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愉快就是創作的源泉 - 大河內一樓的創作者之魂

作者:LIAR/Anitama 封面來源:《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

《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以下簡稱《反叛的魯路修》)已經過去了11個年頭, 新企劃《復活的魯路修》的專案正在啟動中,

總集篇第一章也預定在今年上映, 由大河內一樓擔當系列構成的新作動畫《Princess Principal》即將開播, 而在2018年與湯淺政明監督搭檔的惡魔人新作《DEVILMAN crybaby》也即將面世, 在這忙碌的時期, 《NewType》2017年7月號的“創作者之魂”專欄請來了腳本家的大河內一樓, 暢談他的“創作者之魂”。

“如果是動畫的話, 首先從企劃開始入手。 ”大河內先從自己故事創作的著手點開始說起。 通常腳本家在接到委託時, 委託方都有個大致的目標, 就像玩具公司的話就是賣玩具, 某些監督的話可能希望寫出人類的黑暗面等故事。 接下了委託後, 再來商討具體的要求, 是希望觀眾沉浸在悲劇之中呢, 還是暢快歡笑, 又或者是窺視成人的世界。

大河內以《反叛的魯路修》為例, 在執筆的時候他時刻銘記著“愉快”(快楽)這詞。 這是在大河內還在富士見書房《Dragon Magazine》編輯部打工時, 與“Bepapas”的前輩們接觸時, 他們所常用的措辭。 “熱血的愉快”也好, “哭泣的愉快”也好, “機器人打鬥的愉快”也好…這些“愉快”便貫穿了《反叛的魯路修》的全部。

※ Bepapas, 《少女革命烏蒂娜》的原作,

實為監督幾原邦彥製作原創作品時組成團隊所使用的名字, 《少女革命烏蒂娜》的小說也是大河內一樓的小說家出道作, 還執筆了世嘉土星遊戲的腳本。

《少女革命烏蒂娜》小說版

是糾結於一點, 還是把想要的要素全部塞進, 大河內在故事創作的時候也會為其煩惱。

大河內說到, 要把這個要求那個要素都塞到片子裡, 確實會一個頭兩個大。 好在《反叛的魯路修》的製作團隊中有著各方面的專業人士, 有著各自的部署。 比如在腳本構成的時候, “希望能在3分鐘內達到憤怒的最高點”“希望能傳達出微笑著卻又不甘心的後悔之情”這些就像“點穴”一般的工作, 製作STAFF們都很出色地將這些複雜的感情通過影像給表現了出來。 動畫腳本和小說不同, 不能完全甚至過度把腳本當成畫面創作的設計稿, 而是基於腳本再由各STAFF的精心打造才得出了最終的成品。 大河內表示, 大家最終看到的動畫絕不是一個腳本家所能想像到的, 這才是他作為腳本家的樂趣。

那麼, 大河內是怎樣進行腳本的創作呢?首先是寫好大綱,

大綱中的內容包括故事的展開、成為關鍵的臺詞, 有疑問的部分也好, 有煩惱的地方也好, 不管三七二十一, 凡是能想到的要素統統寫進去。 “為什麼A會知道B在這裡?”“道理說得過去但是廢話太多了”這些問題之後再想。 想不出好點子的時候也不要停滯不前, 即使無論如何都快放棄的時候, 也不要停筆, 把能想到的先輸入進去。 某種程度輸入完後, 再列印出來從更加客觀的角度上進行反思。

比起在顯示器上看,大河內還是更習慣看列印出來的文字,自己在看紙上的文字時與自己在電腦上打字時完全是兩種態度,直接看列印出來的文字更能客觀地查看。大河內說到,因為當時還在編輯部的時候還會拿著紅筆在其他作家寫的原稿上進行檢查確認,也許現在就落下了這個“毛病”吧。

不單是看紙質文字,就連工作時間和場所也落下了“毛病”。在執筆《反叛的魯路修》的時候通常是下午才到的工作室,每天工作到清晨在回家,完全是日夜顛倒的生活。在寫角色要退場、受人欺騙、背叛這類消極的劇情時,出於人的生理關係,大河內也更習慣在夜裡工作。平常更喜歡吵雜的環境,有人聲的環境下反而更容易寫作,而且在工作室很愉快。一個人的話沒人跟他聊天,反而很寂寞。工作室裡的各位都是作著同一部片子的夥伴,對他來說沒有比這更快樂的事了。話雖這麼說,有時也視現場的狀況而定,絕非只有在工作室才寫得出來。

