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資訊突破瀆職受賄大案

張吟豐 黃亞麗 劉婧

2008年, 劉歸陽被招錄至湖南省祁東縣檢察院, 2012年選調至衡陽市檢察院從事反瀆工作。 在司法辦案中, 劉歸陽共為主承辦和參與查辦反瀆案件16件45人,

其中縣處級以上幹部瀆職案件4件, 查辦重特大事故背後瀆職犯罪案件2件。 今年2月, 在湖南省檢察機關反瀆部門業務比武中, 他被評為“反瀆偵查業務標兵”。

另闢蹊徑

在書證中找訊問切入點

“在查辦大要案件中, 書證資料多, 信息量大, 個別不起眼的小資訊有時卻是推動辦案的關鍵證據。 對案件材料的快速檢索和有效甄別, 從中發現有價值的線索是偵查員的一項重要能力。 ”談起剛入反瀆行列時辦理的湖南省永州市道縣原縣委書記易光明瀆職、受賄系列案, 劉歸陽對訊問中帶有戲劇性的突破過程仍記憶猶新。

在辦理該案中, 劉歸陽負責對行賄人——道縣道州商業樂園專案開發商歐某的審訊。

由於歐的發跡得益于易光明多年來的關照和幫助, 歐某很看重與易光明的關係, 訊問初期一直守口如瓶。

“如何破除歐某這份死心塌地的‘感恩之心’, 成為訊問突破的關鍵。 ”劉歸陽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他當即決定另闢蹊徑, 從書證資料中尋找訊問切入點。 於是, 他將滿房間的各種檔資料一遍又一遍地仔細查閱, 發現道縣政府的一份內部文件中提到“道州商業樂園規劃費用實行80萬元包乾”, 而歐某實際繳納的規劃費用卻是100余萬元。

歐某為何會在“關照下”多交20萬元呢?圍繞這個問題, 劉歸陽立即到道縣進行了週邊調查取證, 得知道縣規劃局安排副局長唐某收取道州商業樂園專案的規劃費, 收費標準“不低於80萬元,

超出80萬元的部分按比例對唐某進行獎勵”。 查明上述情況後, 劉歸陽立馬返回突審歐某。 在證據面前, 歐某供述其為了少交規劃費用, 曾向唐某行賄10萬元的犯罪事實。 劉歸陽因勢利導、趁熱打鐵, 向歐某深入剖析權錢交易的本質關係, 並以此為例說明領導的“關照”和“幫助”也是一種利益使然, 讓歐某徹底看清了這群“江湖朋友”的真正面目。 歐某一氣之下“竹筒倒豆子般”將其向道縣多名領導幹部行賄的事實毫無保留地進行了交代。 隨著歐某交代問題的深入, 劉歸陽不失時機地一點點撕開其對易光明的那份“死心塌地”之心, 最終使歐某如實供述了其在道州商業樂園專案開發中, 向縣委書記易光明行賄1000萬元,
以及易光明非法批准徵用、佔用100畝土地供其興建水泥廠等問題。

辦案組在掌握了歐某供述的事實後, 加大對易光明的審訊力度, 徹底查清了易光明受賄1590余萬元、非法批准徵用、佔用土地100畝的犯罪事實。 辦案組根據歐某的供述乘勝追擊, 又對道縣規劃局副局長唐某、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某、縣國土局局長朱某等多名領導幹部立案偵查。

拓寬思路

用網路查找行賄人身份

“偵查員要學會利用各種管道來挖掘資訊, 比如對網路媒體的靈活運用, 能使一些陷入迷霧的案情出現柳暗花明的效果。 ”劉歸陽十分重視資訊獲取管道的多元化。

2015年, 在查辦原岳陽市委常委、副市長陳四海涉嫌濫用職權、受賄一案中, 由於書證資料充分,

因而陳四海對瀆職犯罪供認不諱, 但是對於受賄罪卻一直沒有突破。 “單純的瀆職犯罪確實也有, 但是像陳四海這樣從政經驗豐富、政策法規意識較強的廳級幹部, 如果沒有收受好處肯定不會輕易濫用職權, 瀆職伴生著受賄, 只有查清本案的受賄問題, 才算取得全案告破。 ”基於這個判斷, 劉歸陽在查清瀆職犯罪後, 又開始深挖陳四海的受賄問題。

審訊初期, 陳四海試圖通過真真假假的供述來摸清辦案人員的底細, 對近幾年的犯罪事實隻字不提, 卻供述1998年其擔任某蔬菜市場有限公司總經理期間, 在一工程項目中收受了河北秦皇島某金屬屋頂公司王某20萬元。 陳四海對該事實的交代較為具體, 但記不清王某的名字。

