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智庫報告:G20面臨“被稀釋”、“被平庸”風險

2017年7月7-8日, G20領導人峰會將在德國漢堡舉行。 為更好籌備G20峰會, 7月2日下午, 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與中國人民大學全球治理研究中心承辦的“G20、全球治理與中國發展”研討會暨G20研究系列成果發佈會在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議中心成功召開, 近200位各界專家、學者與媒體參加了此次報告會。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理事、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聯席理事長劉元春和前外交部副部長、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亞非相繼發表主旨演講。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發表總結演講。

劉元春副校長認為, 這些年黑天鵝事件頻發, 一個標誌是精英階層的失誤, 第二個標誌是社會的失序。 首先, 當前處於世界經濟週期和超級霸權週期轉換時代, 勢必出現治理體系的大調整和上層建築的重構, 但新的治理體系不可能在兩大週期之間的連接帶出現。 原因是尚未形成新的生產範式、技術範式以及公共產品提供模式;其次, 在此輪世界體系重構過程中, 全球技術、人口紅利、收入分配等均進入衰退期, 2008年金融危機引發人們對“長期停滯理論”的反思。 原來的分配體系是“兩極分化”, 現在實際情況是“中間塌陷”, 傳統精英階層成為全球化的利益受損者, 因此在全球化紅利快速下降時,

上一輪全球化所構建的以“多贏模式”為主題的治理體系也迅速崩潰;最後, 世界目前進入到大週期轉換的連結期, G20也發生了一些變異, 在“美國優先”理念的主導下, 自由可能被公平所取代;包容性增長可能被高規格的規則導向增長所取代, 值得我們警惕。

何亞非主任指出:第一, G20需要以“創新發展、協調包容”的精神, 繼續推動世界經濟在“新常態”下穩定增長。 其中, 創新驅動是核心, 宏觀政策協調是必要條件。 第二, G20需要大國凝聚團結合作、共度時艱的共識, 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超越地緣政治的糾纏, 選擇和平合作, 相向而行。 “唯有合作是正確選項”。 第三, G20需要建立“全球主義意識”, 克服狹隘的“國家利益”或者“自己第一”,

努力扭轉“逆全球化”和民粹主義思潮的負能量。 第四, G20需要進一步重視發展問題, 從根本上解決世界經濟發展失衡。 重視發展問題, 突出發展議程, 結合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的框架, 制定促進發展, 糾正世界經濟發展失衡現象, 應該繼續成為G20峰會的主要目標。

劉偉校長在總結發言時指出:第一, 讓G20成為全球風險防範的“減震器”。 全球經濟的風險因素不斷累積, 需通過G20機制強化各國合作, 以更加開放的姿態面對世界經濟病灶, 繼續深化系統性非銀行金融機構識別與監管共識, 增強跨境資金流動監管合作, 逐步實現可追溯性的監測功能, 謹防異常資本流動。 以協同聯動的合作模式, 打破全球各國發展失衡的難題。

第二, 讓G20成為全球持續發展的“動力源”。 可在G20機制下搭建世界創新體系, 推動全球多方面經濟治理合作。 在實體經濟創新當中實現全球創新研發能力以及從產品到市場之間相互轉化能力的全球合作。 加強創新主體、創新動力、創新產品銷售市場和各種不同主體之間的互動, 為世界經濟注入新的增長動力。 第三, 讓G20成為全球治理體系的“總樞紐”。 在G20機制下, 完全可以推進與中國“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對接, 將“一帶一路”議題納入G20的合作範疇, 在全球範圍內為G20進程提供更為寬廣的視角和強勁動力, 使G20成為全球治理體系的“中樞”。

主持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執行理事王文教授主持發佈了2萬餘字的《全球治理的十字路口:2017年G20研究報告》以及相關G20成果。

此報告是集人民大學近年來在G20智庫研究領域的豐碩成果, 並結合2017年全球治理出現的新形勢與新問題, 在整個研究團隊的全力支持下完成的最新研究報告。 報告由G20的轉折之年與潛在風險、2017年G20漢堡峰會的風險前瞻與政策建議、G20升級的中國元素、G20的未來之路等四大部分組成, 全面闡述了作為國際經濟合作首要論壇的G20能否在後杭州峰會時代繼續引領世界經濟向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的方向發展, “中國印記”能否持續對G20和全球治理有深淵影響, 並對G20未來發展之路提出了智庫的可行性政策建議。

報告首先指出2017年是G20的轉折之年, 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整體經濟增長目標實現的關鍵之年;從危機應對到長期治理的加速轉型之年;世界政治經濟的不確定性加劇之年;全球化和全球治理面臨“失序”和“碎片化”加劇之年;G20 主題議題在延承性和聚焦度上面臨多元化的反思之年。

