是網路的一個從屬設備,他跟其他設備是平級的,平級設備之間互相進行攻擊是有難度的,其實現在智慧路由器的安全隱患要比賺錢寶大得多。

從企業的安全角度來講,最重要的是資料的分散。當你把計算的顆粒度做得特別細,把計算分散到幾萬台設備上去的時候,每一台設備上的資訊對你安全的威脅已經變得很小了,同時在整個傳輸過程中加密,然後在計算過程中,再把資料還原。有可能通過某種手段去把記憶體裡的資料抓取出來,但是一旦這個設備受到了攻擊,我隨時可以拋棄掉,因為有太多的設備了。這還不像入侵一個機房,然後侵佔一台內網設備,你就被一網打盡了。

但我們面臨的挑戰是怎麼說服企業使用者,用一種新的方式,用一種新的安全架構去保護你的資料。這個也是霧計算未來面臨的挑戰,就是要過這個門檻,有一個拐點。比如CIA最終用了從私有雲走到了公有雲,就標誌著公有雲過了拐點。實際上,霧計算也會在某一個時間點過了這個拐點,大家甚至會發現原來霧計算比雲計算更安全,你看被拖庫的,不都是傳統雲計算的架構嗎?

鈦媒體:你們現在的調度程式是跑在什麼地方,一個中央伺服器上?

陳磊:調度程式是跑在中央伺服器上。調度程式其實會越來越複雜,複雜到變成人工智慧了,我們的工程師已經不知道他為什麼是這麼調度的,但是他調度的結果就是好的。工程師只是加了各種各樣的規則,然後規則足夠多了以後,到底哪條規則優先順序高被觸發,已經很難分析了。

鈦媒體:未來調度程式,會不會面臨一些巨大的升級和什麼挑戰呢?比如搞一段時間之後,發現越來越慢或者什麼樣的問題?

陳磊:對,計算規模在上升的時候,我們很有可能需要徹底的去改變。但是現在可以用灰度的辦法做到這點,我們的研發是小步快跑的文化。我的理念是技術是在運營中產生的,所以我們做的都是一小步一小步的變化。我本人特別討厭推翻重來的這種做法。在大多數情況下,系統都是可以優化的,推翻重來在軟體工業裡面發生的非常頻繁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原來的這套技術徹底過時了,而是因為你原來這套代碼沒法維護,代碼變成了一堆麵條。

鈦媒體: CDN算是互聯網比較腐朽的領域了。你覺得除了CDN以外,互聯網領域還有哪些地方存在很大的改造的空間,腐朽指數比較高?

陳磊:今天的商業結構其實給一些領域的創新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互聯網領域的大公司壟斷,造成的結果是大家在擴張規模的時候不計成本,特別是2C這個領域,實際上就產生了病態的競爭,現在這個病態的競爭已經到了2B的領域。

所有的這些不合理的產業,本質上都是壟斷,壟斷的時候你可以享受非常大的利益,這是用戶沒有選擇權帶來的。所以創新最大的威脅是什麼呢?是自殺式跟隨,本來我是創新的,我有自己的商業邏輯的,但就會有人進來,說我比你錢多,我也不想掙錢,我就想把規模做大,把你搞死,這樣就把這個行業整個商業邏輯破壞了。像共用單車,看著很好的創新,但很快這生意就變得很難做了,所以壟斷是一定要打破的。如果當初美國不是要把微軟拆成四家公司,今天的互聯網就不會是今天這個情況,大家還在用很傳統的網站。

在中國,你拿一個優勢產品去帶動一個劣勢產品,這個好像叫運營,不叫壟斷,不叫惡性競爭。在這種惡性競爭的領域裡面,有些問題沒辦法用技術的手段去解決,因為可以用錢和已有的流量來讓你的創新領域沒錢掙。

隨著更多的傳統的企業進入這些領域,我覺得反而對互聯網來說是一個好事。我其實挺看好像平安這樣的企業,進入技術領域,互聯網領域,因為他們有很正常的他們信奉的商業邏輯,而且體量足夠大,不會被惡性競爭搞垮。以前都是互聯網企業進入傳統行業去變革和更新傳統行業,未來是傳統行業的企業帶著正常的商業邏輯進入互聯網領域,然後讓互聯網領域變得更健康。

鈦媒體:那你覺得互聯網領域的壟斷是不是跟整個行業的特性有關,像美國也是這樣,現在四家巨頭。是不是因為互聯網本身就很難形成區隔的壁壘,特別容易一馬平川?