要查清這筆受賄事實,就必須先查清行賄人王某的身份。由於時間久遠及資料保管不善,通過詢問證人、查閱書證資料都沒能確定王某的真實身份,而該企業又沒有工商登記。面對如此困局,劉歸陽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堅定信心、拓寬思路,通過網路進行搜索,居然顯示出了這個金屬公司,但是到達秦皇島目的地以後,卻根本沒有這個企業的廠址和廠房,向周邊的人打聽也無人知曉。

劉歸陽靜下心來,將所有案卷材料又仔細審查了一遍,想到既然在地圖上有這個企業,那麼也許還會有聯繫方式,在多方努力下,終於找到一個以該金屬公司名義預留的業務聯繫電話,撥打過去後與對方巧妙周旋不斷刨根問底,終於得知了王某的真實姓名和現在的職業資訊。原來,王某在多年前已解散自己的金屬公司並改行,網上查到的這家金屬公司系王某公司的一個員工後來在長沙開辦的。

掛斷電話後,劉歸陽立即在網上輸入王某的名字以及所從事的職業這兩個關鍵字,搜索到了王某現在秦皇島開辦的企業資訊。劉歸陽據此順利地找到了王某,通過一番政策攻心,王某如實交代了當年向陳四海行賄20萬元的事實經過。在查清該筆受賄事實後,辦案組一舉審訊突破了陳四海的心理防線,案件成功突破。陳四海後因受賄637萬元、濫用職權造成國家損失3890余萬元,被法院判處犯受賄罪、濫用職權罪,數罪並罰執行有期徒刑十二年。

追根溯源

土石方內認定損失數額

“偵查瀆職犯罪既要查明失職瀆職行為,更要準確認定損失數額。如何界定損失數額,因案而異,考驗的是偵查員的經驗和智慧。”2016年辦理的湖南省高管局下屬的高速公路懷化管理處原處長劉維民等人濫用職權、受賄系列案,是劉歸陽別出心裁鎖定瀆職損失的成功案例。

懷通高速公路穿行于湘西山區,修建中有大量的土石方開挖工程,挖石方的單價是挖土方的3倍多,劉維民等人在保持土石方開挖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通過虛增石方挖量、降低土方挖量為相關施工單位謀取非法利益,從中收受好處。該案的專業性強、作案手法隱蔽,案發時懷通高速公路已經建成通車,原有地形完全破壞,對於土、石方的實際開挖量既無法通過現場勘查和測量來確定,也不能通過鑽探取樣等鑒定方法來確定。作為內行的劉維民等人深諳其中的“奧秘”,自認為做得天衣無縫,與辦案人員打太極,始終沒有如實供述。

因此,如何確定犯罪損失是該案最大的難題。“辦法總比困難多”,劉歸陽在全面吃透案卷材料後,掌握了高速公路修建中土石方開挖計量的變更和監管流程:整個修路過程中土石方開挖的資料是環環相扣的,以施工設計資料為起點,以交工結算資料為終點,其中施工設計數是真實可靠的,交工結算數是有據可查的,兩個資料之間的差額部分既包括施工過程中因地質結構變化而產生的真實變更,也包括劉維民等人濫用職權實施的虛假變更,因此只要查清土石方開挖從起點資料到終點資料的每個真實變化過程、抽絲剝繭層層推進就能找出其中的破綻。

確定偵查路徑以後,劉歸陽召集懷通高速公路公司負責土石方變更的經手人員、協力廠商中間公司的經辦人員,集中力量對土石方資料變化的各個環節進行資料復原,從而準確鎖定了本案中虛增的土、石方數量和給國家造成的經濟損失。當辦案人員將整理、復原的資料表格擺在劉維民等人面前時,劉維民深深體會到了“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脫獵人的眼睛”這句話的真實含義,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如實供述出自己濫用職權虛增土石方數量的作案手法和作案過程。經偵查查明,劉維民濫用職權造成國家損失1億餘元。

“作為一名偵查員,必須具備對疑難問題持久、深入的思考能力,只有多動腦、勤動手,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是劉歸陽從檢以來的偵查心得。在談到如何尋找解決難題的辦法時,劉歸陽一番思索後說:“對案件材料的提煉歸納和精准吃透是獲取解決辦法的資訊基礎,對涉案領域法律法規和操作流程的熟練掌握是獲取解決辦法的思維之源,對資訊獲取管道的綜合運用和分析甄別是獲取解決辦法的路徑所在。”

