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昆明老師最反感的五類家長!快看看有你嗎?

人會犯錯嗎?答案是肯定的。 學生會犯錯嗎?答案當然也是肯定的。 尤其是小學生, 正處在成長階段, 思想不夠成熟, 認知不夠全面, 是非觀念不強, 所以更容易犯錯。

在校期間孩子犯了錯, 老師發現後就會進行批評教育, 班主任老師還會和家長溝通意見, 希望得到家長的配合, 以共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但是面對老師批評孩子的情況, 有這樣幾類家長, 是老師不喜歡的, 快來看你是否是其中一位?

A類家長:敷衍塞責、盲目護短

班主任羅老師說:曾遇到這樣一個學生——今天偷偷撕了這個同學的日記, 明天拿著那個同學的茶杯當了尿壺, 惡作劇不斷。 批評教育時, 他每次都承認錯誤, 表示知道錯了, 下不為例, 可一轉身依然我行我素。

我萬不得已找來了他的父母。 父母來了, 滿臉堆笑, 好言好語:“這孩子調皮, 我們在家也沒少教育, 可效果不好, 回去一定好好教育……”找幾次煩了, 家長就不客氣了, 態度語氣全變了:“你說這啥意思?我咋聽著全世界就我家小孩賴啊, 你當個老師有什麼了不起?”

B類家長:堅決維護老師“權威”, 對待孩子簡單粗暴

小林在班上成績優秀, 但他就是喜歡欺負其他同學, 暴力傾向嚴重。 班主任多次找他談話,

他認錯的態度很好, 可事後沒多久還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一天, 他因為一點小事與同桌打了起來, 把同桌的頭都打破了。

班主任打電話叫來小林爸爸, 想與他協商解決問題。 小林爸爸還沒聽老師說完, 當著班主任的面打了小林三個巴掌。

C類家長:我太忙了, 沒有時間啊

曉霞老師的班上學生經常少東西, 不是張三沒了文具, 就是李四少了零花錢。 曉霞老師對此無計可施, 體育老師主動請戰, 埋伏在教室對面。 三天后, 終於發現有人趁做操時間溜進了教室, 體育老師立刻沖過去, 卻發現這個人竟然是本班的勞動委員小軍。

曉霞老師當即找小軍談話, 小軍爽快地認了錯並寫了檢查。 當曉霞老師與小軍媽媽交換情況時,

小軍媽媽卻說:“老師, 我太忙了, 沒有時間啊!教育孩子你比我專業, 我把孩子交給你, 你放手管就行了, 打他罵他都沒事。 ”

D類家長:我對孩子不抱任何希望

班主任鄭老師說:小亮今年上半年轉到我的班, 是一個典型的問題學生, 不僅成績差, 還經常遲到、蹺課、上網吧等, 各科老師都找我訴苦。 鑒於小亮的種種表現, 我覺得該與其家長溝通一下了。

但當我打電話, 告訴他的爸爸小亮近期的表現時, 他的爸爸卻張口就說:“這孩子, 我不抱任何希望了。 ”然後表示感謝我肯收下小亮, 說不行明年再轉校, 還讓我以後別再打電話煩他了。

E類家長: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

班主任劉老師說: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 就一好百好了,

其他都不重要。 我們班上有個學生, 學習還可以, 但做衛生時, 常常沒有時間觀念和責任意識, 不能認真完成值日, 導致其他同學對他意見很大。

與其家長溝通時, 家長不但不從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 反而認為老師和同學在刁難孩子, 甚至說:“作為學生, 只要學習好就行了。 ”

以上幾類家長的做法, 無異於在“逼”老師放棄孩子!那麼, 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對待老師對孩子的批評呢?