陳磊:總會有一個企業在一個領域裡勝出,但是你在這個領域裡勝出了之後,你不能拿這個領域的優勢去掩蓋你在其他領域的短板。當一個公司在一個領域勝出之後,他可以通過模仿就能夠在其他所有的領域都勝出,這就是一個惡性的競爭環境吧。

在這一點上,國際競爭環境相對來說是比較理性健康的。比如說社交領域,其實在美國,用戶用的社交app的數量是很大的,很多很多知名的社交app都在,雖然Facebook的體量是絕對最大,但是並不代表其他的像Instagram這些就活不下來。中國你看不到這樣的情況,即使在這一個領域裡面也有細分市場,他也會用壟斷的優勢去佔有這個細分市場,這都是不合理的地方。

鈦媒體:CDN這個領域,你們在做霧計算也好,邊緣計算也好,為什麼其他對手沒有跟進呢?

陳磊:因為還比較難,你跟進的越晚,你的代價越低,然後因為你有很強的優勢,你有壟斷地位,所以今天的巨頭可以選擇晚跟進,看准了再跟進,這個從今天的市場格局,和今天的壟斷性市場這個角度來看是聰明的做法,但不是對社會最有價值的做法,這會造成一些挺重要的創新發生的時間變晚。

你看很多技術的核心創新今天還是在美國發生,我不覺得是中國人看不到,中國肯定有創業者看到了,但是他的力量薄,大公司不願意在那麼早期跟進。美國的這些技術創新都是穀歌、Facebook去引領的,他們在很早的時間就看到了,或者投資,或者收購,或者自己去做,因為他的緊迫感要比一個趨向壟斷的市場的緊迫感要大,他一旦喪失了機會他就沒辦法去競爭了。中國的這個市場不是這樣的,大公司的心態,都是想贏怕輸,看不准的事我們先不做。創新不容易,在中國創新真的是不容易。

鈦媒體:共用經濟現在都遇到一些瓶頸,包括今天的Uber CEO下課,你覺得未來像迅雷共用的這個模式,有可能會遇到什麼樣的瓶頸?因為共用經濟不管是Uber、Airbnb,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就有很多問題出來了。

陳磊:我覺得還好,就是我們不給政府添麻煩。你看共用單車也好,共用汽車也好,可能是因為跟生活貼得特別近,所以可能會帶來人身安全問題,亂堆亂放市容問題。我們是安安靜靜躺在使用者家裡的一個設備,然後把使用者真的把沒用的東西拿出來去使用,也不占社會資源。

其實和共用這個詞沾邊的東西有點太多了,有的就是租賃。你一旦租賃了就會遇到挺多的問題——財產安全問題,偷盜、毀壞。我們真的是百分之百的共用,這賺錢寶是用戶的,頻寬是用戶的,電也是用戶的,家裡擺的地方是用戶的,除了賺錢寶之外其他東西都是閒置的。我們將來可能會去做手機,也不用賺錢寶了,你拿個手機,我給你重裝個系統,變成Linux的,就可以當做賺錢寶用。

鈦媒體:去年在ITValue三亞的會上,你講的第一點就強調運營,運營現在跟迅雷的研發到底是個什麼關係呢?什麼樣的人能成為一個優秀的運營人才?

陳磊:我們小時候有種人——他拿個收音機,也不一定真的學過,但是出了問題他真的能把他修好,運營就是這種人,就是有分析問題、找問題的能力。通過現象能夠快速地找到問題,我們今天是有一個團隊,每天去分析客戶的品質,我們的品質稍微下降一點,他就能夠去分析出來問題出在哪兒,當然背後有很多的資料去支撐支援他。善於去找到問題產生的原因,這個是最重要的。

好的運營人員和一般的運營人員的區別是什麼?好的人他看一個圖的時候,腦子裡馬上就會閃現出這個圖背後的邏輯,就能夠去聯想這個異常產生的原因,也知道該找什麼,這個就是運營的本質。

鈦媒體:整個消費互聯網的遊戲規則大家都很清楚了,從原來流量、入口到現在社交關係。你覺得產業互聯網未來的遊戲規則會是什麼,什麼東西會成產業互聯網的核心?