要查清這筆受賄事實,就必須先查清行賄人王某的身份。由於時間久遠及資料保管不善,通過詢問證人、查閱書證資料都沒能確定王某的真實身份,而該企業又沒有工商登記。面對如此困局,劉歸陽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堅定信心、拓寬思路,通過網路進行搜索,居然顯示出了這個金屬公司,但是到達秦皇島目的地以後,卻根本沒有這個企業的廠址和廠房,向周邊的人打聽也無人知曉。

劉歸陽靜下心來,將所有案卷材料又仔細審查了一遍,想到既然在地圖上有這個企業,那麼也許還會有聯繫方式,在多方努力下,終於找到一個以該金屬公司名義預留的業務聯繫電話,撥打過去後與對方巧妙周旋不斷刨根問底,終於得知了王某的真實姓名和現在的職業資訊。原來,王某在多年前已解散自己的金屬公司並改行,網上查到的這家金屬公司系王某公司的一個員工後來在長沙開辦的。

掛斷電話後,劉歸陽立即在網上輸入王某的名字以及所從事的職業這兩個關鍵字,搜索到了王某現在秦皇島開辦的企業資訊。劉歸陽據此順利地找到了王某,通過一番政策攻心,王某如實交代了當年向陳四海行賄20萬元的事實經過。在查清該筆受賄事實後,辦案組一舉審訊突破了陳四海的心理防線,案件成功突破。陳四海後因受賄637萬元、濫用職權造成國家損失3890余萬元,被法院判處犯受賄罪、濫用職權罪,數罪並罰執行有期徒刑十二年。

追根溯源

土石方內認定損失數額

“偵查瀆職犯罪既要查明失職瀆職行為,更要準確認定損失數額。如何界定損失數額,因案而異,考驗的是偵查員的經驗和智慧。”2016年辦理的湖南省高管局下屬的高速公路懷化管理處原處長劉維民等人濫用職權、受賄系列案,是劉歸陽別出心裁鎖定瀆職損失的成功案例。

懷通高速公路穿行于湘西山區,修建中有大量的土石方開挖工程,挖石方的單價是挖土方的3倍多,劉維民等人在保持土石方開挖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通過虛增石方挖量、降低土方挖量為相關施工單位謀取非法利益,從中收受好處。該案的專業性強、作案手法隱蔽,案發時懷通高速公路已經建成通車,原有地形完全破壞,對於土、石方的實際開挖量既無法通過現場勘查和測量來確定,也不能通過鑽探取樣等鑒定方法來確定。作為內行的劉維民等人深諳其中的“奧秘”,自認為做得天衣無縫,與辦案人員打太極,始終沒有如實供述。

因此,如何確定犯罪損失是該案最大的難題。“辦法總比困難多”,劉歸陽在全面吃透案卷材料後,掌握了高速公路修建中土石方開挖計量的變更和監管流程:整個修路過程中土石方開挖的資料是環環相扣的,以施工設計資料為起點,以交工結算資料為終點,其中施工設計數是真實可靠的,交工結算數是有據可查的,兩個資料之間的差額部分既包括施工過程中因地質結構變化而產生的真實變更,也包括劉維民等人濫用職權實施的虛假變更,因此只要查清土石方開挖從起點資料到終點資料的每個真實變化過程、抽絲剝繭層層推進就能找出其中的破綻。

確定偵查路徑以後,劉歸陽召集懷通高速公路公司負責土石方變更的經手人員、協力廠商中間公司的經辦人員,集中力量對土石方資料變化的各個環節進行資料復原,從而準確鎖定了本案中虛增的土、石方數量和給國家造成的經濟損失。當辦案人員將整理、復原的資料表格擺在劉維民等人面前時,劉維民深深體會到了“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脫獵人的眼睛”這句話的真實含義,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如實供述出自己濫用職權虛增土石方數量的作案手法和作案過程。經偵查查明,劉維民濫用職權造成國家損失1億餘元。

“作為一名偵查員,必須具備對疑難問題持久、深入的思考能力,只有多動腦、勤動手,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是劉歸陽從檢以來的偵查心得。在談到如何尋找解決難題的辦法時,劉歸陽一番思索後說:“對案件材料的提煉歸納和精准吃透是獲取解決辦法的資訊基礎,對涉案領域法律法規和操作流程的熟練掌握是獲取解決辦法的思維之源,對資訊獲取管道的綜合運用和分析甄別是獲取解決辦法的路徑所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