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看夠了國人在境外各種奇葩?帶你見識無力吐槽的郵輪遊客

導讀

“壞人變老了!”起初, 我對網路上如此貶損現在的老年人很不以為然, 但通過對郵輪遊客的觀察, 又不能不承認, 這樣的評價或許對某些人來說是對的。 他們的頭腦裡就只有文革那一套。 從這個角度上說, 他們是最可悲的一代, 但當成千上萬這樣的“可憐人”擁在一起, 實在又讓你恨得牙根癢癢。 他們不知道什麼叫禮貌、不懂得什麼叫規矩, 自私自利又蠻不講理。 當然, 小編並不是針對所有老人, 所以朋友們千萬不要以偏概全。

郵輪餐廳最好的人性檢測場

目標地:自助餐廳。 每天吃飯時間, 這裡都要上演一番“爭鬥”。

水果的櫃檯前永遠排大隊, 每種水果盤子配備一個夾子, 應該夾完一種把夾子放下, 再夾另一種, 但許多人總是握著一個夾子就不撒手了, 導致整個餐台只有4個人在慢悠悠地挑, 不停地夾, 後面的人都只能看著。 有時船上會供應葡萄, 好幾位大媽就站在那, 一顆一顆地挑。

我一直認為, 當盤裡東西不多, 還要把剩下的都夾到自己的盤子裡是一件很失禮的事, 然而我總是看見這樣的事。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每天派發烤肉的餐台, 每天餐廳會供應一道大菜, 或者是烤牛腿, 或者是烤火雞, 我只吃過一次, 我真的沒有耐心排隊, 老大爺老太太們會拎起一片, 左右看看, 扔下, 又拎起一片, 左右看看。 就這麼挨個看, 像舊社會的惡婆婆挑兒媳婦一樣, 上下左右翻過來調過去地看, 然後選一片或幾片還算能入眼的, 走了。 後面的隊伍排多長,

對他們來說完全沒影響。

有一天我們在船上遇到了一個工作人員, 我們忍不住向工作人員吐槽這船的體驗不太好, 用餐覺得心好累, 誰知小姑娘一下子就打開了話匣子, 跟我們一起吐槽。

她說她上船幾個月了, 負責餐廳工作, 她的原話是“別的服務崗位面對的是人的人性, 餐廳的工作面對的是人的獸性”。 我覺得這話太經典了, 進食是最基礎的需求之一, 面對食物的時候, 人的本性會暴露。

小姑娘說, 餐台外的那些規範大家排隊的伸縮隔離帶原來是沒有的, 這船下水後, 先在歐洲跑了半年, 來到中國後, 新加了這些隔離帶, 沒辦法, 以前沒有隔離帶, 就不排隊, 就一直打架。

不光餐台前放了隔離帶, 入口處也有。 歐美客人進來的時候會自覺地走到洗手池邊, 洗手後入內, 但中國客人, 如果你不強迫他, 他不會先洗手再進入。 遊客們在洗手池除了洗手, 還漱口, 甚至帶著孩子在那小便。

現在拉上了隔離帶, 還會有人不排隊, 每天都有人從側面沖進來, 直接開始夾。

有一次我排隊拿水果, 一個50來歲的婦女不排隊沖進來,搶過夾子開始夾,本來該輪到的老太太沒有夾子,只能看著她說:“你要排隊啊,你怎麼能不排隊啊,大家都排隊啊。”那女人從頭到尾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任老太太如何說,手底下就沒停過。

我跟小姑娘說了大爺大娘們對水果的瘋狂,小姑娘說,這算什麼,有時候船上會供應龍眼和紅毛丹,那場面才叫壯觀。

船上很多船員是東南亞人,水手則大多是歐美人,小姑娘最不能忍的是印度人居然也會嘲笑我們,“有個印度同事問我,龍眼在中國賣很貴嗎?印度人不吃龍眼,因為他們國家有一種與這個近似的水果,不甜,沒有人吃。我說這東西也沒有很貴,他說不貴為什麼還要搶成這樣?”小姑娘當時看著我們頓了一下,我們懂,她沒法回答。

小姑娘說她有時會遇到新加坡客人,新加坡人和中國人很難分辨,其實他們私下在一起的時候都說中文,本來新加坡的人口構成中絕大部分就來自中國,但是一看到服務員過去,他們立馬開始說英語,更誇張的是,如果服務員沒有清楚地分辨,向他們說了中文,他們會很氣憤地投訴,投訴的理由是“憑什麼像對待中國人一樣對待我們。”