陳磊:這是一個挺難的問題,把我問住了,我沒有想過。

我想產業互聯網的核心是真的能夠給企業創造利潤和價值,比2C的生意要複雜得多。我們看今天做產業互聯網的一些企業,他站在企業的外面去做,只能做那些knowledge worker的這些app,剛需性的,這個將來可能會是一個高度激烈競爭的市場,而且很有可能做不出太高的利潤。真正有價值的,是能夠通過高科技的手段——人工智慧大資料,去跟企業經營本質的邏輯相結合,這個才是真正的價值和方向。

比如直播這個產品,它是個工具,人們現在不認工具的價值。能不能把它變成解決方案?比如一家美容院,他們在互聯網上獲客成本是300塊錢,你敢不敢直接把付費用戶150塊錢一個賣給他們?客戶不用管你是怎麼做到的,你可以告訴他用直播的手段,直播本來就是一個轉化率比較高的一個行銷手段,然後前面怎麼引流什麼這些你都不用管了, 我就是給你150塊錢一個付費用戶。這個生意肯定好做,只要付費用戶的獲取成本比他自己的低就好。

用戶要的就是最終那個對他有價值的結果。誰能交付這個結果,誰就能夠獲得這個產業的規模,同時能夠持續的在競爭中,利用各種工具——人工智慧也好,大資料也行,直播的方法也行——越做越好。但是你一定要做一個解決方案,不能是整個方案中的一個小的步驟。把這個解決方案拼起來的複雜度太大了,客戶不一定有這個能力,你想要的收益,這個就是今天這個業務的難點。

未來2B市場上一定會湧現出一系列專業的公司,就是做business as service,我就是能給你帶來生意——不一定是從互聯網上獲客,也可能是給你產生更好的商業結果,降低你的成本。今天要去做一個產業互聯網領域創業的公司,你就是要下定決心,要做解決方案,然後堅持積累沉澱,你就能沉澱出別人沒有的競爭力。(本文首發鈦媒體)

-----------年中重磅峰會預告-----------

陳磊將作為演講嘉賓出席7月27日到29日在三亞召開的ITValue峰會,分享他對於雲計算與共用經濟的最新思考。一起到三亞和陳磊面對面互動吧,企業級領域創新最In的人和想法都在這裡了!關於三亞峰會更多資訊,請點擊http://summit.itvalue.com.cn/

這個戰略需要的所有參與者都應該得到好處,大家都希望你成功;第三、得跟你的核心競爭力比較近,否則沒有優勢建立不了護城河;第四、執行起來沒有那麼困難,難度小。

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說4K高清。今天 4K高清在中國難以普及是因為視頻網站的商業模式,但是早晚會來,因為電視廠商受不了,電視廠商的電視越做越清楚,越做越大,但上面沒有4K的內容,畫面看著就不舒服,這個事情是擋不住的。4K高清的到來的結果會使整個頻寬工業的需求會乘4乘8在往上翻,VR今天雖然有一個泡沫,但也是早晚會來的。所以整個的需求也在推動這件事情發展,一定是時間的正面。

第二、我們做的共用經濟的方法,用戶是受益的——本來上行頻寬就沒用,現在還能賺點錢。我們進來之後,整個行業的價格現在降到原來不到一半了,視頻網站,也就是我們的客戶,大幅度的得到了好處;第三,離迅雷的核心競爭力近,因為賺錢寶是P2P的技術為原點,迅雷在這方面的確是有優勢的;第四,我們進來的時候,CDN行業相對來說還是一個比較傳統的行業,當時沒有互聯網公司關注這個事情,我們在2015年講這個行業“貴黑亂”——就是資費特別貴,暗箱操作特別多,定價的策略很混亂,最後倒楣吃虧的是客戶。我們沒有想到的是,2015年我們進入了之後,大量的競爭對手企業進入,行業突然一下子變成了一個非常紅海的一個買方市場,這個是我們當時沒有想到的。

所以在我們定戰略的時候,這是一個合理的戰略。今天這個市場已經不是一個特別好的市場,競爭比較惡性,大部分的企業都是虧著本在做。我們是有一個技術能夠去解決成本的問題,當然,我們的技術也在被市場接受的過程中,所以對我們來說也是有很大壓力,但是我們有信心我們最後能勝出,因為我們的確採購成本是非常非常低的,而且已推出產品的技術水準在行業內已經是比較高的了。

鈦媒體:你們提出來共用經濟雲計算的這個概念,包括賺錢寶出來之後大家眼前一亮,這個動議最早是怎麼出來的呢?是跟迅雷原來的商業模式自然演變過來的嗎?