然後,報告圍繞2017年G20漢堡峰會的風險前瞻與政策建議指出,漢堡峰會“塑造聯動世界”的主題部分延續了杭州峰會以“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為主題的關於聯動發展、包容增長等方面的精神。但也有很多值得中方密切關注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漢堡峰會核心議題的可持續性和聚焦度與中方期待存在落差。比如,杭州峰會強調創新的重要性,並制定了創新行動等計畫,但在漢堡峰會相關議題中並未對創新及新工業革命有過多篇幅;杭州峰會“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推動包容和聯動式發展”,尤其重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議題,在漢堡峰會之前的關注度明顯被東道國更關切的難民問題、反恐融資、氣候變化和公共衛生等議題蓋過。第二,漢堡峰會的會議架構難以維持杭州峰會的延續性和多元化的協同,除了延續常規G20 領導人峰會、協調人管道、財金管道外,相關的專業部長會議、工作組會議、配套活動等在漢堡峰會籌備過程中也有了不少變化和調整。第三,漢堡峰會成果預期恐難以超越杭州峰會。

為此,報告也預測了G20漢堡峰會將面臨的幾種可能性:第一,峰會議題成果“被平庸”。第二,多邊協調治理“被稀釋”。第三,次級對話與全球機制“被交叉”。第四,意外事件可能“被焦點”。

在談及“中國價值”和“中國經驗”時,報告建議G20採用中國的“五年規劃”方案。因中國的“五年規劃”是當今世界上堅持時間最長的增長戰略,共實施了60年。中國的發展成就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幾十年來一以貫之地以“五年規劃”持續謀發展。

同時,報告還著重提及了“一帶一路”與G20的關係。兩者在形式和內容上有所不同,但在理念和目標上有很多相通之處。“一帶一路”主張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解決全球發展不平衡問題,這與G20 致力於加強全球經濟治理的努力異曲同工。因此,G20是統籌“一帶一路”的最佳組織機構。

最後,在政策建議部分,報告提出:第一,放平預期,全力團結東道國德國,立足長遠利益和大局意識。作為前任國,需要放平預期,要對成果檔有所取捨,如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包容性增長等要始終堅持並嵌入到未來G20 的議程中去,而對於應對局部地區、時效性強的議題可選擇相對淡化。第二,調整對美政策的風險系統性防範,主動塑造特朗普的全球認識。長期來看,中美之間將繼續維持鬥而不破的關係,博弈與合作並存。我方有必要讓特朗普在“幹中學”並適應與中國的開放式合作,主動塑造其對全球認識,增加我主動性的風險系統防範。第三,深化與德國及歐盟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爭取更多中歐共識。中歐關係發展的高水準和成熟度有助於各自發展戰略對接,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與歐洲投資計畫的對接。第四,發揮“中國+”機制的合作務實性,團結最大範圍內的國際多數。中國可以在局部領域發揮更大的領導作用,加強和其他國家的雙邊和多邊對話,發揮“中國+”機制, 如“中國+ 金磚”,“中國+ 歐盟”,主動性的尋求合作共贏,引領全球治理新格局。第五,借機推廣全球治理中國版的發展經驗,創新全球公共品改善治理赤字。“一帶一路”倡議、亞投行與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的設立有效補充了全球治理公共品的不足,改善了全球治理赤字,也有利於增強中國的領導力。第六,增強非政府力量化共識為行動的能力,全方位提升國際話語權的中國參與度。除了在政府層面官方外交外,也要在國際組織、工商界、青年、婦女、智庫等層面發揮中國影響力,提升中國的參與度和協調力,讓“中國價值”逐漸讓全世界認可和接受。

發佈會後,多位專家圍繞“杭州到漢堡:G20與中國發展”與“全球治理與中國智庫作用”兩大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與會專家有:前中國銀行副行長、國際商會執行董事、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張燕玲,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聯盟理事會秘書長金鑫,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王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亞非發展研究所原所長、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周曉晶,前駐三藩市、紐約總領館經濟商務參贊、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何偉文,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畢吉耀,前瑞士蘇黎世州銀行北京首席代表、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劉志勤,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勝軍等。人大重陽院務委員兼宏觀研究部主任、首席研究員賈晉京,人大重陽院務委員兼學術合作部主任、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楊清清分別主持了兩個研討環節。

在G20漢堡峰會來臨之際,中國智庫積極思考全球治理與中國方案,發揮好G20“思想庫”的作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自2013年以來,連續舉辦四屆G20智庫論壇年會(T20),並被中國官方指定為2016年G20智庫峰會(T20)的共同牽頭智庫,與諸多合作機構在全球10個城市共同舉辦了10場智庫活動;出版了近20本與G20相關的著作與報告,研究成果多次得到党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批示;培養、打造了一批國內外知名的G20問題研究專家團隊,並構建了遍佈全球的G20研究智庫合作網路。人大重陽深度參與G20進程,積累了大量的研究材料以及與全球思想者智慧交鋒和智庫博弈的經驗。為此,2017年3月人大重陽還受捐贈成立並運營管理全球治理研究中心。據悉,人大重陽還將在今年下半年舉行規模盛大的“全球治理”相關論壇。