大綱完成後,到正式的腳本也不是一次性就能搞定的工作。大河內表示,自己的話,腳本剛完停筆的那一刻,工作還不過只到了“一半”罷了。剩下的一半則是潤色,再修改,直到自己完全滿意為止都會寫下去。第一稿的臺詞若對自己而言只能拿50分,之後就必須改到80分以上。時常會有,明明還在看不到整體的狀況,卻仍停滯不前。就算全部寫完了,之後還會發現某些場景本身就是多餘的地方。但他畢竟身在這個業界,必然有著由不得自己的時候。大河內說到,尤其是寫動畫的時候,當被截稿日追趕的時候,更是由不得自己寫到80分,只好60分的原稿就這麼提交了上去,如果只是自己苦惱的話還好,但動畫是集體作業,之後還有演出家、動畫師們的工作,這點不得耽誤。

關於如何在腳本中體現角色的魅力點,大河內表示這點太難了。大概首先是一個創作者自己要支持這個角色吧。比方說魯路修來說時常會使用卑劣的手段,但他的動機純粹是“為了妹妹娜娜莉的幸福”,於是就要把他這不惜一切達成野望的樣子給展現出來,變成讓人想要去支持應援的角色。戀愛劇裡的女主人公也是,如果只是單純的“喜歡他”,那無法表現出這個角色的魅力吧。因此要展現出她的魅力,就得把她喜歡上他的理由與觀眾產生共鳴,或是一心一意,或是惹人憐愛,加上這些描寫之後,這個角色就會豐富起來,想著要把她的心情傳達給觀眾。運動片也是,為了這個想要勝利的理由就一定會努力去練習。

關於角色創作的方法,原創企劃的話,大河內主要是從過去接觸過的文娛作品中取材,但說話的口吻、神態則無法參考這些作品中的人物,這時就要從作品和作中的人物本身入手,該如何從作品和作中角色上獲得感動和快樂。還是拿魯路修為例,這個角色的創作原型是山岸涼子的《日出處天子》的主人公廄戶皇子(聖德太子)。

廄戶皇子智慧超群,同時具有邪惡的魅力,但他卻是孤獨的。然而知道他真面目的人只有讀者。就好像在他戴著假面騙過了書中世界的每一個角色一樣。他隱藏著自己的真心,但卻希望他唯一的朋友蘇我毛人(蘇我蝦夷)能明白他的用心良苦。然而各種各樣情況的發生,導致廄戶皇子無法與之坦誠相對。毛人能感受到廄戶的友情,但完全領會不到這份友情之中暗藏著的另一層意思。就是這樣的陰差陽錯,導致了之後的各種悲劇。最終變成惡人的悲劇性、這份得不到回報的友情與美感,就是大河內從廄戶皇子這個角色中獲得的“愉悅”。但大河內不懂觀眾是否也能感受到這種“快感”,希望能與觀眾分享,但這不過是大河內個人的想法。穀口悟朗監督在拿到腳本後想法不同,負責分鏡的STAFF拿到腳本後想法也會發生改變,最初的印象在各STAFF的接力過程中逐漸發生改變,在這樣的過程中一點一點地發生不同的化學反應,這就是大河內所認為的動畫的樂趣所在。

山岸涼子原作的《日出處天子》

想著感動了自己的作品,便是他故事創作的提示。自己為什麼會被感動,為什麼會喜歡上這部作品,將這些要素分解了再構成類型完全不同的作品,哪怕角色完全不同,仍能再現自己的那份喜歡和感動之情。大河內表示,作品的創作和曾接觸過的那些作品有著極大的關聯。一千個讀者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無論怎樣的作品用怎樣的順序來看,看到的人所感受到的一定是不同的。讀者、觀眾有著自己的固有感情,腳本家也有自己的個性,動畫監督也有自己的想法,因此自己感受到的快樂和他人所感受到的快樂也是不同的。強逼著自己寫著不喜歡的故事,怎樣也不會寫得高興。因此,愉快是非常重要的,對寫著作品的自己來說也是,同時對觀眾來說也是。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合作郵箱:bd@anitama.cn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3f78d7f139ca5f0b?utm_source=toutiao

比起在顯示器上看,大河內還是更習慣看列印出來的文字,自己在看紙上的文字時與自己在電腦上打字時完全是兩種態度,直接看列印出來的文字更能客觀地查看。大河內說到,因為當時還在編輯部的時候還會拿著紅筆在其他作家寫的原稿上進行檢查確認,也許現在就落下了這個“毛病”吧。