陳磊:挖礦這個事早就做了,但我們一開始是用PC挖礦。後來曾經想過用路由器挖礦,但是那個專案失敗了,我進公司的時候已經關掉了。用共用經濟的方法去做雲計算,是我進入公司之後做的。早期我們想的更多的是用P2P的方法去做CDN,因為有一個點就是迅雷看看(迅雷的視頻業務),這個業務用的技術裡面很大一部分是靠P2P去提供的服務,所以他們就想到能不能把這個技術拿出來賣錢。

但要用用戶的上行頻寬,PC機是有問題的,核心的問題是費電,掙的那點錢還不如電費,還有污染和噪音,還必須開著電腦,不能進入休眠狀態,還有安全問題等等,所以我們主動就把在PC上做挖礦這件事情關掉了,然後把它轉換成用一個智慧硬體的思路。在這個智慧硬體上,我們下了挺大的功夫,PC所有的缺點都要解決——賺錢寶實際運行的平均耗電量大概是3瓦,PC是200多瓦,同時它還是一個特別安靜的放在那兒永遠不用管的硬體。做出來之後,我們發現這就是個Linux server,那除了做CDN之外,還是可以做各種各樣的雲計算的。

這種更加分散式的計算架構,能不能替代今天的雲計算的架構?技術的發展一定是往這個方向。我們看到VR、人工智慧、大資料越來越普及,計算的複雜度和需求會越來越高,特別是人工智慧的興起,給整個計算行業會帶來很大的挑戰。無論是大資料還是人工智慧,其實都很適合於非常分散式的計算。今天的人工智慧處在計算技術處在初級階段,所以它反而比以前更集中,需要買一台帶七八個GPU的設備。現在是用這樣的方法,未來一定是用更多的設備,用更平行計算的方式去做這個計算。我們這種計算的模式,應該是社會未來發展的方向和趨勢,一定得有一家公司去解決計算成本的問題。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把這個社會上閒置的計算設備用起來,同時也環保,環境問題也是我們要面臨的一個很大的挑戰。

鈦媒體:剛才你提到P2P,談到未來的這種弱網連接的計算,那從技術來講,現在賺錢寶的模式跟當年的P2P,包括之前的網格計算有什麼區別呢?

陳磊:和網格計算區別還是挺大的,主要在網格計算那個時代,計算的組織方式和計算設備的分佈和部署這兩個角度時機不成熟,所以網格計算在很短一段時間裡面就銷聲匿跡,我覺得是在時間點上有問題。網格計算得有用戶土壤,否則怎麼形成龐大的網格呢?今天的物聯網,就是讓這個時代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基於智慧硬體的共用經濟雲計算有著開機時間穩定、分享更加主動的優點,因此加速性能也是穩定、高品質的;而傳統的P2P所利用的用戶用戶端節點往往執行時間不穩定,自然加速性能也不可控,比較被動。

鈦媒體:按照你的設想,作為一台Linux Server,賺錢寶還能在雲計算領域做什麼事情呢?

陳磊:有一些領域其實很容易做,甚至比CDN還容易,比如說Hadoop,離線計算,大量的離線計算都是可以比較容易的在高頻發的場景下去實現的,比方說渲染,一部電影拍完了以後雲渲染,你像科學研究,基因的分析等等,應用場景挺多的。

鈦媒體:就是說,最好的場景是高併發的?

陳磊:高併發,即時性要求低的就更好實現,因為CDN的即時性要求很高,即時性要求比較低的就更容易實現。機器學習在學習階段是一個離線操作,這個過程計算量是非常大的,比你真正把學習好的這個演算法拿出來做決策的時候計算量還大,所有這些計算都是可以在賺錢寶這種設備上去做的。

鈦媒體:現在賺錢寶的計算能力是一個什麼量級呢?

