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考成績文科385分 鹽城這個考生筆記賣了8000多元

王君璠在整理筆記。

中國江蘇網7月3日訊 高考落下帷幕, 每年高分考生的筆記, 都是眾人搶購的對象。 昨日記者獲悉, 鹽城中學一位高分考生,

她的筆記居然賣了8000多元。 這位女生叫王君璠, 高考成績文科385分, 歷史政治雙A+。

細到極致的“拳頭產品”

王君璠熱賣的筆記, 是她整理的語文作文素材和歷史筆記。 2日上午, 在王君璠家中, 鹽城晚報記者見到了這套筆記材料。 “作文素材都是我準備的, 一共7本122張244頁。 歷史筆記是另一位元同學的, 她筆記比我做得細, 我倆合夥。 ”王君璠說。

王君璠的筆記有多細呢?以她自己準備的作文素材為例, 7本素材, 就是7個大主題, 包括古詩詞運用、意象使用、片段小素材使用等等。 有意思的是, 作文素材筆記中, 不僅僅標注了大量的素材, 還對素材進行解釋, 介紹如何使用素材。 “比如‘一曲菱歌敵萬金’, 那麼, ‘一曲菱歌’指的就是精神層面的東西,

‘萬金’代指物質上的東西。 這句詩, 講的是精神文化層面的東西所帶來的自信。 寫作文時如果要用一個句子體現文化自信或者精神抵禦物質的, 就可以用得上。 類似組合的還有‘月亮和六便士’。 ”王君璠介紹說。 她說的內容, 都在筆記上標注出來。 為了便於出售, 她還讓父親找到印刷廠, 想辦法把影本上的黑邊去掉, 便於閱讀。

“作文素材7本整套150元, 可單本出售, 價格面議;歷史筆記黑白版48元, 彩版148元。 凡購買紙質版, 可獲贈電子版一套。 路途較遠者, 提供配送服務。 ”王君璠為了這筆“生意”, 還特別製作了電子海報。

“許多同學都在出售自己的筆記, 但作文素材做得我這麼細這麼多的, 還真沒多少。 ”王君璠說, 正是因為有了“人無我有”的拳頭產品,

目前筆記已經賣了8000多元。

從小培養經濟頭腦

一個高分考生, 卻做起這樣的“小生意”, 似乎有些奇怪。 但對王君璠來說, 卻極為正常。 因為在她小時候, 她的父親就培養她經濟意識。

王君璠生於1999年。 從小學開始, 父親王鐵鈞就有意識培養她的商業頭腦。 比如元宵節了, 父親就開始考慮, 是不是進一些花燈, 讓女兒去賣一賣。 到了五年級時, 網購興盛起來, 父親專門網購了一批透明的計算器, 讓她到班級上賣一賣。

“那次不算成功。 一開始賣了幾個, 後來關係好的, 就直接送了。 ”王君璠說, 回到家, 父親也不生氣, 轉而對她講起買進賣出成本計算的道理。

“我們處在經濟社會, 大大小小的事情, 都與經濟有關係, 我就希望我女兒,

能多一些經濟意識。 將來能不能走這條路, 還很難說。 但有了這層意識, 至少自己不會吃虧。 ”王鐵鈞對記者說。

高考之後的6月13日, 鹽城中學高三年級的同學, 在校園開了跳蚤市場, 賣舊書、複習資料和筆記。 在當天活動中, 因為王君璠的作文素材筆記做得特別詳細, 許多高二高一的學生都來搶購。 “站了一天, 賣了兩三千元。 ”

回到家中, 翻了手機。 一位同學在QQ群中高呼“賺錢真累, 賺錢真開心”。 這位同學一共賣了200元。 “站一天就200元呐, 成本上太划不來了。 ”王君璠笑著說。

填報浙江大學商科專業

“作文這一科, 提前做準備是對的。 ”王君璠說, 這些作文素材都來自她平時的留心準備。 有些是《人民日報》《新民晚報》上的, 有些是看電視記錄的, 也有些是看書得來的。

她自認為看書不算特別多, 但特別會整合材料。 這也是一種能力。

“在我看來, 作為文科生, 瘋狂‘刷題’是沒用的。 但限時練習很有用。 在有限的時間內, 能把基礎題做好了, 做對了, 一大半分數就到手了。 ”王君璠說。

對於未來的方向, 王君璠還是中意商科。 她志願填報的是浙江大學, 專業選擇是金融或者會計等。 對此, 父親王鐵鈞相當滿意, 舉雙手贊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