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李鈺:在新疆有我忘不掉的親人

親戚們為李鈺戴上維吾爾族花帽。 (圖片由李鈺本人提供)

3年援疆, 她認了30多個各民族親戚。 從北京到新疆, 從北疆到南疆, 她一次次跨越天山,

用一顆真誠的心溫暖親人, 用3年實際行動詮釋對新疆的熱愛。

她就是第八批中央和國家機關援疆幹部中的一員, 自治區教育矯治局(強制隔離戒毒管理局)副局長李鈺。

□本報記者 張蕾 通訊員 謝文俊

“我最愛的古麗姐姐”

“古麗姐姐, 我家的菜都熟了, 媽媽說要做飯招待你……”6月26日, 李鈺接到弟弟傑索爾的電話心頭暖暖的。

2015年元旦, 李鈺在烏蘇教育矯治局(強制隔離戒毒所)調研時, 走訪到烏蘇市郊區的一戶維吾爾族人家。 一進屋就聽見一個小男孩的哭鬧聲:“我不出去, 誰我都不見……”小男孩叫傑索爾, 當年7歲, 眼中是緊張和膽怯的神情。

進一步瞭解得知, 這家的男主人克裡木6年前染上了毒癮, 一家人因毒窮困潦倒。

而傑索爾也因受毒品影響, 在出生時有一隻手落下殘疾。

李鈺難過極了, 她掏出手機說:“傑索爾, 姐姐給你照相吧, 看看你的照片漂不漂亮呀?”傑索爾眨巴著大眼睛, 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李鈺和傑索爾一起自拍加錄影, 做各種鬼臉, 模仿小動物的叫聲, 看著手機裡可愛又搞怪的表情, 傑索爾終於咯咯咯地笑出聲來……

3年來, 每逢節假日李鈺都會去看望傑索爾一家。 她為克裡木聯繫用工單位, 自己掏學費資助克裡木去學習電焊技術。 如今, 克裡木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 一家人又恢復了往日的快樂生活。

3姐妹再重逢

炸好了金黃的饊子, 煮熟了噴香的羊肉, 摘下了自家院子樹上的杏子……肉孜節當天, 努爾古再麗一家四口熱切地期盼著北京“姐姐”的到來。

來援疆工作的第4天, 李鈺和努爾古再麗姐妹就認識了。 那是在喀什開展司法考試巡考的過程中, 李鈺利用巡考間隙對南疆考生情況進行瞭解, 結識了努爾古再麗和妹妹阿孜古麗。

為了幫助她們更加有效地學習法律, 李鈺決定在烏魯木齊市幫她們聯繫一個律師事務所進行實習。 對於沒有出過遠門的姐妹倆來說, 能在烏魯木齊市實習, 既激動又忐忑。 李鈺為她們安排好了一切後勤保障, 使姐妹倆可以專心地投入工作學習。

姐妹倆回到喀什後, 李鈺幫助她們聯繫到當地的一家律所事務所實習。 通過一個月的試用期, 她們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鑒於她們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和條理清晰的法律素養,

律所已經決定聘用她們承擔法律諮詢和文案起草工作。

如今, 努爾古再麗姐妹倆已經是成熟的律師, 每年都會代理10餘件法律援助案件, 為困難群眾免費打官司, 並配合當地司法局免費進行法律講座。

再次重逢, 努爾古再麗的母親緊緊拉著李鈺的手說:“謝謝你, 你就是我們的親人, 以後來喀什一定要回家看看。 ”

幫助他們 翻越一座山

李鈺有一個隨身攜帶的通訊錄, 上面詳細記著30多個親戚的地址和電話號碼, 連絡人遍及和田、喀什、阿克蘇、烏蘇、阿勒泰等地州市。

2015年9月28日, 李鈺在喀什出差時瞭解到, 喀什有幾名脊柱變形患者急需治療, 對於這些貧困的患者來說, 幾萬元的手術費和後期康復治療費用無疑是個天文數字。

面對素昧平生的維吾爾族患病同胞, 李鈺毫不猶豫地為3名貧困患者送上幾千元現金。 她說, “讓這些脊柱彎曲變形的兄弟姐妹們能挺直腰板站起來, 對於她們來說, 就是翻越一座山。 我願意盡綿薄之力幫助他們翻越這座山。 ”

3年的援疆工作中, 李鈺用自己平凡的舉動, 幫助那些貧病幼弱者, 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讓愛與付出成為了援疆工作的主旋律。

不是所有花朵都能盛開在冰山之上, 雪蓮做到了。 李鈺就是這麼一朵盛開在冰山上的雪蓮, 她默默堅守著作為一名援疆幹部的使命和責任, 為實現新疆工作總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