陳磊:賺錢寶現在是一個4核的,512M記憶體,然後是8GB的快閃記憶體,相當於一個中高端的安卓手機。但是因為他跑的是linux,所以他的負載沒那麼高,能夠拿出來用來計算的資源更大一些。

鈦媒體:這種更加分散式的共用經濟式的雲計算算是一個跨越式的技術,你覺得未來還有哪些地方有可能產生一些這樣的技術?

陳磊:我們把這個計算方式叫做霧計算,跟雲計算最大的區別是雲是在天上,他真在天上,在IDC裡。而霧在你身邊,所以叫做霧計算。今天行業裡面已經在講了,亞馬遜也開始做這些事。但這個詞是在我們做這件事之後才冒出來的,也叫邊緣計算。未來它是應該跟雲計算是一個相互補充相互支撐的關係。

鈦媒體:現在整個雲計算慢慢已經成為一個巨頭的戰場,就在巨頭的夾擊下面,你覺得迅雷的機會在什麼地方呢?

陳磊:機會在技術創新,你沒有技術創新,你憑什麼打得過這些巨頭呢?但是2B領域的技術創新週期是很長的,即使是亞馬遜,它整個雲計算的發展週期也經歷了好多年。我跟華為的前輩交流,華為是2B企業裡面做得最好的,盈利的過程也是需要時間的,關鍵是你能不能活到那天。

鈦媒體:剛才談的是戰略,現在這個雲計算市場,你覺得在巨頭的夾縫裡面還有哪些機會呢?

陳磊:傳統行業的企業越來越看得清楚了,以前他們是學習互聯網,看到的更多是商業模式的問題和思維方式的問題,今天大家看到的是技術革命可能會給整個傳統行業帶來的衝擊,所以有實力的公司都已經在佈局,要把自己變成技術上最強大的公司。

實際上這裡面有很多新的問題要解決,傳統行業對人工智慧、大資料,甚至在一些領域裡面可能會創造出新的技術來,所以我預測會有一撥新的技術創新,在這個新的技術創新前沿裡面去探索,實際上是有機會的。傳統的IaaS、PaaS也好,甚至很傳統的SaaS服務也好,今天的機會可能都變成大公司的機會,但是即使是大公司,在這些機會裡面也很難獲得很好的商業利潤。

鈦媒體:為什麼呢?

陳磊:因為客戶買的是鐵,你賣的是鐵礦石。商家解決的是兩個核心問題,第一是品質問題,第二是價格問題。用戶買鐵礦石的時候,看的就是性價比,但是你怎麼能夠去賣出利潤來,一定是用創新的技術去解決今天沒有解決的商業問題。所以今天是一個在2B領域技術創新的大時代。

人工智慧等這些技術,今天應用到2C領域其實是有困難的,一個是在一些典型的場景裡面,比方說搜索、電商廣告,這些技術已經使用了很多年了,找到新的適合2C的人工智慧的應用場景,今天看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還有就是整個互聯網的市場發生了變化,為什麼說到了下半場,還有一句話是人口紅利沒有了,實際上本質是購買用戶的成本已經高到了可能賺不回來的地步。

我前一段時間看了印度市場,印度市場雖然在互聯網的使用情況上很像幾年前的中國,但是我覺得已經沒有人口紅利了,因為對這個印度市場的競爭特別激烈,互聯網公司都進去砸錢,去搶用戶,而ARPU值很低,所以有沒有人口紅利其實跟互聯網發展的階段沒有直接的關係,而是跟互聯網領域的競爭有直接的關係。

如果是我選的話,更好的機會是在2B領域。中國的勞動力成本的急劇上升,今天的中小企業家,他的思維已經變了,他原來靠雇人去解決問題,今天覺得可以靠買軟體去解決問題,這種思維方式會越來越成為主流。今天整個社會的最大機會都是在怎麼去幫助各種各樣不同的企業,通過技術的創新去解決他的商業問題。這個機會就像十年前,我們在2C領域看到的很多很多的機會是一樣的。

而這樣一個機會,其實不太容易,不像2C的那些領域容易出現寡頭。因為每一個2B的領域,都有他的獨特性,所以實際上給創新創業的公司帶來了很多的機會點。

鈦媒體:我看你們的客戶還集中在互聯網領域——直播、視頻,怎麼去跟這個大的趨勢去結合,有考慮嗎?