不單是看紙質文字,就連工作時間和場所也落下了“毛病”。在執筆《反叛的魯路修》的時候通常是下午才到的工作室,每天工作到清晨在回家,完全是日夜顛倒的生活。在寫角色要退場、受人欺騙、背叛這類消極的劇情時,出於人的生理關係,大河內也更習慣在夜裡工作。平常更喜歡吵雜的環境,有人聲的環境下反而更容易寫作,而且在工作室很愉快。一個人的話沒人跟他聊天,反而很寂寞。工作室裡的各位都是作著同一部片子的夥伴,對他來說沒有比這更快樂的事了。話雖這麼說,有時也視現場的狀況而定,絕非只有在工作室才寫得出來。

大綱完成後,到正式的腳本也不是一次性就能搞定的工作。大河內表示,自己的話,腳本剛完停筆的那一刻,工作還不過只到了“一半”罷了。剩下的一半則是潤色,再修改,直到自己完全滿意為止都會寫下去。第一稿的臺詞若對自己而言只能拿50分,之後就必須改到80分以上。時常會有,明明還在看不到整體的狀況,卻仍停滯不前。就算全部寫完了,之後還會發現某些場景本身就是多餘的地方。但他畢竟身在這個業界,必然有著由不得自己的時候。大河內說到,尤其是寫動畫的時候,當被截稿日追趕的時候,更是由不得自己寫到80分,只好60分的原稿就這麼提交了上去,如果只是自己苦惱的話還好,但動畫是集體作業,之後還有演出家、動畫師們的工作,這點不得耽誤。

關於如何在腳本中體現角色的魅力點,大河內表示這點太難了。大概首先是一個創作者自己要支持這個角色吧。比方說魯路修來說時常會使用卑劣的手段,但他的動機純粹是“為了妹妹娜娜莉的幸福”,於是就要把他這不惜一切達成野望的樣子給展現出來,變成讓人想要去支持應援的角色。戀愛劇裡的女主人公也是,如果只是單純的“喜歡他”,那無法表現出這個角色的魅力吧。因此要展現出她的魅力,就得把她喜歡上他的理由與觀眾產生共鳴,或是一心一意,或是惹人憐愛,加上這些描寫之後,這個角色就會豐富起來,想著要把她的心情傳達給觀眾。運動片也是,為了這個想要勝利的理由就一定會努力去練習。

關於角色創作的方法,原創企劃的話,大河內主要是從過去接觸過的文娛作品中取材,但說話的口吻、神態則無法參考這些作品中的人物,這時就要從作品和作中的人物本身入手,該如何從作品和作中角色上獲得感動和快樂。還是拿魯路修為例,這個角色的創作原型是山岸涼子的《日出處天子》的主人公廄戶皇子(聖德太子)。

廄戶皇子智慧超群,同時具有邪惡的魅力,但他卻是孤獨的。然而知道他真面目的人只有讀者。就好像在他戴著假面騙過了書中世界的每一個角色一樣。他隱藏著自己的真心,但卻希望他唯一的朋友蘇我毛人(蘇我蝦夷)能明白他的用心良苦。然而各種各樣情況的發生,導致廄戶皇子無法與之坦誠相對。毛人能感受到廄戶的友情,但完全領會不到這份友情之中暗藏著的另一層意思。就是這樣的陰差陽錯,導致了之後的各種悲劇。最終變成惡人的悲劇性、這份得不到回報的友情與美感,就是大河內從廄戶皇子這個角色中獲得的“愉悅”。但大河內不懂觀眾是否也能感受到這種“快感”,希望能與觀眾分享,但這不過是大河內個人的想法。穀口悟朗監督在拿到腳本後想法不同,負責分鏡的STAFF拿到腳本後想法也會發生改變,最初的印象在各STAFF的接力過程中逐漸發生改變,在這樣的過程中一點一點地發生不同的化學反應,這就是大河內所認為的動畫的樂趣所在。

山岸涼子原作的《日出處天子》

想著感動了自己的作品,便是他故事創作的提示。自己為什麼會被感動,為什麼會喜歡上這部作品,將這些要素分解了再構成類型完全不同的作品,哪怕角色完全不同,仍能再現自己的那份喜歡和感動之情。大河內表示,作品的創作和曾接觸過的那些作品有著極大的關聯。一千個讀者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無論怎樣的作品用怎樣的順序來看,看到的人所感受到的一定是不同的。讀者、觀眾有著自己的固有感情,腳本家也有自己的個性,動畫監督也有自己的想法,因此自己感受到的快樂和他人所感受到的快樂也是不同的。強逼著自己寫著不喜歡的故事,怎樣也不會寫得高興。因此,愉快是非常重要的,對寫著作品的自己來說也是,同時對觀眾來說也是。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合作郵箱:bd@anitama.cn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3f78d7f139ca5f0b?utm_source=toutiao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