然後,報告圍繞2017年G20漢堡峰會的風險前瞻與政策建議指出,漢堡峰會“塑造聯動世界”的主題部分延續了杭州峰會以“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為主題的關於聯動發展、包容增長等方面的精神。但也有很多值得中方密切關注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漢堡峰會核心議題的可持續性和聚焦度與中方期待存在落差。比如,杭州峰會強調創新的重要性,並制定了創新行動等計畫,但在漢堡峰會相關議題中並未對創新及新工業革命有過多篇幅;杭州峰會“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推動包容和聯動式發展”,尤其重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議題,在漢堡峰會之前的關注度明顯被東道國更關切的難民問題、反恐融資、氣候變化和公共衛生等議題蓋過。第二,漢堡峰會的會議架構難以維持杭州峰會的延續性和多元化的協同,除了延續常規G20 領導人峰會、協調人管道、財金管道外,相關的專業部長會議、工作組會議、配套活動等在漢堡峰會籌備過程中也有了不少變化和調整。第三,漢堡峰會成果預期恐難以超越杭州峰會。

為此,報告也預測了G20漢堡峰會將面臨的幾種可能性:第一,峰會議題成果“被平庸”。第二,多邊協調治理“被稀釋”。第三,次級對話與全球機制“被交叉”。第四,意外事件可能“被焦點”。

在談及“中國價值”和“中國經驗”時,報告建議G20採用中國的“五年規劃”方案。因中國的“五年規劃”是當今世界上堅持時間最長的增長戰略,共實施了60年。中國的發展成就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幾十年來一以貫之地以“五年規劃”持續謀發展。

同時,報告還著重提及了“一帶一路”與G20的關係。兩者在形式和內容上有所不同,但在理念和目標上有很多相通之處。“一帶一路”主張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解決全球發展不平衡問題,這與G20 致力於加強全球經濟治理的努力異曲同工。因此,G20是統籌“一帶一路”的最佳組織機構。

最後,在政策建議部分,報告提出:第一,放平預期,全力團結東道國德國,立足長遠利益和大局意識。作為前任國,需要放平預期,要對成果檔有所取捨,如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包容性增長等要始終堅持並嵌入到未來G20 的議程中去,而對於應對局部地區、時效性強的議題可選擇相對淡化。第二,調整對美政策的風險系統性防範,主動塑造特朗普的全球認識。長期來看,中美之間將繼續維持鬥而不破的關係,博弈與合作並存。我方有必要讓特朗普在“幹中學”並適應與中國的開放式合作,主動塑造其對全球認識,增加我主動性的風險系統防範。第三,深化與德國及歐盟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爭取更多中歐共識。中歐關係發展的高水準和成熟度有助於各自發展戰略對接,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與歐洲投資計畫的對接。第四,發揮“中國+”機制的合作務實性,團結最大範圍內的國際多數。中國可以在局部領域發揮更大的領導作用,加強和其他國家的雙邊和多邊對話,發揮“中國+”機制, 如“中國+ 金磚”,“中國+ 歐盟”,主動性的尋求合作共贏,引領全球治理新格局。第五,借機推廣全球治理中國版的發展經驗,創新全球公共品改善治理赤字。“一帶一路”倡議、亞投行與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的設立有效補充了全球治理公共品的不足,改善了全球治理赤字,也有利於增強中國的領導力。第六,增強非政府力量化共識為行動的能力,全方位提升國際話語權的中國參與度。除了在政府層面官方外交外,也要在國際組織、工商界、青年、婦女、智庫等層面發揮中國影響力,提升中國的參與度和協調力,讓“中國價值”逐漸讓全世界認可和接受。

發佈會後,多位專家圍繞“杭州到漢堡:G20與中國發展”與“全球治理與中國智庫作用”兩大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與會專家有:前中國銀行副行長、國際商會執行董事、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張燕玲,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聯盟理事會秘書長金鑫,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王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亞非發展研究所原所長、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周曉晶,前駐三藩市、紐約總領館經濟商務參贊、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何偉文,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畢吉耀,前瑞士蘇黎世州銀行北京首席代表、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劉志勤,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勝軍等。人大重陽院務委員兼宏觀研究部主任、首席研究員賈晉京,人大重陽院務委員兼學術合作部主任、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楊清清分別主持了兩個研討環節。

在G20漢堡峰會來臨之際,中國智庫積極思考全球治理與中國方案,發揮好G20“思想庫”的作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自2013年以來,連續舉辦四屆G20智庫論壇年會(T20),並被中國官方指定為2016年G20智庫峰會(T20)的共同牽頭智庫,與諸多合作機構在全球10個城市共同舉辦了10場智庫活動;出版了近20本與G20相關的著作與報告,研究成果多次得到党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批示;培養、打造了一批國內外知名的G20問題研究專家團隊,並構建了遍佈全球的G20研究智庫合作網路。人大重陽深度參與G20進程,積累了大量的研究材料以及與全球思想者智慧交鋒和智庫博弈的經驗。為此,2017年3月人大重陽還受捐贈成立並運營管理全球治理研究中心。據悉,人大重陽還將在今年下半年舉行規模盛大的“全球治理”相關論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