陳磊:我們今天的思考還不成熟,還有一點就是公司要聚焦,一個公司要形成共識。迅雷在鼎盛的時期是一個很前衛、很前沿的互聯網公司,今天的迅雷是一個小公司,小公司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必須形成高度的共識,集中你所有的資源你才有機會。行業裡面缺的不是機會,行業裡面缺的,是你能不能抓住這些機會,關鍵是你這個公司的執行力,有沒有高度的共識,能不能協調一致的去作戰。迅雷這樣一個有非常輝煌的歷史和成功經驗的公司,這一點不容易做,也是他背的一個包袱。首先是要去改變這個局面,然後形成全公司的戰略共識。

鈦媒體:我看賺錢寶現在還有人去各種改裝,感覺你們是故意要把它做成一個開放的產品是嗎?

陳磊:我們希望這個產業熱鬧起來。我們今天面臨的挑戰,不是有人來跟我們競爭,而是我們自己獨立支撐不了這麼大的技術創新運動。我們希望整個產業能夠有更多的人參與。

我們後面想做的事情是硬體開源,把做賺錢寶變成一個很多人都能夠參與的事。我們現在有一個SDK,你可以用這個SDK做任何的軟體,這個軟體可以跑到賺錢寶上,你可以把它發佈到賺錢寶上,可以調動幾萬台設備來做你想做的這些事,免費的。

總會有一個拐點,到了這個拐點以後,你有這麼多免費的計算資源,總會有人想到辦法用。

鈦媒體:將來這套體系的安全性會不會有很大的挑戰?

陳磊:安全性有兩部分,一部分是這個設備對使用者的內網有沒有安全威脅,第二個問題是企業的資料到了這個設備上會不會受到攻擊。從用戶的角度來講,賺錢寶是個專用設備,不像PC,它的作業系統是高度裁減的,功能盡可能裁減,開的埠盡可能少,所以攻擊就沒那麼容易,比PC機手機要安全得多。第二、破解它給用戶帶來的傷害也很小,因為他不是路由器,只是是網路的一個從屬設備,他跟其他設備是平級的,平級設備之間互相進行攻擊是有難度的,其實現在智慧路由器的安全隱患要比賺錢寶大得多。

從企業的安全角度來講,最重要的是資料的分散。當你把計算的顆粒度做得特別細,把計算分散到幾萬台設備上去的時候,每一台設備上的資訊對你安全的威脅已經變得很小了,同時在整個傳輸過程中加密,然後在計算過程中,再把資料還原。有可能通過某種手段去把記憶體裡的資料抓取出來,但是一旦這個設備受到了攻擊,我隨時可以拋棄掉,因為有太多的設備了。這還不像入侵一個機房,然後侵佔一台內網設備,你就被一網打盡了。

但我們面臨的挑戰是怎麼說服企業使用者,用一種新的方式,用一種新的安全架構去保護你的資料。這個也是霧計算未來面臨的挑戰,就是要過這個門檻,有一個拐點。比如CIA最終用了從私有雲走到了公有雲,就標誌著公有雲過了拐點。實際上,霧計算也會在某一個時間點過了這個拐點,大家甚至會發現原來霧計算比雲計算更安全,你看被拖庫的,不都是傳統雲計算的架構嗎?

鈦媒體:你們現在的調度程式是跑在什麼地方,一個中央伺服器上?

陳磊:調度程式是跑在中央伺服器上。調度程式其實會越來越複雜,複雜到變成人工智慧了,我們的工程師已經不知道他為什麼是這麼調度的,但是他調度的結果就是好的。工程師只是加了各種各樣的規則,然後規則足夠多了以後,到底哪條規則優先順序高被觸發,已經很難分析了。

鈦媒體:未來調度程式,會不會面臨一些巨大的升級和什麼挑戰呢?比如搞一段時間之後,發現越來越慢或者什麼樣的問題?

陳磊:對,計算規模在上升的時候,我們很有可能需要徹底的去改變。但是現在可以用灰度的辦法做到這點,我們的研發是小步快跑的文化。我的理念是技術是在運營中產生的,所以我們做的都是一小步一小步的變化。我本人特別討厭推翻重來的這種做法。在大多數情況下,系統都是可以優化的,推翻重來在軟體工業裡面發生的非常頻繁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原來的這套技術徹底過時了,而是因為你原來這套代碼沒法維護,代碼變成了一堆麵條。

鈦媒體: CDN算是互聯網比較腐朽的領域了。你覺得除了CDN以外,互聯網領域還有哪些地方存在很大的改造的空間,腐朽指數比較高?