船上的人們尤其老人們,一直在吃,走到哪都在吃,無論多晚都在吃。剛上船的時候,我也覺得新鮮,前兩頓吃的很high,但是後來我就恢復正常飯量了,一是擠不過,二是覺得腸胃還是自己的。

餐廳有整個的水果供應,我看見一個老太太端著4個蘋果,晚上9點多去餐廳,還有老人在吃東西,那麼高熱量的點心、巧克力餅乾,我都不敢吃,人家毫無顧忌,這會看來血脂、血壓全沒事了。

餐廳的東西可以端出去,所以在甲板上、泳池邊,滿眼是一個人身邊放著一盤或幾盤餅乾、麵包、西瓜、柳丁、蘋果。

餐廳的小姑娘說,不知從誰那傳播出來的,老太太們居然帶著保鮮袋來餐廳,麵包什麼的打包帶走。小姑娘曾經告訴老太太們,這些麵包不能帶下船,胚芽這類東西是不能入境的,每當這時,老太太們就說:“這是給寶寶吃的。”反正是一定要帶走。

多拿的必然後果就是浪費,船上隨處可以看到沒吃完的食物。

吐槽的目的不是為了吐槽,想想船上的東西真的就那麼好,平時吃不到嗎?我想大多數人都會搖頭吧。既然如此,為何又要做出讓人嘲笑的事呢?作為一個中國人,你能想像被一個印度人嘲笑素質是什麼感受嗎?如果不能的話,還是做好素質出行吧。

愛旅行,不跟隨

踩上節奏

帶你一起看世界

一個50來歲的婦女不排隊沖進來,搶過夾子開始夾,本來該輪到的老太太沒有夾子,只能看著她說:“你要排隊啊,你怎麼能不排隊啊,大家都排隊啊。”那女人從頭到尾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任老太太如何說,手底下就沒停過。

我跟小姑娘說了大爺大娘們對水果的瘋狂,小姑娘說,這算什麼,有時候船上會供應龍眼和紅毛丹,那場面才叫壯觀。

船上很多船員是東南亞人,水手則大多是歐美人,小姑娘最不能忍的是印度人居然也會嘲笑我們,“有個印度同事問我,龍眼在中國賣很貴嗎?印度人不吃龍眼,因為他們國家有一種與這個近似的水果,不甜,沒有人吃。我說這東西也沒有很貴,他說不貴為什麼還要搶成這樣?”小姑娘當時看著我們頓了一下,我們懂,她沒法回答。

小姑娘說她有時會遇到新加坡客人,新加坡人和中國人很難分辨,其實他們私下在一起的時候都說中文,本來新加坡的人口構成中絕大部分就來自中國,但是一看到服務員過去,他們立馬開始說英語,更誇張的是,如果服務員沒有清楚地分辨,向他們說了中文,他們會很氣憤地投訴,投訴的理由是“憑什麼像對待中國人一樣對待我們。”

船上的人們尤其老人們,一直在吃,走到哪都在吃,無論多晚都在吃。剛上船的時候,我也覺得新鮮,前兩頓吃的很high,但是後來我就恢復正常飯量了,一是擠不過,二是覺得腸胃還是自己的。

餐廳有整個的水果供應,我看見一個老太太端著4個蘋果,晚上9點多去餐廳,還有老人在吃東西,那麼高熱量的點心、巧克力餅乾,我都不敢吃,人家毫無顧忌,這會看來血脂、血壓全沒事了。

餐廳的東西可以端出去,所以在甲板上、泳池邊,滿眼是一個人身邊放著一盤或幾盤餅乾、麵包、西瓜、柳丁、蘋果。

餐廳的小姑娘說,不知從誰那傳播出來的,老太太們居然帶著保鮮袋來餐廳,麵包什麼的打包帶走。小姑娘曾經告訴老太太們,這些麵包不能帶下船,胚芽這類東西是不能入境的,每當這時,老太太們就說:“這是給寶寶吃的。”反正是一定要帶走。

多拿的必然後果就是浪費,船上隨處可以看到沒吃完的食物。

吐槽的目的不是為了吐槽,想想船上的東西真的就那麼好,平時吃不到嗎?我想大多數人都會搖頭吧。既然如此,為何又要做出讓人嘲笑的事呢?作為一個中國人,你能想像被一個印度人嘲笑素質是什麼感受嗎?如果不能的話,還是做好素質出行吧。

愛旅行,不跟隨

踩上節奏

帶你一起看世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