古人雲:“師者, 父母心。 ”在對待孩子的成長上, 老師與家長的心往往是一樣的, 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 既成才更成人。 家長應多與老師加強溝通, 齊心協力, 加強家校合作, 正確表達對孩子的愛, 為共同教育孩子攜手共進。

家長應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

老師是一種職業,生活中他們也是孩子的家長,或未來是孩子的家長。他們在工作的時候一般會提前換位思考,絕大多數的老師都是愛學生的,是“恨鐵不成鋼”的,說話的時候可能不注意選擇用詞,有的時候說出來的話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但是,家長要認識到,批評也是一種教育方式,是老師認真履行職責的表現。合理的賞識可以給學生極大的促進,恰如其分的批評也能促使學生改正錯誤。家長對學校、老師的各種教育舉措,不要斷然排斥,應給予足夠的支持和關心。

要注意維護老師的威信

有些家長會當著孩子的面貶低老師:孩子犯了錯,怪老師處理方法不當;孩子成績差,怪老師不認真教;孩子評不上“三好學生”,怪老師偏心……這些言行對老師的威信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作為家長,應該全面客觀地瞭解孩子在校的情況,認真聽取老師的意見,積極支持、配合老師對孩子的教育,自覺維護老師的威信。

要對孩子進行積極理性的引導

如果老師的教育方法存在問題,家長不宜當著孩子的面說老師的不是,而是要和孩子淡化老師的批評方式,強化老師的批評目的。

如果老師批評錯了,家長應冷靜下來,不僅要聽孩子的陳述,也要向其他同學和老師瞭解情況,並及時和老師交換意見,切不可在孩子面前發洩對老師的不滿。

對於孩子的一些小錯誤、小毛病,老師批評後,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自己找老師溝通,向老師承認錯誤,強化印象,避免再犯類似錯誤。

總之,當孩子受到老師批評時,爸爸媽媽不能卑微隱忍,也不能惡語相向,而應該由始至終保持一種輕鬆自然的態度。老師不會無緣無故地批評孩子,家長要學會從中聽出問題來,聽完老師的批評後,再運用語言藝術,肯定老師的付出,並向老師虛心求教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讓老師從批評者轉變為指導者。

這時,老師會覺得自己倍受尊重,緊張的氣氛自然會轉化成和諧的氣氛,讓彼此交流愉快。

家長應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

老師是一種職業,生活中他們也是孩子的家長,或未來是孩子的家長。他們在工作的時候一般會提前換位思考,絕大多數的老師都是愛學生的,是“恨鐵不成鋼”的,說話的時候可能不注意選擇用詞,有的時候說出來的話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但是,家長要認識到,批評也是一種教育方式,是老師認真履行職責的表現。合理的賞識可以給學生極大的促進,恰如其分的批評也能促使學生改正錯誤。家長對學校、老師的各種教育舉措,不要斷然排斥,應給予足夠的支持和關心。

要注意維護老師的威信

有些家長會當著孩子的面貶低老師:孩子犯了錯,怪老師處理方法不當;孩子成績差,怪老師不認真教;孩子評不上“三好學生”,怪老師偏心……這些言行對老師的威信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作為家長,應該全面客觀地瞭解孩子在校的情況,認真聽取老師的意見,積極支持、配合老師對孩子的教育,自覺維護老師的威信。

要對孩子進行積極理性的引導

如果老師的教育方法存在問題,家長不宜當著孩子的面說老師的不是,而是要和孩子淡化老師的批評方式,強化老師的批評目的。

如果老師批評錯了,家長應冷靜下來,不僅要聽孩子的陳述,也要向其他同學和老師瞭解情況,並及時和老師交換意見,切不可在孩子面前發洩對老師的不滿。

對於孩子的一些小錯誤、小毛病,老師批評後,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自己找老師溝通,向老師承認錯誤,強化印象,避免再犯類似錯誤。

總之,當孩子受到老師批評時,爸爸媽媽不能卑微隱忍,也不能惡語相向,而應該由始至終保持一種輕鬆自然的態度。老師不會無緣無故地批評孩子,家長要學會從中聽出問題來,聽完老師的批評後,再運用語言藝術,肯定老師的付出,並向老師虛心求教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讓老師從批評者轉變為指導者。

這時,老師會覺得自己倍受尊重,緊張的氣氛自然會轉化成和諧的氣氛,讓彼此交流愉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