陳磊:今天的商業結構其實給一些領域的創新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互聯網領域的大公司壟斷,造成的結果是大家在擴張規模的時候不計成本,特別是2C這個領域,實際上就產生了病態的競爭,現在這個病態的競爭已經到了2B的領域。

所有的這些不合理的產業,本質上都是壟斷,壟斷的時候你可以享受非常大的利益,這是用戶沒有選擇權帶來的。所以創新最大的威脅是什麼呢?是自殺式跟隨,本來我是創新的,我有自己的商業邏輯的,但就會有人進來,說我比你錢多,我也不想掙錢,我就想把規模做大,把你搞死,這樣就把這個行業整個商業邏輯破壞了。像共用單車,看著很好的創新,但很快這生意就變得很難做了,所以壟斷是一定要打破的。如果當初美國不是要把微軟拆成四家公司,今天的互聯網就不會是今天這個情況,大家還在用很傳統的網站。

在中國,你拿一個優勢產品去帶動一個劣勢產品,這個好像叫運營,不叫壟斷,不叫惡性競爭。在這種惡性競爭的領域裡面,有些問題沒辦法用技術的手段去解決,因為可以用錢和已有的流量來讓你的創新領域沒錢掙。

隨著更多的傳統的企業進入這些領域,我覺得反而對互聯網來說是一個好事。我其實挺看好像平安這樣的企業,進入技術領域,互聯網領域,因為他們有很正常的他們信奉的商業邏輯,而且體量足夠大,不會被惡性競爭搞垮。以前都是互聯網企業進入傳統行業去變革和更新傳統行業,未來是傳統行業的企業帶著正常的商業邏輯進入互聯網領域,然後讓互聯網領域變得更健康。

鈦媒體:那你覺得互聯網領域的壟斷是不是跟整個行業的特性有關,像美國也是這樣,現在四家巨頭。是不是因為互聯網本身就很難形成區隔的壁壘,特別容易一馬平川?

陳磊:總會有一個企業在一個領域裡勝出,但是你在這個領域裡勝出了之後,你不能拿這個領域的優勢去掩蓋你在其他領域的短板。當一個公司在一個領域勝出之後,他可以通過模仿就能夠在其他所有的領域都勝出,這就是一個惡性的競爭環境吧。

在這一點上,國際競爭環境相對來說是比較理性健康的。比如說社交領域,其實在美國,用戶用的社交app的數量是很大的,很多很多知名的社交app都在,雖然Facebook的體量是絕對最大,但是並不代表其他的像Instagram這些就活不下來。中國你看不到這樣的情況,即使在這一個領域裡面也有細分市場,他也會用壟斷的優勢去佔有這個細分市場,這都是不合理的地方。

鈦媒體:CDN這個領域,你們在做霧計算也好,邊緣計算也好,為什麼其他對手沒有跟進呢?

陳磊:因為還比較難,你跟進的越晚,你的代價越低,然後因為你有很強的優勢,你有壟斷地位,所以今天的巨頭可以選擇晚跟進,看准了再跟進,這個從今天的市場格局,和今天的壟斷性市場這個角度來看是聰明的做法,但不是對社會最有價值的做法,這會造成一些挺重要的創新發生的時間變晚。

你看很多技術的核心創新今天還是在美國發生,我不覺得是中國人看不到,中國肯定有創業者看到了,但是他的力量薄,大公司不願意在那麼早期跟進。美國的這些技術創新都是穀歌、Facebook去引領的,他們在很早的時間就看到了,或者投資,或者收購,或者自己去做,因為他的緊迫感要比一個趨向壟斷的市場的緊迫感要大,他一旦喪失了機會他就沒辦法去競爭了。中國的這個市場不是這樣的,大公司的心態,都是想贏怕輸,看不准的事我們先不做。創新不容易,在中國創新真的是不容易。

鈦媒體:共用經濟現在都遇到一些瓶頸,包括今天的Uber CEO下課,你覺得未來像迅雷共用的這個模式,有可能會遇到什麼樣的瓶頸?因為共用經濟不管是Uber、Airbnb,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就有很多問題出來了。

陳磊:我覺得還好,就是我們不給政府添麻煩。你看共用單車也好,共用汽車也好,可能是因為跟生活貼得特別近,所以可能會帶來人身安全問題,亂堆亂放市容問題。我們是安安靜靜躺在使用者家裡的一個設備,然後把使用者真的把沒用的東西拿出來去使用,也不占社會資源。

其實和共用這個詞沾邊的東西有點太多了,有的就是租賃。你一旦租賃了就會遇到挺多的問題——財產安全問題,偷盜、毀壞。我們真的是百分之百的共用,這賺錢寶是用戶的,頻寬是用戶的,電也是用戶的,家裡擺的地方是用戶的,除了賺錢寶之外其他東西都是閒置的。我們將來可能會去做手機,也不用賺錢寶了,你拿個手機,我給你重裝個系統,變成Linux的,就可以當做賺錢寶用。

鈦媒體:去年在ITValue三亞的會上,你講的第一點就強調運營,運營現在跟迅雷的研發到底是個什麼關係呢?什麼樣的人能成為一個優秀的運營人才?

陳磊:我們小時候有種人——他拿個收音機,也不一定真的學過,但是出了問題他真的能把他修好,運營就是這種人,就是有分析問題、找問題的能力。通過現象能夠快速地找到問題,我們今天是有一個團隊,每天去分析客戶的品質,我們的品質稍微下降一點,他就能夠去分析出來問題出在哪兒,當然背後有很多的資料去支撐支援他。善於去找到問題產生的原因,這個是最重要的。

好的運營人員和一般的運營人員的區別是什麼?好的人他看一個圖的時候,腦子裡馬上就會閃現出這個圖背後的邏輯,就能夠去聯想這個異常產生的原因,也知道該找什麼,這個就是運營的本質。

鈦媒體:整個消費互聯網的遊戲規則大家都很清楚了,從原來流量、入口到現在社交關係。你覺得產業互聯網未來的遊戲規則會是什麼,什麼東西會成產業互聯網的核心?

陳磊:這是一個挺難的問題,把我問住了,我沒有想過。

我想產業互聯網的核心是真的能夠給企業創造利潤和價值,比2C的生意要複雜得多。我們看今天做產業互聯網的一些企業,他站在企業的外面去做,只能做那些knowledge worker的這些app,剛需性的,這個將來可能會是一個高度激烈競爭的市場,而且很有可能做不出太高的利潤。真正有價值的,是能夠通過高科技的手段——人工智慧大資料,去跟企業經營本質的邏輯相結合,這個才是真正的價值和方向。

比如直播這個產品,它是個工具,人們現在不認工具的價值。能不能把它變成解決方案?比如一家美容院,他們在互聯網上獲客成本是300塊錢,你敢不敢直接把付費用戶150塊錢一個賣給他們?客戶不用管你是怎麼做到的,你可以告訴他用直播的手段,直播本來就是一個轉化率比較高的一個行銷手段,然後前面怎麼引流什麼這些你都不用管了, 我就是給你150塊錢一個付費用戶。這個生意肯定好做,只要付費用戶的獲取成本比他自己的低就好。

用戶要的就是最終那個對他有價值的結果。誰能交付這個結果,誰就能夠獲得這個產業的規模,同時能夠持續的在競爭中,利用各種工具——人工智慧也好,大資料也行,直播的方法也行——越做越好。但是你一定要做一個解決方案,不能是整個方案中的一個小的步驟。把這個解決方案拼起來的複雜度太大了,客戶不一定有這個能力,你想要的收益,這個就是今天這個業務的難點。

未來2B市場上一定會湧現出一系列專業的公司,就是做business as service,我就是能給你帶來生意——不一定是從互聯網上獲客,也可能是給你產生更好的商業結果,降低你的成本。今天要去做一個產業互聯網領域創業的公司,你就是要下定決心,要做解決方案,然後堅持積累沉澱,你就能沉澱出別人沒有的競爭力。(本文首發鈦媒體)

-----------年中重磅峰會預告-----------

陳磊將作為演講嘉賓出席7月27日到29日在三亞召開的ITValue峰會,分享他對於雲計算與共用經濟的最新思考。一起到三亞和陳磊面對面互動吧,企業級領域創新最In的人和想法都在這裡了!關於三亞峰會更多資訊,請點擊http://summit.itvalue.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